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世纪的保健干果—澳洲坚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辉 《生命世界》2002,(1):22-23
澳洲坚果,又称夏威夷果、昆士兰粟、澳洲胡桃。为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植物,该属植物共有10种,栽培最普遍的是光壳种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和粗壳种澳洲坚果(M.tetraphylla)两种。澳洲坚果为常绿乔木,树冠高达18m,冠幅15m,经济寿命为40—60年,原产地有100年以上的老树,仍生长良好。三叶轮生或四叶轮生,每个叶腋内垂直排列3个芽,叶片细长、革质,叶面浓绿,具光泽,叶缘波浪形,有刺或无刺,叶长10—50cm。花为总状花序,长100—300mm,小花100—300朵,花为两性花,但为不完全花,无…  相似文献   

2.
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又名澳洲胡桃、昆士兰栗,香港称“夏威夷果”,为国际上价值最高的坚果。属山龙眼科高大常绿乔木,高可达18米,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昆士兰州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亚热带雨林中。澳洲坚果分光壳种和粗壳种,叶革质,长  相似文献   

3.
澳洲坚果SCoT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的SCoT最适反应体系,用单因素设计方法对影响SCoT-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筛选,并构建了澳洲坚果种质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的SCoT最适反应体系为: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0μL,包含2.5 mmol L–1Mg2+,0.3 mmol L–1dNTPs,0.8μmol L–1引物,40 mg L–1模板DNA和1.0 U Taq DNA聚合酶。最适退火温度为50℃。该反应体系对澳洲坚果种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较高的分辨率。选用多态性良好的单引物SC5和引物组合SC34+SC39,可以将12份澳洲坚果种质完全区分开,每份种质都各有独特的指纹图谱,置信概率达到99.988%。构建的SCoT反应体系可为澳洲坚果种质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引种澳洲坚果成为经济市场后,再了解澳洲坚果的绿化价值及其广乏用途后,镇沅要引种试种之前分析该树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开始进行引种试验。在试种中通过观察、总结经验,采取技术措施并提出推广栽培意见和建议,带动广大群众发展澳洲坚果产业。  相似文献   

5.
综述澳洲坚果仁及其油和油粕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应用,为澳洲坚果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顽拗植物澳洲坚果成熟叶片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富含多糖、多酚等杂质的特点,建立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提取高质量 DNA 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提取澳洲坚果样品的总DNA,并对产物进行紫外、电泳及PCR扩增检测.结果:改良CrAB法的平均产率为13.6μg/g,略低于改良SDS法18.5μg/g,但改良CTAB法可有效去除多糖等杂质,获得的基因组DNA质量高.OD260/OD280均在1.7~1.9之间.进行ISSR扩增可获得清晰、多态性好的条带.结论:改良CrAB法较之改良SDS法更适合于从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提取高质量DNA.  相似文献   

7.
冯伟业  杨杰  王春田   《广西植物》1992,(2):165-171
澳洲坚果是世界上一种新兴的、商品价值很高的果树。1989年在广西南宁引种试种成功。本文初步阐述澳洲坚果在该地区的生长、开花、结果等特性与气象关系及产量、质量的情况,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及生产性试种前景。  相似文献   

8.
