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星  房家声 《植物研究》1994,14(3):247-249
本文报导了辽宁省首次发现的中国耳叶苔科-新记录种即本州耳叶苔。作者在研究东北耳吉苔科标本过程中,发现了本州耳叶苔,该种原仅在日本和朝鲜有报导,为我国新记录,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建成  崔彦伟 《植物研究》2002,22(4):412-416
在研究标本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河北省苔类植物新纪录属--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进行了首次报道,其中包括达乌里耳叶苔F. davurica、达乌里耳叶苔凹叶变种F. davurica var. concava、石生耳叶苔F. inflata、盔瓣耳叶苔F. muscicola、陕西耳叶苔F. schensiana、塔拉大克耳叶苔F. taradakensis、远东耳叶苔F. fauriana和筒瓣耳叶苔F. diversitexta等7种1变种。本文对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作了初步讨论,并编制了河北省耳叶苔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赵建成  崔彦伟 《植物研究》2002,22(4):412-416
在研究标本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河北省苔类植物新纪录属-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进行了首次报道,其中包括达乌里耳叶苔F.davurica、达乌里耳叶苔凹叶变种F.davuricavar.concava、石生耳叶苔F.inflata、盔瓣耳叶苔F.muscicola、陕西耳叶苔F.schensiana、塔拉大克耳叶苔F.taradakensis、远东耳叶苔F.fauriana和筒瓣耳叶苔F.diversitexta等7种1变种。本文对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作了初步讨论,并编制了河北省耳叶苔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作者于2020年在福建长汀进行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苦苣苔科异叶苣苔属植物,经过2年多次跟踪调查鉴定,确认为苦苣苔科一新种——闽西异叶苣苔(Whytockia minxiensis),并提供了该新种的描述和图片资料。闽西异叶苣苔子房2室,雌蕊柱头椭圆形,叶背密被短柔毛,花萼具毛,可与相近种台湾异叶苣苔(Whytockia sasakii)区分。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FJFC)。  相似文献   

5.
大叶苔属大陆新发现及棕色原丝藓中国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星  高谦 《植物研究》1995,15(1):57-60
作者在研究中国西南地区苔藓植物时,发现了中国大陆一新记录属-大叶苔属,并首次了报导了大叶苔的孢子体,同时发现了中国藓类植物一新记录种-棕色原丝藓。  相似文献   

6.
傅星  高谦  李乾  房家声 《植物研究》1995,15(1):57-60
作者在研究中国西南地区苔藓植物时, 发现了中国大陆一新记录属一大叶苔属(Scaphophyllum), 并首次报导了大叶苔(S. speciosum(Horik.)Inoue)的孢子体. 同时发现了中国藓类植物一新记录种一棕色原丝藓(Tetrodontium browniamum(Dicks.)Sohwaegr.).  相似文献   

7.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资源及其环境作了简要论述。业已发现,百山祖有叶附生苔5科13属38种,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叶附生苔的分布中心之一,特别是十九源和百山祖冷杉附近,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大,是叶附生苔生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是目前已知江西叶附生苔的分布南界。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11属和19种(含变种),分布于海拔450 ̄700m的常绿阔叶林内。其中,东亚细鳞苔、白边疣鳞苔、皱萼苔、喜马拉雅片鳞苔内齿瓣变种为江西新记录。尖叶薄鳞苔、尖舌扁萼苔、台湾片鳞苔和列胞疣鳞苔是九连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泛热带及东亚区系成分是构成该区叶附生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47.37%和42.1  相似文献   

9.
孙军  曹同  高谦 《云南植物研究》2002,24(3):311-312
疣叶苔属Horikawaella是隶属于苔类植物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中的一个属。该属首先由Hattori和Amakawa (1971)以疣叶苔 (Horikawaellasubacuta (Herz.)Hatt.etAmak .) (=AnastrophyllumsubacutumHerz.)为模式于 1971年创立。Amakawa和Hattori在研究尼泊尔的标本时发现了本属的另一种H grosse verruosaAmak .etHatt.。衣艳君等 (1998)在研究中国云南地区标本时又发现报道了本属另一新种…  相似文献   

