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鼠和褐家鼠的能量代谢及消化道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鲍毅新  杜卫国 《兽类学报》1998,18(3):202-207
比较研究了社鼠和褐家鼠的摄入能、消化率、同化率以及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饲养条件下,社鼠每天摄入能为1069.43kJ·(kg0.75)-1,高于褐家鼠(708.55kJ·(kg0.75)-1),社鼠对花生的消化率(95.38%)较褐家鼠(91.74%)为高,但两种动物对大米的消化率和同化率较为接近。社鼠消化道各器官(除小肠)的长度和重量皆明显高于褐家鼠。具有较大的消化道和较高的消化率是社鼠对野外较差食物条件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动物消化道的形态与食性、食物质量以及动物对能量的需求密切关系。本文对新疆干旱环境中生存的褐家鼠在自然环境中消化道长度及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家栖的褐家鼠只有总消化道、小肠和大肠的长度有季节差异,冬、春季高于夏、秋季。同时发现捕自阿拉山口的褐家鼠胃长度和干重有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社鼠消化道长度和质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洞庭湖区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自然种群四季的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和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消化道指标季节变化明显。总体消化道含内容鲜质量、净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以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消化道各器官的变化与总消化道不尽相同。其中,以胃的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仅长度的变化达显著水平,以冬季最短,夏、秋季较长。这是动物为适应繁殖季节能量需求而增加摄食量的反应,也与夏秋季食物丰富度有关。小肠、盲肠、大肠的长度和质量指标(内容鲜质量、净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这是该鼠对冬、春季低温和食物匮乏的适应性反应。总体来说。洞庭湖区社鼠为适应夏、秋季繁殖盛期能量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是增加摄食量;而为适应冬、春季低温环境和食物数量和质量减少的主要对策是增大消化道。提高消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啮齿动物食性及其对消化道肠道长度的影响,我们于2008 年在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中华姬鼠和社鼠为对象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社鼠和中华姬鼠均以摄食种子为主,食谱中各食物成分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季节变化明显。在各食物成分中,摄入种子百分比与中华姬鼠及社鼠小肠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昆虫成分则相反。分析认为,中华姬鼠和社鼠取食食物成分的季节变化,可能与不同季节中食物资源可获得性的不同有关,消化道长度的变化可能体现了对季节性食物资源和能量需求的适应.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栖息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兔的消化道特征与季节变化之间的适应关系,对自然环境中不同季节草兔消化道长度和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草兔的消化道几乎各项指标都表现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但冬季和秋季、春季和夏季的多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夏季和秋季的多数指标则差异显著。孕兔比未孕兔仅在胃干重和盲肠长两个指标方面显著增大。这些结果表明,草兔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差异与其消化适应策略有关。在低温、食物质量下降等因子的胁迫下,草兔通过调整消化道形态结构来适应能量需求的增加,这反映了该物种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冬季严寒、全年干旱少雨、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且日温差较大等环境特征的适应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中食物质量常存在季节性变化,可影响小型哺乳动物的生理特征及其生存和分布。为研究高纤维(低质量)食物对栖息于贵州遵义的海南社鼠(Niviventer lotipes)能量代谢的影响,通过饲喂标准兔饲料(高纤维)或鼠饲料(低纤维)处理海南社鼠4周,实验期间测定动物的体重和能量摄入,使用开放式代谢仪测定动物的能量消耗,并在实验处理结束后解剖动物进行身体成分分析。研究发现,饲喂兔饲料的海南社鼠实验期间体重持续下降,到实验结束时为饲喂鼠饲料动物(对照组)体重的62.8%。饲喂兔饲料4周后,动物的整体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55.1%和63.4%。饲喂兔饲料的海南社鼠干物质摄入、消化能和消化率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63.7%、38.8%和71.8%;身体成分分析显示,主要内脏器官重量以及消化道的重量和长度也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饲喂高纤维的兔饲料后海南社鼠没有增加食物摄入来补偿消化率的下降,消化道形态尤其是小肠和盲肠的重量和长度没有适应性增加,虽然动物可通过降低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节约能量,但动物能量利用效率太低不能维持能量平衡而体重显著下降,海南社鼠对高纤维...  相似文献   

