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和预后。方法应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10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92.5%(98/106)的病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白血病和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少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早期诊断仍比较困难,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占59.4%)。病原菌主要以酵母菌属为主(79.2%)。肺部真菌感染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基础病为慢性肾病、COPD和血液系统疾病者死亡风险较大。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病死率高,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真菌病,由隐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的肺部真菌病。近年来肺隐球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而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常常容易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收集2001年1月~200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肺隐球菌病的CT及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肺部病灶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逐年增多,肺部真菌感染也呈上升趋势,死亡率较高。及时诊断及适当抗真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CT对于早期诊断肺真菌病至关重要。目前国内缺乏与病原真菌相关的CT诊断系统介绍,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各类肺真菌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更好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罗百灵  何白梅  张乐蒙  王丽静  李秀英 《生物磁学》2009,(14):2657-2659,2678
目的:探讨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9年4月经病理确诊为肺曲霉病住院患者40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40例肺曲霉病患者中,曲菌球23例、侵袭性肺曲霉病17例。合并有基础疾病者36例(90.0%):其中,肺结核15例(37.5%),支气管扩张6例(15.0%)。肺曲霉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32例(80.0%),咳痰25例(62.5%),咯血24例(60.0%0。影像学表现多样,肿块结节型23例(57.5%),渗出型12例(30.0%)空洞样病灶12例(30.0%),“洞中球征”和“晕征”各8例(20.0%)。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检出,手术切除后病理检出26例(65.0%),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栓出12例(30.0%),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出2例。本组病例中,26倒在病理诊断前被初诊误诊,误诊率高达65.0%,初诊为肺结核13例(32.5%),肺癌8例(20.0%),细菌感染3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2例。26例(65.0%)经外科手术切除,随访均无复发;10例(25.O%)经抗真菌药物治疗,9例痊愈或显效。结论:肺曲霉病多继发于肺部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反复间断咯血为主,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曲菌球和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以及治疗方法均有不同。肺曲霉病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外科治疗和抗真菌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医务人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31例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隐球菌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职业情况、伴随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各方面特点。结果肺隐球菌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治疗方法及药物少,病程长。结论肺隐球菌病虽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从病例分析结果来看诊治该病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遇到疑似病例应行血乳胶凝集试验及肺活检或手术病理予以明确,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  相似文献   

6.
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类型,患者多有肺部基础病变或免疫功能异常,其影像学表现呈现多样性,诊断较为困难[1,2]。本文报告1例肺部黄曲霉感染致右上肺反复发生肺不张5年,最后经伊曲康唑治疗后痊愈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CNPA)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3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经病理证实的18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CNPA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18例(100.0%),咯血9例(50.0%),咳血痰1例(5.6%),发热7例(38.9%),气促5例(27.8%),盗汗3例(16.7%),胸痛3例(16.7%),消瘦3例(16.7%),疲乏无力2例(11.1%)。右肺病变5例(27.8%),左肺病变11例(61.1%),双肺受累2例(11.1%)。病灶位于下肺6例(33.3%),上中肺9例(50.0%),双肺弥漫病变1例(5.6%),双肺多发空洞1例(5.6%),左侧毁损肺1例(5.6%),不常见的胸膜(腔)受累共4例。“空气新月征”有提示诊断意义,在本组中发现8例(44.4%)。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确诊7例。结论CN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而诊断需要病理依据。存在肺部基础疾病,出现发热、血痰及空气新月征三联征时,应高度警惕CNPA。系统抗真菌治疗无效、合并大咯血或肺部阴影与肿瘤不能鉴别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诊断肺部真菌病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它不但有助于确定肺部感染的有无,而且可明确感染病原体。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可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比较治疗前后病原体检查结果、还有助于判断抗真菌治疗效果。因此,肺部真菌病的实验室检查对确立诊断、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及判断疗效均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问题已引起临床医师的普遍重视。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中,病原学检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有关病原体的检测,多年来主要依靠在受染者体内或分泌物中寻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深部真菌病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经病理确诊为深部真菌病4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副鼻窦真菌感染14例;肺部真菌病19例;胃肠道真菌病4例;口腔真菌病2例,脑部真菌病2例,其他真菌病4例。