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秋沙鸭国外分布的一些新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imatus)属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是一种珍稀鸟类。据我国最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该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及国际鸟类保护联合会(ICBP)所编纂的红皮书中(King,1979,1981)将中华秋沙鸭定为Ⅰ级(Indeterminate)物种。 据以往材料,中华秋沙鸭繁殖于西伯利亚的东南部,东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在我国东北亦有繁殖,朝鲜,四川、云南西南部、西藏及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8月和2011年6月,我们在黑龙江带岭分别为2只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佩戴了卫星发射器(12 g,美国Northstar公司生产)。根据卫星跟踪提供的信息,我们于2014年1月在湖南沅陵县境内的沅江支流南滩河(28°50.869'N,110°48.521'E)和鸟儿巢水电站库区(28°50.332'N,110°51.728'E)分别发现3只(1♂、2♀)和1只(♂)越冬中华秋沙鸭个体。同期在沅江五强溪水电站大坝下游(28°46.478'N,110°56.242'E)发现中华秋沙  相似文献   

3.
2016年1月、8月和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个林场(35°27′~35°38′N,106°12′~106°18′E,海拔2 202~2 221 m),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8张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有效照片。资料记载,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和缅甸的东北部,此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发现,为该区哺乳动物分布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属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分布地狭窄,繁殖地主要在俄罗斯东南部、北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越冬地主要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少量越冬个体曾见于日本、南朝鲜和台湾,以及缅甸、泰国和越南北部地区(郑作新,1987;何芬奇等,2006).目前全球仅存约1 000~2 499只中华秋沙鸭成体,濒临灭绝(BirdLife International,2008),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濒危种;我国也将中华秋沙鸭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5.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是全球濒危物种。2015—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溪开展了该物种越冬种群的监测研究。调查累计发现25群中华秋沙鸭,计106只次,平均每群4. 24只±0. 98只,性比为1∶3. 82,主要集成3~6只/群,分为3个类群,即孤雌群、雌性群和混和群。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河道,河宽30~60 m,附近有沙洲;水体较浅,水深40~60 cm;水流平缓,水流速度为0. 3~0. 5 m·s~(-1)。中华秋沙鸭对人为活动十分敏感,其栖息地远离居民点,距公路的距离可至30 m以内,但这种生境需要茂密的乔灌木或竹林隔离。  相似文献   

6.
普通秋沙鸭     
正中国有4种秋沙鸭,即白秋沙鸭(斑头秋沙鸭)、中华秋沙鸭、红胸秋沙鸭和普通秋沙鸭,其中普通秋沙鸭是秋沙鸭中个体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普通秋沙鸭体长54~68厘米,成年个体体重可达1~2千克。别看普通秋沙鸭名字无奇,可是给它起名的人,却大有来头。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第一次描述了普通秋沙鸭。普通秋沙鸭繁殖于北美洲北部和欧亚大陆,南下到美国南部和中国中部过冬。冬季和迁徙期间在中国东部和长江流域是常见的,而且种群数量较大,遍布于各种湖泊、山区溪流和低地。  相似文献   

7.
李飏 《动物学杂志》2017,52(1):176-176
正2016年11月21日上午10时许,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三角海水库(23°35′27.61″N,103°18′16.09″E,海拔1 300 m)进行鸟类调查时,观察到1只雌性红胸秋沙鸭(Mergus serrator)在一群骨顶鸡(Fulica atra)之间游弋、觅食。11月27日和12月3日上午,在相同地点再次观察到该鸟,并拍摄了视频和照片(图1)。  相似文献   

