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自力 《古生物学报》1998,37(2):245-252
对Pseudodoliolina标本研究后认为,Psuedodoliolina的旋壁同致密层和其一的较不致密层组成,高级类型外圈的较不致密之层出现蜂巢性构造。以往描述的单层式旋壁产非原生结构,而是双层工旋壁经成岩变化。部分Pseudodoliolina村一的外圈旋壁可出现不的副隔壁构造。肇壁结构的差异表明Pseudodoliolinat Metadoliolina无演化之联系。  相似文献   

2.
对Pseudodoliolina标本研究后认为,Pseudodoliolina的旋壁由致密层和其下的较不致密之层组成,高级类型外圈的较不致密之层出现蜂巢状构造。以往描述的单层式旋壁并非原生结构,而是双层式旋壁经成岩变化形成的。部分Pseudodoliolina标本的外圈旋壁可出现不稳定的副隔壁构造。旋壁结构的差异表明Pseudodoliolina和Metadoliolina无演化之联系。  相似文献   

3.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明(蜒)类的旋壁属于钙质微粒壳类型,对它们的电镜观察揭示了组成旋壁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对具有致密层和蜂巢层型两层式旋壁的Triticites的电镜研究表明:其致密层由近等轴晶无定向排列而成;蜂巢层由短柱状晶定向排列组成板状复合体,进而组合成管状孔,镶嵌在不定向排列的近等轴品基质中构成.Pseudofusulina的致密层也由近等轴晶不定向排列构成,蜂巢层由粗柱晶定向排列组成纤状复合体,进而形成管状孔,镶嵌在近等轴晶基质中.  相似文献   

4.
䗴类旋壁超微构造的研究——以麦䗴型旋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洪  杨湘宁 《古生物学报》1993,32(6):685-692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明蜓类的旋壁属于钙质微粒壳类型,对它们的电镜观察揭示的组成旋壁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对具有致密层和蜂巢层型两层式旋壁的Triticites的电镜研究表明:其致密层由近等轴晶无定向排列而成;蜂巢层由短柱状晶向排列组成板状复合体,进而组合成管状孔,镶嵌在不定向排列的近等轴晶基质中构成。Pseudofusulina的致密层也由近等轴晶不定向排列构成,蜂巢层由粗柱晶定向排列组成  相似文献   

5.
ting类旋壁超微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明,除史塔夫ting类外,ting类旋壁有8种类型,各分层的超微构造是由开头不同、粒径不一及排列方式各异的方解石晶粒组成。旋壁基本结构包括致密层、透明层、内疏松层、原蜂巢层(?原始层)、蜂巢层及后透明层。ting类标本受后期次生作用,可改变组成旋壁的方解石晶粒原有的形状,晶粒被重结晶,但其旋壁的分层结构仍保留原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Neomisellina的旋壁由致密层和很厚的蜂巢层组成 ,无内疏松层。致密层由近等轴细小晶粒无定向排列而成 ,为原生构造 ;蜂巢层早期由近等轴较大晶粒 ,渐渐为粗大的短柱状晶粒替代 ,下端由近等轴晶粒与短柱状晶粒混杂规则排列而成。  相似文献   

