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熊蜂Bombus terretris入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被出口到自然分布区外为作物传粉,现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以色列、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家建立野生种群.欧洲熊蜂与本土传粉生物竞争蜜粉源植物,传播病虫害,与本土熊蜂杂交产生不育子代.欧洲熊蜂入侵可能引起本地传粉昆虫牛物多样性降低,危害生态系统传粉功能的安全.中国从1998年开始引入欧洲熊蜂为大棚作物传粉,但日前尚无欧洲熊蜂入侵我国的报道.中国是熊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欧洲熊蜂适生环境,欧洲熊蜂有可能入侵我国.防止欧洲熊蜂入侵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进口该物种和进行科学的放蜂管理.  相似文献   

2.
危害茄科蔬菜的外来入侵害虫——马铃薯甲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志  刘宁  李颖超 《生命科学》2010,(11):1118-1121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著名的入侵害虫,是我国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子和西红柿等茄科蔬菜。该甲虫目前分布于美洲、欧洲和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于1993年入侵我国新疆,到2010年扩散到36个县市,最前沿为木垒县。该文介绍了马铃薯甲虫的扩散历史、危害情况、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指出我国在西北方向遭受新疆马铃薯甲虫入侵内地威胁的同时,也在东北方向遭受俄罗斯滨海边区马铃薯甲虫对黑龙江及东北地区入侵的严重威胁,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
实蝇是重要的蔬菜瓜果害虫。本文重点概述入侵中国实蝇的寄主植物、原产地、首次发现时间、入侵地、国内外分布和入侵扩散途径,全面整理重要检疫性实蝇的全球分布和入侵情况,同时根据全球重要检疫性实蝇的分布情况为警惕和预防实蝇入侵我国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指出,领土相邻是实蝇入侵我国的重要条件:入侵中国的实蝇原产地是中国的邻国日本、印度和泰国,最早发现地是中国的沿海和沿边地区,分别为中国台湾、广西、云南和新疆吐鲁番。寄主植物的种类数量与实蝇的分布范围正相关:橘小实蝇和瓜实蝇是多食性昆虫,分别危害305和61种植物,分别在全球83和58个国家均有发生。枣实蝇、蜜柑大实蝇和黑颜面实蝇是寡食性昆虫,只危害同属植物,仅入侵原产地周边的些许国家。随着国际瓜果贸易交流频繁,全球重要的检疫实蝇由原产地国家逐渐向周边国家扩散,其中油橄榄实蝇、桃果实蝇、埃塞尔比亚寡鬓实蝇、黑樱桃实蝇和苹果实蝇已经入侵至我国周边国家,需要警惕和预防其从沿边省份入侵我国。加强检疫和管理是防治实蝇入侵和扩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需要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对世界上重大检疫实蝇的入侵风险评估、防控对策、分子鉴定和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外来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农林业生产构成巨大的威胁。热带地区因其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外来入侵生物发生与危害的重灾区。本文以外来入侵昆虫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库资料查询,对外来入侵昆虫在我国热带区域的分布、种类、原产地、入侵地等进行综述。我国热带区域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共计72种,主要集中在云南(51种,占70.83%)、海南(46种,占63.89%)、广东(45种,占62.5%)、广西(39种,占54.17%)等省,其中以半翅目(24种,33.33%)、鞘翅目(21种,占29.17%)昆虫为主。亚洲和南美洲是我国热带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的主要来源地,分别有26种(占36.11%)和12种(占16.67%)。这些分析结果可为我国热带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的综合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物种扩散到新的地理区域更为便捷,一些外来物种在入侵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造成危害。《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2014)认为生物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已发现外来入侵生物560种,其中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生物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威胁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是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入侵物种防控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生物入侵威胁与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近800种,已确认入侵农林生态系统的有638种,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外来生物入侵发生并带来危害,半数以上县域都有入侵物种分布,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本文对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情况及防控进行梳理发现,从国家层面立法开展外来入侵生物防控成为主流,制定长期防控战略并增加投入是入侵物种防控成功的关键。近些年,我国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方面初步建立了工作机制,发布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完成了重点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开展了局部地区的防控措施,积极推动立法工作。根据国外生物入侵防治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开展本底调查和启动重大防控工程等,为我国外来侵入生物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辛蓓  党英侨  王小艺  杨忠岐 《生态学报》2019,39(24):9379-9386
