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993年5月、7月和10月在府河-白洋淀六个采样站浮游动物生态学特征及其与水质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利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综合指标(种类组成差异,种类数目变化,个体数量变动,生物量分布,多样性指数d值的增减)和功能参数(PFU原生动物的群集速度)评价了府河-白洋淀水体的污染程度和自净效能。按照Margalef多样性指数d值的变化范围,把府河-白洋淀六个采样站的水质划分成不同的次序和等级。文中就如何控制污染,提高府河的自净效果,改善白洋淀的水质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原生动物群落评价枯水期白洋淀的水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应用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对长期处于低水位状态下的白洋淀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水域受府河污水的影响,淀内的内源性污染,对原生动物群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相比,淀内中心区4个采样点原生动物的群集种类数(1d)急剧下降,而丰度上升了1.28倍,表明内源性污染对白洋淀水质的影响加剧。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轮虫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存歧  邢晓光  王军霞  张亚娟 《生态学报》2010,30(18):4948-4959
选取白洋淀8个采样点于2005年9月—2006年12月对轮虫群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检出轮虫110种,采蒲台种类数最多,其次是枣林庄,南刘庄最少;从季节来看,春、秋轮虫种类数量最多,夏季其次,冬季最少;根据优势种比较,臂尾轮虫科、迈氏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龟甲轮虫属等甲型-中污性和乙型-中污性水体种类分布在污染较严重的南刘庄,而单趾轮属、腔轮属、鬼轮属等清洁种类则分布在采蒲台、枣林庄、烧车淀等淀区。除端村外,各采样点轮虫密度和生物量于2006年4月出现最大值。根据Q(B/T)指数评价白洋淀各采样点水质,南刘庄属富营养,圈头属寡营养,其它样点属中营养水质。白洋淀轮虫的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则在夏秋季较高,春季较低,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白洋淀各采样点的水质。  相似文献   

4.
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硕  杨涛  李小平  陈佳 《水生生物学报》2019,43(6):1333-1345
分别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6月对渭河流域内12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种类、物种密度、生物量和水温、电导率、溶解氧浓度和pH等水质指标进行调查, 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共鉴定出57种浮游动物(原生动物11种、轮虫33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6种)。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枯水期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在0.72—7.84 ind./L, 平均密度为(2.79±2.11) ind./L; 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38—6.15 mg/L, 平均生物量为(2.31±2.64) mg/L; CCA分析表明, 水温、溶解氧、海拔和电导率与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07、0.69。丰水期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在0—179.02 ind./L, 平均密度为(16.66±49.18) ind./L; 浮游动物生物量0—2448.12 mg/L, 平均生物量为(243.96±673.78) mg/L;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78、1.15。依据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为渭河水系北道、林家村为中度污染, 魏家堡为重度污染, 咸阳、临潼、华县为轻度污染; 泾河水系杨家坪、雨落坪、张家山为中度污染; 北洛河水系刘家河、交口河、状头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沙颍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 于2016年秋季对该流域设置了20个采样点, 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 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沙颍河流域共检测出浮游动物36属78种, 其中轮虫20属60种、枝角类10属12种、桡足类6属6种; 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萼花臂尾轮虫(B. calycifloru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Ia valga)和象鼻溞(Bosmina sp.); 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沙颍河流域上游, 且从上游至下游, 生物量和密度的空间变化趋势相一致, 大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检测位点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的范围为1.03—3.51, 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6—0.70。综合分析各采样点的种群和多样性指数反映出沙颍河流域上游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中下游水体为中度污染。水质总体呈现出中度-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水源地河流浮游动物多样性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参数监测水质, 2010-2014年间, 我们于每年的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和秋季(10月), 对浙江2个水源地河流采样站(H1站和H2站)展开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性调查, 同时测定水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H1站和H2站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387.4 ind./L和873.0 ind./L, 小型浮游动物(轮虫 + 桡足类无节幼体)丰度分别占92.8% (H1站)和91.5% (H2站)。两采样站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优势种均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sp.)。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冬季氮磷比是轮虫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波动的限制因子, 主要通过总磷含量对轮虫类H′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 春季氮磷比是轮虫类H′指数发展的决策因子; 秋季氮磷比可通过总氮含量对轮虫类H′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冬季氨氮、总氮含量分别是甲壳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Hs)的决策因子和限制因子。夏季溶解氧含量是总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d)波动的限制因子, 主要通过pH值对d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 作用机制表现为轮虫类H′指数随着夏季溶解氧含量的升高呈极显著上升(P < 0.01), 而甲壳动物Hs指数则显著下降(P < 0.05)。水源地河流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浙江水源地生态学监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轮虫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2月、2007年3~5月调查了白洋淀9个采样点的轮虫种类组成、数量及优势种,并对轮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性系数进行了测算,综合评价了白洋淀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本次共发现轮虫41种,平均丰度为607~5024 ind./L,优势种为蒲达臂尾轮虫Brachionus budapesllensis、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角突臂尾轮虫B.angularis、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等,均为耐污性种类,各样点轮虫群落具较高相似性.从轮虫群落Margalef多样性指数看,白洋淀水质属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滴水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青  由文辉  徐凤洁  俞秋佳  余华光 《生态学报》2014,34(23):6918-6929
