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山甲小传     
张万佛 《化石》2003,(2):23-24
穿山甲 ,掘洞住洞中 ,挖洞之深 ,可以穿山 ,故名。明代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穿山甲为“鲮鲤” ,原因是它形态像鲤 ,表面有鳞片 ,所以就叫鲮鲤 ,今以鲮鲤为它的学名。分类学上 ,它属于哺乳纲 ,鳞甲目 ,穿山甲科。穿山甲在全世界共有 7种 ,三种分布在亚洲 ,4种分布在非洲 ;我国产有二种 ,一种比较常见 ,叫“中国穿山甲” ,另一种是印度穿山甲。穿山甲分布在大沙漠以南至南部、亚洲及其附近岛屿 ,包括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南方及台湾和海南省、马来半岛、苏门答拉、爪哇、巴厘、加里曼丹、巴拉望等地。它们栖息在森林中的浓密灌木丛或山…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8,(12):32-33
穿山甲 穿山甲又叫蚁鲮鲤、石鲮鱼,属哺乳纲穿山甲科。不同个体的成年穿山甲体重和身长差异很大,身长50~100厘米,体重22~37公斤。穿山甲最大的特点是几乎全身覆盖角质鳞片。  相似文献   

3.
穿山甲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因其居于丘陵土穴之中,鳞色又如鲤鱼,故我国古代称之为鲮鲤。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省区均有分布,国外的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尼泊尔等国亦产。在动物分类学上,穿山甲属于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是鳞甲目的唯一代表。它体圆腹大,身长一般约为40—55厘米;尾扁而粗,较体为短,  相似文献   

4.
四川秀山和酉阳地区首次发现穿山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Ja aurild又名鲮鲤。据文献记载,四川除米易、德昌、冕宁、盐源、会理、会东、宁南、盐边和昭觉等县区分布较多外,其它地区分布极少,秀山和酉阳地区未见记载。1987年7月17日我们在秀山县溶溪区捕获一只体重2.5kg,体长43cm,尾长22cm的雌性穿山甲,在室内饲养一月后因病死亡。继而又在秀山县城市场见到大小不等的雌雄穿山甲十余只出售。同年8月酉阳药材公司从该县农村也收购到穿山甲一只。经调查,市场上出售的穿山甲均属本地区所产。说明秀山、酉阳确有穿山甲分布。四川秀山和酉阳地区首次发现穿山甲@张含藻$四川省中医…  相似文献   

5.
知识果味派     
正是真是假穿山甲是爬行动物吗?穿山甲虽然外表看起来和蜥蜴有点像,却是如假包换的哺乳动物。它们和人类一样,是胎生的。穿山甲妈妈直接产下小穿山甲,并用乳汁哺育它们长大。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全身长满鳞片的哺乳动物。传说,它们的鳞片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于是吸引了很多人去抓它们,然后用于食补或入药。事实上,穿山甲的鳞片都是由毛发特化而成,成分跟我们的头发、趾甲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神奇的药效。  相似文献   

6.
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的丘陵山地。由于穿山甲被视为滋补和药用珍品,又无有效的保护措施,遭到乱捕滥猎;加上山地林木被砍伐,使穿山甲的衍生地不断减少,目前各地区穿山甲资源都面临绝境。因此,研究穿山甲的繁衍已十分必要和迫切。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过人工养殖的研究(顾文仪,1983;梁庭敏,1996),但迄今均没有完全成功的先例,其中关键的因素是穿山甲的人工食物难以解决。配制的人工混合饲料,往往造成穿山甲拒食或不适应,患胃肠疾病死亡。因此,…  相似文献   