生物都有一定的适生区,低温导致其分布北界的形成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些种类还存在分布上的南界。昆虫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其分布南界的形成原因对预测昆虫种群的扩散和暴发具有重要意义。从环境、寄主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总结了北半球昆虫分布南界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低纬度地区夏季高温引起昆虫死亡率上升、生殖率下降、昆虫体内共生菌解体和冬季低温过高导致昆虫滞育节律被破坏等是昆虫分布南界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寄主的分布和人类活动也对昆虫分布南界存在一定影响。气候变暖对不同种类昆虫的分布南界影响不同,大部分昆虫的分布范围会扩大,但一些受环境限制的昆虫分布南界往往北移。建议今后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昆虫分布南界的变化、检疫性害虫在其原产地和入侵地分布南界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研究,以期为分析昆虫分布的变化提供依据,也为害虫防治提供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GISD收录昆虫27种(截至2005年11月),其中6种原产于中国,11种已入侵中国,10种对中国有入侵威胁.从分布、危害、传播途径等方面对这些昆虫种类进行讨论,发现:(1)GISD收录的世界入侵昆虫的信息尚不完善,一些危害严重的入侵昆虫并未被收录,如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等;(2)10种潜在入侵性昆虫对中国有巨大威胁,尤其是入侵性花园蚁(Lasius neglectus)和阿根廷蚂蚁(Linepithema humile)已在中国邻近地区发生,极有可能入侵中国;(3)来自亚洲和美洲的入侵昆虫比较容易入侵中国,对来自这些地区的昆虫应提高警惕.同时针对中国面临的严峻入侵形势,分别从立法、检疫、预警、综合防治等方面讨论了中国对外来入侵昆虫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昆虫的分布与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包括10种昆虫,根据每年农业部安排对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昆虫)发生、分布和扩散情况的监测和普查结果,结合这些检疫性昆虫的各种研究报道,全面综合分析了包括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 tsuneonis(Miyake)、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abricius)、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葡萄根瘤蚜Viteus vitifolii(Fitch)、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和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危害、入侵,扩散历史和分布现状。10种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昆虫有5种来自北美洲,危害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和经济作物棉花等,最早发现这些物种的区域主要为沿海和沿边地区;稻水象甲、苹果蠹蛾、红火蚁、扶桑绵粉蚧和马铃薯甲虫扩散势头强,分布区域较大;湖南、云南、吉林和台湾的种类数最多,各为5种,浙江、新疆和广西各有4种,西藏和青海没有发现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昆虫。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增分布省份成倍增加,90年代比80年代新增分布省份增加了3倍,20世纪前10年比90年代增加了1.6倍,2010-2016年的6年时间新增省份已与前一个10年持平。我国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昆虫分布范围广,对主要作物威胁大,沿海和沿边省区是主要的最早入侵地,并且扩散速度越来越快,省级区域水平发生新疫情的频率越来越高。植物检疫措施对控制检疫性昆虫的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需要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农林等不同部门间更密切的合作。建议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修订要慎重,遵循"基本稳定、适时增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快速丧失的风险,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之一。受威胁物种名录是区域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数据, 也是保护区规划的基础。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大国, 中国已开展了高等植物受威胁状况的系统性评估, 建立了受威胁植物名录, 为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了支撑。但由于数据和方法限制, 现有受威胁植物名录制定时未定量考虑全球变化对植物分布的潜在影响, 因而可能低估物种的受威胁等级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风险。本研究基于高精度的木本植物分布数据和物种分布模型, 评估了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木本植物分布的潜在影响。基于每个物种适宜分布区大小的变化, 并依据IUCN红色名录评估指标A3c的阈值标准, 更新了木本植物的受威胁等级, 补充了未来中国潜在受威胁木本植物名录。结果显示: 综合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RCP 2.6、RCP 6.0和RCP 8.5)和扩散情景(完全扩散、20 km/10年、不扩散), 约12.9%-40.5%的木本植物被评估为受威胁物种。该名录将为制定木本植物保护优先级、开展保护区规划、提升全球变化情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供基础数据, 也为其他类群制定全面的受威胁物种名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葡萄绵粉蚧Planococcus ficus(Signoret)分布在世界很多葡萄种植区,是地中海、南非、美国、巴基斯坦和阿根廷等地葡萄树上的重要经济害虫,该虫已经对我国构成入侵威胁.文章介绍了葡萄粉蚧的鉴别特征、分布、寄主、危害、生物学特性、传播扩散和防治技术,并对葡萄粉蚧入侵我国的威胁提出预警.  相似文献   

12.
