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侯继秋  王义平 《昆虫知识》1991,28(6):349-350
<正> 印度树蟋 Oecanthus indicus Saussure又名台湾树蟋。属直翅目(Orthoptera),树蟋科(Oecanthidae)。据记载,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江苏、陕西、台湾;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苏联等。为害甘蔗、棉花、茶、水稻、荞麦、麦。  相似文献   

2.
对两种常见树蟋长瓣树蟋Oecanthus longicauda Matsumura和黄树蟋O.rufescens Serville的召唤声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树蟋召唤声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在脉冲组所含脉冲数、脉冲组持续时间、脉冲组间隔时间、脉冲组脉冲排列规律、单脉冲间隔时间、频域能峰数和能峰值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长瓣树蟋脉冲组主要由3个脉冲组成,含3个脉冲的脉冲组持续时间约0.049±0.001 s,脉冲组间隔时间为0.027±0.003 s,单脉冲持续时间约0.011±O.001 s,单脉冲间隔时间约0.009±0.00l s,频谱图只有1个2.5KHz的主能峰.黄树蟋脉冲组由16~20个脉冲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303±0.021 s,脉冲组间隔时间为0.401±0.046 s,单脉冲持续时间约为0.012±0.001 s,脉冲间隔时间约为0.004±0.001 s,频谱图有两个能峰:主能峰频率为3.03 KHz,次能峰频率为16.78KHz.  相似文献   

3.
中国铁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整理了铁蟋属Sclerogryllus已知种的检索表,描述了采自海南省尖峰岭的铁蟋属1新种;单耳铁蟋S.tympanalis,sp.n.。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采自中国福建省蟋蟀总科长须蟋属的1个新种:武夷长须蟋Aphonoides wuyiensis Yin。同时列出中国长须蟋属已知种类的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刘浩宇  石福明 《昆虫学报》2007,50(3):281-285
对维蟋属Valiatrella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记述2新种: 多突维蟋V. multiprotubera sp. nov.(雄性,云南)和片维蟋V. laminaria sp. nov.(雄性,贵州); 同时报道中国1新记录种: 姊妹维蟋V. sororia (Gorochov, 2002)(贵州)。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采自中国福建省蟋蟀总科长须蟋属的1个新种武夷长须蟋Aphonoides wuyiensis Yin.同时列出中国长须蟋属已知种类的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中国哑蟋属昆虫三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军  郑哲民 《动物学研究》1995,16(3):213-217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四川、江西等地哑蟋属Goniogryllus昆虫3新种:重庆哑蟋G.chongqingensis sp.n八刺哑蟋G.octospinatus sp.n以及庐山哑蟋G.lushanensis sp.n。  相似文献   

