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白细胞介素-6(IL-6)在小鼠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通过胰胆管结扎的方法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分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胰腺组织或腺泡细胞裂解物中的细胞因子;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组织或细胞中IL-6或ERK表达。结果:IL-6浓度在胰腺组织和腺泡细胞中显著增加(P0.05)。在离体原代小鼠腺泡细胞,TNF-α刺激增加IL-6释放(P0.05);与此同时,IL-6刺激可增加其它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两者都涉及ERK MAP激酶通路。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抑制IL-6刺激引起白细胞介素-6(IL-6)和人巨嗜细胞激活蛋白-1(CCL2/MCP-1)释放。最后进一步证实,IL-6激活人胰腺组织中的ERK。结论:IL-6在急性胰腺炎中增加,激活炎症通路并加重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携抗MUCI单克隆抗体的超声造影剂微泡,并评价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将小鼠抗MUCI单克隆抗体与超声造影剂微泡相结合,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其粒径,形态及结合率。体外培养小鼠EMT6细胞,将其与靶向微泡相混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粘附能力。结果:扫描电镜下显示携抗MUCI单克隆抗体造影剂微泡呈规则球体形态,平均粒径2.88±1.34μm,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抗MUC1单克隆抗体可结合至超声造影剂微泡表面,其结合率为77.3±10.4%,靶向造影剂粘附体外培养细胞比例为79.2±13.2%。结论:成功制备携抗MUCI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微泡,并且能很好的识别粘附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无创伤性的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本实验运用雨蛙素联合脂多糖小鼠腹腔内给药;血淀粉酶和胰腺湿重测定;胰腺和胰外器官病理学检查;腺泡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血清NO浓度测定;胰腺组织SOD和MDA测定。结果发现,雨蛙素联合脂多糖组血淀粉酶、NO浓度和胰腺湿重均增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胰腺间质水肿、实质出血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腺泡细胞受损严重,胰外多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雨蛙素组胰腺无明显出血坏死,胰外器官正常;脂多糖组胰腺基本正常,胰外器官轻微炎症浸润。由本实验结果显示,雨蛙素联合脂多糖致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具有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特征,为非创伤性,成模快速稳定,重复性好;脂多糖促使雨蛙素诱导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重症化的机理与自由基释放-清除机制和氧化-抗氧化机制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无创伤性的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本实验运用雨蛙素联合脂多糖小鼠腹腔内给药;血淀粉酶和胰腺湿重测定;胰腺和胰外器官病理学检查;腺泡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血清NO浓度测定;胰腺组织SOD和MDA测定。结果发现,丙蛙素联合脂多糖组血淀粉酶、NO浓度和胰腺湿重均增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胰腺间质水肿、实质出血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腺泡细胞受损严重,胰外多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雨蛙素组胰腺无明显出血坏死,胰外器官正常;脂多糖组胰腺基本正常,胰外器官轻微炎症浸润。由本实验结果显示,丙蛙素联合脂多糖致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具有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特征,为非创伤性,成模快速稳定,重复性好;脂多糖促使雨蛙素诱导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重症化的机理与自由基释放—清除机制和氧化—抗氧化机制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本文观察中毒剂量谷氨酸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内Ca2+ 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将1 m mol/L谷氨酸加入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培养液中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 confocalscanning microscope,LCSM) 观察细胞内Ca2+ 含量的变化。结果:①1 m mol/L谷氨酸作用后在观察的86 个细胞中,71 % 的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发生钙振荡,发生钙振荡的波型均为尖峰型:②在抑制细胞内钙库释放后加入1 m mol/L 谷氨酸,细胞内Ca2+ 浓度上升,但没有产生钙振荡;而抑制细胞外Ca2 + 内流后加入1 mmol/L 谷氨酸,细胞内Ca2 + 发生钙振荡,但振荡幅度逐渐下降直至振荡消失。结论:中毒剂量谷氨酸引起神经细胞钙振荡形成的可能机制是:细胞内钙库的释放和摄取是Ca2 + 发生振荡的必要条件,而振荡的维持则依赖于细胞外Ca2+ 的内流  相似文献   

6.