为研究上海市滴水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2年1—12月对滴水湖进行了一年调查采样。共检出浮游动物33属61种,其中轮虫22属45种,枝角类4属7种,桡足类7属9种。优势种包括10种轮虫,桡足类为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和无节幼体,枝角类不形成优势种。浮游动物年均密度为1200个/L,年均生物量为1.67mg/L,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均为春夏两季相对较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年均值分别为1.61和1.01,多样性季节差异显著而各样点间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水温是影响滴水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子,冗余分析(RDA)显示TN、TP、叶绿素a和p H也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表明滴水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与水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综合运用水质理化因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多样性指数及浮游动物优势种对滴水湖进行水质污染水平和富营养化评价,得出2012年滴水湖水质状况属于α-中污型,营养程度为中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PFU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快速监测北京通惠河水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报道了北京通惠河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与永质的相互关系,其中PFU原生动物1天的群集速度(功能参数)较好地反映了5个采样站(1个设在较干净水体温榆河作为对照站)水质的变化趋势,各站原生物群落的结构参数(种类组成,个体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同样与水质关系密切,通过与80年代中期作者利用PFU原生动物监测通惠河污染现状和自净效能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河流水质目前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白洋淀典型湖泊鲥鯸淀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体营养状况, 于2018年秋季、2019年春季和夏季对该淀的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了主要水质理化指标, 运用多变量统计方法分析浮游动群落结构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共鉴定浮游动物3类52种, 其中轮虫类种类数最多, 为33种, 占64.46%。共鉴定优势种23种, 其中15个优势种为轮虫; 浮游动物密度秋季最高, 生物量夏季最高。冗余分析表明, 氨氮、COD和总磷是轮虫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综合多样性指数与水质指标评估鲥鯸淀水域处于中度污染状态。研究可为白洋淀生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田湾核电站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在田湾核电站附近海域进行了海洋浮游动物及环境因子的调查,在14个调查站位共鉴定浮游动物10大类43种.其中原生动物5种,水螅水母类17种,栉水母类2种,枝角类2种,桡足类11种,糠虾2种,樱虾类1种,磷虾1种,毛颚类1种,被囊类1种.浮游动物的丰度范围为99-2546个/m3,平均值为834个/m3.主要优势种为薮枝螅水母、太平洋纺锤水蚤、背针胸刺水蚤、鸟喙尖头潘、异体住囊虫、汤氏长足水蚤、强壮箭虫.优势度分别为0.804、0.586、0.569、0.485、0.197、0.140、0.116.各类指数变幅较大(种类数为9-17,丰富度指数为0.913-1.770,多样性指数为1.170-3.212,均匀度指数为0.369-0.803).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188,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587,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336.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与浮游动物丰度及种类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5和-0.574,P<0.05;种类数与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0、0.759(P<0.01)和0.552( P<0.05),水温升高使浮游动物种类数减少;水温与氨氮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氨氮含量与浮游动物种类数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水温升高使氨氮上升引起浮游动物种类数下降,温排水导致调查海域水温升高引起了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下降.调查海域水质状况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显示,目前该海域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2.
湘江干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湘江干流水质与生物群落现状, 2010-2011年对湘江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分布进行了采样分析, 利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析湘江干流浮游生物群落特征, 并结合水质理化指标评价其水体营养状态。结果表明, 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9属164种, 丰度变化在(1.83-51.1)104cells/L, 生物量变化在0.03-0.60 mg/L; 浮游动物80种, 密度变化在2.16-76.34个/L, 生物量变化在0.01-1.95 mg/L。各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在2.47-5.43, 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在1.63-3.38, 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较好, 显示出湘江干流的浮游生物群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对湘江m-m指示种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 结果显示湘江水体属于中污带水质;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IL)在38.27-51.97, 均值为43.73, 属于中营养水平; 综合水质生物学和化学评价结果可知湘江干流的水质较差, 但无明显向富营养化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崇明东滩潮间带潮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潮间带潮沟水域浮游动物的多样性, 作者于2008年4–12月在崇明东滩选取6条潮沟共18个站点进行4个季节的浮游动物采样调查。检获到浮游动物44种, 隶属于6个类群, 其中桡足类占绝对优势, 达总种类数的79.5%。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等生态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优势种有9种, 春季以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优势度最高, 夏季以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优势度最高, 秋季以火腿许水蚤和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优势度较高, 冬季则以四刺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etraspina)和中华华哲水蚤的优势度较高。多样性指数显示, Shannon-Wiener指数(H′)值以夏冬季较高, 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以夏秋季较高, Pielou均匀度指数(J′)值以冬季最高。与崇明岛附近的长江口北港北支水域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 种类组成差异较大, 仅有6个共有种。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与潮汐关系密切, 涨潮时物种多样性略高于落潮时, 涨潮和落潮时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也均呈现出一定差异。盐度、温度、径流及潮流等环境因素对潮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洋淀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与水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许木启  朱江  曹宏 《生态学报》2001,21(7):1114-1120
