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福建上杭晚石炭世(竹蜓)类Profusulinella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竹蜓)类化石4属17种.根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竹蜓)带、两个亚带:Profusulinella带,2). Profusulinella wangyüi-Eofusulina triangula亚带,1). Profusulinella staffellaeformis亚带.通过与华南、华北、西北沉积区和欧美同期地层的对比,认为本区含Profusulinella动物群的地层应归于上石炭统达拉阶下部,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巴什基尔阶上部至莫斯科阶下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作者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竹蜓)类Quasifusulina旋壁超微构造的初步研究结果。电镜观察表明,Quasifusulina旋壁的主要部分系由许多近等轴的方解石微粒构成,这些微粒有规律地叠置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垂直于壳表、彼此相邻的方解石复合体。尽管其光学特征与蜂巢层和透明层颇为相似,但从构成旋壁的方解石微粒的形状、大小及排列和定向方式来看,Quasifusulina旋壁的超微构造既明显地有别于典型的蜂巢层,也不同于典型的透明层。为便于描述,作者建议将Quasifusulina旋壁的这种特殊构造称为“原蜂巢层”(prokeriotheca)。 根据电镜观察,Quasifusulina旋壁由原蜂巢层及不连续的内疏松层构成,它可能代表了?类有孔虫中一种独特的旋壁类型。这种旋壁构造在?类动物的分类及演化研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竹蜓)类的一种新型旋壁构造:钟乳层。钟乳层类似于蜂巢层,其不同点在于它的所谓蜂巢孔(壁)的末端往往明显加粗、固结,有时长短不等地向下延伸,表面看来类似副膈壁的形态。 具有钟乳层构造的旋壁由三层或两层组成。三层者由上而下可分为:很薄的致密层,其下为细小而密集的蜂巢层,再往下则由较粗(往往由数条蜂巢孔壁合并而来)并在下端膨大、固结的钟乳层组成。二层者缺失中间的细蜂巢层而直接由致密层与钟乳层组成。前者称复钟乳层,后者称单钟乳层。 钟乳层可能起源于蜂巢层。其主要依据是;1)形态上类似;2)不少标本的内、外圈旋壁构造表明,内圈为明显的蜂巢层,而到外圈则变为钟乳层。从个体发育中的重演现象可知是蜂巢层演变为钟乳层。3)钟乳层最初出现于二叠纪,晚于蜂巢层。至于它是否会演变为副隔壁,目前尚无直接的证据。 本文根据内蒙古、山西的丰富材料建立了2新属,即Taiyuanella gen.nov.和Linxinella gen.nov.,共计10个新种(含2个未定种)。  相似文献   

4.
记述黑额蜓属1新种,刘氏黑额蜓Planaeschna liui sp.nov..新种区别于黑额蜓属其它种的主要特征如下:1)上唇中基部具1对黄绿色斑,上颚基部具1黄绿色小斑;2)腹部第9节背面端半部黄褐色,侧面端下部土黄色,腹部第10节背面具1黄褐色大斑,侧面下部土黄色;3)上肛附器在中部扭曲,下肛附器长度超过上肛附器一半,其基端宽度与腹部第10节高度相等;4)阳茎末节近方形,前端稍平截,基部两侧具1对稍向前弯曲的大耳状突.正模♂,福建武夷山,2008-07-16,邱志鹏采.模式标本存放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病虫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竹蜓)类Protriticites旋壁构造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Ting类Protriticites的旋壁构造,重点研究了透明层,蜂巢层的超微构造特征,并分别与Fusulinella和Triticites旋壁中的类似构造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rotriticites内部壳圈的透明层与Fusulinella相似,但整体发育状况较差,并以Triticites为代表的典型的蜂巢层相比,组成Protriticites外部壳圈旋壁峰巢构造的方解石  相似文献   

6.
云南亚春蜓属一新种(蜻蜓目,春蜓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亚春蜓属1新种,贡山亚春蜓Asiagomphus gong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云南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相似文献   

7.
记述奈春蜓属1新种,二齿奈春蜓Nychogomphus bidentatu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在云南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相似文献   