结果 我院近5年来真菌病的确诊病例明显增多,且内脏及器官真菌病患者多合并基础性疾病,如血液病、肿瘤等。部分病例的致病菌根据病理确定有曲霉、念珠菌及隐球菌等。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结合氟康唑静滴的治疗方法。结论 我院经病理确诊的真菌病例呈上升趋势,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特殊染色可将大部分致病菌鉴定至属,治疗前最好进行培养鉴定至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肺真菌感染居首位,己成为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宿主常见的死亡原因。艾滋病是经典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合并真菌感染时需及时识别、治疗,以降低其病死率。国内、外各种有关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指南的不断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该文就艾滋病常见侵袭性肺真菌病:肺念珠菌病、肺孢子菌肺炎、肺马内菲青霉病、肺隐球菌病、肺曲霉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的认识,回顾性分析3例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经过、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发现3例患者均有肝外播散性病灶,符合肝脓肿侵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这3例患者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均有肝脓肿,其中2例合并眼内炎并造成失明,1例合并腰椎感染、腹主动脉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有糖尿病病史,1例免疫正常。结合文献复习,发现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引起肝脓肿及肝外播散性病灶,临床上称为肝脓肿侵袭综合征,大多由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好发于糖尿病及免疫缺陷人群,也可发生于免疫正常人群,治疗困难,临床危害严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 对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的1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病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1.8±12.6)岁,6例伴有基础疾病,但无1例有鸟类接触史;有临床症状者10例,其中咳嗽8例,咯痰3例,胸痛4例,发热2例,有体征者仅2例;胸部影像表现为:1...  相似文献   

13.
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和病理分析——附2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为探讨IPA早期诊断和临床病理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非选择性地总结本院34年来512例成人(年龄≥16岁)尸检资料,依据病理切片真菌形态确定IPA患者共23例,并进行临床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23例中有明确基础疾病者21例,有明确诱因者20例.临床上表现有发热等中毒症状者17例(73.91%),合并呼吸道症状者18例(78.26%),存在肺部和肺外栓塞征象者9例(3.91%).胸部影像表现和病理检查符合急性支气管肺炎型15例次,血管侵袭型12例次,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型5例次,粟粒型3例次和胸膜炎型1例次.其中急性支气管炎型和血管侵袭型常合并存在,并成为患者致死的直接原因.结论 IPA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探讨临床尤其是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分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Some members of the Pseudallescheria (anamorph Scedosporium) have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cause of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s in humans. These fungi may reach the lungs and bronchial tree causing a wide range of manifestations, from colonization of airways to deep pulmonary infections. Frequently, they may also disseminate to other organs, with a predilection for the brain. In otherwise healthy patients, the infe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non-invasive type involvement, while invasive and/or disseminated infections were mostly seen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AimsWe reviewed all the available reports on Pseudallescheria/Scedosporium pulmonary infections, focusing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mmune status of infected individuals, type of infection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reatment and outcome.Results and conclusions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189 cases of pulmonary pseudallescheriasis reviewed were pneumonia (89), followed by fungus ball (26), and chest abscess (18). Some patients had more than one type of invasive 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Among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several cases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near-drowning (10/89, 11.2%)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in immunocompetent hosts. Major underlying conditions for non-invasive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preexisting lung cavities and medical immunosuppression for invasive pulmonary infection. Saprobic airway colonization was mostly seen in patients with mucosal dysfunction, i.e. patients with cystic fibrosis. The mortality rat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fection type, being 26.8% in non-invasive type (fungus balls) and 57.2% in invasive type.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CT影像特点及IL-23R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123例肺结核患者,将所选取的患者按是否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分为单纯肺结核组73例和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组50例。