10.
对8种耳叶苔属(Frullania)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其中,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7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子形态及纹饰,所观察的孢子都为近球形或近多角形,无萌发孔,属于中型孢子(25~45 μm),表面纹饰为密集型疣状(颗粒状),其中4种具有明显的莲座状结构.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4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壁结构,结果显示,4种孢子的壁层超微结构相似:周壁为颗粒状物质,覆盖在外壁表面.外壁有多个数量不等的玫瑰状结构,周壁颗粒物质填充在内.内壁与外壁分层不明显,由外向内电子层密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首次发现圆叶疣叶苔Horikawaella rotundifolia C.Gao et Y.J.Yi雌株,并对该种进行了完整描述。从雌株的特征来看,疣叶苔属在叶苔科内具有特殊的系统位置。圆叶疣叶苔为中国特有种,本次研究将其分布范围由云南扩大至四川。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分布于广西石灰岩山地及岩溶洞穴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泡叶报春苣苔P.bullata S.N.Lu & Fang Wen。泡叶报春苣苔与荔波报春苣苔P.liboensis(W.T.Wang & D.Y.Chen)Mich.Mller & A.Weber和桂林报春苣苔P.gueilinensis(W.T.Wang)Y.Z.Wang相近,以叶两面均具直立柔毛,叶上面呈显著泡状,具较多花序,(1)2~9条,花序梗较长,(4.0)8.5~15 cm,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大小为7 mm×1 mm,花大,长4.2~5.3 cm,粉紫色,退化雄蕊较长,13~15 mm,花期在11月而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塔叶苔属及其新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叶苔属为1894年由F;stephani建立的单种属,即塔叶苔。以前该属在我国的分布仅见于台湾,福建,云南和四川,现见于江西省,为该属植物的新记录。塔叶苔的配子体和孢子体表明,它宜被作为大萼苔科内的一个亚科处理,在亲缘关系上与叉苔目较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挺叶苔属(Anastrophyllum (Hepaticae))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高谦  曹同 《植物研究》2002,22(2):131-132,T001
本文报道了挺叶苔属(Anastrophyllum)的一中国新记录种毛口挺叶苔(Anastrophyllum piligerum(Nees)Steph.),并对该属的分类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异叶苣苔属地上茎的生长式样及其系统发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异叶苣苔属植物地上茎形态发生过程的观察旨在揭示该属地上茎的生长式样。该研究发现异 叶苣苔属植物地上茎的生长式样并不是以往所认为的简单顶端生长。该属植物的顶芽已完全受到抑制。其地上茎实际上是萌发于小型叶叶腋的侧芽替代顶芽生长所形成的各级侧枝系统,即合轴分枝系统。异叶苣苔属植物地上茎的不分枝情况是位于大型叶叶腋的腋芽受到抑制所致,纯粹是一种次生现象,并不是尖舌苣苔族植物原始祖先的孑遗性状。尖舌苣苔族其他属植物地上茎的生长式样并不均是从异叶苣苔属植物的生长式样演化而来。出蕊苣苔属和异叶苣苔属植物地上茎的生长式样可能来自同一个不太远的祖先,但已经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化。独叶苣苔属植物复杂的圆锥状对花聚伞花序并非从异叶苣苔属地上茎上部,即生殖生长部分退化而来,乃幼态成熟的复化过程所致。尖舌苣苔属的总状花序可能更接近尖舌苣苔族的原始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16.
孙军  段玉玺 《植物研究》2007,27(2):139-140
本文订正了叶苔属(Jungermannia) 3个非法命名多萼叶苔(J. polycarpa Gao et Bai)、疏叶叶苔 (J. laxifolia Gao)和矮株叶苔(J. brevicaulis Gao &; Bai);其正确命名分别为多萼叶苔(Jungermannia multicarpa C. Gao et J. Sun)、疏叶叶苔(Jungermannia sparsofolia C. Gao et J. Sun)和贡山叶苔(Jungermannia gongshanensis C. Gao et J. Sun)。  相似文献   

17.
异叶苣苔属(苦苣苔科)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特有异叶苣苔属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该属所研究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18,染色体长度在2.0µm以上,在尖舌苣苔族所报道的染色体中显示出较原始的性状。尖舌苣苔 族的染色体基数可能是x=9。异叶苣苔属的间期核均为复杂型;前期染色体呈渐变型。核型从对称型 向不对称型的演化主要表现在近中部着丝粒,尤其是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比例的增大。毕节异叶苣苔 W.bljieensis和峨眉异叶苣苔W.tsiangiana var.wilsonii的核型分别为2n=2m+8m+8sm(1sat)和 2n=2m+8m(1sat)+8sm(2sat),较为对称。紫红异叶苣苔W.purpurascens和白花异叶苣苔W. tsiangiana var. tsiangiana的核型分别为2n=4m+6sm+8st(1sat)和2n=4m+8sm(2sat)+6st,比较 特化。河口异叶苣苔W.hekouensis的核型是2n=4m+10sm(1sat)+4st,处于二者之间。峨眉异叶苣 苔和原变种白花异叶苣苔的核型差异较大,在外部形态方面二者之间的性状变异也间断较大。本文建 议将该变种从白花异叶苣苔W.tsiangiana中移出自成一种,并和毕节异叶苣苔近缘。  相似文献   

18.
九龙大雾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龙大雾山已知叶附生苔类植物有5科10属12种,其中有5属6种,即双齿护蒴苔、小叶拟大萼苔、东亚指叶苔、四齿异萼苔、双齿异萼苔和台湾角鳞苔,均为我国叶附生苔类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异叶苣苔属(苦苣苔科)雌蕊的畸形发育及其系统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叶苣苔属(苦苣苔科)雌蕊的畸形发育及其系统意义王印政潘开玉李振宇洪德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100093)ANANAMORPHOSISOFGYNOECIUMINWHYTOCKIA(GESNERIACEAE)...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叶胶耳属Phyllogloea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刘氏叶胶耳Phyllogloea liui Liu et Cao。新种模式标本为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防疫站刘美华先生采自安顺市甘堡林场海拔1290m处山林内的朽枝上。新种种名即为纪念刘先生而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