8.
哑蟋属六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福桢  王音 《动物学研究》1992,13(3):227-233
哑蟋属(Goniogryllus)隶属于直翅目蟋蟀科(Gryllidae)蟋蟀亚科(Gryllinae),由Cho-Pard(1936)以产于我国福建的刻点哑蟋G.punctatus为模式种建立。本属原已知4种,其中两种产于我国,1种分布于日本,1种分布于印度。本文将报道6新种,至此哑蟋属即增至10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9.
何钊  孙龙  王成业  冯颖  赵敏 《生物资源》2021,(3):303-308
由于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以及较高的食物转化效率,食用昆虫特别是蟋蟀受到普遍关注。在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GB)营养成分测定的基础上,对比家蟋(Acheta domesticus,AD)和黑蟋(Gryllus testaceus,GT)的营养及含量,分析评价了双斑蟋的使用价值。结果显示:双斑蟋水分含量71.0%、粗蛋白含量58.60%(干重)、粗脂肪含量28.90%(干重)、粗纤维含量7.23%(干重)、灰分4.93%(干重);蛋白含量与黑蟋相当而高于家蟋,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要高于家蟋和黑蟋;双斑蟋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51.03%(干重),必需氨基酸含量24.76%(干重)、占总氨基酸的48.3%,氨基酸含量低于其他两种蟋蟀;双斑蟋中常量元素含量最高的为钾(6 416 mg/kg,干重)、含量最低的是钙(92 mg/kg,干重),微量元素中锌含量较高(241 mg/kg,干重);双斑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65.33%,以亚油酸(37.05%)和油酸(25.86%)为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25.44%)和硬脂酸(8.74%)为主。双斑蟋的脂肪酸组成、含量与家蟋相近,而与黑蟋的脂肪酸组成差别较大,三种蟋蟀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为棕榈酸,而含量最高的不饱和酸为亚油酸。结果表明,双斑蟋的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推荐的氨基酸构成比例的蛋白条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彦芬  吴福桢 《昆虫学报》1992,35(2):208-210
甲蟋属Acanthoplistus Saussure,1877隶属于蟋蟀总科、蟋蟀科。以前Chopard等蟋蟀分类专家曾根据此属的外部形态特征将其归于铁蟋科,1983年Gorochov l研究其外生殖器后认为Acanthoplistus属应属于蟋蟀科更为合理。其属征是前胸背板方形,盘区前缘向后凹星缓弧形,后缘平直,盘区和侧叶之间具明显纵隆线;足短,侧扁,后胫节具刺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中国疾蟋螽属2新种,即指突疾蟋螽Apotrechus digitatus Liu et Bi,sp.nov.和近似疾蟋螽Apotrechus fallax Liu et Bi,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云南省种蟋属1新种:云南钟蟋Homoeogryllus yunnanensis Yin,sp.nov.,列出此属在我国及邻近国家种的名录和分种检索素。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毒药树的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璐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2):223-224
毒药树(肋果茶)属仅有毒药树( Sladenia celastrifolia)一种,分布于我国云南大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境外泰国、缅甸也有,表现出7-3的分布型(吴征镒,1991)。多见于热带、亚热带海拔(760-) 1100~ 1900 m的沟谷常绿阔叶林中。    该属的系统位置一直颇有争议。据Kobuski(1951)和Brummit(1992),自从1873年该属建立以来曾被置于不同的科里:山茶科Theaceae;第伦桃科Dilleni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  相似文献   

14.
中国裸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云南蟋蟀科裸蟋属1新种,齿瓣裸蟋Gymnogryllus odonopetalu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武汉工业学院。  相似文献   

15.
记述采自中国广西扩胸蟋属1新种,即周氏扩胸蟋 Cacoplistes (Laminogryllus) choui sp. nov.。新种与罗根扩胸蟋 Cacoplistes (Laminogryllus) rogenhoferi(Saussure, 1877)近似,可通过如下特征区别:后翅明显长于前翅;阳茎基背片向后渐变窄,且后缘中部具1凹口;内侧的阳茎基外侧突形状不同。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贝蟋属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记述1新种,即小贝蟋Beybienkoana parvula sp.nov.,同时发现1新组合,长翅贝蟋Beybienkoana longipennis(Liu et Yin,1993)comb.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记述蟋蟀总科、蛉蟋科、异针蟋属1新种:太白异针蟋Pteronemobius taibaiensis Xu et De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哑蟋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了我国甘肃南部及秦岭西部地区蟋蟀科哑蟋属2新种:六孔哑蟋Goniogryllus sexflorus sp.nov和陈氏哑蟋Goniogryllus chen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哑蟋属两新种及峨眉哑蟋雌虫的发现(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6,39(3):289-293
哑蟋属两新种及峨眉哑蟋雌虫的发现(直翅目:蟋蟀科)陈军,郑哲民(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1993年在整理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蝗虫标本室的蟋蟀标本以及作者于1992年夏季在四川采集的蟋蟀标本时,发现有哑蟋属GoniogryllusCh...  相似文献   

20.
中国蟋蟀总科两新种记述(直翅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述蟋蟀总科2新种,即青海异针蟋Pteronemobius qinghaiensis Yin,它与印度异针蟋P.indicus(Walker)相似,但额突和单眼区淡黄色,雄性前翅与生殖器也不相同;海南小须蟋Micrornebius hainanensis Yin,它与M.graclicornis Chopard近似,但下颚须第5节端缘平直,前胸背板侧片前部和后部均较低,近中部明显向下突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