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我校有三项教学成果获得三等奖。近年来,我校已先后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共25项。这三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分别是:由李毅教授主持的《民办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董妍玲教授主持的《新建本科院校基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基因工程课程群建设与实践》,周方副教授主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李静  谭海刚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4):1410-1416
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对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基于"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融合教学模式,并对该教学模式的课前问题导入、课中问题介入和课后问题反馈实施过程以及实践成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与创造能力,那么对于教师来时,课堂教学能力是否符合教学发展的要求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产实习是本科阶段大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开展工程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本文介绍了滨州学院“生物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课程组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立足黄河三角洲——滨州生物与医药产业集群特色,深化校企合作,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多克隆抗体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课程持续改进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一方面对其开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内容进行设计与重排,利用虚拟仿真等线上资源和平台开展培训,并通过实操检测和“校友邦”等软件平台进行实习过程记录、追踪与监测;另一方面建立注重实习过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考核方式和持续改进的双向评价模式。通过近年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促进了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对同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专家评议通过,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的申请,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的基础上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汉商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学校首批升本专业之一将于2013年9月正式招生。本文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义、产生、发展及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与发展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文涛  张帆  江凌  高振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11):4730-4741
伴随着我国生物工程相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之相关的人才需求及培养质量也受到广泛关注。为解决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未能紧密契合行业企业所需等方面的不足,切实发挥专业特色,有效深化校企合作,促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南京多所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围绕培养“品行正、学习好、能力强”人才,立足学科比较优势,大力推行并持续优化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科产教融合,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质工程实践教育。前期育人成效表明,该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等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照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的教学理念,详细阐述笔者教学团队经过5个轮次的教学实践和持续改进,逐步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重点阐述了课程教学项目的遴选、教学过程的实施方式、课程过程性考核办法以及“监控-评价与反馈-改进”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通过分析3届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分布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发现笔者教学团队所形成的“生物工程项目实践创新课程”教学逻辑与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学生成绩,也可以保证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文中所述教学逻辑与教学方法有望为当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项目实训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思维好、团结协作能力佳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强的新型综合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从高水平专业比赛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依托强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构建具有“生物创客”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了生物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满足了生命科学飞速发展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结合长治学院的学科建设,探讨了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建立了由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开放学科实验室为学生搭建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借助微信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交流学习,构建了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后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生态学本科专门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深入思考和探索高等院校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生物信息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方法,社会对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生物信息学的本科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探索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本文以中美两国开设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对象,分别选取一些代表高校并进行深入调研,对比分析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结果显示,生物信息学的跨学科性质在各高校中均得到一定体现,培养学生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共识。同时,根据调研的结果,也对国内生物信息学本科教育提出一些启发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民办高校培养银领人才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银领教育的特征和实施条件。从改革、创新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法,构建银领人才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培养银领人才的具体建议及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教育与国际接轨,对于促进学科与学术前沿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实施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其可行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防原医学是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军事医学课程,理解和掌握防原医学知识,是成为具有全面技能的军事医学人才的基础。为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本文结合第四军医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对课程标准的内容制定和实施进行思考,探索课程标准下的防原医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造就新时期军事变革条件下的优秀人民军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三级甲等医院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和产出评估模型,了解其科研投入和产出的相对效率。有的放矢地针对实验室发展现状,提出个体化建设举措,主要包括: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医院科研资源平台、进行个体化人才培养、加强科研项目的立项服务,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建设有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和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本研究结合医学院校特点,充分利用"医"和"药"的资源,合理安排实验项目,构建了科学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结果表明该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操作能力显著提高。为强化发酵工程教学,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将成必然。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高校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其中,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简称“三生”专业)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农业高校“三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待加强、学生自主选修空间需扩大、实践教学要强化等问题。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提出新时代加强“三生”专业建设的举措,如加强情怀教育、重构课程体系、推进协同育人、加强师资建设、建立质量文化等,以培养高素质的“三生”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索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高产培育新方法。【方法】胭脂虫的室内培养模式有采摘茎片培育模式和种植培育模式两种。本研究在采摘茎片模式下开展了培育环境构筑、平铺培育、接种方式、蔗糖培育等培育技术的研究;在种植模式下进行了接种方式、轮放培育和寄主高度控制的培育技术研究。【结果】探索出胭脂虫在两种模式下的新培育方法。【结论】在采摘茎片培育模式下,采用松针覆土保湿效果较好;平铺培育产量较高,值得推广;悬挂培育宜采用网兜内置谷草接种方式。蔗糖对胭脂虫有明显助食作用,喷洒适当浓度的蔗糖有助于提高胭脂虫的产量。在种植模式下,宜进行轮放培育,寄主植株高度控制在100 cm之内且茎片级数在4级之内,可避免植株倒伏及断离。采用纱网撒种方式,可节约接种环节中大量人力。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社会需求,暨南大学于2003年依托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开办了生态学本科专业,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该文从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回顾了办学以来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