应用小鼠离体胰腺碎片灌流技术研究了在37、25、10和40℃下胰腺的淀粉酶释放以及乙酰胆碱(ACh)对胰淀粉酶释放的刺激效应。灌流液采用Krebs-Henseleit(KH)溶液,对照温度为37℃。实验观察到:25℃时淀粉酶的释放量减低,10℃时极明显减低,而40℃时淀粉酶释放量明显增加。在KH灌流液中加入ACh对淀粉酶释放有刺激效应。但是10℃时的刺激效应比37℃时大约降低一半,而40℃时ACh对淀粉酶的刺激效应仍保持较高水平。在离体条件下基础淀粉酶释放主要是在胰内神经节影响下神经末梢释放ACh的结果。结果表明,低温可降低胰腺泡细胞对ACh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在某些损伤或病理条件下,由于细胞活跃增殖产生再生集中区域的细胞来源。方法:将27只成年ICR系小鼠分为9组,每组3只,其中1组进行假手术,其余8组进行小鼠胰腺大部分切除,分别在切除后12h,24h、36h、48h、3d、5d、7d、10d取材及冰冻切片,采用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损伤后各时间段胰腺组织的形态变化和细胞增殖率。结果:H-E染色发现,胰腺手术72h后,剩余胰腺中就出现由细胞角蛋白阳性导管样结构组成的再生集中区,此区域细胞随后分化为功能性细胞类型,10d后消失检测不到。对胰腺再生集中区的定位研究表明,它们仅出现于切除后的伤口边缘。BrdU标记表明,胰腺再生集中区为细胞快速增殖区域,其出现与总导管增殖率提高同时发生,主/大导管和小导管增殖率上升都晚于再生集中区的出现。结论:小鼠胰腺大部分切除后再生集中区可能来源于腺泡细胞的快速增殖,而不是经由总-主/大-小导管-快速增殖区这一途径引起的来源于导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在正常成年小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6~8周BALB/c小鼠胰腺为实验材料,制备冰冻切片,与地高辛标记的NRSF c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观察mRNA表达,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RSF和胰岛素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显示,NRSF mRNA仅表达于胰腺组织外分泌部腺泡腺细胞中,胞浆呈蓝紫色,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NRSF蛋白表达的部位一致,而胰岛细胞中无NRS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胰岛大部分细胞中表达胰岛素,胞浆染成黄棕色,而腺泡腺细胞则不表达胰岛素。结论:NRSF与胰岛素不存在共定位关系,即成年小鼠胰岛细胞不表达NRSF,而表达胰岛素。提示NRSF蛋白表达的消失可能是建立完全分化成熟、具有完好分泌反应的胰岛细胞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儿茶酚胺类递质合成的限速梅,儿茶酚胺类递质对胰腺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探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在成年大鼠整个胰腺的具体定位和表达.方法:取雄性成年大鼠胰腺,冰冻组织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酪氨酸羟化酶在整个胰腺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并进一步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鉴定酪氨酸羟化酶是否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以及胰多肽分别共定位于β细胞;α细胞;δ细胞及PP细胞,进一步确定合成酪氨酸羟化酶确切的细胞类型.结果:①在胰腺腺泡细胞胞浆中存在酪氨酸羟化酶的阳性表达颗粒.②分布于胰腺外分泌腺的神经纤维和胰岛的神经纤维中都有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③酪氨酸羟化酶与胰岛的四种内分泌细胞所合成的肽之间均没有共定位关系.结论:在胰腺,酪氨酸羟化酶只存在于胰腺外分泌腺的腺泡细胞胞浆内以及胰腺中的神经纤维中,而胰岛四种内分泌细胞中没有酪氨酸羟化酶,说明胰腺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一方面由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细胞合成,另一方面来源于神经末梢的释放,而胰岛细胞不能合成儿茶酚胺类递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胰腺内、外分泌部之间的关系和儿茶酚胺对胰腺分泌功能的调节提供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内外分泌混合腺, 胰腺发生损伤后能够再生。为了探讨胰腺活体细胞世系追踪的方法和胰腺损伤后再生细胞的来源,分别通过胰腺伤口涂抹并胰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三种方法, 利用假型反转录病毒对成体小鼠大部分切除后胰腺的细胞进行世系追踪。结果发现在活体条件下, 与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法相比, 胰腺伤口涂抹并胰腺内注射反转录病毒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标记胰腺细胞; 而且, 通过对标记细胞的世系追踪研究证明, 在胰腺损伤后, 胰腺腺泡细胞能够接受损伤信号刺激发生再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反转录假病毒对活体胰腺进行细胞命运追踪研究奠定基础, 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进行胰腺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1.