分析两组组患者临床表现、CT影像学图片、CT影像学表现、血清IL-23R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单纯肺结核组患者出现14例低热、11例胸闷、17例消瘦、14例气短、18例痰中带血、1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23例咳嗽、21例胸痛。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组患者出现16例低热、13例胸闷、21例消瘦、19例气短、20例痰中带血、1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26例咳嗽、23例胸痛,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肺结核组CT影像学图片显示可见结节影或包块影,呈明显分叶征、短毛刺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棘状突起,边缘较清晰,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组CT影像学图片显示有分叶、毛刺,同时肺内肿物周边存在晕征、血管聚集征、卫星灶征、胸膜凹陷等表现,此外伴纵膈及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胸壁侵犯。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组CT影像中毛刺状结节、胸膜凹陷、空洞、分叶征、肿块、条索影比例均高于单纯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组患者IL-23R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较,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更为严重,CT影像学特点更为明显,患者血清中IL-23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临床可通过CT影像学结合血清IL-23R检测,以提高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技术在肺结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利用CT技术提供的影像学特征,及时准确的诊断肺结节疾病,从而更具体更全面的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确诊的符合相应临床诊治标准的肺结节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通过CT扫描分析其具体的特征表现。结果:在所选的48例中,纵隔淋巴结增大45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44例,胸部淋巴结增大患者48例。肺部病变者33例,其中单发结节患者2例,多发结节患者25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者14例,磨玻璃样影案例者9例,实变案例5例。胸膜病发患者13例。结论: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胸部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形式的肺结节病例诊断较容易,无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因此我们认为利用CT技术诊断肺结节疾病具有特异性意义,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诺卡菌肺部感染可引起肺诺卡菌病,因其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实验室的培养鉴定能力非常重要,若不能及时诊治,则会导致病死率较高。诺卡菌病临床较为少见,为引起临床实验室对诺卡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的重视,本文报道了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2019年2月收治的1例由圣乔治教堂诺卡菌(Nocardia cyriacigeorgica)感染引起的肺诺卡菌病病例,针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及治疗等进行分析,期望对临床诊治诺卡菌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曲霉菌感染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呼吸系统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96例COPD痰培养曲霉菌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96例COPD痰培养曲霉菌阳性患者经治疗后,9例死亡,87例好转,其中45例未用抗真菌药物治疗,38例应用氟康唑针治疗,13例加用伏立康唑针治疗。结论近年来COPD患者痰培养曲霉菌阳性呈持续增多趋势,感染因素为长期反复住院、老年、抗生素及激素的不合理应用、医源性侵袭性操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合理预防用药是减少呼吸系统曲霉菌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人群隐球菌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2月至2014年3月)50例隐球菌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身免疫情况分成免疫缺陷组(41例)和免疫健全组(9例),对研究病例的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抗真菌药物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0例隐球菌血症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5~83岁,平均(49±17.0)岁;43例有不同程度发热表现,性别、年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表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尿素氮等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缺陷组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同时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肺隐球菌病的病例高于免疫健全组。住院期间死亡10例,病情恶化13例,好转27例。结论隐球菌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免疫缺陷组较免疫健全组易引起隐球菌血症,免疫缺陷组更易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肺隐球菌病,隐球菌血症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非粒细胞减少患者肺曲霉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非粒细胞减少患者肺曲霉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随诊其转归。结果22例肺曲霉病(PA)患者,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6.3±21.4)岁。确诊、临床诊断各8例,拟诊6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11例,单纯性曲霉球6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CNPA)5例。常见基础疾病为继发型肺结核(8/22)、糖尿病或类固醇性糖尿病(6/22)、高血压病(5/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2),4例系原发社区感染。常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18/22)、咯血(11/22)、气促(7/22)。影像学表现为肺部渗出或实变病灶9例、空洞改变及典型曲霉球12例,结节或肿块1例。首选药物治疗依次为伏立康唑(10/22)、卡泊芬净(4/22)、伊曲康唑(3/22)。结论非粒细胞减少伴IPA好发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亦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单纯曲霉球多继发或并发于肺结核。应注意鉴别CNPA与单纯曲霉球。IPA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影像改变未见典型晕征及空气半月征,肺外播散少见,药物治疗首选伏立康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