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胃癌是一类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癌前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蛋白糖基化的异常.例如在癌前感染阶段糖蛋白糖链发挥的作用:在感染阶段,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吸附导致的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的上调,增强了H.pylori的吸附作用使其在胃部定殖并诱发持续的炎症反应;在慢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阶段唾液酸化的Tn抗原表达上调.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血清、组织、细胞中的蛋白糖基化的改变,如核心岩藻糖基化N-糖链表达的下调,β1,6-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分支型N-糖链的增加,以及细胞黏附分子糖基化的改变.本文综述了胃癌相关糖蛋白糖链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糖基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胃癌早期生物标志物与药物靶点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环境污染物,尤其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学习记忆等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铅毒性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生物标志物是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环境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对于开展铅毒性的生物监测,实现铅生物效应的早期预警、早期干预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有的主要铅暴露生物标志物的现状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3.
机体各种变化是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机体固有的稳态调控机制,在血液中早期产生的变化容易被清除.而在尿液中不存在稳态调控机制,允许容纳更多的变化因素存在.尤其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从尿液中更有可能发现新型的早期生物标志物.在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中,亦应当考虑药物的影响.使用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路线图,能够有效规避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干扰;同时,结合膜处理新技术,有利于经济、高效地大规模收集尿液样本,促进尿液生物标志物的大规模研究.另外,本文介绍了最容易在尿液中体现出变化的肾脏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尿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将赋予人类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等诸多方面实现更多进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关节软骨进展的退化性疾病,并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病变,是致老年人伤残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为主,缺乏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方法。生物标志物的检查是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在关节软骨结构改变之前,各种生物标志物代谢发生变化,其能帮助诊断和预测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然而,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应用仍需加以证实。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有关骨关节炎相关分子生物诊断的相关文献,有助于了解生物标志物对于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关节软骨、骨和滑膜等不同组织类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病,它的早期发现一直是肾脏病学非常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急症医学、检验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近年来人们在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治疗方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与对AKI的认识不足有关,另一方面,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缺乏是更主要原因.因此,寻找能早期能诊断和预测AKI的生物标志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评估AKI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进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和预防,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具有重要作用。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汤森路透Cortellis 临床试验情报将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针对当前常见疾病的相关临床试验关联,提供描绘临床图景关键元素和当前趋势的专家分析,从而指导临床开发决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功能三项联合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到2017年8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4例(胃癌组)、癌前病变患者46例(癌前病变组),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血清胃蛋白酶原-II(PG-II),并计算PG-I/PG-II(PGR)值,采用胶体金法或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HP抗体,比较两组胃功能三项及HP抗体阳性率差异,分析胃功能三项联合HP抗体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PG-Ⅰ和PGR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P0.05),胃癌组与癌前病变组血清PG-Ⅱ水平、H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抗体阳性者和阴性者血清PG-Ⅰ、PG-Ⅱ、PG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HP抗体阳性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低于HP抗体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联检查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准确度分别为67.6%(23/34)、43.5%(20/46),高于串联的14.7%(5/34)、6.5%(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导致PG-Ⅰ降低,具有癌前病变风险,再降低可能具有胃癌风险,临床上根据胃功能三项筛检早期胃癌并且辅助HP检测可早期诊断胃癌。  相似文献   

8.
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前病变DNA及p21,p53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对80例胃癌前病变细胞中DNA含量,rasp21和p53蛋白进行定量检测,探讨其在胃癌前病变中,作为癌变早期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检测结果发现,胃癌前病变的DNA异倍体率随不典型增生病变的分级增高而增加, rasp21和p53蛋白的表达量亦随胃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而增高.DNA异倍体和rasp21表达阳性的胃癌前病变出现的癌变率显著增高,提示可能是癌变早期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是实现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精确诊断和预测疾病发展的重要前提。新版AD 诊断标准从临床无症状期到 痴呆阶段的区分也有赖于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介绍目前临床应用的AD 生物标志物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重点对AD 血液生物标志 物研究的现状和瓶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发病率约等于死亡率。胰腺癌死亡率高的原因有发病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肿瘤标志物,进展期相关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在血清标志物、基因标志物、表观遗传学标志物等分子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发展为胰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评估预后和监测早期复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近期胰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CMAJ》1915,5(8):700-702
  相似文献   

12.
13.
14.
L. H. Leggett 《CMAJ》1951,64(2):157-158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In a series of 48 cases of gastric polyps, 40 patients had benign lesions while the polyps in the remaining eight cases were malignant. Although the symptomatology in this series was not uniform, only one patient was entirely asymptomatic. Of the eight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esions, three had polyps which could well be described as small, suggesting that size may not be a reliable criterion of benignity even in a single lesion. Laboratory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nemia, achlorhydria and occult blood in the stools a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gastric polyps. There was no apparent correlation, however, between these phenomena and the benign or malignant nature of the lesions.X-ray examination, performed in every instance, was completely negative in six cases and inconclusive in an additional five. Gastroscopy did not reveal the presence of polyps in three of 15 cases. Malignant change was detected by cytologic examination in one case in which both roentgen and gastroscopic examination were negativ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n most cases of gastric polyps operative treatment affords the greatest degree of safety. An operative procedure of considerably less extent than total gastric resection often is feasible. However, if true polyps occur where removal can be effected only by total gastric resection, the incidence of malignant change in these lesions would seem to indicate the advisability of such a procedure unless positive contraindicating conditions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