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哈民忙哈遗址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史前聚落遗址,为重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甚至思想观念等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重建该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有助于揭示哈民忙哈遗址产生和兴盛的动因及科尔沁沙地史前文化的变迁过程。目前,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显示哈民忙哈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具有多样性,但各种生业模式的比重以及是否存在家畜饲养等问题还缺乏相应的了解。本文对该遗址87例人骨与18例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还原了人和动物的食物结构及生业经济面貌。结果显示,陆生野生动物的食物结构主要基于C3植物类食物和少量的C4农作物,而犬科动物则体现出家养动物的食谱特性:食物主要依赖C4食物和人类食物残羹。C4类粟黍农作物和以此饲喂的动物是该遗址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粟黍农作物在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在该遗址中,女性摄入相对较多的粟黍和相对较少的肉类,与男性在食物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耕、家畜饲养是先民最重要的经济行为,狩猎、渔猎和采集是生业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黄淮西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不同考古学文化与农业模式的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地区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显著,但目前学术界对该区域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仍不甚了解。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张王庄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早期54件陶器和13件石器进行了表面残留物提取与分析。结果显示,该遗址仰韶早期先民的植食资源利用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旱地农作物粟、黍虽然已在人类生业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采集获取的各类野生植物资源包括薏苡属、小麦族、莲藕等仍是人类食物主要组成,其重要性甚至高于农业种植。与此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在至迟不晚于距今6000年的仰韶早期阶段,粟、黍两类旱地作物已传播至黄淮西部的低纬度地区并成为先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从而在整个黄淮西部形成以粟、黍为主,水稻为辅的稻-粟兼作农业。研究结果首次提供了黄淮西部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的科学证据,对认识黄淮西部史前农作物传播与农业结构演化的具体时空过程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龙山文化是中国史前社会形态演进的关键阶段,亦是农业强化生产的关键时期。城子崖遗址是鲁北平原史前区域中心城址,其生业经济研究有助于理解该地区社会复杂化及文明进程。本文对城子崖遗址龙山时期不同遗迹单位的15份土样进行了系统的植硅体分析,尝试探讨了该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生业经济水平、农作物生产和加工方式、野生植物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各遗迹堆积及其所反映的人类行为活动信息。结果显示,该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已形成粟、黍、稻、小麦、稗(可能)的农作物组合方式;同时,广泛采集利用聚落周边的自然植物资源,是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先民在作物栽培中进行了锄草、灌溉等较为精细的管理,其中,黍较粟更具耐旱抗病特性,加上田间管理需求较低而被优先选择栽培。先民在收获作物时,采用类似割穗、掐穗等方法以减少作物茎秆及杂草混入,随后在户外进行小规模地脱壳、扬场工作。此外,根据灰坑中植硅体的组合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活垃圾、谷物加工、蓄水淘米三个类型, 水井和墓葬内的植硅体则分别与生活环境和丧葬环节等信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汪沟遗址是豫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2014-2016年三个季度的发掘中我们系统采集了植硅体土样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汪沟聚落仰韶文化晚期的农作物有粟、黍和水稻;黍粟比例较高,水稻的比例较低;稻作农业较旱作农业规模小,种植少,但水稻和粟黍的出土概率相差很小,说明水稻和粟黍一样都是汪沟先民日常食用的作物,是汪沟先民植物性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的结果推测,汪沟遗址的粟黍和水稻在不同的季节以连杆带穗的方式收割,然后在壕沟南部区域对谷物进行集中脱粒,脱粒后的粟黍和稻被共同储藏在房址周围,个体家庭需要食用的时候在房屋内或周围进行脱壳。大规模的谷物收割和在特定场所集中进行的脱粒加工活动说明,汪沟聚落有着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有较大型社会生产组织的存在,大家庭或家族公社是聚落生产与生活中的基本组成单位。  相似文献   

5.
