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苧麻生育期内,苧麻黄蛱蝶是一种最重要的害虫。陈瀛(1941)在福建邵武研究过它的生活史,蔡行宗(1955)报导过其在浙江的生活史,中国农业科学院苧麻研究所(1959)记叙过群众防治经验。兹将我们进行的一些研究结果报导于下: 一、名称及分布  相似文献   

2.
植物激素对苧麻茎、叶外植体器官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简单报道过苧麻茎、叶外植体诱导出完整植株的初步结果。为进一步完善苧麻组织培养技术,最近研究了七种植物激素不同浓度和各种组合及一些内外因素对茎、叶外植体器官分化的影响,并对器官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消息报导     
我们是病虫情报员,听党和毛主席的话,成为贯彻和执行“八字宪法”的尖兵和模范,为此特向全国各人民公社病虫情报员同志们提出倡议如下: 1.认真做好稻螟虫、稻飞虱、浮尘子、稻瘟病、红薯小象鼻虫、红薯捲叶虫、麦蚜、白翅浮尘子、黑穗病、油菜蚜虫、猿叶虫、豆尺蠖、突眼长椿钱、苧麻夜蛾、苧麻蛱蝶、棉蚜、红蜘蛛、盲椿象、金钢钻、叶跳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等  相似文献   

4.
麻是我国重要的纖维作物之一,它的地位仅次於棉花。像苧麻是我国特产,世界的苧麻市场,差不多完全由我国供给。在抗日战争以前,我国的大麻和(?)麻也運销国外。解放以後,为了解决运输的包装材料,大规模的发展黄麻、洋麻和亚麻等作物。四年来,已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但已经满足了国内的需要;同时还可以销到苏联和新民主主義的兄弟国家等。随着祖国工业化的发展,麻的需要量也一定会增加起来,因此,麻类作物在工业原料上,在国民经济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我国种麻是世界上最古的国家。大麻,苧麻在我国栽培至少有三、四千年。从目前看来,我国麻的栽培情况,种类之多,分佈之广,可说是世界第一.这里介绍的是我国几种重要麻类作物的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5.
球隔麻属——荨麻科一新属,兼论荨麻科的柱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的荨麻科的一新亚族——球隔麻亚族,一新属—— 球隔麻属及其模式种球隔麻。它被认为是苧麻族较原始的一个类群。其环状柱头及球形药隔 在荨麻科中至今还是首次发现。 本文还论述了荨麻科植物的柱头特征、类型及其分类学意义,并探讨了它们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苧麻属校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苧麻属Boehmeria Jacq属于荨麻科苧麻族Trib.Boehmerieae,由N.J.Jacquin在1760年根据产于美洲中部的Boehmeria ramiflora Jacq建立的(文献见后)。对本属进行全面分类研究的大概只有两个学者。C.L.Blumel)于1856年在其荨麻科的专著中记载了荨麻属植物74种,并将这些种分为6群:  相似文献   

7.
苧麻黄蛱蝶(Pariba vesta Fab.)俗称麻虫,是我县的重要害虫。1959—1965年我们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在全县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住虫害。现将工作结果分述如下。 生 活 习 性 黄蛱蝶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三麻收割后以五、六龄幼虫于11月上、中旬迁移到麻地边、山坡杂草及土缝等处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为害头麻,4月上旬是第一次为害高峰,5月上、中旬化蛹,下旬羽化成虫。6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为害二麻,出现第二次为害高峰,9月上、中旬为第二代幼虫孵化盛期,为害三麻,出现第三次为害高峰。  相似文献   

8.
麻天牛(Thyestilla geberi Fald.)是为害麻类的主要害虫之一,关于此虫的生活习性,在东北还缺乏详细记载。我们于1957—1958年,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观察,今介绍于后。 分布和为害情况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东北、西北、华北、江浙各省均有发生。以东北、西北为害较重,在东北主要为害大麻和青麻,个别地区也为害苧麻和棉花。1957年,仅沈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霜霉属(Peronospora)新种二个:即寄生在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 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上的假繁缕霜霉(P.pseudostellariae G. Y. Yin et Z.S.Yang)和寄生在荨麻科植物藪苧麻(Boehmeria japonica Miq.)上的苧麻霜霉(P.boehmeriae G.Y.Yin et Z.S.Yang)。文中有拉丁文及中文描述。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广西用组织和细胞培养的技术繁殖经济植物,获得了成功:采用甘蔗新品种桂糖11号的嫩叶梢和茎端进行无性繁殖,5年期间扩种到6万亩;8600株桉树雷林1号试管苗已推广种植山地,并以成林;以菠罗和药用植物罗汉果的幼叶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已结果;苧麻试管苗也已移植大田;3种茶科植物:油茶、金花茶和茶叶,诱导子叶产生胚状体到培养成再生植株;还有许多观赏花卉也用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麻疯树脂酶全长基因克隆、表达及其蛋白质结构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脂酶(Lipase,EC3.1.1.3)是普遍应用于皮革、饲料及生物柴油工业的工业酶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对植物来源的脂酶研究较少。本研究用在生物柴油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油料植物——麻疯树(Jatrophacurcas)作为研究对象,克隆了该物种的脂酶基因(JcLIP)。通过多序列比对并结合物种的亲缘关系设计了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简并引物,通过使用RT-PCR和RACE技术,最终获得了麻疯树脂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酶活测定结果表明,麻疯树脂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在包涵体中,但是能产生具有活力的蛋白质,酶活约为0.8U.mL-1。结构预测和比较表明,JcLIP蛋白质具有脂酶的结构核心和催化活性中心,而在非核心区具有较毛霉脂酶更多的插入和随机卷曲,这可能是决定二者之间酶活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脂酶(Lipase, EC3.1.1.3)是普遍应用于皮革、饲料及生物柴油工业的工业酶制剂,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对植物来源的脂酶研究较少。本研究用在生物柴油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油料植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作为研究对象, 克隆了该物种的脂酶基因(JcLIP)。通过多序列比对并结合物种的亲缘关系设计了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简并引物, 通过使用RT-PCR和RACE技术, 最终获得了麻疯树脂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酶活测定结果表明, 麻疯树脂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在包涵体中, 但是能产生具有活力的蛋白质, 酶活约为0.8 U.mL-1。结构预测和比较表明, JcLIP蛋白质具有脂酶的结构核心和催化活性中心, 而在非核心区具有较毛霉脂酶更多的插入和随机卷曲, 这可能是决定二者之间酶活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山地麻蜥(Eremiasbrenchleyi)是我国长江以北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常见小型蜥蜴类,在动物学教材中常作为爬行纲的代表动物。为便于教学和研究,现将这两种麻蜥的生态生物学特征比较如下。1 两种麻蜥的分布及形态全世界约有麻蜥50种,我国有9种,其中丽斑麻蜥和山地麻蜥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种类。关于两种麻蜥在我国的具体分布地点和形  相似文献   