7.
沈丽  王勇  王劼  胡忠军  张美文  李波 《四川动物》2005,24(2):132-137
对洞庭湖3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农区、林区、农林交错区)不同季节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长度、鲜重和干重的测量表明,在3种生态类型区中,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季节变化显著。农区和林区消化道各器官的鲜重和干重在春季和冬季显著重于夏季和秋季,农林交错区消化道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在春季显著重于夏季和秋季,这可能与春季和冬季黑线姬鼠能量需求增加、食物缺乏和食物质量下降有关。在同一季节,3种生态类型区之间消化道各器官长度、鲜重和干重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3种生态类型区间黑线姬鼠食物变化较小有关。关于消化道各器官长度变化方面,除了农区的大肠长度有显著季节性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无显著季节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消化道各器官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能产生不同的反应,消化道形态的变化是黑线姬鼠面临外界胁迫因子时的一种消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区社鼠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美文  黄璜  王勇  李波 《生态学报》2006,26(3):884-894
在洞庭湖区域,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主要栖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林地内.总体而言,其种群雌性比基本维持在50%左右,但在季节间和年龄组间有一定的差别,雌性比在冬、春季较低,夏、秋季的雌性比都超过50%.年龄组间,雌性比最高的为幼年组66.7%,亚成年和成年组的雌性比接近50%,而老年组的雌性比为最低,为33.3%.所有雌鼠全年的怀孕率为31.1%,平均胎仔数为3.7只,繁殖指数为0.58.春、夏季怀孕率较高,冬季没有捕获到怀孕的雌鼠,仅捕获到有怀孕经历(有宫斑)的雌鼠.繁殖指数在夏、秋季维持高峰水平.雌性社鼠总的参产率为53.3%,各季间呈现从春、夏到秋逐渐增加的趋势,冬季停止怀孕.可见夏、秋季为雌鼠的繁殖高峰期.随着年龄组增长,平均胎仔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老年组胎仔数最高,而繁殖指数以成年组最高,说明成年组是种群中繁殖的主体.雄性社鼠的睾丸下位率全年总计为75.6%,分四季平均为86.0%,夏、秋季维持在较高水平,冬、春季稍低,低谷在春季.下位睾丸的重量与大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春、夏、秋、冬逐渐下降的规律,春季与冬季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开春后,雄性社鼠在生殖潜能上已有明显变化.这些特征与雌鼠的繁殖高峰基本吻合.说明社鼠主要在春、夏、秋季繁殖,繁殖盛期在夏秋季.从不同年龄组看,幼年组个体不参与繁殖,亚成年组个体开始参与繁殖,繁殖主体是成年组个体.  相似文献   

9.
大绒鼠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栖息于横断山地区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的消化道特征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对自然环境中大绒鼠消化道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季节大绒鼠胃、小肠、大肠、盲肠的长度,及其含内容物重、去内容物重、干组织重.结果表明,大绒鼠消化道特征存在季节性变化,随着温度降低、食物质量下降,大绒鼠的小肠、盲肠长度增加;各器官重量均在6月份最大;大绒鼠在低温、食物质量下降、繁殖等胁迫因子作用下,通过增加食物摄入、调节消化道形态来满足能量需求的增加,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大绒鼠的消化道在不同季节中表现出的变化模式,与其低纬度高海拔、年平均温度较低的生存环境有关,从一方面反映了该物种在温度胁迫下的生存机制和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社鼠脏器重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文  王勇  李波  黄璜 《动物学杂志》2006,41(1):113-117
对洞庭湖区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野外自然种群脏器的重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其在年龄组、性别、季节及生境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社鼠内脏(心、肺、肝、脾、肾脏)随着年龄组的增加,重量有明显的增加,其重量与体重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两性间的脏器重量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脏器季节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夏季脏器重量较低,四季间比较,仅有心脏重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生境间心脏和肾脏重量的变化相对较大,达显著水平。参与繁殖与未参与繁殖的雌鼠相比,心、肺、肝、肾脏的各项指标均较高,脾脏则相反,但均未有显著性差异。总的来看,洞庭湖社鼠种群的脏器指标相对稳定,尽管重量指标随着年龄组而增加,受性别、季节、生境及繁殖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舟山岛东部地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组成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鲍毅新  丁平 《兽类学报》1995,15(3):222-228
1990年7月至1992年12月在浙江舟山岛东部地区每月定点调查小型兽类的群落组成和数量动态。该地区可划分为室内、房周围、稻田区、山地和山林等五类生境的5个小兽群落。群落相似性指数以稻田区的黑线姬鼠+黄毛鼠群落与山地的黑线姬鼠+黄毛鼠群落最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以房周围臭Qu+黄毛鼠+褐家鼠群落最高。各群落的全年数量动态可分为双峰型(室内和山地生境)与单峰型(其余3种生境)。对各群落种类组成的  相似文献   