7.
新米斯(竹蜓)(Neomisellina)旋壁超微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Neomisellina的旋壁由致密层和很厚的蜂巢层组成,无内疏松层。致密层由近等轴细小晶粒无定向排列而成,为原生构造,蜂巢层早期由近等轴大晶粒,渐渐为粗大的短柱状晶粒替代,下端由近等轴晶粒与短柱状晶粒混杂规则排列而成。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类Protriticites的旋壁构造,重点研究了透明层、蜂巢层的超微构造特征,并分别与Fusulinela和Triticites旋壁中的类似构造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rotriticites内部壳圈的透明层与Fusulinela相似,但整体发育状况较差;与以Triticites为代表的典型的蜂巢层相比,组成Protriticites外部壳圈旋壁蜂巢构造的方解石晶体在形状、定向及排列方式上具有较原始的特征,代表了类Fusulinela→Protriticites→Montiparus→Triticites演化系列中旋壁蜂巢层的原始状态。Protriticites的原始蜂巢层构成了随后类希瓦格科旋壁蜂巢层进一步发育、演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竹蜓)类Protriticites旋壁构造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Ting类Protriticites的旋壁构造,重点研究了透明层,蜂巢层的超微构造特征,并分别与Fusulinella和Triticites旋壁中的类似构造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rotriticites内部壳圈的透明层与Fusulinella相似,但整体发育状况较差,并以Triticites为代表的典型的蜂巢层相比,组成Protriticites外部壳圈旋壁峰巢构造的方解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作者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竹蜓)类Quasifusulina旋壁超微构造的初步研究结果。电镜观察表明,Quasifusulina旋壁的主要部分系由许多近等轴的方解石微粒构成,这些微粒有规律地叠置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垂直于壳表、彼此相邻的方解石复合体。尽管其光学特征与蜂巢层和透明层颇为相似,但从构成旋壁的方解石微粒的形状、大小及排列和定向方式来看,Quasifusulina旋壁的超微构造既明显地有别于典型的蜂巢层,也不同于典型的透明层。为便于描述,作者建议将Quasifusulina旋壁的这种特殊构造称为“原蜂巢层”(prokeriotheca)。 根据电镜观察,Quasifusulina旋壁由原蜂巢层及不连续的内疏松层构成,它可能代表了?类有孔虫中一种独特的旋壁类型。这种旋壁构造在?类动物的分类及演化研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柯坪及其邻近地区晚石炭世的(竹蜓)类(Ⅱ)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种的描述(竹蜒)目(Fusulinida M.-Maclay,Rauser et Rosovskaya,1959)希瓦格(竹蜒)科(Schwagerinidae Dunbar et Henbest,1930)希瓦格(竹蜒)亚科(Schwagerininae Dunbar et Henbest,1930)希瓦格(竹蜒)属(Schwagerina Moeller,1877)属型:Borelis princeps Ehrenberg,1842壳粗纺缍形到纺缍形,包卷一般为内紧外松。旋壁由致密层及粗蜂巢层组成,其厚度为内圈薄外圈增厚。隔壁全部全面褶皱,褶曲一般很窄,上部可见两相邻隔壁经常粘结在  相似文献   

12.
电子显微镜下研究表明 ,Palaeofusulina的旋壁由致密层及“透明层”组成 ,“透明层”的晶粒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与旋壁四层式 (Fusulinella型 )中的透明层超微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文中应用Palaeofusulina旋壁的透明层一词 ,加以引号 ,以示两者之间的区别。晚二叠世长兴阶的Palaeofusulina属及其旋壁构造相同的若干属均可归于PalaeofusulininaeM . Maclay ,196 3亚科  相似文献   

13.
早寒武世马哈螺类的骨骼化特征、分类和演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哈螺类(maikhanellids)是已知最古老的单板类,以往缺乏系统研究,并在分类上争议较大,文中以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阶微小骨骼化石的丰富材料为依据,详细阐述该类群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探讨其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势,研究表明,马哈螺类由6个属组成,包括Maikhanella,Ramenta,Ramentoides gen.nov.,Mediata gen.nov.,Yunnanopleure和Purella。各属之间壳形变化较大,但裸露的壳顶和普遍发育的鳞片状或条状突起表明它们在明显的亲缘关系,并显示两个演化方向,即Maikhanella Ramentoides gen.nov.Ramenta和Maikhanella Mediata gen.nov.Yunanopleura-Purella。马哈螺类分布于梅树村期早,中期,Maikhanella是最原始的马哈螺,最先出现在梅树村阶小歪头山段,也是中谊村段下磷矿层唯一的马哈螺,而在该段上磷矿层马哈螺类发生了明显的属种分异,在大少段所有的马哈螺类突然消失,马哈螺类的壳体曾被描述为:骨针状的外骨骼”,“骨片状外骼”和“包裹在中间基质中的骨针”,但当前研究表明,以Maikhanella pristinis和Ramenta cambrina为代表的马哈螺类的内壳层具有早期单板类中较常见的水平交错纤状结构,指示了马哈螺类具有致密成层的壳壁,文中新建2亚科,2属和5种,即Maikhanellinae subfamily nov.,Purellinae subfamily nov.,Maikhanella Perelegans sp.nov.,Ramenta superata sp.nov.,Ramentoides latispinus gen.et sp.nov.,Mediata kunyangensis gen.et sp.nov.,Yunnanopleura longidens sp.nov。  相似文献   