豫东地区是史前中原文化系统、海岱文化系统等的中介地带,由于这里地处黄泛区且人口密集,史前遗址或被掩埋在地下数米深处,或位于岗地、堌堆之上,后期破坏严重,目前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对史前农业发展的认识并不清晰。本研究对河南项城市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开展浮选,获取了仰韶时代中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三种农作物和狗尾草属、马唐属、稗属、黍亚科等野生植物,可食用野生植物的核壳来自菱属、芡实、柿属、栎属、桃属等。农作物及典型田间伴生杂草遗存的量化结果显示,两处遗址仰韶时代中期的农作物结构以粟、黍为主,水稻的比重很低,具备黄淮地区稻粟兼作农业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多种可食用野生植物遗存显示了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多样性。各类植物遗存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表明,农业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采集野生植物仍然是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重要方式。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豫东地区仰韶时代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郑州东赵遗址2013~2014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新砦、二里头、二里岗三个不同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狗尾草属、稗属和马唐属等不同种属的杂草种子等。对遗址不同阶段炭化农作物及典型田间杂草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东赵遗址自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以种植粟、黍为主的特点,大豆是该遗址先民稳定的食物来源之一,而水稻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很低。值得注意的是,从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粟、黍两种旱地作物在东赵遗址农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先民的旱地田间管理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小麦的种植始于遗址二里头文化期,至二里岗期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先民重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夏代早期至商代前期中原核心区域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国国家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水稻何时传入黄河中游并扩散至关中地区,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华县东阳遗址是关中地区仰韶早中期的过渡性遗存(ca. 5900-5600 cal. BP)。本文借助植硅体分析,并结合炭化植物遗存,探讨了东阳遗址水稻的栽培和利用情况,并尝试分析水稻在关中地区出现的动因及传播过程。研究显示,东阳先民在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同时,已经开始少量的栽培水稻,稻粟兼作的种植模式在此时出现。本研究发现的东阳遗址水稻遗存是目前关中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指示了水稻至少在距今5800年时传入关中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关中稻作获得较大发展,至龙山晚期则鲜少发现。该研究刷新了中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最早的水稻遗存记录,为进一步了解稻作起源与传播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戎人在古代多样性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文献记载的匮乏,对其生活历史信息的认知极少。陕西延安黄陵寨头河与史家河战国时期戎人墓地的考古发掘,为了解古代关中地区戎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则以两墓地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采用C、N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讨论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经济模式。结果表明:寨头河与史家河墓地先民的食谱相似,食谱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来自粟、黍等C4类作物;除史家河墓地两个个体外,其余先民动物蛋白摄入较少,且未因性别不同而产生食谱差异。史家河墓地战国晚期秦人与早中期戎人的饮食结构相似。结合其他考古资料以及文献可知,寨头河与史家河墓地先民吸收关中农业文化后,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形成了以农业种植为主、农牧混合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9.
南阳盆地,作为地理过渡地带和文化交汇区,其考古学文化面貌呈现出南北交融的典型特征。文坎沟东地点是南阳盆地淅川县龙山时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重要遗存,本文综合运用大植物和植硅体分析的方法,结合已有的植物考古证据和最新的测年结果,全面探讨了文坎先民先秦时期的种植模式和特点。研究结果显示,龙山时代晚期,文坎先民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为生,兼种少量水稻和小麦,小麦和水稻在先民生活中的作用比较微弱;西周时期,延续了旱作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种植规模略有扩大,未见炭化水稻的踪迹,但植硅体分析显示仍有水稻种植的现象;受中原宗周势力的影响和版图扩张的需求,小麦逐渐开始在先民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文坎沟东地点植物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为揭示豫西南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和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鹿台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作物组合显示仰韶时期农业经济是单纯的种植粟黍的旱作农业,龙山时期农作物新品种开始出现,作物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基于龙山时期成熟粟类作物和不成熟粟类作物的量化分析,鹿台遗址龙山时期聚落很可能存在作物加工活动,不同阶段的加工活动可能是在聚落内不同区域,以小规模的核心家庭为基础开展。综合相关研究,豫北地区仰韶时期仍是单一的种植小米的旱作农业经济,稻作农业并未影响到这一区域,龙山时期水稻、大豆和小麦等新农作物开始出现,农业多样化逐渐显现。与此同时,豫北地区龙山时期不同遗址在农作物种植结构方面存在些许差异,这一差异很可能与遗址微观地貌、聚落和特定人群的主观选择有关。鹿台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深化了对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环境、生业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diet and health changes of millet agriculturists in Northern China,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 7,000-4,000 BP. An episode of intensive climatic oscillations that preceded the onset of colder climate circa the fifth millennium BP divides the period (Shi et al. [1993] Global Planet. Change 7:219-233). The onset of the cooler climate marks the decline of the egalitarian society of Yangshao and the rise of the chiefdom-like society of Longshan. Skeletal materials from the two sites of Beiliu and Jiangzhai are from the earlier phases of Yangshao culture (7,000-6,000 BP), while remains from the Shijia site were excavated from the terminal phase of Yangshao culture (6,000-5,000 BP), a phase that would be expected to show adjustments to strong climatic fluctuations. Human remains from the Longshan culture (5,000-4,000, BP) were found at the Kangjia sit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trajectory of diet and health changes persisted beyond the Longshan, a skeletal sample from the Xicun site of the Western Zhao Dynastic period (3,800-2,200 BP) is included in our analyses. All Yangshao sites in our study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frequencies of anemia and carious lesions. Some subsistence changes probably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r phase of Yangshao culture that resulted in elevated masticatory stress and occlusal macrowear among the Shijia people. However, deterior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did not begin until the Longshan, when increased occurrence of porotic hyperostosis and caries is accompanied by decreased adult stature. The transition to softer, more extensively processed food during Longshan is evident in decreased rates of occlusal wear. Increased population density and diminished food values were most likely responsible for these changes. Poor health persisted into the subsequent Dynastic period of Western Zhao.  相似文献   

12.
