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W/O/W方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缓释微球, 表征了缓释微球形貌和粒径分布, 研究了体外释放行为, 进行了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 结果显示:微球形貌规则, 粒径均匀; 药物包封率达85.6%; 缓释时间达24 h. 细胞实验表明, 微球比rhEGF原液具有更好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通过观察动物实验中溃疡面积变化、组织病理切片和PCNA表达, 发现微球组治疗效果优于生长因子原液组和空白对照组, 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为rhEGF缓释微球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装载于不同分子量的PLGA中的5-氟尿嘧啶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体外条件下的缓释行为。方法: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将5-氟尿嘧啶包裹在高分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中,形成缓释微球,考察其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性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方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大小较均匀。具有一定得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其处方1和处方2的缓释时间为8天和23天。结论: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制备的PLGA 5-氟尿嘧啶微球能够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LGA微球复合明胶支架对蛋白药物的释放影响。方法:将模型蛋白BSA通过复乳法制备成缓释PLGA微球,然后将微球埋置于明胶支架中,形成担载蛋白的PLGA微球复合明胶组织工程支架。考察复合支架体外蛋白释放行为,并用MicroBCA法定量测定释放的BSA量,采用β-半乳糖苷酶催化ONPG的方法检测制备前后蛋白的活性,并与不含PLGA微球直接担载蛋白的支架做对照。结果:PLGA微球复合支架蛋白的包封率能达到73.2%,其中第一天释放20%,对蛋白活性的保持达到70%以上。结论:微球复合明胶支架可以改善一般组织工程支架蛋白药物的突释,提高蛋白药物在制剂,贮存,释放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对明胶的改性效果.方法:(1)将PLGA和明胶分别以9:1,8:2,7:3,6:4,5:5,3:7质量比制成膜状试件.(2)以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微结构.(3)以材料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质.(4)以PBS(pH 7.4)为人工降解液考察其在体外在8周内的降解情况.结果:(1)在上述范围内支架均质程度和机械性能随明胶含量增大而变差.(2)体外降解期间支架最大吸水率和失重速率随明胶含量增大而增大.结论:经PLGA改性后的明胶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备选组织工程材料,复合体系申明胶含量不宜多于40%.  相似文献   

5.
目的:猪皮来源的细胞外基质(ECM)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材料的研制中,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常需要和其它组织工程原料进行复合使用.本研究将PLGA和脱细胞猪皮进行复合,在体外考察此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质和三维结构,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1)采用高压渗透法将PLGA和脱细胞猪皮制备成供检试件.(2)以扫描电镜观察其内部的三维结构.(3)用拉伸实验机测试其拉伸力学特性.结果:(1)力学测试显示,其断裂强度为1.32MPa,断裂伸长率约为132%,弹性模量为1.6×106Pa.(2)扫描电镜显示PLGA渗入到脱细胞猪皮的空隙中而相互融合,形成了蜂窝状结构.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PLGA-脱细胞猪皮复合物具有适宜的机械性能,其蜂窝状结构为其作为细胞载体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结构,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新型癌症化疗制剂载阿霉素(Adriamycin)、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ADM-PLGA-NP),研究其性质及体外释药特点。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包封材料,阿霉素为模型药物,采用复乳蒸发法制备ADM-PLGA-NP,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粒径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载药率及包封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考察微球对ADM的缓释作用。结果:ADM-PLGA-NP外观呈球形,平均粒径约(237±12.7)nm,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为(6.42±1.67)%和(53.82±8.34)%,药物在体外缓慢释放,5 d累积释放量达85%。结论:通过复乳蒸发法制备的ADM-PLGA-NP性质稳定,具有药物缓释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化疗载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装载于不同分子量的PLGA中的5-氟尿嘧啶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体外条件下的缓释行为。方法: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将5-氟尿嘧啶包裹在高分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中,形成缓释微球,考察其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性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方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大小较均匀。具有一定得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其处方1和处方2的缓释时间为8天和23天。结论: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制备的PLGA 5-氟尿嘧啶微球能够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经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处理的Ⅱ型胶原-硫酸软骨素支架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从鸡软骨中提取Ⅱ型胶原,以不同浓度的EDC为交联剂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Ⅱ型胶原与硫酸软骨素复合支架并测定其理化性质。将体外培养的新生兔关节软骨细胞接种在Ⅱ型胶原与硫酸软骨素复合支架上,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形态并检测支架上软骨细胞分泌的糖胺聚糖含量及Ⅱ型胶原含量。结果表明:采用EDC与硫酸软骨素交联增加了支架的稳定性,最适的交联剂质量浓度为7 mg/mL。软骨细胞在复合支架上增殖分化良好,并保持软骨细胞特异分化的表型,分泌Ⅱ型胶原与蛋白多糖(GAG)。培养14 d后已有软骨样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旨在开发一种胶原酶缓释微球制剂,用以治疗手掌腱膜挛缩症,以减小现有水针剂的不足。方法:利用水相-水相乳化法和低温冷冻相分离法两种方法制备载药颗粒,分别将其包裹于PLGA微球内,制备成胶原酶微球,并用扫描电镜考察其表面形态,对其粒径进行统计学分析,测定体外释放行为并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圆整,都可以达到缓释的效果,一个星期内释药完全。水相-水相乳化法制备的微球比低温冷冻相分离制备的微球粒径大,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水相-水相乳化法制备的微球粒径较均一,其体外释放更加平缓,突释较小。结论:本研究制得的胶原酶微球能实现理想的体外缓释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原酶粉针剂型快速释放并分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组分胶原多肽抗氧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三酶水解工艺(Ⅱ法)的胶原多肽中,小分子肽的比率较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双酶水解(Ⅰ法)的胶原多肽要多;在浓度为12 mg/mL时,前者对DPPH·的清除率为78.71%,后者为57.05%;在40 mg/mL时,二者清除·OH的能力分别为27.37%和89.12%.在相同给药剂量时,Ⅱ法多肽提高小鼠GHS-Px活力和降低MDA和LF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Ⅰ法多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