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武夷山黄山松群落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干重热值测定,对黄山松(Pinustaiwanensis)群落的能量现存量,能量净固定量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分析讨论,测定结果表明,(1)黄山松群各组分样品的干重热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树皮的干重热值最高,为22.14kJ/g,枯根的干重热最低,为16.27kJ/g。(2)黄山松群落的能量现存量为379832.3kJ/m^2,其中地上部分为275488.0kJ/m^2  相似文献   

2.
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对鲎腹神经感光器光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维佳 Stie.  H 《动物学研究》1998,19(5):367-373
用细胞内记录的方法研究了由微弱持续光刺激(6×10^6 ̄9×10^6光子/cm^2,10s引起鲎(Limlus polyphemus)腹神经光器膜电流的变化--光碰击。结果表明,在生理盐水(10mmol/LCa^2+)中光碰击的平均面积为(39.5±1.76)pC,微弱光适应(记录前2.5s加1次光闪,9×10^9光子/cm^2)使得光碰击的面积下降至(10.5±2.29)pC(n=4)。在低钙溶  相似文献   

3.
福建武夷山甜槠群落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基础上,对武夷山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 p.ex Benth.) Tutch.)群落各组分的热值、群落能量现存量、能量年净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群落各组分样品的干重热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树皮热值最高,细根热值最低。(2)甜槠群落的能量现存量达780584.1 kJ·m - 2,其中地上部分为678913.8 kJ·m - 2,占总量的86.98% ;地下部分为101670.3 kJ·m - 2,占13.02% 。(3)甜槠群落的能量年净固定量(1992年)为26856.2 kJ·m - 2·a- 1,林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能的转化效率为1.296% 。  相似文献   

4.
无锡太湖地区夜鹭及鹭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4 ̄6月对分布在无锡地区的夜ycticorax nycticorax)和白鹭(Egretta garzetta)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地面积约27237.5m^2,植被以马毛松(Pinus massoniana)和香樟树(Cinnamomum hupehanum)为主。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共有鹭巢近万个,平均密度为0.36个/m^2,每棵树上平均巢数为1.06个,最多达25个/  相似文献   

5.
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带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祝平  丁明懋 《生态学报》1996,16(5):525-534
报道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黄果厚壳桂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根据群落的种类成分和结构特征,分层选主要树种,用样本收获法和红外线CO2气体分析法,测定了群落的生物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计算了群落的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群落的生物量为208t·hm^-2;总生产力为128704kJ·m^-2·a^-1,净生产力为30451kJ·m^-2·a^-1;由总生产力计算光合有效辐射能的呼吸利  相似文献   

6.
应用Century 生态系统模型,作者模拟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草原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在1980~1989 年的生物量动态,并估测气候变化和大气CO2 浓度倍增对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Century 模拟的生物量季节动态和年际变化同野外实测值显著地吻合。在大针茅草原,野外实测值为142.45~144.37 g/m 2,而模拟值为127.04~156.23 g/m 2;在羊草草原,野外实测值为210.38~227.44 g/m 2,而模拟值为189.25~193.98 g/m 2。根据加拿大气候中心和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的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的气候变化数据,气候变化将导致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鹤山马占相思人工林的能量现存量及能量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广东鹤山一个马占相思(Aeaeia mangiun)人工林的辐射能环境,优势种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生产力,群落的生物量及热值,定量地刻划了太阳辐射能被马占相思群群吸收、固定、转化、损耗、积累和分配的生物能量学过程。全年抵达林冠上层的总太阳辐射能力4351.4MJ.m^-2.s^-1,能量量为14.8MJ.m^-2.s^-1,折合光能利用效率为0.34%,群落的能量正面量为193.9MJ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低强度He-Ne激光以能量密度分别为14.31J/cm^2(辐照5’)、28.62J/cm^2(辐照10)、57.24J/cm^2(辐照20)114.52J/cm^2(辐照40)燠夫体外周血后,检测其淋染色畸变率(CA),激光照射血样(能量密度由低到高)未照射血样CA分别平均为4.29‰、3.96‰、3.81‰、3.590‰、4.19‰、X^检测无显著差异,说明低强度的He-Ne激光辐照人  相似文献   

9.
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土壤水分和地上部生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张娜  梁一民 《生态学报》2000,20(6):964-970
对大旱之年白羊草(Bothrichloa ischaemum)群落的善上壤水分状况和地上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羊草群落在整个生长期都处于水分严重亏缺状态,植物生长被大大地抑制。种类少而单调,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和盖度受上壤水分的影响沿升-降-升-降的方向变化。地上年净初级生产量仅为83.8g/m^2,比正常年份低2~4倍。干物质含量则显著高于正常年份。  相似文献   