12.
以 1 98 9至 1 995年在川西平原农田进行的啮齿动物标志重捕实验为基础 ,由种群密度、生物量以及出现频率的比较认为 ,大足鼠 (Rattusnitidus)为此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 ,褐家鼠 (Rattusnorvegicus)与社鼠 (Rattusniviventer)为常见种 ,黄胸鼠 (Rattusflavipectus)为稀有种。通过比较4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发现 ,优势种密度变动的季节性最强 ,数量稳定性最大 ,无明显的年间变化 ;稀有种则相反 ,在种群动态上表现出最大的随机性和变动性 ,常见种的动态特征介于优势种与稀有种之间。优势种全年均有繁殖 ,稀有种的繁殖月份集中且有效性较低 ,常见种有较大的繁殖潜力。 4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表明了优势种、常见种及稀有种的分化及多样性 ,以在同一生境的资源利用上达成共存。  相似文献   

13.
杨跃敏  曾宗永 《兽类学报》1999,19(4):267-275
以1989至1995年在川西平原农田进行的啮齿动物标志重捕实验为基础,由种群密度、生物量以及出现频率的比较认为,大足鼠(Rattus nitidus)为此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与社鼠(Rattus niviventer)为常见种,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为稀有种.通过比较4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发现,优势种密度变动的季节性最强,数量稳定性最大,无明显的年间变化;稀有种则相反,在种群动态上表现出最大的随机性和变动性,常见种的动态特征介于优势种与稀有种之间.优势种全年均有繁殖,稀有种的繁殖月份集中且有效性较低,常见种有较大的繁殖潜力.4种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表明了优势种、常见种及稀有种的分化及多样性,以在同一生境的资源利用上达成共存.  相似文献   

14.
1987年7月-1988年11月在川西南地区共采集到小型兽类体外革螨32种,178只,高山姬鼠,大耳姬鼠和社鼠体外寄生革螨群落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在这些革螨群落中,如厩真厉螨为高山姬鼠和大耳姬鼠的优势种,福建厉螨为社鼠的优势种,毒厉螨为褐家和阳金小鼠的优势种,松鼠真厉螨为橙腹松鼠的优势种,金氏厉螨为黑腹绒鼠的优势种,臊鼠赫刺螨为灰麝鼯的优势种,而其余12种小型兽类革螨群落的优势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We studied the occurrence of digestive strategie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females of the subterranean herbivorous rodent Ctenomys talarum living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 We determined the dimension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organs along as the activity of key digestive enzymes(sucrase, maltase and N-aminopeptidase) in small intestine in females seasonally caught. Females of C. talarum did not show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mass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nonreproductive females large intestine was longer in autumn, whereas reproductive females did not show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length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gut. Females of C. talarum exhibited a high sucrose, maltase and N-aminopeptidase activity in small intestine, although these activities were higher in small intestine of females caught in autumn (nonreproductive) than in females caught in winter (reproduc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 talarum females exhibi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ut at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level, which could represent digestive strategies to face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ir costly particular way of life.  相似文献   

16.
六种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变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新霞  金晓玲 《兽类学报》1997,17(2):136-140
本文研究姬鼠属(Apodemus)2种鼠和鼠属(Ratus)4种鼠的心组织过氧化物酶和肝组织酯酶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变异。结果表明,6种鼠心组织过氧化物酶皆为4条区带,其中社鼠和白腹巨鼠的酶带泳动速度略快于褐家鼠和黄毛鼠的酶带;鼠属4种鼠的酶带间距大致相同,而姬鼠属的酶带间距略大于鼠属,这种谱型的区别就所分析的6种鼠而言,可以认为是该同工酶表现的属间区别。肝组织酯酶区带较多,其酶带数和泳动速度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种间特征;泳动最快的酶带在姬鼠中是2条,在鼠属中是1条,可以认为是属间特征的区别。从9项生化指标的异同作动物配对比较,表明褐家鼠与黄毛鼠亲缘上较近,社鼠与白腹巨鼠亲缘上也较近,而且白腹巨鼠在进化上可能要比其余3种鼠属动物更接近于姬鼠属  相似文献   

17.
八种大鼠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平  王应祥 《兽类学报》1992,12(4):280-286
本文对我国大鼠属(Rattus)8种鼠类的银染核仁组织者(NOR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种大鼠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的数目和分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它们的NORs都呈现比较显著的多态性,并观察到了Ag-NORs的联合现象和异形现象。此外,将其银染核型差异数量化,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得到8种大鼠的聚类分析分支图,并结合它们的地理分布等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云南老君山鼠类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0年6月至8月,我们对云南老君山的鼠类进行了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现介绍如下。 自然概况 老君山位于云南省的剑川、丽江和兰坪三县交界处;北纬26°30′—26°52′,东经99°42′—100°26′。属于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云岭山系中的大山之一。最高峰海拔4,247m.,山麓(金坪)海拔2,500m.。山势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有纵横交错的高山、山间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