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齿围沙蚕群浮现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2000年1月-2000年12月,对浙江慈溪市龙山滩涂的双齿围沙蚕的群浮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宁海湖陈洪育苗厂培育的双齿围沙蚕进行了室内观察。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群浮出现在4月下旬-10月中旬,海水表层温度在19.0-26.2℃,在新月或满月之前出现群浮,大潮汐来临前2-4d数量最多。群浮还受日照的制约,表现出半月相型群浮周期。  相似文献   

2.
饵料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是江苏沿海潮间带大米草种植区滩涂中占优势的底栖环节动物,对江苏沿海土壤和气候有很强的适应性,产量高、个体大,成为当前出口活沙蚕的当家品种。近些年人们对它的生  相似文献   

3.
围塘清洁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陆基围隔方法,构建了单养鱼(F)、鱼+藻(FG)、鱼+藻+沙蚕(FGP)以及鱼+沙蚕(FP)4种养殖模式,试验生物包括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分别对不同养殖模式系统中水体及沉积物的氮、磷等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在4个模式中,放养菊花江蓠1.5kg·m-2、双齿围沙蚕22.5 kg·hm-2的密度下,能够对养殖水体及沉积物起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黑鲷的收获规格及产量;其中菊花江蓠主要体现在对于水体中DIN和DIP的净化,具藻处理中氮、磷含量均较不具藻处理低(P<0.05),而具藻处理(FG、FGP)和不具藻处理(F、FP)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双齿围沙蚕主要体现在对于沉积物POM的修复,具沙蚕处理的氮、磷含量均低于不具沙蚕处理,这在1~2 cm和2~4 cm 2个层段中特别明显,具沙蚕处理沉积物中总氮、总磷要较不具沙蚕处理分别低7%和9%,两者差异显著(P<0.05).搭配藻类或沙蚕处理的黑鲷养殖产量都显著高于单养黑鲷处理(P<0.05),其中FGP处理黑鲷产量比F处理高57%.综合考虑,FGP模式具有最佳的环境效益、产量效益及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米草对双齿围沙蚕生境中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大米草对双齿围沙蚕生境中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赵清良赵强(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210097)EffectsofSpartinaanglicatotheSoilHabitatsofPerenereisaibuhitensis.ZhaoQingliang,Z...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评估了双齿围沙蚕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分子特征,记录了其对于液态Cu2+胁迫的基因表达情况,并通过测序获得的HSP70 cDNA序列与其他沙蚕及无脊椎动物HSP70同源性比对来判定蛋白特性.结果表明: 该HSP70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2161 bp,包括5′非翻译区48 bp,3′非翻译区142 bp,一个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AAA)和Poly A尾巴以及开放阅读框1971 bp.阅读框共编码656个氨基酸,总分子量为71.43 kD,理论等电点为5.15.该氨基酸序列中含有HSP70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IDLGTTYS、IFDLGGGTFDVSIL和IVLVGGSTRIPKIQK,以及细胞质特异性调控基序EEVD,C端重复序列GGMP.同源性分析表明,本研究所获双齿围沙蚕HSP70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4%,与其他无脊椎生物的HSP70相似性也高达79%以上.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Cu2+(0.2~5.0 mg·L-1)胁迫能够显著诱导沙蚕HSP70 mRNA表达,并于1 d后达到峰值.本研究系统描述了双齿围沙蚕HSP70的分子特性,其可被液态Cu2+诱导表达,具备作为环境污染分子生物标记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翔鹰齿吻沙蚕Nephtys californiensis Hartman、多鳃齿吻沙蚕Nephtys polybranchiaSouthern和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 Southern是我国北方沿海北戴河、大连,烟台和青岛常见的三种在底内生活的多毛类,后两者在形态上非常相似,难以区分,1962年吴宝铃等曾提出寡鳃齿吻沙蚕可能是多鳃齿吻沙蚕的一个变种。几年来我们分析了齿吻沙蚕采集地底质的粒度成分,结合其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翔鹰、多鳃和寡鳃  相似文献   