10.
山西南部地木耳群落特征及其资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样方法对不同生境中地木耳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木耳的群落特征及其生物量,结果表明:(1)群落种类组成,共有38种,34属,21科,单科单种14种;(2)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只有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3)地木耳平均生物量为10kg/hm^2,干重7.3kg/hm^2,湿重140kg/hm;(4)地木耳的自然含水量42%,持水量一8.6%,在海拔600-800m之间,地木耳生物量最大;(5  相似文献   

11.
鼎湖山森林群落的总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祝平   《广西植物》1991,11(2):162-170
本文根据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垂直结构和成层现象,应用红外线CO_2气体分析等方法,分层测定了主要植物33种57株的光合速率,研究了两个群落的总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总生产力(吨干物质·公顷~(-1),年~(-1))为146.695,针阔叶混交林为128.5597,前者比后者高,但后者叶面积指数适度,林内透光良好,树干生长粗壮,因而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2.
Six stations were established on a Colorado mountain stream,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was measured in situ during all seasons. For 24-hour periods the dissolved oxygen and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were electronically monitored over an undisturbed 1 x 1 m section of rubble bottom enclosed by a large plastic dome tightly fitted to the substrate. A submerged pump maintained a current within the dome, and the whole apparatus was submerged below the stream level. The bottom community net metabolism varied between heterotrophy and autotrophy with no correlations with altitude, season, light, water chemistry, and temperature. Readings were all very low and ranged from -27.38 to 35.59 grams of carbon fixed per square meter per year. There were no correlations between biomass of the bottom fauna and net community productivity.Contribution No. 71, University of Colorado Limnology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13.
鼎湖山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祝平  丁明懋 《生态学报》1996,16(5):525-534
报道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黄果厚壳桂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根据群落的种类成分和结构特征,分层选主要树种,用样本收获法和红外线CO2气体分析法,测定了群落的生物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计算了群落的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群落的生物量为208t·hm-2;总生产力为128704kJ·m-3·a-1,净生产力为30451kJ·m-2·a-1;由总生产力计算光合有效辐射能的吸收利用率为9,66%,净生产力的利用率为2.286%,并与厚壳桂群落作比较,阐明了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草原利用方式(围封、放牧和割草等)随着大气氮沉降的不断加剧, 改变了凋落物输入量。凋落物作为连接地上-地下碳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 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过程影响显著。氮是草原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凋落物输入量的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仍缺乏长期实验证据支持。该研究在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建立一个凋落物输入变化和氮添加控制实验平台, 通过连续6年对群落生产力和功能群组成的监测, 研究了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和氮添加对半干旱草原群落生产力和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 1)凋落物输入量增加和氮添加均显著提高了群落生产力, 在对照和氮添加处理下, 凋落物去除处理导致生产力分别降低了8.4%和7.6%, 而凋落物添加处理使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0.7%和6.3%; 2)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凋落物输入变化和氮添加的响应存在差异, 导致群落功能群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凋落物输入量增加和氮添加, 群落优势功能群多年生禾草(包括多年生丛生禾草和多年生根茎禾草)的生物量显著提高, 对群落生产力的贡献增加, 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增强; 而另一优势功能群多年生杂类草生物量对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均无显著响应, 进而导致在氮添加处理下其对群落生物量的贡献比例显著降低; 3)凋落物输入主要改善土壤水分状况, 而氮添加则主要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促进群落生产力, 并通过影响主要功能群生物量, 导致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以上结果表明, 适当的草原管理方式如围封禁牧和降低放牧强度等都能通过增加凋落物的输入来提高草原生产力,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而适量的氮等养分添加管理也有助于提高草原生产力, 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15.
浙江渔山列岛岩礁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Jiao HF  Shi HX  You ZJ  Lou ZJ  Liu HD  Jin XF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173-2178
为揭示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现状,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在渔山列岛潮间带布设5条断面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取样.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计算了调查海区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结果表明: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1419.5ind.m-2,以去灰干质量(AFDM)计,平均生物量为565.53g.m-2,平均次级生产力为285.58g.m-2.a-1,P/B值为0.51.潮间带次级生产力受大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影响明显,5个关键生物种(条纹隔贻贝、偏顶蛤、覆瓦小蛇螺、日本笠藤壶和鳞笠藤壶)对次级生产力的贡献为84.0%.研究海域P/B值低于其他海域,说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世代更替速度较慢,群落结构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态学报》1958,44(8):791