《植物学通报》2008,25(5):615-615
本书介绍了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的85种外来入侵生物,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30种恶性外来入侵植物的起源分布、识别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入侵传播途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第二部分介绍了30种外来入侵动物的起源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生态学特性、入侵传播规律、主要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第三部分介绍了25种外来入侵植物病原物的起源分布、病原特征、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物安全学报》2018,27(1):I-II
正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逾20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和农产品贸易加剧,外来入侵生物频频跨境和传入,重大农业入侵生物导致的新发疫情不断暴发;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贯通,将加速农业入侵生物的传入频率和扩散速率。因此,有效防范与管控跨  相似文献   

14.
维护我国生态安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丽荣  李艳红 《四川动物》2007,26(4):872-87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入侵特征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危害,探讨了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日益加重。我国针对当前各类重大外来生物的入侵,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3个层面,部署了一系列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揭示了入侵生物的入侵特性和入侵机理,以及入侵植物与脆弱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研发了重大新发农业入侵物种风险评估及防控技术,建立了生物威胁数据库和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可视化智能决策支持平台,以及重大入侵动植物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体系;建立了主要入侵生物标本资源库。今后应以跨境动植物有害生物为主要目标,开展入侵扩散与成灾机制、早期预防预警、快速检测监测、识别追踪溯源、点面拦截狙击、区域防灾减灾等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番茄潜叶蛾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严重危害多种茄科作物,是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检疫性害虫,严重发生地块番茄减产80%~100%。该虫主要借助农产品的贸易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截至2017年,番茄潜叶蛾已在全世界的8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以及在22个国家和地区疑似发生)。目前,我国尚没有该虫分布,然而其一旦入侵,将对我国的番茄和马铃薯产业构成巨大威胁。从番茄潜叶蛾寄主范围、危害特点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生物生态学习性、地理分布和传播扩散途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虫的有效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生态安全与外来物种入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外来生物的入侵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防范和化解这种风险,确保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美国白蛾是原产于北美地区的世界性植物检疫性害虫,自1979年发现入侵我国以来,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白蛾疫情不断南扩,其化性在一些地区出现新的变化。本文根据1979—2021年该虫发生扩散情况和各地区监测普查结果,结合部分地区温度变化数据,全面分析了美国白蛾入侵我国以来的发生扩散过程,对比分析了各地区发生世代数及变化情况,阐明部分地区世代数增加的原因。针对美国白蛾世代数演变规律和反复暴发成灾的情况,提出了当前应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世代数增加引发的扩张速率显著上升;扩张潜力与沿长江地区扩散趋势减缓关系;暴发成灾时有发生与本土化趋势不明显。鉴于当前外来入侵物种管理要求提高及多年来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提出要在守护国家生物安全底线前提下制定防治策略、在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下实现控制目标、在做好应急准备下摸清暴发成灾规律、在强化疫情检疫管理中提高疫情认定效率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外来入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自然或人为地由原生态系统中引入到新生境的植物 ,会给新生境或其中的物种带来威胁。紫茎泽兰从缅甸自然进入云南 ,其原产地是墨西哥 ;水葫芦从墨西哥引进用作饲料 ,而大米草是从英国南海岸引入用于促淤护堤。 3种外来入侵植物给我国当地的生产、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破坏了生态系统 ,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对它们的治理费用昂贵。其繁殖力、适应性和抗逆性极强 ,竞争力也极强或本身拥有化感特性或特殊器官 ,同时又耐瘠、耐污 ,并且在本地还缺乏有力的竞争生物和天敌 ,是 3种外来入侵植物势不可挡 ,扩散蔓延的成灾机制。致力于外来入侵植物的国家能力建设和综合治理是 3种外来入侵植物的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无意引进的入侵种对我国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威胁进一步加大,但至今鲜有关于我国外来入侵种的类群组成、原产地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的系统报道。因此,本文对我国234种无意引进的外来入侵种进行研究,以期为口岸检疫与监测提供参考。结果发现,这些物种属于7界16门27纲65目122科。昆虫纲和木兰纲的入侵种分别占总数的28.2%和33.3%。原产于美洲和欧洲的入侵种分别占总数的51.7%和24.4%。1969~2008年,昆虫纲的入侵种每10年的增加数量及其在每10年新增的所有入侵种中所占的比例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别从1969~1978年的2种和12.5%增加到1999~2008年的17种和77.3%。1899~2008年,原产于美洲的入侵种在每10年新增的所有入侵种中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在55%~65%。1959~2008年,每10年新增的原产于美洲的入侵种中,昆虫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从1959~1969年的0增加到1999~2008年的81.8%。这表明昆虫已成为我国外来入侵种中最主要的类群之一,美洲仍是其最主要的原产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