7.
掌握重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状况是开展有效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野外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和动态变化等资料匮乏,严重制约该物种的保护管理工作。本研究通过系统收集2005—2021年间浙江省各地市有关中华穿山甲的新闻报道、文献资料和红外相机拍摄记录等信息,分析中华穿山甲记录的空间和时间规律。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市有关穿山甲的发现记录有85条,其中可以确定为中华穿山甲的有67条记录。中华穿山甲在浙江各地均有分布,但温州市、丽水市、杭州市等地区分布较为集中。除2008、2009和2011等3个年份没有记录之外,其余年份均有中华穿山甲的发现记录。中华穿山甲表现出明显的月记录规律,发现时间集中在6—8月,这3个月合计记录为35条,占中华穿山甲记录总数的52.24%。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各个自然保护地红外相机的使用,中华穿山甲的记录数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中华穿山甲在浙江省的分布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全省中华穿山甲专项调查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结果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在胃幽门部密度最高,食道、胃贲门部和胃体中未见分布。肠道5-HT细胞密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依次减少,至大肠又显著升高(P〈0.01)。5-HT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锥形,肠上皮中锥形5-HT细胞通过顶部较长的胞突通向肠腔,基部较宽的胞体与固有层相接触。结论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同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中国穿山甲消化道中5-HT细胞的分布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9.
Zhou ZM  Zhao H  Zhang ZX  Wang ZH  Wang H 《动物学研究》2012,33(3):271-275
甲片对于穿山甲具有重要的防护功能,其形态差异反映了穿山甲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进化。该文对35只中国穿山甲和119只爪哇穿山甲甲片干重的异速生长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爪哇穿山甲较中国穿山甲的甲片干重相对于头体长具有更高的异速生长速率(P=0.005):爪哇穿山甲的甲片干重相对于头体长具有正的异速生长速率(b=3.725,P=0.001),而中国穿山甲的甲片干重相对于头体长则是等速生长(b=3.105,P=0.054)。这可能是由于较低纬度地区生活的爪哇穿山甲较较高纬度地区生活的中国穿山甲受到了更大的捕食压力影响。由于穿山甲甲片是一种重要传统中药材原料,相关违法贸易案件频发,且数量巨大。为推算穿山甲的涉案个体数量,建议这两种穿山甲甲片干重与个体数的换算标准为中国穿山甲573.47g,爪哇穿山甲360.51g,但是当两种穿山甲大量甲片混合在一起时,建议采用上述两个参数的平均值,即466.99g,以此为穿山甲甲片贸易案件的司法鉴定以及司法审判中的定罪量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物种, 也被列入CITES附录I。分布现状信息的匮乏是制约该物种保护规划制定与保护行动开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和样线调查法, 于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海南尖峰岭林区进行中华穿山甲海南亚种(M. p. pusilla)的监测调查, 分析评估了其分布与保护现状。调查发现: (1)尖峰岭林区7个公里网格内的8台红外相机拍摄到10次中华穿山甲出没的影像, 且在11个网格内见到35个觅食洞穴, 其中在红外相机损失率较低的南中区域记录到的中华穿山甲实体数量和洞穴数最多; (2)中华穿山甲主要分布于尖峰岭林区400-1,000 m海拔区域, 林区的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内仍然有3台红外相机拍摄到中华穿山甲及调查记录到18个觅食洞穴。结果表明: 海南尖峰岭林区仍然存在中华穿山甲种群, 目前可能被海拔等因素隔离为3个小种群; 人为干扰是影响该物种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管理部门要落实各项管护制度并加强巡护管理力度以把人为干扰程度降到最低; (2)管理部门在今后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调整时可将有中华穿山甲等极危物种分布的一般控制区调整为核心保护区, 而在未调整规划前则要重点加强该区域的管理, 对建设项目布局等要尽量避开该区域; (3)尽快开展尖峰岭林区中华穿山甲的生境适宜性分析及廊道研究, 以使该物种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4)今后要定期开展其监测与保护研究, 明确尖峰岭林区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5)在海南岛范围内开展中华穿山甲资源调查, 明确该物种在海南的种群数量及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染色体数目2n=40。除着丝粒C带外,还有染色体端部C带和插入性C带。两对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部位有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本文对穿山甲核型的多态性以及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的结构,性染色(X,Y)在减数分裂前期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历史分布区面积和野生种群数量最大的国家。中华穿山甲曾广泛见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 但20世纪中期以来, 由于其甲片被作为贵重的中药材原料, 加之地下野味市场的需求, 大量非法捕猎使得我国野生穿山甲经历了剧烈的分布区缩减和种群下降。目前, 中华穿山甲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危(CR)等级。中华穿山甲分布范围广、种群密度低、活动隐秘、调查难度大, 摸清其野外分布现状是当前穿山甲研究与保护中的首要任务。为此, 本研究通过检索2010-2020年间全国范围内中华穿山甲的发现记录, 统计中华穿山甲的目击数量、空间分布以及后续状态, 制作物种分布地图, 并与历史分布情况进行对比, 以评估其野生种群的分布现状与分布区变化。2010-2020年共在11个省级行政区收集到中华穿山甲确认记录142条, 主要集中于大陆华东地区及台湾岛, 台湾、浙江、广东三省记录位点数占全部位点数的67.6%; 相较其历史分布区, 西南、华南地区近年来野外确认较为匮乏。近10年来我国的中华穿山甲记录呈逐渐增多趋势, 86%被发现的实体穿山甲得到救助、放归或未被干扰。本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中华穿山甲在我国, 尤其是华东及台湾地区, 仍具有一定数量的野生种群分布, 且近年来民众对于穿山甲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然而, 现有调查和资料仍不足以对该物种进行全面的现状评估, 亟需加强对我国野生穿山甲种群的调查、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穿山甲胃癌及其病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我们首次从穿山甲(Manis中pcntadactylus)发现了胃的良性肿瘤,1982年发现了恶性肿瘤。1953年,作者又对50只穿山甲的胃脏进行了研究。经病理诊断证实,总计在1981—1983年间,于72只穿山甲共检出胃鳞状细胞癌7例、胃乳头状瘤4例(其中一例已癌变)和胃腺瘤性息肉一例。此  相似文献   