不同的草原利用方式(围封、放牧和割草等)随着大气氮沉降的不断加剧, 改变了凋落物输入量。凋落物作为连接地上-地下碳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 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过程影响显著。氮是草原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凋落物输入量的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仍缺乏长期实验证据支持。该研究在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建立一个凋落物输入变化和氮添加控制实验平台, 通过连续6年对群落生产力和功能群组成的监测, 研究了凋落物添加与去除和氮添加对半干旱草原群落生产力和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 1)凋落物输入量增加和氮添加均显著提高了群落生产力, 在对照和氮添加处理下, 凋落物去除处理导致生产力分别降低了8.4%和7.6%, 而凋落物添加处理使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0.7%和6.3%; 2)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凋落物输入变化和氮添加的响应存在差异, 导致群落功能群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凋落物输入量增加和氮添加, 群落优势功能群多年生禾草(包括多年生丛生禾草和多年生根茎禾草)的生物量显著提高, 对群落生产力的贡献增加, 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增强; 而另一优势功能群多年生杂类草生物量对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均无显著响应, 进而导致在氮添加处理下其对群落生物量的贡献比例显著降低; 3)凋落物输入主要改善土壤水分状况, 而氮添加则主要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促进群落生产力, 并通过影响主要功能群生物量, 导致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以上结果表明, 适当的草原管理方式如围封禁牧和降低放牧强度等都能通过增加凋落物的输入来提高草原生产力,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而适量的氮等养分添加管理也有助于提高草原生产力, 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17.
卢伟  范文义  田甜 《生态学杂志》2016,27(9):2771-2778
小时步长的BEPSHourly模型可以模拟植被日内生态生理过程,但模型的结构及解算过程复杂耗时,常适用于站点尺度进行参数优化及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日内变化分析;日步长的BEPSDaily模型解算日光合速率方法简单,不涉及众多的迭代过程,模型耗时较少,适用于模拟计算区域初级生产力及分析区域碳源/汇空间分布.本研究根据BEPSDaily及BEPSHourly各自的模型特点及适用性,提出了小时步长及日步长BEPS模型的协同应用研究方法.首先利用BEPSHourly模型在站点尺度进行主要光合作用参数——最大羧化速率(Vc 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的优化,将优化后主要光合作用参数引入区域BEPSDaily模型进行参数修正,再基于优化修正后的区域BEPSDaily模型进行区域NPP估测.结果表明: 基于通量数据对光合作用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模型的模拟能力;2011年,帽儿山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初级生产能力依次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本研究提出的不同步长尺度碳循环模型协同应用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主要光合作用参数的优化,模拟GPP、NPP的月平均日内变化,快速估测区域NPP并分析碳源/汇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在实验条件下,用O_2法和~(14)C法测定了桑沟湾主要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根据现场资源调查结果,估算了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生产力。结果表明:不同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53—6.8Amg·g~(-1)·h~(-1)(以碳计,O_2法)或0.29—1.93mg·g~(-1)·h~(-1)(以碳计,~(14)C法);~(14)C法测出的底栖植物的碳同化速率为O_2法测定值的19.0%—40.2%。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平均年生产力为1060g·m·~2·a·~(-1)(以碳计),每年总碳生产量为9750t。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生产力与世界其它地区比较,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9.
Christian Otto 《Hydrobiologia》2000,434(1-3):35-40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periphytic community attached to an artificial substratum (glass tubes) was studied during two different periods in a lagoon connected to the Paranapanema River, the main tributary of the Jurumirim Reservoir (São Paulo–Brazil). An analysis of dry weight, ash free dry weight, chlorophyll a, phaeophytin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periphyton was carried out. The first experiment lasted from August to December 1993, the second from February to June 1994. Tubes were removed after 7, 14, 21, 28, 60, 90 and 119 days of incubation. In the 1st experiment, the periphytic community reached a higher biomass after the 4th week of colonization (28th day), in the 2nd experiment after the 2nd week (14th day). This discrepancy is related to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ter temperature, nutrients concentrations and water discharge) that determine initial colonization. After the first stages of colonization, the biomass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periphyton reached their maximum values after the 60th day of incubation. In both experiments, three developmental phases could be discerned. In the initial phase, an exponential growth was observed.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bioderm reached its maximum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third phase, a decrease of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ccurred.  相似文献   

20.
刘文耀   《广西植物》1995,15(4):327-334
昆明北郊松华坝水源保护区10年生圣诞树人工林分生物量为137.926t/hm2,净生产量为24.128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30.418t/hm2,净生产量为19.369t/hm2·a,下木和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935t/hm2和0.609t/hm2·a,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和林分凋落物量分别为6.573t/hm2和4.150t/hm2·a。在林分产量结构方面,10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98.37%,4~12m之间枝、叶生物量分别占整个枝、叶生物量的85.51%和94.90%,地下根系在离地面20cm深土层内的生物量占总根量的73.04%。目前,该类林分群落结构不合理,整体效应较差,保持水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应及时进行间伐,调整群落产量结构;注重对林下地被植物及枯枝落叶层的保护,以提高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