14.
湖南异珊瑚目的新材料——兼论异珊瑚目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湖南渣渡早石炭世维宪期异珊瑚6属: Hexaphyllia, Pentaphyllia, Haptaphyllia, Heterophyllia, Nodohexaphyllia gen. nov. 及 Nodopentaphyllia gen. nov..根据这些珊瑚的内部构造形态,特别从出芽繁殖幼体的构造形态,对异珊瑚轴管的形成、横板的生长形态、隔壁的生长起点及体壁组成的因素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对伊朗中部阿巴德地区Surmaq组三个层位标本的研究揭示,Sumatrina旋壁致密层之下缺失蜂巢层,并源于一类壳体纺锤形、蜂巢层极簿的Afghanella;从Praesumatrina→Afghanellaschencki和由Praesumatrina→Afghanellaelliptica→Sumatrina代表了两条独立的演化线系。  相似文献   

16.
对伊朗中部阿巴德地区Surmaq组三个层位标本的研究揭示,Sumatrina旋壁致密层之下缺失蜂巢层,并源于一类壳体纺锤形、蜂巢层极薄的Afghanella;从Praesuna→Afghanella schencki和由Praesumatrina→Afghanella elliptica→Sumatrina代表了两条独立的演化线系。  相似文献   

17.
原小纺锤(蜓)(Profusulinella)旋壁超微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作者利用电子显微镜对三层式Tin类Profusulinella旋壁超微构造的研究,阐述了Profusulinella三层式旋壁超微结构的特征。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Profusulinella旋壁中致密层属于原生构造,而内、外疏松层及旋脊具有次生性质。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地区中渐新世的林跳鼠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的乌兰塔塔尔地区林跳鼠科化石计有中亚副蹶鼠(Parasminthus asiae-entralis)、党河副蹶鼠(P. tangingoli)、小副蹶鼠(P. parvulus)、邱氏戈壁蹶鼠(Gobiosminthus qiui gen. et sp. nov.)、?戈壁蹶鼠未定种(Gobiosminthus sp.)和童氏沙漠蹶鼠(Shamosminthus tongi gen. et sp. nov.)3属6种.对副蹶鼠属各种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差异、我国早第三纪林跳鼠类的系统关系以及早期林跳鼠与仓鼠间的一些形态差别做了概要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电子显微镜下研究表明,Palaeofusulina的旋壁由致密层及“透明层”组成,“透明层”的晶粒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与旋壁四层式(Fusulinella型)中的透明层超微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文中应用Palaeofusulina旋壁的透明层一词,加以引号,以示两者之间的区别,晚二叠世长兴阶的Palaeofusulina属及其旋壁造相同的若干属均可归于Palaeofusulininae M.-Maclay,1963亚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记述粤西云开地区中奥陶统东冲组一种奇异的翼形类(双壳类)化石,建立了郁南蛤超科(新超科)Yunannioidea superfam.nov.,郁南蛤科(新科)Yunanniidae fam.nov.,郁南蛤属(新属)Yunannia gen.nov.及2新种:干坑郁南蛤(新属新种)Yunannia gankengensis gen.et sp.nov.和云开郁南蛤(新属新种)Yunannia yunkaiensis gen.et sp.nov..讨论了它们的内部构造特征及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