14.
穿山甲饲养方法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穿山甲(Manis pantadactyla)是我国鳞甲目动物唯一的代表。因食性特异,它的食物在人工饲养下难以满足,饲养寿命在我国很少有超过半年的。所以在动物园展出穿山甲也就不多。穿山甲的披鳞甲奇特的外形,特殊的食蚁习性以及它的经济意义,都是应该向人们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头骨量度的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诗宝   《兽类学报》2004,24(3):211-214
全球共有7种穿山甲。本文报道的是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的头骨形态学资料,涉及头骨特征描述和一些形态学指标测定。被测定的指标主要有颅全长、基底长、腭长、眶间宽、后头宽、鼻骨长、鼻骨宽、脑颅高、听泡长和下颌长,并且在这两个物种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这两个物种头骨形态十分相似,但马来穿山甲头骨细长,听泡长小于10mm(n=12),鼻骨狭长,前后部宽窄相似,两鼻骨外侧缘内凹或平行,鼻骨宽长之比值小于0 3000(0 2025~0 2811,n=12);而中国穿山甲头骨较粗短,听泡长大于11mm(n=46),鼻骨宽短,后部较前端宽,外侧缘外凸,鼻骨宽长之比值大于0 3000(0 3154~0 5325,n=33)。这些异同之处,可以作为区分这两个物种的依据。(2)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与海南亚种头骨各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 05),用颅全长是否大于83mm来区分这两个亚种不能成立,但海南亚种头骨上颌骨的颧突和鳞骨的颧突通常越过眶颞窝完全相接触,如果不是这样,则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小的骨质棒状结构将它们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6.
穿山甲是一种常用作传统中药的珍稀动物,由于人为的滥捕,穿山甲已成为一种濒危动物.开展穿山甲的人工饲养,扩大物种繁殖和保护,已成为保护穿山甲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穿山甲生活习性和人工繁养的多年研究,总结制定出一整套优质高产养殖技术规范化操作规程:场地的选择与建造、种苗来源、饲料调配、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疾病防治和出栏时间等,以利于进一步快速有效地扩大穿山甲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属于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对中华穿山甲的非法捕杀曾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穿山甲分布状况不明,极大地制约了对该物种的有效保护。搜集了近年来国内中华穿山甲的救护记录和救护新闻,甄别出67个记录分布点,利用最大熵模型软件(MaxEnt)进行因子筛选,结果表明最冷季度降水量、人口密度、年降水量、坡度、坡向、海拔等6个环境变量是与中华穿山甲分布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基于6个主导环境变量构建的MaxEnt模型AUC平均值为0.961±0.014,预测结果达到极好标准。刀切法(Jackknife)表明,其中最冷季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和海拔是影响中华穿山甲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华穿山甲适宜生境(出现概率大于0.498)具有以下特点:最冷季度降水量141.22-439.46 mm,年降水量1471.67-2386.56 mm,人口密度≥390人/km2,海拔<316.98 m。该模型预测中华穿山甲在我国的潜在分布适宜区主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总面积约为74.27×104 km2,占国土面积的7.73%,主要集中在江西、广东、湖南和广西省,面积分别占该区域的97.58%,89.65%,76.90%和73.08%;其次是浙江、福建、台湾和安徽省。湖北、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也有中华穿山甲的零星分布。湖北东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等与江西接壤的区域也是中华穿山甲的重要潜在分布适宜区。明确中华穿山甲的潜在分布适宜区,可为该物种的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及资源保护问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全世界穿山甲共有七种,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出产的主要是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分布于南方各省的热带性地区,此外向南延至印支半岛、缅甸、尼泊尔等地。目前穿山甲数量较少,已列为  相似文献   

19.
<正>拥有一身"超能力"的穿山甲平时是什么样子的?糖兄最初以为,像穿山甲这种天生富贵的酷客,平时一定处在食物链的顶端,随便放出一招就能一击制敌,分分钟抢占动物界宝座。可是,深入了解之后,糖兄大跌眼镜,穿山甲的日常不仅不酷不炫,简直就是呆萌。这么说好了,如果穿山甲全是女的,那么,全世界所  相似文献   

20.
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为极度濒危物种,已报导该物种的怀孕期长度差异较大,需要更多的直接观察案例来确定其怀孕期长短。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穿山甲人工救护与繁育基地通过室内圈养方式驯养穿山甲,记录了14例马来穿山甲产仔情况:其中圈养前野外受孕、场内产仔9例;野外受孕、圈养死亡的母体1例;不确定受孕情况母兽产仔1例;圈养条件下交配怀孕并产仔3例,其中2例是母兽进场后第2次产仔。根据初步观察结果,估计马来穿山甲孕期为5~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