报道了大型浅水型湖泊原生动物群落变化与富营养化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河北白洋淀两个湖区9个采样站的初步调查,共鉴定出77种原生动物,其中43种为该湖首次记录:利用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方法快速(两次实验的群集速度均为1d时间)监测了不同湖区的水质状况,水质分析及原生动物定性和定量调查结果表明,湖区Ⅰ(安州至枣林庄5个采样点)水体的污染程度明显大于湖区Ⅱ(圈头至端村4个采样站),通过与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资料比较,较好地反映了白洋淀富营养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用浮游动物评价巢湖东湖区的水质和营养类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对巢湖东湖区的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初步研究了巢湖东湖区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浮游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并对巢湖东湖区的水质状况和营养类型作出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浮游动物153种,其中原生动物43属59种,占总种数的38.56%;轮虫类20属48种,占总种数的31.37%;枝角类14属26种,占总种数的16.99%;桡足类20种,占总种数的13.07%。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污生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巢湖东湖区的水质状况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均处于β-中污带级;用浮游动物数量(ind·L-1)作为湖泊水体营养程度的生物量指标,其结果显示巢湖东湖区水体从2005年6-9月和2006年3-6月巢湖东湖区水体的营养状况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有机氯污染物在白洋淀PFU微型生物群落的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FU法在白洋淀4个采样点采集微型生物群落,分析了PFU原生动物的群集过程,并利用气相色谱法首次在白洋淀微型生物群落中检测了OCPs和PCBs.结果表明:(1)在白洋淀的4个采样点的微型生物群落中均检测出OCPs和PCBs,表明白洋淀已受到上述污染物的污染.(2)河口附近的2个采样点微型生物群落中的POPs含量高于湖泊中心区.(3)从微型生物群落特征和群落中的POPs含量来看,府河污染对白洋淀的影响较大.应用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OPs污染物的优点在于取样方便,同一份样品既能获得生物群落结构的数据,又能获得化学污染物富集水平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南四湖浮游动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水质的相关性,于2012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对南四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南四湖浮游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和时间变化。共采集到浮游动物163种,其中,轮虫78种,原生动物65种,枝角类17种,桡足类3种。夏季记录浮游动物种类数(141种)高于冬季(105种)。从四个湖区来看,微山湖浮游动物种数最多(102种),其次是南阳湖(95种)和昭阳湖(80种),独山湖(73种)较少。南四湖浮游动物全年平均密度为2 192 ind/L,平均生物量为2.27 mg/L。除原生动物外,其他三类浮游动物夏季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都高于冬季。采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浮游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均显示,南四湖浮游动物多样性夏季高于冬季。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总氮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的主要因素,总氮和水温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p H和电导率是影响浮游动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雅鲁藏布江湘河流域生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现状,为西藏地区湘河流域浮游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3~4月对湘河流域浮游生物进行了生物采样与调查,共设置采样点8个。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61种,其中硅藻门为优势种,共41种,占总种类数的67.21%;绿藻门、蓝藻门次之,分别占总种类数的11.48%;甲藻门、隐藻门与金藻门种类较少。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0.43×10~5~7.2×10~5cells/L,生物量范围为0.036~2.03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3门44种,其中原生动物门为优势种,共30种,占总种类数的68.18%;轮虫13种;枝角类1种。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1.5×10~5~1.66×10~6cells/L,生物量范围为0.9×10~(-3)~5.7×10~(-2)mg/L。各调查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平均分别为4.38/3.13和0.93/0.93。多项指数综合评价表明,湘河流域水质处于轻度污染或清洁状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单一,密度及生物量较低,生态环境较脆弱。  相似文献   

19.
李共国 《生态科学》2008,27(4):237-242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调查了宁波市新河1#站(对照)和2#站(娱乐污水排出口)、前塘河3#站(对照)和4#站(生活污水排出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共发现浮游动物24种,浮游轮虫和浮游甲壳动物的优势种分别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1#站和3#站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多于2#站和4#站,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也均以1#站和3#站高于2#站和4#站.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萼花臂尾轮虫密度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在4个采样站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站与2#站、1#站与4#站之间的萼花臂尾轮虫密度差异明显(p<0.20).3#站与4#站之间的轮虫多样性指数有明显差异(p<0.20);而1#站与4#站、1#站与2#站以及3#站与4#站之间的浮游甲壳动物多样性指数之间均有明显的差异(p<0.20).  相似文献   

20.
千岛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共国  虞左明 《生态学报》2002,22(2):156-162
研究了贫-中营养型的大型,深水湖泊--浙江千岛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种群动态,现存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在1a的研究中,共发现139种浮游动物(27种原生动物,70种轮虫,26种枝角类和16种桡足类)。根据年平均密度,各类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分别为褶累枝(Epistylis plicatilie),螺形龟甲轮虫9Keratella cochlearis),透明蚤(Daphnia hyalina)和一种中剑水蚤(Mesocyclops notius)。轮虫和枝角类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着水体透明度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采样站变异下,枝角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其种类数和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月份变异下,桡足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其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