冯伟业  杨杰  王春田   《广西植物》1992,12(2):165-171
澳洲坚果是世界上一种新兴的、商品价值很高的果树。1989年在广西南宁引种试种成功。本文初步阐述澳洲坚果在该地区的生长、开花、结果等特性与气象关系及产量、质量的情况,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及生产性试种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澳洲坚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利用PCR技术从澳洲坚果品种“桂热一号”叶片中克隆MiMYB2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对其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MiMYB2(NCBI登录号:MN254976)基因cDNA序列全长1 210 bp,开放阅读框(ORF)1 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MiMYB2编码一个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且定位于细胞核的不稳定亲水蛋白,含两个SANT保守结构域,属于R2R3-MYB家族。BLAST分析发现MiMYB2与荷花NnMYB3-like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将MiMYB2与AtMYB17、AtMYB106和AtMYB16聚类为S9亚族。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MiMYB2基因在“桂热一号”和“695”品种澳洲坚果枝条、花和叶片中的表达模式,表明MiMYB2在“桂热一号”品种花中的表达量最低,“695”品种花中的表达量最高。推测MiMYB2与澳洲坚果花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为阐明MiMYB2基因在澳洲坚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中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逆境抗性中潜在功能,从‘桂热1号’品种果实中克隆MibZIP1基因。结合转录因子结构分析和不同处理下表达规律进行分析发现MibZIP1基因序列长度1 157 bp,基因编码区长度927 bp,编码308个氨基酸。MibZIP1存在典型bZIP superfamily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出澳洲坚果MibZIP1、蒂罗花(Telopea speciosissima)TsbZIP60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NnbZIP60亲缘关系较近。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ibZIP1在‘桂热1号’品种叶片中的表达量最低,在‘695’品种枝条中的表达量最高。其在受玉米素、水杨酸、乙烯利和脱落酸处理的“桂热1号”叶片中显著上调表达,在赤霉素和过氧化氢处理的“桂热1号”叶片中表达差异不显著。推测MibZIP1与澳洲坚果抗逆性有关,为研发澳洲坚果新型栽培和激素调控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MADS~box家族基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在植物花发育的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MADS-box基因在澳洲坚果花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澳洲坚果'695'为试材,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获得澳洲坚果MADS-box类转录因子基因cDNA全长,命名MtMADS1-like(GenBank登录号:MK491608).该基因全长96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5'-UTR和3'-UTR分别为58 bp和237 bp.序列分析表明,MtMADS1-like具有保守的MADS-box结构域(MADS-MEF2-like)和半保守的K-box结构域,属于Type Ⅱ型MADS-box家族基因.进化分析表明,MtMADS1-like与其他植物中MADS-box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与猴面花(Erythranthe guttata)MADS-box家族中SVP254的同源性高达67.10%,亲缘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tMADS1-like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具备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了二级结构的主要蛋白框架,三级结构中MADS-box结构域和K-box形成该蛋白的核心结构,并且作为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qPCR分析表明,MtMADS1-like基因在不同的澳洲坚果品种中差异表达,在品种'333'中表达量最高,在品种'344'中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验证MtMADS1-like的功能及阐明澳洲坚果花发育和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MADS~box家族基因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在植物花发育的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MADS-box基因在澳洲坚果花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澳洲坚果'695'为试材,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获得澳洲坚果MADS-box类转录因子基因cDNA全长,命名MtMADS1-like(GenBank登录号:MK491608).该基因全长96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5'-UTR和3'-UTR分别为58 bp和237 bp.序列分析表明,MtMADS1-like具有保守的MADS-box结构域(MADS-MEF2-like)和半保守的K-box结构域,属于Type Ⅱ型MADS-box家族基因.