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报道了我国海南岛目前保存面积较大,林分的组成和结构复杂的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C素库和群落的CO2排放动态,通过在尖峰岭林区进行为期3a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山地雨林的碳素库主要有3个方面,即森林生物量中的C为234.3056t/hm^2,森林凋落的现存是中的C为2.98t/hm^2以及土壤层中的C为104.696t/hm^2,合计为341.9816t/hm^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CO2平衡的基本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热带天然林变迁对大气CO2的影响及经济损益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目前保存较好的热带天然林(包括热带原始林、结构良好的天然更新林,而不包括疏林、残次林、灌木林等)面积约1187万hm2,其中云南南部约有60万hm2,海南中南部山区约有587万hm2。在过去的45年中,我国的热带原始林面积减少了50%(约110hm2)。在海南岛尖峰岭的实例结果表明,热带原始林的生态系统的C素库为342t/hm2(其中,森林群落C素库为234t/hm2,土壤为105t/hm2,凋落物层为3t/hm2),系统每年净固定CO2量为1336t/hm2,折合C量为0373t/hm2;热带天然更新林生态系统每年净固定CO2量为7213t/hm2,折合成C量为197t/hm2。在我国现有的热带天然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层的C素库为1448亿t,土壤中的C素库为1422亿t,与植被层C库相当。在减少的热带森林中,C素库减少了约2231亿t、CO2净同化量减少了0183亿t,其经济损益高达2200亿元。最后从森林与CO2的关系方面探讨了热带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C素库及皆伐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0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C素库以及皆伐对森林C素库影响的研究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的C素库总量为340.467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232.791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04.696t.hm^-2,枯枝落叶层C储量为2.98t.hm^-2,更新林的C素库总量为258.966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150.203t.hm^-2,土壤有机C储量为105  相似文献   

4.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光合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为对象,将群落分为4层,其高度分别为21m,13m,9m和1.5m,对每层植物种类的叶片光合作用水平及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建立了3个以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响应的数学方程式为基础的植物瞬间光合作用模型.不同模型对群落各层的模拟效果不同,模型中的参数反映了群落各层植物对光合有效辐射的不同利用效率,即有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并建立了黑石顶南亚热带群落光合作用模型,利用该群落光合作用模型计算了黑石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每年群落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为61.75t·hm-2,换算为干物质则为每年37.04t·hm-2.群落净第一性生产力中,群落第一层占82.09%,第二层占10.77%,第三层占6.28%,第四层占0.05%.一年中以6~9这4个月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最高,而12、1、2等3个月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最低  相似文献   

5.
青冈常绿阔叶林的碳素动态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3  
报道了浙江建德青冈林碳素的含量、现存量、存留量、归还量、释放量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植物群落中碳素含量的变化幅度不大,一般在10%以下。其中,叶片(器官比较)、乔木层(层次比较)和春夏季(季节比较)的含量稍高,根系、草本层、秋冬季的含量稍低。群落的碳素现存量为66.113t/hm2,主要集中在乔木层或常绿树种内;群落的碳素存留量为5.691t/m2·a;每年通过凋落物归还至地表的量为2.296t/m2·a;死地被物中又有0.911t/hm2·a的碳素释放至大气库中。  相似文献   

6.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的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彭少麟  张祝平 《生态学报》1994,14(3):300-305
本文应用“树木收获法”和“气体分析法”,结合凋落物收集数据,综合测定了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中的各种群第一性生产力以及群落的光。进一步综合分析表明,该群落的叶面积指数为11;生物量为261t·hm ̄(-2);总生产力约为117.6t·hm ̄(-2)·a ̄(-1),光能利用效率为12%;第一性生产力为20.9t·hm ̄(-2)·a ̄(-1)。由于该群落是南亚热带演替系列中间阶段的代表性类型,因而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本地带植被动态过程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对能量的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和粗死木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山地常绿阔叶林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型。云南哀牢山原生中生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小凋落物量(叶、直径< 2.5 cm 枝、花果和杂物)为(6.77±1.43)t/(hm 2·a),大枯枝(直径≥2.5 cm )凋落量为(0.45±0.18) t/(hm 2·a),凋落高峰发生在干季末期4~5 月和初冬时10~11 月。由倒木、枯立木和大枯枝等组成的粗死木质物在该类森林中的现存量达98.46 t/hm 2,其中倒木占其总量的85.8% ,且它们在林内分布不均匀,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生境的多样性。粗死木质物是森林中重要的养分库,其中的C、N、P、K、Ca、Mg、Mn、Al和Fe元素的总贮量达到48699 t/hm 2,每年通过凋落物方式积累于林地表的养分元素只占其总量的7.77%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流域的定位研究,分析了3年间该群落冠层对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的消减、缓冲耗能效应以及年暴雨携带养分在系统中贮存效应,其冠层消减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占年总消减势能在61.8%~71.8%之间,其中消减(≥200mm)大暴雨势能量占年总消减势能的43.9%;大雨、暴雨及大暴雨雨水的年均养分含量为55.122kg/hm2,其产流流失为42.917kg/hm2,年均净积累为12.205kg/hm2,除取Si外,年净积累量达32.674kg/hm2,充分体现出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具有的环境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辽东栎呼吸量的测定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辽东株群落的建群种──辽东烁呼吸量的研究结果。详细论述了用红外CO_2分析仪测定林木呼吸速率的方法和技术,给出了辽东栎非同化器官的直径分布函数表达式、呼吸速率与直径的关系以及计算单株林木各器官总时吸量的表达式,建立了由每木调查结果推算群落呼吸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胸径大于4.0cm的辽东杆每年呼吸释放的CO_2为10.2t/hm ̄2,其中根、茎、叶、枝分别为2.8,1.7,2.6,3.2t/hm ̄2。本文论述的方法和技术不仅对研究森林呼吸量,对测定森林释放其它气体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鹤山南亚热带草坡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锡安  任海 《生态科学》1996,15(1):9-14
以能量利用效率研究为中心,系统研究并分析了鹤山南亚热带草坡多年的光合作用与总第一性生产力、生物量与生物量增量、气候生产力模型和能量利用效率等能量学特征。草坡的总生物量为11.30t·(hm)-2·a-1,其生物量增量为1.398t·(hm)-2·a-1;草坡的总第一性生产力为45.54t·(hm)-2·a-1,净第一性生产力为9.108t·(hm)-2·a-1,用于净光合作用耗热105.5MJ·m-2·a-1,净光合耗热中又仅有21.1MJ·m-2·a-1,用于净第一性生产力,净第一性生产力中又仅有3.24MJ·m-2·a-1用于生物量增量;草坡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效率为0.07%。草坡的能量利用效率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1.
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祝平  丁明懋 《生态学报》1996,16(5):525-534
报道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黄果厚壳桂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根据群落的种类成分和结构特征,分层选主要树种,用样本收获法和红外线CO2气体分析法,测定了群落的生物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计算了群落的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群落的生物量为208t·hm-2;总生产力为128704kJ·m-3·a-1,净生产力为30451kJ·m-2·a-1;由总生产力计算光合有效辐射能的吸收利用率为9,66%,净生产力的利用率为2.286%,并与厚壳桂群落作比较,阐明了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语文对西双版纳季节雨林及橡胶多层林的凋落物量动态、各组分的季节变化规律、林地残留物现存量及其分解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两个种群落的凋落节律,结果显示,“双凋落峰”及“叶分解速率较枝分解更快”为两类群落的共有特征;森林凋落物量及凋落物分解速率则因群落类型而异,橡胶多层林年凋落物总量为9.85±0.78t·hm^-2·a^-1,大于季节雨林的年凋落物总量8.42±0.16t·hm^-2·a^-1。  相似文献   