8.
福建头蜓属一新种(蜻蜓目: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福建省邵武市的头蜓属1新种,邵武头蜓Cephalaeschnashaowuensis,sp.nov.。模式标本存放在漳州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9.
记述萨蜓属Sarasaeschna Karube & Yeh的中国种类共计6种,其中包括1新种,即朱氏萨蜓S.zhuae sp.nov..正模♂,福建省华安县,2007-07-05,徐奇涵采.模式标本存放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生物标本室.给出了萨蜓属中国已知种的名录、地理分布和检索表.新种区别于萨蜓属其它种的主要特征如下:1)在萨蜓属中个体最大;2)脸部总体为棕色,仅后唇基上缘具狭小黄色横带;3)腹部第3~7节基部侧面具大而明显的黄绿色斑;4)上肛附器腹侧亚端部具1半圆形突起.正中处和近基部2/5处各具1小齿;下肛附器长达上肛附器的5/6,为萨蜓属中最长者.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环尾春蜓属一新种(蜻蜓目:春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陕西省汉中市郊的环尾春蜓属1新种:汉中环尾春蜓Lamelligomphus hanzhongensis,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山西大学。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环尾春蜓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陕西省汉中市郊的环尾春蜓属1新种汉中环尾春蜓Lamelligomphus hanzhongensis,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研究了贵州盘县滑石板村滑石板阶层型剖面的蜓?C0喽锶海?属26种及亚种,其中1未定种。滑石板阶包含2个蜓?B4籔seudostaffella antiqua-P.antiqua posterior带及Pseudostaffella composita-P.paracompressa带。滑石板阶底界以蜓?BB疎ostaffellina protvae—Pseudostaffella antiqua演化系列中Pseudostaffella antiqua首次出现为标志,具体位置在层型剖面的层1,层型点置于层1之底AAK56点上;顶界止于筵化石Profuslinella priscoidea带之底。滑石板阶的Pseudostaffella antiqua-P.antiqua posterior带可以和俄罗斯下巴什基尔阶Severoketmensky层的Pseudostaffella antiqua带对比;滑石板阶的Pseudostaffella composita—P.paracompressa带大致与俄罗斯下巴什基尔阶Prikamsky层的Pseudostaffella praegorski—Profusulinella staffellaeformis带的一部分对比。滑石板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巴什基尔阶(Bashkirian)中部。  相似文献   

13.
Yan蜓日活动节律,食性及繁殖特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蜓白天有两个活动高峰期,第一个出现在8:00-12:00,第二个出现在16:00-18:00。雨天Yan蜓基本不活动,Yan蜓属肉食性种类其食谱包括民有在其栖息地分布的陆地无脊椎动物。Yan蜓胃内容物中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娄一百分比与栖息地陆生无脊椎动物不同种类数量百分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Yan蜓的食物组成依赖于周围环境中的动物组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叶春蜓属研究(蜻蜓目,春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小叶春蜓属中国的4种及1亚种,描述了其中1新种.间纹小叶春蜓,新种Gomphidia interruptistria sp.nov.(图1~11)正模♂,云南省勐腊县瑶区,海拔1 000 m,2004-07-28,查岭生采.模式标本存放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文中附有该属在我国的种检索表.新种与G.k.kruegeri及G.k.fukienensis相似,其主要区别见表1.词源:新种的背条纹和领条纹,以及背条纹和肩前上点均完全间断,故取名间纹小叶春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早白垩世一种新的昼蜓化石 (蜻蜓目: 昼蜓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东  刘金远  程晓冬 《昆虫学报》2003,46(5):622-628
本文记述昼蜓科化石一新属新种-孟氏丽昼蜓Abrohemeroscopus mengi gen.et sp.nov.。化石采自辽宁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地层中。新属与巴依萨昼蜓Hemeroscopus Pritykina,1977在形态上比较相似,但在演化程度上更为原始,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 后翅臀套较小,仅有6~7个翅室; (2) 径增脉(Rspl)缺; (3) 后翅CuAa脉弯曲,带有5个明显的后分支; (4)前翅MP脉不显短,终止于翅后缘近翅结处; (5) 翅痣下有一个明显的支脉; (6) 后翅CuAa 和MP域基部较窄,在三角室下方仅有1排翅室。这是昼蜓科化石在中国的最老记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竹蜓]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竹蜓]类化石12属103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竹蜓]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竹蜓]带三个亚带:Schwagerina带:3)Triticites parvus-Quasi fusulina longissima亚带,2)Schwagerina gregaria-Boultonia willsi亚带,1)Quasi fusulina pseudocayeuxi-Rugoso fusulina valid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太原组[竹蜓]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云南省奇春蜓属一新种(蜻蜓目:春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中国新记录属——奇春蜓属Perissogomphus Laidlaw,1922和1新种——朝氏奇春蜓P.asahinai,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大理学院。  相似文献   

18.
首次记述汉森安春蜓(Amphigomphus hansoni Chao,1954)的雌性,标本存放于漳州教育学院生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宁夏的含(竹蜓)地层出露较好,剖面和柱状剖面有7处.含(竹蜓)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中卫组,上石炭统羊虎沟组,上石炭—下二叠统太原组.(竹蜓)动物群有15属68种及亚种,其中1新种.可建立(竹蜓)化石带 Eostaffella-Mediocris 带 (C_1), Profusulinella 带 (C_2~1) 及 Sphaeroschwagertna 带 (P_1~1),并与甘肃靖远及华北地台其它地区的(竹蜓)化石带对比.  相似文献   

20.
对Pseudodoliolina标本研究后认为,Pseudodoliolina的旋壁由致密层和其下的较不致密之层组成,高级类型外圈的较不致密之层出现蜂巢状构造。以往描述的单层式旋壁并非原生结构,而是双层式旋壁经成岩变化形成的。部分Pseudodoliolina标本的外圈旋壁可出现不稳定的副隔壁构造。旋壁结构的差异表明Pseudodoliolina和Metadoliolina无演化之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