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间作牧草对茶园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螨类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且复杂的类群之一.为了了解不同植物问作后对茶园螨类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在武夷山市星村镇大坪洲茶园通过间作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或圆叶决明(Cassia rotundifolia)、留养杂草和除杂草4种不同处理,对茶园茶冠层(采用盆拍法及剪枝条法)和凋落层(采用捡取凋落物法)的螨类进行系统采样、标本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留养杂草对照相比,间作百喜草或圆叶决明均显著增加了茶冠层和凋落层捕食螨的物种丰富度(S)、有效多样性指数(eH')、个体数(M和绝对丰度(-/n).与留养杂草和除杂草这两种对照相比,间作百喜草或圆叶决明均显著增加了茶冠层和凋落层优势种圆果大赤螨(Anystis baccarum)的个体数(N).荼冠层植食螨和腐食螨及凋落层腐食螨的所有群落指标在不同处理茶园间均无显著差异.茶冠层和凋落层螨类群落物种丰富度(S)和个体数(N)季节性变化明显,物种组成相似性高.间作茶园和留养杂草茶园茶冠层的螨类总个体数与其对应的凋落层螨类总个体数呈显著正相关.多样化茶园有利于保护和利用捕食螨,从而对茶园有害生物进行生态控制,促进有机茶叶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2.
草间小黑蛛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对茶蚜(Toxoptera aurantii)的捕食作用。草间小黑蛛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草间小黑蛛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草间小黑蛛的捕食率相应降低。猎物密度和天敌密度相互干扰会降低草间小黑蛛的寻找效应,但对捕食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茶园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对武夷山茶园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动物隶属于3门、8纲、31目、252科、1188种.其中,植食者450种(占总物种数的37.88%)、捕食者323(占27.19%)、寄生者133种(占11.20%)、腐食者230种(占19.36%)、杂食者52种(占4.38%).在茶园动物群落中,同翅目、疥螨目、柄眼目、鞘翅目为生态优势类群,而柄眼目、直翅目和鳞翅目则为资源优势类群.98.99%的动物物种为稀有种或偶见种,而90.9l%的物种为资源次要种.动物群落及植食者、捕食者、寄生者和腐食者的种一多度关系同时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对数序列分布,而杂食者的种一多度关系则符合对数序列分布.动物群落及各营养类群的多样性、丰盛度及均匀性都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规律,且其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都与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一致.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依次为:捕食性类群>寄牛性类群>总群落>杂食性类群>植食性类群>腐食性类群;均匀度大小则依次为:寄生性类群>杂食性类群>捕食性类群>总群落>植食性类群>腐食性类群.植食者和腐食者作为空间食物种类资源均能够显著促进群落容纳较多的天敌物种,天敌对这两类群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而且捕食者、植食者和腐食者的多样性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和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集经不同水分胁迫处理的澳洲坚果植株的花粉进行生活力测定和贮藏性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增加而下降。常温下正常发育花粉可保存6d左右,此后萌发率逐渐下降;而处于水分胁迫下的花粉,6d后生活力迅速降低;水分胁迫程度越严重,花粉生活力下降越快。几种处理的花粉有效贮藏期分别是:饱和灌溉处理6d,正常灌溉处理30d,水分亏缺处理10d,严重干旱处理(CK)4d。研究还表明,品种间花粉贮藏性表现为Kau >Pahala >O.C.。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染色鉴定方法为联苯胺染色法。  相似文献   
5.
姜明鑫  钟文玉  陈李林 《生态学报》2022,42(10):4225-4235
白斑猎蛛是茶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对茶园害虫生物防治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白斑猎蛛的潜在分布范围以及气候变暖对其分布潜在的影响,对保护和利用白斑猎蛛,充分发挥其对茶园害虫的生态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白斑猎蛛当前在中国的163个分布点和6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及未来(2050年)2种气候情景(SSP2_4.5、SSP5_8.5)下白斑猎蛛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显示,MaxEnt模型对白斑猎蛛潜在适生区分布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平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2;测试样本遗漏率与预测遗漏率基本吻合,模型构建效果很好。白斑猎蛛在中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当前适宜分布区总面积约为429.9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44.78%;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重庆、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福建。未来气候情景下,白斑猎蛛潜在适生区面积呈扩大趋势,主要体现在新疆、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广东、广西、海南的适生区范围扩张。在SSP5_8.5气候情景下,总适生区面积变化最大,由当前的429.93万km~2增加到562.22万km~2,增幅达30.7...  相似文献   
6.
【背景】茶园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与茶园生境土壤营养循环密切相关,其组成及多样性可以作为健康茶园的一个生物指标。【方法】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检测安溪铁观音种植区不同海拔茶园根际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其多样性,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其分布特征,利用蒙特卡罗检验和冗余分析分别揭示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及细菌群落分布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的DGGE结果显示,检测到的14种主要细菌中有11种细菌是不可培养的,3种细菌是可培养的,分别属于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属和苍白杆菌属。聚类分析得到,同一海拔梯度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400m海拔处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蒙特卡罗检验分析得到环境因子协同作用对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贡献率为59.6%。冗余分析显示,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海拔密切相关。【结论与意义】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布与海拔梯度密切相关,考虑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细菌群落对茶园营养循环的影响,在铁观音的健康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作为鳞翅目两个近缘种,是茶园最重要的两种害虫。目前化学农药仍是茶园防治尺蠖的重要手段,容易导致“3R”问题,不利于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就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绿色防控进行了综述。强调加强茶园田间管理和尺蠖监测预警,合理布局茶树品种,强化保护利用茶园本土天敌,科学高效地协调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性诱、灯诱等技术,从而实现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减少其对茶树的危害,为茶园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