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吴秀杰 《人类学学报》2002,21(3):210-210
一个包括遗传学、体质人类学及考古学在内的多学科人类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近日在上海复旦大学成立。为庆祝该中心的成立 ,2 0 0 2年 4月 1 7- 1 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了“2 0 0 2年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暨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来自人类学、遗传学、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 5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多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新世纪的现代人类学研究。近3 0位学者作了大会报告 ,内容涉及人类起源、古代和现代民族关系、古DNA研究、人群体质特征和遗传特…  相似文献   

2.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神经语言学发展至今,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渊源可以追溯到神经学、生理学、解剖学和脑科学的发展。而神经语言学在二十一世纪主要应用在教育方面,并成为了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从英语教学角度来分析神经语言学中英语语言与思维视角的关系,希望为英语教学一线奋斗的同仁们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生物技术逐渐出现,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与行业。在八十年代美国和日本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开展了"用生物方法合成材料"和"使用生物技术创制新材料"的专题研讨会。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生物技术在金属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的成功,至于现代生物技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4.
李锋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8,37(2):176-191
现代人的起源与扩散是当今古人类学界极具争议的问题。目前,"多地区进化"假说和非洲起源为主的"同化"假说是该争议的两大阵营。在"多地区进化"假说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的化石材料,吴新智提出了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附带杂交"的假说,认为中国的现代人主要由本地古老类型人类演化而来。本文从现代人扩散关键时段的考古材料出发,讨论氧同位素5~3阶段(大约13~3万年)考古材料在研究中国现代人形成中的作用和存在的挑战。首先,概括介绍现代人起源的主要假说和现代人扩散的假定路线——南线和北线的多重证据;其次,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境内考古材料的概括,分析不同石器技术可能反映的现代人来源;最后,简要探讨立足考古材料研究现代人起源与扩散的挑战。总体而言,氧同位素5~3阶段的旧石器考古材料支持中国北方南部和中国南方古人类的连续演化,同时也指示了非洲扩散而出的现代人人群自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进入中国的可能性。该模式支持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附带杂交"假说,然而我们也认识到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考古基础仍十分薄弱,使用考古学材料研究现代人扩散的理论基础也需探讨。目前,细化、完善基础考古数据仍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学者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人类化石与考古学证据融合,进而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更为全面地理解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手机、电脑使我们从自由自在的仰望星空、放飞"风筝"的"健康人"快速蜕变为"颈项强直"的"颈椎病患者"。颈椎病就像现代流行病一样正在"井喷式发展",有人预计"21世纪将是颈椎病高发的世纪"。在我开始进行浮针治疗后,也接诊了很多颈椎病患者,年龄从中老年向青少年蔓延。因此,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医者和科普工作者,我不得不沉下心来,专心写一篇如何应对现代颈椎病的专题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对古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桑黄"的名称、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等方面做了补充考证。根据历代本草文献中记载的"桑黄"的特点,将其与现代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进行了生境、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等3个方面的比较考证,并结合粗毛纤孔菌的现代药理活性方面研究成果,认为古代中药"桑黄"应为多孔菌科真菌粗毛纤孔菌。  相似文献   

7.
对古代记载的"青芝"的名称、形态特性、地理分布和药用功效等方面做了本草考证。根据历代本草文献中记载"青芝"的特点,将其与现代中药杂色云芝进行形态学、生境与地理分布等方面的比较考证,结合云芝现代药理活性方面研究成果,认为古代"青芝"应为多孔菌科真菌杂色云芝,并非灵芝。  相似文献   

8.
电又涨价了,汽油又涨价了,争夺石油的战场还冒着硝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工业根基之所在,这些都是现代植物的"祖宗辈"们几亿年前贮藏至今的太阳能,曾经也是"可再生的",不过现在要"再生",时间可长得很了,现代车轮和工业文明等不了这上亿年。而庄稼秸秆是一两年形成的光合产物,含有与煤、天然气、石油一样可以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态学讲座"系列会议是由国内外华人生态学家联合发起、为加强现代生态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热点问题的交流与合作的国际会议.总结了2009年6月27~29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五届现代生态学讲座国际会议的全部二十五场报告,围绕"宏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会议主题,分别从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根际和土壤生态学、分子和行为生态学以及农业生态学等角度进行了分类总结.全部报告可归纳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学机制"两个大的基础理论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必须在人类-自然耦合生态系统的大框架下进行探索.对该会议的进一步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拇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本文由日本作家中村觉的案例引入,阐述了"拇指"教育的涵义和意义,并对"拇指"教育和"食指"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实施"拇指"教育的期望。  相似文献   