8.
2016年9月28日在西藏自治区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斯木扎景区(27°49′34.89″N,91°43′44.77″E,海拔2 830 m)发现一群约20~30只猕猴。通过比较几种猕猴属物种的照片和相对尾长值,并查阅相关文献,确认其为藏南猕猴(Macaca munzala),这是该物种在中国印控藏南地区之外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
东海浮游枝角类和涟虫类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兆礼  高倩  陈华  陈佳杰  蔡萌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82-1787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综合调查资料,以及2002-2003年长江口外海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资料,对浮游枝角类、涟虫类丰度和同步的表层温、盐度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计算各物种分布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分析其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确定物种的生态类型。结果表明: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肥胖三角溞(Evadne tergestina)是亚热带近海种,具有广温广盐的生态特征;诺氏三角溞(Evadne nordmanni)、萨氏异涟虫(Heterocumasarst)和细长涟虫(Iphinoe tenera)是亚热带外海种,其中诺氏三角溞具有暖温种的特征,后两种涟虫(Bodotria ovalis)是典型的亚热带外海种;卵圆涟虫仅仅在长江口近海出现,是亚热带近海种。东海浮游枝角类大多数物种最适盐度偏低,尤其是鸟喙尖头溞和肥胖三角溞,它们的高丰度分布区是沿岸水团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108°45′~109°04′E,33°47′~33°56′N)位于秦岭山脉东段,地跨秦岭南北坡。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于2003年5月~2004年8月,对该保护区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的区系特征和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该保护区共有18种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其中属我国级、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兽类分别有2种和7种。分析表明,保护区的有蹄类动物物种丰富,秦岭分布的有蹄类在该区域均有分布,但食肉动物种数仅占整个秦岭地区的45.5%。这些兽类中,属于东洋界的兽类有12种,占66.7%;属古北界的仅1种,占5.5%;其余5种为广布种,占27.8%。牛背梁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应属古北界和东洋界物种交汇的区域,且为东洋界逐渐向古北界过渡的区域。分析该区域食肉动物及偶蹄动物的生态分布发现,这些物种的垂直分布幅度有很大的差异。垂直分布幅度在海拔高差1300m以上、1000m左右、450~700m之间的物种各占1/3。结果还表明,区内这些兽类物种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具有先升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不论是秦岭南坡还是北坡,分布在海拔1800~2200m区域的兽类物种最多,所占比例大于80%;而在海拔2600m以上区域,兽类种数降至最少,仅占50%左右。兽类丰富度的海拔梯度也体现于这些兽类在各植被类型中的分布上。中山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布的兽类种数最多,而在中低山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及亚高山灌丛草甸中分布的兽类则较少。  相似文献   

11.
性别和温度对中华秋沙鸭越冬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江西婺源采用瞬时扫描法探讨性别和温度对中华秋沙鸭行为的影响.中华秋沙鸭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是取食、休息、游泳和修整.时间分配方面,雌雄中华秋沙鸭仅社会行为[雌:(2.13±1.40)%和雄:(3.24±1.55)%]存在显著性差异(t=-2.258,df=34,P<0.05),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原因有:(1)非繁殖期雌雄中华秋沙鸭主要任务均为生存;(2)雌雄个体大小差异不大,对能量的需求量相似.日活动节律方面,雌雄的取食和休息行为均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分别为雌:取食(F(10,165)=5.19,P<0.05)、休息(F(10,165)= 2.56,P<0.05)和雄:取食(F(10,165)= 7.55,P<0.05)、休息(F(10,165)= 3.48,P<0.05),其他行为节律均不显著(P>0.05).温度对中华秋沙鸭越冬行为的影响较大,时间分配方面,在<10℃月份环境下,取食(t=-2.166,df= 16,P<0.05)行为显著高于>10℃月份,而游泳(t=5.096,df= 16,P<0.05)行为则相反,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这一结果表明,平均温度降低时,中华秋沙鸭需要摄取更多的食物以补充寒冷天气能量的消耗,并减少游泳行为降低耗能.日活动节律方面,>10℃月份中华秋沙鸭日活动节律,仅警戒(F(10,77)=1.96,P<0.05)行为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的节律性变化不显著(P>0.05).<10℃月份中华秋沙鸭取食(F(10,86)= 5.93,P<0.05)和休息( F(10,86)= 3.42,P<0.05)行为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的节律性变化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可以改变中华秋沙鸭的日活动节律,低温使中华秋沙鸭在夜间消耗较多能量,因此中华秋沙鸭在上午花更多的时间取食来补充能量.休息行为在>10℃月份,中午和傍晚均有一个小的高峰,而在<10℃月份从11:00开始(除13:00-13:59)均保持较高的水平.中华秋沙鸭采取这种对策,可能是<10℃月份,晚上和下午温度较低,为了减少消耗,从下午就开始增加休息行为.低温条件下,中华秋沙鸭增加修整和休息行为,这一结果支持“鸟类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减少行为活动以降低能量消耗和热量损失”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西鄱阳湖流域8个河段的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的集群特征进行了研究。中华秋沙鸭的集群类型包括雄性群、雌性群、混合群、雌性孤鸭和雄性孤鸭5种类型。越冬期间共记录到89群次,432只次中华秋沙鸭。其中,混合群是最多的一种集群方式,孤鸭也是越冬期间出现频次较高的一种特殊的集群方式。集群类型存在时间变化(P<0.01)。混合群中,大多数群体中雌性个体数多于雄性个体或者是一雌一雄。89群次中,孤鸭和2—8只群占总群数的87.64%,提示中华秋沙鸭主要以集小群分散活动。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群体大小是(4.85±4.97)只/群。不同集群类型的群体大小差异较大。集群大小可能与采砂、捕鱼、食物的丰富度等环境因子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性比是1∶0.74(n=432)。中华秋沙鸭群体大小与性比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华秋沙鸭     
正野鸭泛指雁形目鸭科中的水禽,常见的如绿头鸭、赤麻鸭、绿翅鸭等。众多鸭科水禽中,有一种冠以中华之名,非常独特,它便是中华秋沙鸭。仅从外表来看,它头上长着冠羽,两胁覆盖鳞片状花纹羽毛,并不出众。出众的是中华秋沙鸭的身世背景,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鸭子,在地球上至少繁衍生息了1 000多万年,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北方物种。中华秋沙鸭是东北亚地区特有水禽,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属  相似文献   