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内外分泌混合腺, 胰腺发生损伤后能够再生。为了探讨胰腺活体细胞世系追踪的方法和胰腺损伤后再生细胞的来源,分别通过胰腺伤口涂抹并胰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三种方法, 利用假型反转录病毒对成体小鼠大部分切除后胰腺的细胞进行世系追踪。结果发现在活体条件下, 与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法相比, 胰腺伤口涂抹并胰腺内注射反转录病毒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标记胰腺细胞; 而且, 通过对标记细胞的世系追踪研究证明, 在胰腺损伤后, 胰腺腺泡细胞能够接受损伤信号刺激发生再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反转录假病毒对活体胰腺进行细胞命运追踪研究奠定基础, 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进行胰腺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
激光共聚焦同步双扫描(simultaneous,SIM)技术在常规扫描单元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同步扫描单元(SIM scanner),该技术独立控制了两个激光束,一个用于激光光刺激,另一个用于同步成像。本实验中,采用激光共聚焦同步双扫描系统的405 nm和488 nm激光分别对细胞的特定部位进行刺激和同步成像,实时检测了LC3复合物的形成,记录并分析了乙酰化前后LC3的光动力学变化过程,证实了LC3的脱乙酰化修饰是自噬性降解所必须的,本实验体系为激光共聚焦双扫描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SIM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刺激过程无法成像的问题,为漂白后荧光恢复(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漂白后荧光损失(fluorescence loss in photobleaching,FLIP)和光诱导激活等研究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作为光刺激的一种实验模式在很多实验设计中进行延伸应用。  相似文献   

13.
心肌细胞钙瞬变和细胞收缩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游离钙离子参与机体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本研究着重探讨如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线扫描成像技术同时记录正常情况下心肌细胞的钙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细胞收缩过程。方法与结果:本研究以分离的心室肌细胞为对象,通过局部场刺激诱发细胞的钙瞬变和收缩,同时配合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系统,以线扫描方式记录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钙瞬变先于细胞收缩发生(约早31ms),而收缩最大处远落后于钙瞬变峰值发生处(约慢346ms)。结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线扫描成像技术具有较好的时问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其实验结果直观、明确、可靠,是较理想的研究钙瞬变和细胞收缩的光学记录方法。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胰腺体部胰多肽(PP)免疫反应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强  苏慧慈 《动物学报》1991,37(2):198-202
采用SPA-GDN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人、大鼠、小鼠、豚鼠、猪、狗和猫等七种哺乳动物胰腺体部胰多肽(PP)免疫反应细胞的分布和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七种动物PP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人、大鼠和小鼠PP细胞主要位于胰岛周边部,形成环形结构,少量PP细胞散布在外分泌部的腺泡和导管;而豚鼠、猪和猫的PP细胞则主要分布在外分泌部腺泡和导管上皮间;狗的PP细胞在内、外分泌部均有分布。PP细胞的形态在上述动物间也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该细胞在不同动物的作用途径及功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离体胰腺腺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原酶将动物的胰腺组织水解可制成分散的胰腺腺泡。将腺泡悬液和促分泌物一起培养,观察一定时间内释出的淀粉酶量作为检测腺泡分泌功能的指标。利用这一方法能在细胞水平探讨分泌的机制。目前,本法常用于研究与胰腺分泌有关的各种多肽类促分泌物的作用,探讨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可用同位素的标记物结合腺泡细胞膜上的受体,研究作用物和受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一些生理或药理现象(如残余刺激现象、失敏感性或耐受性)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眼表疾病之一。有关干眼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眼科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眼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从细胞层面对干眼进行研究。