进化分析表明,MtMADS1-like与其他植物中MADS-box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与猴面花(Erythranthe guttata)MADS-box家族中SVP254的同源性高达67.10%,亲缘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tMADS1-like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具备信号肽,属于非分泌蛋白,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了二级结构的主要蛋白框架,三级结构中MADS-box结构域和K-box形成该蛋白的核心结构,并且作为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qPCR分析表明,MtMADS1-like基因在不同的澳洲坚果品种中差异表达,在品种'333'中表达量最高,在品种'344'中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验证MtMADS1-like的功能及阐明澳洲坚果花发育和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根系甲醇溶提物影响离体培养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生长发育的试验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根系甲醇溶提物对离体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igaspora margarita)孢子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孢子萌发率,增加菌丝长度。浓度为20%~100%的甲醇溶提物均可显著促进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生长发育,其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60%的甲醇溶提物效果最明显。Glomus mosseaeGigaspora margarita孢子萌发率随着甲醇溶提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60%甲醇溶提物孢子萌发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1.7%和76.0%。Glomus mosseaeGigaspora margarita孢子菌丝长度也表现为随洗脱剂浓度的升高,菌丝生长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洗脱剂浓度为60%时菌丝长度达最长,分别为31.2和28.0 mm。澳洲坚果根系甲醇溶提物中含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含量与甲醇洗脱剂的浓度有关,当浓度为60%时,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通过对澳洲坚果根系甲醇溶提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与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甲醇溶提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与离体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甲醇溶提物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越高,其对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和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集经不同水分胁迫处理的澳洲坚果植株的花粉进行生活力测定和贮藏性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增加而下降。常温下正常发育花粉可保存6d左右,此后萌发率逐渐下降;而处于水分胁迫下的花粉,6d后生活力迅速降低;水分胁迫程度越严重,花粉生活力下降越快。几种处理的花粉有效贮藏期分别是:饱和灌溉处理6d,正常灌溉处理30d,水分亏缺处理10d,严重干旱处理(CK)4d。研究还表明,品种间花粉贮藏性表现为Kau >Pahala >O.C.。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染色鉴定方法为联苯胺染色法。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澳洲坚果光壳种(Macadamia integrifolia Maiden&Betche)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其叶绿体基因组的51条蛋白编码序列,系统分析其密码子的使用模式及其特征.密码子偏好性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叶绿体基因密码子3位碱基的GC含量次序为GC1>GC2>GC3;有效...  相似文献   

16.
屯粮季,松鼠变身坚果狂每年的夏末至秋末,是松鼠们搜集坚果,为自己储存冬粮的季节。和居住在彭伯顿山谷里的成千上万只松鼠一样,每到这时,逗丁就会变成十足的坚果狂。除了吃饭和睡觉,它会一刻不停地挑选、摘取、埋藏坚果。这个屯粮季,逗丁立誓要打破去年38955颗的记录,至少埋藏38956颗坚果,一颗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17.
啮齿动物对锐齿槲栎坚果的取食模式及坚果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磊  高贤明 《生态学报》2006,26(11):3533-3541
啮齿动物对栎属坚果的捕食和传播是栎林能否进行实生苗成功进行更新的关键因子。2002-2003年,通过对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坚果进行烧焦炭化、2种胶带包裹、系绳、染色、埋藏、放置背景颜色的4种改变、切半和对照12种处理,观测坚果的留存与啮齿动物就地捕食和搬运等作用下的变化动态及其最终数量或比例,以研究啮齿动物对坚果的捕食、搬运、丢弃、埋藏等作用以及最终留存的数量与特点,测定完好坚果的比例在啮齿动物捕食前和捕食后的变化,结果发现:(1)丢弃坚果中非完好的比例较捕食前有显著的增加(P〉0.05),表明啮齿动物咬开坚果后才能识别坚果是否完好并进一步确定是否继续捕食。(2)与对照比较,坚果的命运可分为4类:①简单埋藏、放置黑色纸上的坚果命运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周围环境简单变化的敏感性低,且更加适应黑色背景。②系绳、染色、切半、以白、绿、红纸为背景放置坚果的处理。