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临床特征,旨在提高结肠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47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贫血症状多见,占78.7%(37/47),长期低热3例,肝转移瘤4例,肺转移瘤2例,皮肌炎1例;肿瘤多发生于右半结肠,占74.5%(35/47);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为主,占61.7%(29/47);Dukes分期:B期占44.7%(21/47),C期占42.6%(20/47);结肠镜是重要诊断方法,结肠镜与钡灌肠有互补优势;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结论:以肠道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以贫血多见,病变多位于右半结肠,结肠镜是主要确诊方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72例患者行急诊手术24例,并发症发生率37.5%,行择期手术48例,并发症发生率7.14%,急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P0.05);47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04%,2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左半结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癌患者(P0.05)。结论: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做好并发症预防,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的致病因素、预后及其与结肠癌、结肠息肉等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由电子结肠镜检出的64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64例患者中47例有便秘,服用葸醌类泻药史者54例.诊断为MCⅠ°24例(37.5%),MC Ⅱ°28例(43.8%),MCⅢ° 12例(18.7%).合并有结肠息肉14例、痔疮9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结肠癌1例.结论:服用泻药、便秘以及相关细胞凋亡是导致MC发生的重要因素.泻剂主要为蒽醌类,MC的发病率与性别不存在相关性,其与结肠癌、结肠息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应积极给予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肿瘤位置对于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187例我院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或FOLFIRI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原发肿瘤位置,以结肠左曲为分界点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两组,按照严格的配对标准进行1:2配对,最终获得右半结肠癌组16例,左半结肠癌组32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右半结肠癌组ORR为56.3%,左半结肠癌组ORR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4,P=0.676)。右半结肠癌组DCR为87.5%,左半结肠癌组DCR为9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45,P=0.460)。右半结肠癌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 PFS)为5.0个月,左半结肠癌组mPFS为7.7个月,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as基因野生型的左半结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预后好于右半结肠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94年至2008年85例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资料。在36例右半结肠癌中,35例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捷径手术,在49例左半结肠及直肠癌中,36例行一期切除术,5例单纯造瘘术,5例行麦氏术,3例行Har-tm ann术。结果一期右半结肠切除35例顺利康复,1例重度感染休克死亡;一期左半结肠切除34例,1例肠麻痹,MoF死亡,6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再次行横结肠造瘘术。结论对于急性梗阻性大肠癌,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右半结肠癌性肠梗阻,可行一期手术,对于左半结肠癌性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是可行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分期手术的发生率相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奎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4例,A组患者口服奎硫平,起始剂量50 mg/d,最大剂量450 mg/d,平均(327.8±75.8)mg/d;B组患者口服阿立哌唑,起始剂量5 mg/d,最大剂量30 mg/d,平均(21.5± 3.6) mg/d;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末应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NS)评价临床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12周后,A组痊愈19例(35.2%),显效15例(27.8%),好转15例(27.8%),无效5例(9.3%),显效率为63.0%,有效率为90.7%;B组痊愈20例(37.0%),显效14例(25.9%),好转15例(27.8%),无效5例(9.3%),显效率为70.0%,有效率为90.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2周末开始两组PANNS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PANNS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A组头晕、口干、食欲减退多于B组,B组失眠、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多于A组(P<0.05).结论:奎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虽有异同,但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相当,适合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80例结肠腺瘤患者,同时选择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无异常者15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14C尿氮呼气试验检测Hp的感染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体质指数24 kg/m~2、腹型肥胖、饮酒、吸烟、喜食红肉、喜食果蔬、高脂血症、糖尿病、粪便隐血阳性、肿瘤家族史及Hp阳性是结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喜食果蔬为其发生的保护因素。HP阳性率组腺瘤1 cm、腺瘤数目多发、左结肠率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肠腺瘤患者腺瘤蒂部分型、腺瘤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腺瘤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Hp感染可增加结肠腺瘤发生发展风险,临床应将此类高危人群作为结肠腺瘤的重点筛查对象,以降低结肠癌的潜在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口服磷酸钠盐用于结肠癌术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共116例行结肠镜检查的结肠癌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组纳入试验组例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磷酸钠盐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口服硫酸镁制剂.结肠镜检查术者单盲评价肠道准备的清洁度;患者在肠镜检查当日及检查结束1周后评价肠道准备的耐受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安全性).结果:试验组肠道准备的总满意率为82.1%(46/56),对照组为90.0%(54/60),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检查当10.7%的试验组患者和38.3%的对照组患者认为肠道准备过程难以耐受(P=0.001).检查结束1周后7.1%的试验组患者和23.3%的对照组患者认为肠道准备过程难以耐受(P=0.003).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磷酸钠盐用于结肠癌术后老年患者的肠道准备,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与硫酸镁制剂相似,但患者的耐受性却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度保守的通用引物和16、18型特异引物对123例给直肠组织作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VDNA,总检出率为14.60%正常粘膜、结肠炎和炎性息肉组为3.3%(2/71),乳头状腺瘤为17.6%(3/17),原位癌和浸润癌为37.1%(13/35).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9%、5.7%和37.1%.在结直肠腺癌中HPV感染以18型多见,18型与16型之比为3:1,HPV在左半结肠以下比右半结肠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CT仿真结肠镜(CTC)与腹部增强C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非炎症性肠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30例患者接受CTC检查,30例患者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对影像图片进行盲法阅读,将炎症性肠病的可信度分为5个等级进行评价,对6项影像学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腹部增强CT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8.33%,59.09%,71.39%显著低于CTC的93.33%,95.01%、89.6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肠粘膜呈颗粒状、不光滑;肠壁强化并增厚;结肠袋消失对炎症性肠病具有预测作用;肠壁强化及增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肠粘膜呈颗粒状、不光滑联合结肠袋消失诊断炎症性肠病的特异性较高。结论:CTC对炎症性肠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肠壁强化及增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结肠粘膜呈颗粒状、不光滑联合结肠袋消失诊断炎症性肠病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R. G. Bell 《CMAJ》1951,64(6):510-513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