方法:海德堡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对35例(60只眼)干眼患者及35名(60只眼)正常人的角膜上皮层朗格汉斯细胞,睑板腺腺泡密度,睑板腺开口直径及形态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记录。结果:正常眼角膜中央上皮层朗格汉斯细胞(LC)个数的平均密度为58±19个/mm2,干眼组为(137±29)个/mm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眼组角膜上皮下朗格汉斯细胞突起较短,分支较少,干眼患者角膜上皮下朗格汉斯细胞突起呈树支状,其突起较正常眼组数量多且长度较长,正常组睑板腺(MG)腺泡的平均密度为115±28个/mm2,干眼患者的睑板腺腺泡的平均密度59±16个/mm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睑板腺腺泡内呈中等程度反光,对照组腺泡内呈低反光。正常组睑板腺开口呈圆形,内壁光滑,直径为62±14μm,干眼组睑板腺开口欠光滑,直径35±11μm,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在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中,睑板腺腺泡直径增大,密度降低,睑板腺的开口直径变小,同时,角膜朗格汉斯细胞活化,数量增多,共聚焦显微镜可从细胞层面观察蒸发过强性干眼的眼表结构改变,使干眼病理变化的研究更为直观,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封闭群草原兔尾鼠肝脏和胰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封闭群草原兔尾鼠的肝脏、胰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1.草原兔尾鼠的肝脏纤维组织极少,肝小叶间界限不明显;部分中央静脉周围可见少量毛细胆管;门管区较少,分布不均匀,其静脉形状不规则、腔大,胆管及动脉则较小。2.胰腺分叶清晰,腺泡细胞较大,胞浆多呈嗜酸染色;小叶中部腺泡着色较深,外侧腺泡着色较浅;胰岛大小不等,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索状,光镜下未见特殊改变。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紊乱,可导致胰腺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CP的病理特点是腺泡细胞损伤导致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分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在胰腺组织微环境中引起胰腺星状细胞活化,进而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表现为胰腺纤维化。而新近的研究提示:胰腺纤维化是一种动态病理现象,需要由多种自分泌和旁分泌的细胞因子组成复杂的网络,作用于相应的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纤维化形成。现以CP胰腺组织微环境中出现的主要细胞,如胰腺星状细胞、巨噬细胞、腺泡细胞及其在CP胰腺纤维化进展中的变化和作用为切入点,对CP胰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昆明小鼠发育过程中胰腺内胆囊收缩素免疫反应阳性(CCK—IR)细胞和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Ins—IR)细胞的发生、分布和形态。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小鼠胚胎11d至出生后45d胰腺内的CCK—IR细胞和Ins—IR细胞。结果小鼠胚胎第11d,早期分化的胰腺中即出现CCK—IR细胞和Ins—IR细胞。自胚胎期至生后发育成熟,小鼠胰腺中均可见到Ins—IR细胞。CCK—IR细胞的形态不规则,与Ins—IR细胞相邻分布。在胚胎期免疫反应较强,生后胰腺内依然可见到发弱荧光的CCK—IR细胞。胰岛内还可见CCK—Ins—IR细胞。CCK—IR细胞和Ins—IR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岛内,外分泌部的腺泡和导管处也偶可见到。结论发育中小鼠胰腺内的CCK—IR细胞具有旁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荧光双标法可见CCK与胰岛素共存于同一细胞内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步观察细胞内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离子通道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实时研究方法。联合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显微成像技术和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在急性酶分离的小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同步记录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spontaneous 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s,STOCs)和细胞内的钙瞬变。在全细胞模式膜片钳记录平滑肌细胞膜钾电流的同时,LSCM可准确记录到胞浆内出现的钙瞬变。此技术对于从分子水平揭示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和离子通道相关疾病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