7.
石油烃对沙蚕镉生物富集特性及金属硫蛋白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毛类沙蚕作为海陆交错带的关键性物种,常被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我国海陆交错带沙蚕常见种——双齿围沙蚕经常遭受各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镉(Cd)和石油烃\]的胁迫.本研究采用慢性微宇宙试验,以暴露于单一和复合Cd和石油烃条件下的沙蚕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石油烃对沙蚕Cd生物富集特性及诱导金属硫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一Cd胁迫条件下,沙蚕对重金属Cd的生物累积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生物富集系数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复合胁迫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石油烃的添加可以显著增加沙蚕对重金属Cd的生物累积.Cd可以诱导沙蚕金属硫蛋白(MT)的表达,但当沙蚕体内Cd含量达到180 mg·kg-1DM时,MT基本饱和;石油烃不能显著诱导沙蚕MT合成,与单一Cd处理相比,石油烃的添加能够显著影响Cd诱导的MT含量.这说明尽管石油烃本身不能直接影响MT合成,但在与Cd共存时可以调节MT的表达,因此在利用野生沙蚕MT作为监测指标时要具体区分蛋白表达的潜在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黄鱼池塘不同混养模式生态学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GM  Xu YJ  Lu HX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325-1331
利用菊花江蓠、双齿围沙蚕和大黄鱼在陆基围隔中构建鱼+藻(FG)、鱼+藻+沙蚕(FGP)以及鱼+沙蚕(FP)3种复合养殖模式,以单养鱼(F)模式为对照,探讨不同模式系统的沉积物、水体环境状况、养殖效益及氮、磷元素的回收效率.结果表明:菊花江蓠主要作用于系统水体中氮和磷的净化,具藻处理中氮、磷含量均显著低于无藻处理,对于水体环境中磷的利用效率达到投入量的33.8%~34.0%;沙蚕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沉积物环境的改善,具沙蚕处理中氮、磷含量低于不具沙蚕处理,且在沉积物表层(1~2 cm)和次表层(2~4 cm)差异均显著.相对于F处理,FGP及FP处理总氮(TN)、总磷(TP)和无机磷(IP)分别下降了8.9%~9.2%、6.1%~6.3%和8.0%~8.1%.沙蚕对于沉积物中磷的回收达到投入量的7.5%~7.8%,有效减缓了磷在沉积物中的积累.FGP系统具有最佳的物质利用率及资源效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叶表皮特征试论国产三齿稃亚族的属间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植物叶片表皮结构,尤其下表皮特征,对国产三齿稃亚族6个属(包括1个引进属)进行了属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国产三齿稃亚族中固沙草属最原始,草沙蚕属最高级,双稃草属、千金子属、三齿稃属和隐子草属演化居于其间;隐子草属可能直接起源于固沙草属,并在自身基础上派生了较为高级的三齿稃属;双稃草属与千金子属渊源关系直接,前者可能通过后者问接起生于固沙草属;草沙蚕属具有别于它属的性状级次,可能是起源于固沙草属、独树1支的顶级类群。这一结果不仅修正了前人演化理论的差误,而且为今后探讨该亚族的地理起源、散布路线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深圳河口泥滩三种多毛类的数量季节变化及污染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立哲  厉红梅  刘俊杰  林鹏 《生态学报》2001,21(10):1648-1653
在深圳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研究中,将1995年7月至1998年月在3个断面获得的3种多毛类的数量进行分析,得出深圳河口泥滩A断面和RB断面的小头虫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冬季数量较其他季节高,秋季数量较其他季节低,ET断面的小头虫数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RB断面寡鳃齿吻沙蚕数量随时间推移有增加的趋势,与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是相似的,寡鳃齿吻沙蚕和独毛虫的水平分布明显受盐度限制,盐度较低的ET断面寡鳃齿吻沙蚕数量较盐度较高的A断面和RB断面的低,独毛虫没有分布到ET断面,A断面的独毛虫在养猪场废水注入时大量繁殖,文中探讨了溶解氧和有机质含量与3种小个体多毛类数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