11.
遗传学家,DNA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曾经说过:"过去,我们认为命运是天数;现在,我们知道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如今,几乎所有生物学领域、任何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基因。同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约翰·萨尔斯顿更是用一句话解析了基因研究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现代的生物学研究,已经离不开基因库"。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是对语言的研究,是一整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它涵盖了多种各样的包括心理、生理、哲学等多方面并且相互作用的过程。语言能够增强人们对于世界、事物、思考的描述,增强交际的能力。语言训练更能够帮助儿童、成人、甚至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语言习得及恢复,属于神经语言学范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水尧乡现代水族男性进行了体质人类学特征研究。以往的体质特征和遗传特征研究均认为水族群体在特征上的一致性和起源的单一性, 没有提出水族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性的观点。本文研究发现, 荔波水族和三都水族在许多体质特征上表现的较为相近, 但二者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是不容忽视的,这反映出水族群体内部体质的复杂性。研究还发现, 现代中国南北两大人群各自具有的部分典型特征在荔波水族群体内部同时存在。笔者认为这些现象不能用民族起源的"单一说"和"环境适应"概念来加以解释, 提出"具有不同体质特征的人群参与了现代水族的体质构成"假说对其进行解释。本文研究支持中国的现代人群当中存在南、北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的观点, 水族似可做为这种过渡类型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14.
卓婧 《生物学通报》2008,43(5):23-25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第4学习专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生物科技及其向人类社会广泛而深入的渗透,引发了一系列伦理、社会、哲学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3000-2000年前,"西方基因"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存在,这些"西方基因"是经由新疆流向内地的。为探讨这些"西方基因"在中国现代人群中的存在情况,本文对现代华北和云南人类头骨上的欧亚人种特征表现状况作了检查和比较。结果表明:1)欧亚人种特征在现代华北头骨标本和云南头骨标本中都能够检测到。这提示了"西方基因"不仅曾经流向华北,也流向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2)华北头骨所代表的这一人群,在欧亚人种特征平均出现率(AFOERC)上并不比大约3000年前的殷墟人群高。这很可能是由于该华北人群与带有"西方基因"的外界人群往来有限,因而并无更多的"西方基因"流入的缘故;3)云南头骨标本比华北头骨标本在AFOERC上低得多;这可能是该云南人群与当地其他人群发生过频繁的基因交流而弱化了其原有的AFOERC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温腾  徐德琳  徐驰  赵德华  冷欣  耿其芳  安树青 《生态学报》2012,32(11):3606-3612
"现代生态学讲座"是由著名生态学家李博院士创导,国内外华人生态学家联合发起,旨在促进中国现代生态学与世界同步发展,加强国内外生态学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会议。2011年8月1-4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的第六届现代生态学讲座围绕"全球背景下现代生态学热点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主题,进行了23场特邀专家学术讲座,从全球变化背景下:现代生态学方法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响应与反馈、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入侵、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生态、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物生理生态、全球变化背景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水文、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生态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从不同时空尺度、不同学科角度探讨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响应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适应性管理对策。最后,对会议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慈菇”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慈菇"之名使用的中药材,来源于多种不同植物,造成日前在命名和药材使用上的混乱.本文根据古代和现代文献中的图文,以时间为脉络,对山慈菇药用植物的形态性状、古文献的附图、地理分布等进行考证,并澄清了几种古文献里"山慈菇"的原植物,指出<本草拾遗>(唐)记载的"山慈菇"应该是来源于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此后的古文献里记载的"山慈菇"则包括老鸦瓣Tulipa edulis(Miq.)Baker和杜鹃兰C.appendiculata两种植物.而现代文献又收录了两种独蒜兰属Pleione植物及其他多种植物,都不是山慈菇的原植物.  相似文献   

18.
"九蒸九晒"是中药材炮制的一种古法。本文综述了部分中药品种"九蒸九晒"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一些中药品种"九蒸九晒"炮制方法的现代研究;并提出了今后中药材"九蒸九晒"炮制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萌 《人类学学报》2019,38(1):60-76
尼安德特人和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文化精致程度上的区别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考古学者希望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两个假设应运而生:智力水平(尼人不能发展出精致的文化)与文化表现(尼人不需要发展出精致程度较高的文化)。古人类与考古材料显示智力水平假设有缺陷:尼人的基因进入了现代人的基因库中,而且他们有能力学习现代人的技术,在"过渡工业"的材料中可以找到相关证据;与此同时,至今还未找到关系到智力水平的大脑结构证据证明尼人智力水平不如现代人。检验文化表现假设的前提是尼人与早期现代人在智力水平上没有差异,却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网络和社会组织。本文在讨论尼人与现代人人口与社会交流的基础上,认为现代人复杂的社会组织切割了尼人的生活环境,同时火山爆发引起了资源短缺,最终导致了尼人在欧洲灭绝。  相似文献   

20.
<正>按照高中生物学新课标的内容标准编写的课本中,都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该模块以专题形式重点介绍现代生命科学和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等科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