14.
泥河湾盆地东端的岑家湾台地西北缘是盆地内旧石器地点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段。2007年春夏, 笔者在该地区方圆5km2的范围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 在许家坡至水草湾、麻地沟以及官厅村至钱家沙洼等处发现16处旧石器地点, 获得石制品68件, 动物碎骨47件。石制品个体较小, 属于华北小石器工业传统。从地层发育和对比判断,麻地沟一带地点大致与东谷坨文化层同期, 官厅村西南地点则与后沟文化期相当。其中庙梁沟、沙梁、麻地沟E2和E3地点具备进一步发掘前景。此次调查丰富了泥河湾盆地东端早期人类活动的信息,对探讨古人类在泥河湾盆地的生存方式和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麻葉(虫甲)(Psylliodes attenuata Koch)俗称麻葉蚤,或麻跳蚤,被害的麻葉常成穿孔状以致生长不良。麻象鼻蟲(Xylinophorus mongolicus Faust)是为害大麻和洋麻、大豆、小麦、棉花、甜菜、粟等的害蟲。这两种害蟲,在华北和东北都有,都是麻类作物的大害;尤其麻葉(虫甲)在东北为害特别猖獗,而大麻象鼻蟲则在华北为害较重。这  相似文献   

16.
早昔,有关我国麻蝇科麻蝇亚科种类的记载,有Bottcher,1912,Baranoff,1931,Rohdendorf,1937,Seniorwhite,1924、1940,Thomas,1949,等人的记述,何琦教授在三十年代致力于麻蝇的分类研究工作,报告了产自北京、河北东陵、浙江义乌、广东海南岛等地的麻蝇新种和调查结果,为我国麻蝇分类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先有中国麻蝇亚科Sarcophaginae名录郭郛氏报告了上海的麻蝇,后范滋德、马忠余、叶宗茂等分别报导了麻蝇14个新种(亚种),1965年范滋德氏出版了《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记述麻蝇亚科种类73种,是对前一阶段调查研究工作的总…  相似文献   

17.
麻疯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柴油型能源树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关于它的各项研究持续升温。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麻疯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一是揭示麻疯树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分类的分子标记研究;二是全面解析麻疯树分子网络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研究;三是以培育优质高抗品系为目标的代谢和发育调控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功能研究;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麻疯树未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麻虻属(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麻虻属 Haematopota经记录清理,国内保存标本的复核,共计52种。其中包括二新种,即似中华麻虻H.sineroides sp.nov.和骚扰麻虻H.vexativa sp.nov.。认为H.pungcnsis 是H.atrata 的误定,H.annandalei是H.personata的误定。对雌性有记载的51种作了分组研究,共分11组,即白条麻虻组H.atrata group 4种;繸腿麻虻组H.cilipes group 1种;毛股麻虻组H.pilosifemura group 5种;怒江麻虻组H.lukiangensis group 1种;条带麻虻组H.lineola group 3种;沥青麻虻组H.picea group 5种;黑角麻虻组H.nigriantenna group 9种;土耳其麻虻组H.rurkestanica group 3种;中华麻虻组H.sinensis group 3种;圆胛麻虻组H.irrorara group 6种;北京麻虻组H.pekingensis group 11种。并编制了分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单性木兰种皮的挥发组分,用GC-MS分别定性定量分析了提取的油层精油和溶解在水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挥发组分的提取率为4.2%,其中,油层精油得率为3.5%,主要成分中萜烯类化合物多,含量高,其中罗勒烯37.3%、D-苧烯9.03%、对-伞花烯8.10%、β-月桂烯7.79%、β-反-罗勒烯4.08%、对-孟-1-烯4.00%、α-侧柏烯3.11%;水层乙醚萃取率0.7%,其中α-松油醇6.13%、对-伞花烃5.57%、D-苧烯5.33%、6-甲基-3,5-庚二烯-2-酮4.44%、4-甲基-4-戊烯-2-酮4.16%。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八种麻蜥(蜥蜴科,麻蜥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种麻蜥外部形态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分为4个种组:1)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山地麻蜥Eremiasbrenchleyi;2)快步麻蜥Eremias velox与虫纹麻蜥Eremias vermiculata;3)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与敏麻蜥Eremias arguta;4)网纹麻蜥Eremias grammica.研究表明丽斑麻蜥前额鳞数不稳定;密点麻蜥莎车亚种Eremias multiocelfata yarkandensis可能为独立物种;荒漠麻蜥物种有效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