13.
中亚热带东部三种主要木本群落土壤呼吸的研究   总被引:104,自引:12,他引:92  
黄承才  葛滢  常杰  卢蓉  徐青山 《生态学报》1999,19(3):324-328
研究中亚热带东部青冈(Quercusglauca)常绿阔叶林、毛竹(Phylostachyspubescens)林和茶(Cameliasinensis)园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建立了土壤呼吸速率与地表温度的模型,根据气象资料估算得到青冈常绿阔叶林、毛竹林、茶园的年均土壤CO2呼吸量,3种群落依次为24.12、30.77、28.55t/hm2·a,进一步估算出浙江省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茶园每年土壤CO2排放量,分别为9.27×106、1.36×107、7.16×106t/a  相似文献   

14.
鼎湖山格木群落的生物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发现其中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群落的生物量为568.172t/hm^2,叶面积指数为27.8025m^2/m^2,均高于大面积分布的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xsis)群落。用红外线CO2气体分析法,分层测定了格木群落主要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度,计算了嫩落的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结果表明,格木群落的总生产力为279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生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以18种群落类型的实测为数据和1013块森林测树样地的估算数据为基础,首次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了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生产量的构成规律及分布格局。亚高山暗针叶 生物量一般在300t/hm^2以上,最高可达约1600t/hm^2,叶生物量8~39t/hm^2,根茎比0.1~0.2,生产量8~13t/hm^2.a;高山灌丛类型生物量20~40t/hm^2,叶生物量3~6t/hm^2,根茎比0.4~0.8  相似文献   

16.
以小集水区定位测定方法,系统地测定了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系统水文分量及水化学组成,分析比较了热带林生态系统降水化学含量及冠层的淋溶效应;其本实验区年降水量在1822.2mm~3225.8mm林冠层年均截留率为14.3%,年径流系数在0.33~0.71之间,降水养分元素输入总量均值为85.81kg/hm^2,a.林层的淋溶效应使养分元素增加57.04kg/hm^2,a。5~10月是降水,不化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研究   总被引:73,自引:8,他引:65  
对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在不同群落发育阶段下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细根在养分归还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槠成熟林细根生物量为10.645t·hm-2,生长量为7.3715t·hm-2·a-1,分解量为4.6775t·hm-2·a-1,年周转率0.69次;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随林龄增长的变化模式为单峰型曲线,生物量至34龄时达到最大值,生长量至群落郁闭阶段(58龄)达到最大值;甜槠成熟林中,通过细根死亡的N素归还量占群落年归还总量的49.5%,多于凋落物途径,P、Mg归还量所占比例为42.3%和28.9%,略低于凋落物途径;K、Ca归还以降水淋溶为主,其次是凋落物途径,而细根途径仅占总归还量的19.3%和9.2%.  相似文献   

18.
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森林群落结构的可能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平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00,20(6):1090-1096
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所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会导致森林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动,概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可能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情况。由于大气CO2浓度升高出现了额外多的C,供应,讨论了以这些额外多的C经大气-植物-土壤途径的流动走向,来研究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与森林结构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森林植物生长、冠层结构、引发的生物量增量的分配、凋落物质量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及其更新群落的凋落物产量动态、各组分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凋落物贮量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这两个林分的凋落节律的异同,并对凋落枝的收集方法进行了对比。本文指出:“双凋落峰”和“由于台风影响而产生大量非正常凋落物”是尖峰岭热带森林的两个重要的凋落特征。本项研究对深入了解热带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对热带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炭贮量和碳平衡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平衡通量,分析了它们的区域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是258.83t.hm^-2,基本趋势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是57.07t.hm^-2,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碳密度约是植被碳密度的3.4倍,其区域特点与植被碳密度呈相反趋势,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凋落物层平均碳密度是8.21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