就地捕食的速率显著降低,持续时间不变;与对照相比,搬运的速率早期相同,后来略有升高,搬运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加,最终被搬运的比例增加而就地捕食的比例降低,留存的坚果为0。说明坚果的附着物、颜色、完整程度、放置背景等改变后,有助于提高啮齿动物对捕食风险的估计,并相应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③烧焦坚果就地捕食和搬运的开始速率接近0,至第4-5天。速率提高至最大值,然后再降低至0,结果就地捕食和搬运的比例都明显的下降,留存的坚果比例为49.6%,其中就地捕食的比例相对于搬运的比例明显减低,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气味的变化同样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从而增加了留存;而搬运速率由开始时极低逐渐升高的现象,表明啮齿动物对于食物气味的变化可能采取试探的策略,经过试探再加快搬运速率。④胶带包裹处理的坚果,啮齿动物就地捕食的开始速率接近0,在第4天上升为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结果坚果留存为0,就地捕食的比例低于5%,搬运的比例增加。啮齿动物对坚果气昧和状态共同的变化同样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而对搬运同样采取试探的策略,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的感知可能属于视觉和嗅觉混合作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昆虫寄生对栓皮栎坚果特征和萌发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多种昆虫常寄生于栎属植物的坚果中, 进而影响种子的质量、 萌发、 幼苗建成等植物的更新过程。为探讨昆虫寄生与上述过程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于2007年和2008年在太行山济源地区调查了昆虫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坚果的寄生情况, 同时探讨了昆虫寄生对坚果单宁水平、 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并于2007年9月, 分别将完好的和昆虫寄生的栓皮栎坚果种植于土壤4 cm深处, 对坚果萌发情况、 幼苗出土时间、 叶片数量和生物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2007年栓皮栎坚果的虫寄生率为30.04%, 显著低于2008年(47.68%), 表现出年际变化; 2)虫寄生坚果中单宁酸含量(11.54%±1.36%)显著高于完好坚果(7.36%±1.31%)(P=0.004); 3)虫寄生坚果的鲜重、 直径、 长度均小于完好坚果; 4)虫寄生坚果的霉烂率(28%)和不完全萌发率(28%)均高于完好坚果(霉烂率0%, 不完全萌发率2%); 但虫寄生坚果幼苗建成率(56%)低于完好坚果(92%); 虫寄生坚果幼苗出土持续时间(埋藏后35周)短于完好坚果(埋藏后37周); 5)在坚果埋藏和幼苗萌出当年的冬季, 由虫寄生坚果和完好坚果建成的幼苗的高度、 叶片数间均无显著差异, 但在翌年的生长季节, 两项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差异; 6)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1年)之后, 由虫寄生坚果所建成幼苗的根长、 根重量和生物量3项指标显著低于完好坚果, 而叶片数、 茎长、 叶重和茎重指标在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 昆虫寄生会对栎类坚果的种子质量和萌发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可能是栎类植物群落更新的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辽东栎林(Q. liaotungensis)是北京东灵山地区典型地带植被。过去研究表明,鼠类对辽东栎更新有很大影响。本研究主要调查3个问题:(1)采食辽东栎坚果的鼠类种类;(2)将坚果埋藏于土中能否减少鼠类对坚果的采食,并提高出苗率?(3)地表植被是否影响辽东栎的出苗率?1996年9月在北京东灵山地区山地选取5个类型的样地37块,每样地在地表放置10粒坚果,检查地表种子消失率。使用木板夹来调查采食坚果的鼠类种类,诱饵分别为坚果和花生米。于1997年10月,选取5块样地,间隔25 m,每样地在1m2范围内埋50粒坚果,深度5 cm,次年5月调查出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社鼠和黑线姬鼠为取食坚果的主要种类,取食比例与其丰富度有关。370粒坚果放在地表后,1d、10d、20d的消失率分别达15.1%、78.1%、和 100%。250粒坚果埋入土层后,出苗率达11.2%,苗平均高度为7.8cm,出苗率与地表植被盖度有一定负相关。本研究认为,人工埋藏植物种子可以减少鼠类捕食坚果,并能增加其出苗率。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目前主栽的平榛、毛榛及2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坚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国内榛树品种(系)的选优、开发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果壳质量、坚果体积和坚果质量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分别为31.49%、30.44%、27.50%,横纵径比、果形指数、伸长率、圆球度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2)平欧杂种榛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及坚果质量、果仁质量、出仁率等指标显著优于毛榛和平榛,其中杂种榛的平均果仁质量(0.70~1.46 g)和出仁率(31.48%~56.12%)显著高于平榛(0.51 g、35.13%)和毛榛(0.37 g、38.12%)。(3)榛子坚果表型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榛子坚果体积越大,其质量和果仁质量也越大,果壳越薄则出仁率更高。(4)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榛子坚果综合得分的主要指标为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质量和果仁质量,其次是果形指数、横纵径比、出仁率、果仁饱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