榆林地处农牧交错带,是研究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基于植硅体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王阳畔遗址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过渡阶段的农业生产情况及农业对环境的适应等。遗址剖面及灰坑样品的植硅体分析表明:仰韶晚期,粟和黍是先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而黍较粟始终保持着种植优势;龙山早期,粟作农业逐渐衰落。植硅体组合图谱显示,先民在此遗址活动期间,气候是略偏凉偏干的,整体上较为稳定,呈现出干凉化的趋势。综合来看,农业活动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环境的变化。需要指出的是,该遗址榆科植硅体的大量发现,不仅补充了史前植物利用史,同时也对丰富植硅体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西北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14C测年、动植物遗存以及人骨碳同位素数据,梳理了不同降水量区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过程,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0000-6000 BP,人类活动强度较弱且多分布在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区域,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尚不清楚;6000-4000 BP,粟黍农业的强化促进了人类活动空间向西扩散,显著的气候事件导致人类活动强度下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始显现;4000-2200 BP,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带来的农牧业元素促使不同降水量区域生存资料多样化,人类适应和影响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但该时期人类活动强度存在时空差异性,对环境的影响仅在区域尺度上呈现。  相似文献   

14.
Baligang is a Neolithic site on a northern tributary of the middle Yangtze and provides a long archaeobotanical sequence from the Seventh Millennium BC upto the First Millennium BC. It provides evidence for developments in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e influenced by shifting cultural affiliation with the north (Yangshao and Longshan) and south (Qujialing and Shijiahe) between 4300 and 1800 BC. This paper reports on plant macro-remains (seeds), from systematic flotation of 123 samples (1700 litres), producing more than 10,000 identifiable remains. The earliest Pre-Yangshao occupation of the sites provide evidence for cultiva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 between 6300–6700 BC. This rice appears already domesticated in on the basis of a dominance of non-shattering spikelet bases. However, in terms of grain size changes has not yet finished, as grains are still thinner than more recent domesaticated rice and are closer in grain shape to wild rices. This early rice was cultivated alongside collection of wild staple foods, especially acorns (Quercus/Lithicarpus sensu lato). In later periods the sites has evidence for mixed farming of both rice and millets (Setaria italica and Panicum miliaceum). Soybean appears on the site in the Shijiahe period (ca.2500 BC) and wheat (Triticum cf. aestivum) in the Late Longshan levels (2200–1800 BC). Weed flora suggests an intensification of rice agriculture over time with increasing evidence of wetland weeds. We interpret these data as indicating early opportunistic cultivation of alluvial floodplains and some rainfed rice, developing into more systematic and probably irrigated cultivation starting in the Yangshao period, which intensified in the Qujialing and Shijiahe period, before a shift back to an emphasis on millets with the Late Longshan cultural influence from the north.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呼伦贝尔地区扎赉诺尔、团结和东乌珠尔早期鲜卑墓地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揭示早期鲜卑的食物结构和生计方式。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鲜卑人的食物来源兼具C_3类和C_4类,其中C_4类食物很可能来自其从事的少量粟作农业。人具有较高的δ~(15)N值,且与动物的δ~(15)N值差异较大,表明人的营养级较高,肉食资源在食物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这可能来自于早期鲜卑人所从事的游牧及狩猎经济的贡献。C、N、S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来自于当地的陆生系统,而个体马(DW M3(1))具有较高的δ~(13)C和δ~(15)N值以及明显不同于其他样品的异常高的δ~(34)S值,说明此个体可能属于来自于其他地质环境的"外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