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中华绒螯蟹病害的过程中 ,分离到两株呼肠孤病毒 (分别命名为EsRV816和EsRV90 5 )。EsRV816从江苏某养殖场分离 ,EsRV90 5从武汉某养殖场分离。EsRV816和EsRV90 5的病毒粒子为球状对称结构 ,大小分别为 6 5nm和 5 5nm。病毒粒子基因组分别为 10和 12个节段的双链RNA。根据它们的宿主范围、基因组节段数及电泳型 ,这两种病毒很可能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两个新属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绒螯蟹体内分离到一株呼肠孤病毒(命名为EsRV905株).采用Trizol试剂提取病毒核酸,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碎胶法回收基因组各节段.随机引物法合成第一节段的cDNA文库,胶回收试剂盒去除小片段,平端连接于载体,化学转化,利用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子,酶切鉴定重组质粒.从基因组第一节段的重组质粒中选择2个插入片段约为1.5kb的质粒测序,结果得到包括RNA聚合酶主要特征性结构的一段序列.结果说明,这株蟹呼肠孤病毒的RNA聚合酶定位于基因组第一节段.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绒螯蟹体内分离一株呼肠孤病毒(命名为EsRV905株),采用Trizol试剂提取病毒核酸,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碎胶法回收基因组各节段。随机引物法合成第一节段的cDNA文库,胶回收试剂盒去除小片段,平端连接于载体,化学转化,利用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子,酶切鉴定重组质粒。从基因组第一节段的重组质粒中选择2个插入片段为1.5kb的质粒测序,结果得到包括RNA聚合酶主要特征性结构的一段序列。结果说明,这株蟹呼肠孤病毒的RNA聚合酶定位于基因组第一节段。  相似文献   

4.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病死鸭肝脾中分离到病毒。病原特性鉴定显示,分离毒能致死番鸭胚和鸡胚;人工感染1日龄雏番鸭、雏半番鸭均能复制出与临床自然发病鸭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分离毒能在MDEF等多种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电镜下病毒在细胞浆中呈大量散在、成堆和晶格状排列,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双层衣壳、直径70nm左右。在SDS-PAGE中具有禽呼肠孤病毒10个RNA片段的特征,但M1-3和S1-4片段的迁移率明显不同于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分离毒S3基因全序列与禽呼肠孤病毒(ARV)、火鸡呼肠孤病毒(TRV)和MDRV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60%~60.2%,61.9%,62.3%~62.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8.2%~69%,68.2%,69.3%~70.1%;S3基因编码的σB蛋白属于单独的进化分支,提示分离毒S3基因具有不同于ARV和MDRV的特征。结果表明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病原是一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5.
呼肠孤病毒与SARS相关的形态学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ARS患者病理尸检肺组织样品分离病毒出现细胞病变的Hep2培养细胞,按常规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电镜下,检出在感染细胞内复制、组装的呼肠孤病毒及其包涵体.病毒粒子衣壳立体对称、无包膜、直径在60~80nm.成熟病毒粒子核心致密常排列呈晶格状,不成熟病毒粒子核心空亮.数目不等的上述两种病毒粒子、长短不等的微管样结构和病毒浆常在核旁胞质内组成大小不等、无定形的病毒包涵体.此发现进一步提供了呼肠孤病毒感染有可能与SARS相关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生呼肠孤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生呼肠孤病毒为感染水生生物的一类呼肠孤病毒.自Meyers等1979年首次报道水生呼肠孤病毒的分离[1],迄今已分离鉴定出40余株水生呼肠孤病毒[2].  相似文献   

7.
SARS患者病理尸检肺组织样品分离病毒出现细胞病变的Hep2 培养细胞,按常规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电镜下,检出在感染细胞内复制、组装的呼肠孤病毒及其包涵体。病毒粒子衣壳立体对称、无包膜、直径在60~80nm。成熟病毒粒子核心致密常排列呈晶格状,不成熟病毒粒子核心空亮。数目不等的上述两种病毒粒子、长短不等的微管样结构和病毒浆常在核旁胞质内组成大小不等、无定形的病毒包涵体。此发现进一步提供了呼肠孤病毒感染有可能与SARS相关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首次分离到Kadipiro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进行的虫媒病毒调查中,从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中分别分离到5株病毒。全部病毒在C6/36细胞上产生细胞病变,而在BHK21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70nm(n=7),无包膜、表面存在明显刺状突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分离的病毒为12节段双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带形呈6-5-1分布;用Kadipiro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可以扩增到目的条带,基因组第12节段全长758nt,与Kadipiro病毒原型株JKT-7075的同源性为9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在云南蚊虫分离的5株病毒均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Seadornavirus)Kadipiro病毒。本文为我国Kadipiro病毒分离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水生呼肠孤病毒为感染水生生物的一类呼肠孤病毒。自Meyers等1979年首次报道水生呼肠孤病毒的分离,迄今已分离鉴定出40余株水生呼肠孤病毒。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一样,水生呼肠孤病毒主要通过呼吸肠道感染宿主,导致出血病及肝脏与胰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  相似文献   

10.
RT-PCR检测蓝舌病毒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Orbivirus)的代表种,含10个节段的双链RNA(dsRNA)作基因组.其中,L2节段编码BTV型特异性抗原VP2,L3节段和S7节段编码群特异性抗原多肽VP3和VP7.其中,VP7是BTV粒子的主要结构多肽之一,其编码基因序列保守.VP7具有高度的抗原性,能刺激被感机体产生强的群特异性免疫反应[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