14.
云南发现中华秋沙鸭和黑嘴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发现中华秋沙鸭和黑嘴鸥@杨岚@杨晓君¥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发现中华秋沙鸭和黑嘴鸥CHINESEMERGANSERANDSAUNDER′SGULLWATCHEDINYUNNAN,CHINA1997年1—3月在进行云南省高原湖泊的水禽调查过程中,于...  相似文献   

15.
鹅喉羚     
<正>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生活于亚欧大陆荒漠、半荒漠地区,栖息于海拔1 000~2 500 m的平原、丘陵等高原开阔草原地带。国内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西部和甘肃北部等地,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照片2014年拍摄于甘肃省马鬃山北山羊省级自然保护区(N41°31′37″,E97°05′11″,海拔2 268 m)。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102°19′~102°55′E,29°28′~29°56′N)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动植物资源丰富。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情况,于2021年5月、7月和9月在区内设置6个研究点,在其中布设33条有效样线,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和海拔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并通过访问调查与文献查阅方法对实地调查结果进行补充。结果表明,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现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8科67种,其中两栖动物2目9科31种,爬行动物2目9科36种。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其中,两栖动物除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以外全为东洋界物种,爬行动物中东洋界物种有26种,广布种仅有9种。6个研究点的Shanoon-Win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高到低排序为,新庙、泡草湾、泥巴山、云雾山、大石坝、安靖。对区域内两栖动物的栖息地类型进行比较发现,陆栖-山区高原型生境中生活的两栖动物种类最多。两栖动物的丰富度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爬行动物由于所发现的数量有限,并未发现明显的海拔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贵州习水发现鹰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利用红外相机(LTL-6310,珠海市猎科电子有限公司)对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动物监测,于2017年4月拍摄到一鹰形目(Accipitr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鸟类,经鉴别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经查阅相关文献后确认为贵州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吴志康等1986,王有辉等1996,郑光美2017)。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遵义市习水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50′~106°29′,北纬28°07′~28°34′(孔红2001)。本次对鹰雕的记录共有照片126张,视  相似文献   

18.
中华秋沙鸭在中国的近期越冬分布与数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以往在我国广有越冬记录,但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很少在同一地点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个别地点虽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群体,但缺少持续性观察结果。21世纪初在赣东北的弋阳、婺源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较大越冬群,总数量至少超过100只,且数量和分布地点相对保持稳定。两地记录到的最大数量分别超过该种全球总量的1%,应当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中华秋沙鸭在湖南的新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是我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20.
昆仑山北麓近30年来几种兽类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昆仑山北麓,在行政区划上属新疆和田地区。据1965年钱燕文等的动物区划,隶属于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塔里木盆地省的昆仑-阿尔金山北麓平原洲和皮山-民丰区(Ⅴ级区)。位于东经77°30′—85°00′,北纬34°20′—39°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