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7月3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从江县秀塘乡九万大山采得石龙子1只,经鉴定为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为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山东平岛发现石龙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4月,我们在山东省日照市平岛考察时,发现大量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生活在岛上,这是首次在山东发现石龙子种群。资料记载,石龙子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以南广大地区,以及台湾、海南岛。山东历史上未曾有过记载。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理居群蓝尾石龙子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浙江杭州、洞头、温州和福建宁德4个地理居群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的染色体组型,其二倍体均为2n=26(20V 6I),NF=46,含有大型染色体6对、小型染色体7对,除3对小型的近端染色体外,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粒。但4个不同地理居群蓝尾石龙子之间的染色体在相对长度、臂比值、着丝粒指数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说明不同地理居群的蓝尾石龙子的染色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测定处于不同纬度的浙江杭州和福建宁德的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种群的个体大小和繁殖特征。宁德种群的产卵时间为5月27日—6月22日,早于高纬度杭州种群(6月4日—7月12日)。宁德种群最小繁殖雌体及性成熟个体大小均显著小于杭州种群。宁德和杭州两种群的相对窝卵重无显著差异;当统计去除母体体长的影响之后,两地种群的窝卵数和窝卵重也无显著差异,但杭州种群的卵重量显著大于宁德种群。蓝尾石龙子窝卵数和卵重量呈负相关,窝卵数和卵大小的权衡存在种群间差异。特定窝卵数条件下,杭州种群的卵重量显著大于宁德种群。由此可见,蓝尾石龙子种群间的繁殖生活史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与母体大小的差异密切相关。推测不同纬度地区的蓝尾石龙子种群的繁殖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测定处于不同纬度的浙江杭州和福建宁德的蓝尾石龙子(Eumeceselegans)种群的个体大小和繁殖特征。宁德种群的产卵时间为5月27日—6月22日,早于高纬度杭州种群(6月4日—7月12日)。宁德种群最小繁殖雌体及性成熟个体大小均显著小于杭州种群。宁德和杭州两种群的相对窝卵重无显著差异;当统计去除母体体长的影响之后,两地种群的窝卵数和窝卵重也无显著差异,但杭州种群的卵重量显著大于宁德种群。蓝尾石龙子窝卵数和卵重量呈负相关,窝卵数和卵大小的权衡存在种群间差异。特定窝卵数条件下,杭州种群的卵重量显著大于宁德种群。由此可见,蓝尾石龙子种群间的繁殖生活史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与母体大小的差异密切相关。推测不同纬度地区的蓝尾石龙子种群的繁殖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 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 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 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 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7.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虫匽)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虫匽)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8.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虫匽)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虫匽)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9.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蝘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蝘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蝘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蝘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蝘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3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从江县秀塘乡九万大山采得石龙子1只,经鉴定为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为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11.
四种内外因素导致的中国石龙子运动表现的种群内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植华  计翔 《动物学报》2005,51(2):222-231
设计四项实验研究四种内外因素(环境温度、怀卵、摄食和断尾) 导致的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 sis) 运动表现种群内变异。环境温度通过影响体温而影响石龙子的运动表现。两性成体疾跑速均具有在低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高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降低的一般模式。怀卵雌体和成年雄体使平均疾跑速达到最大值的体温分别是29℃和30℃。在任何体温下成年雄体的疾跑速均大于怀卵雌体, 表明怀卵对母体运动有不利的影响并相对地增加了雌体繁殖代价。怀卵雌体和成年雄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 体温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有显著影响, 且主要与低体温下最大持续运动距离较小有关。性别与体温相互作用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有显著影响。怀卵雌体和成年雄体的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呈显著的正相关。以性别为因子的ANCOVA去除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差异的影响后发现, 成年雄体的疾跑速仍大于怀卵雌体。27℃和30℃平均体温下的摄食实验进一步证实怀卵雌体疾跑速小于成年雄体, 但前者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大于后者。该实验同时显示禁食石龙子的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大于摄食石龙子, 各因子相互作用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的影响显著,仅性别与摄食相互作用对疾跑速有边缘性显著影响。27℃和30℃平均体温下的尾自切  相似文献   

12.
石龙蜥(石龙子)是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石龙蜥科的动物。这类动物在我国已发现的有15种,大部分是分布在我国的南部。由于这类动物体躯较粗大,结构明显,故常用来作为爬行纲动物的实验材料。尤以活的石龙蜥做实验效果更好,因此有时必须暂时饲养几天,但关于石龙蜥的饲养方法却很少见到介绍。笔者同徐州市人民公园李继友同志曾先后饲养过几次石龙蜥,其效果良好。现将我们饲养的情况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3.
正沿着杭州西湖景区中的梅灵南路一直走,群山环翠,茶树葱郁,远离城市喧嚣,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冠)就坐落于此。龙冠是联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茶所)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地方国营杭州  相似文献   

14.
1960到1963年,作者等在浙江杭州及江西上饶近郊、广州市区和远郊(大石人民公社)、广东韶关和佛山市区、从化近郊、中山和南海市区、广西南宁市区及远郊(三塘人民公社)等地采集致乏库蚊卵块孵化饲养至3龄幼虫测定其对DDT及666的敏感度。这些地区有些是经常使用杀虫剂灭蚊的地区,有些则较少或从来没有系统地使用杀虫剂灭蚊。测定结果证实1960年韶关、佛山、广州及南宁市区和1961年杭州近郊等地的幼虫对DDT发生抗药性。其中佛山、广州、韶关三地对666也发生抗性。1963年重复在杭州近郊、佛山、广州市区及南宁市区测定,发现各地抗药性均有所降低。此外并发现南海及中山市区和广州远郊大石人民公社的幼虫均对DDT有抗性。其中南海市区对666有很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韩九皋 《四川动物》2006,25(2):356-356
笔者2005年11月从福州新建标本厂购得学生解剖用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 Gray,1838)浸制标本中,发现1条雌性三尾个体(图版,封4),标本编号:051123003,保存于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脊椎动物标本室.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汉族儿童生长的长期趋势   总被引:27,自引:10,他引:17  
本文报告了中国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广州及成都等12个城市汉族7—18岁儿童生长的长期趋势。 50年代至今,汉族儿童生长的长期趋势是明显的,30年来同年龄儿童身高每10年增长2.66(男)、2.40(女)厘米,体重每10年增长1.64(男)、1.14(女)公斤,近10年来的增长最为显著。生长突增高峰年龄大都提前1—2年。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等五所城市自30年代至今,生长长期趋势也是明显的,半个世纪来,每10年增长值,男童身高为1.12—2.66厘米,体重为0.56—1.29公斤,女童身高为1.42—2.67厘米,体重为0.65—1.18公斤。  相似文献   

17.
<正>【2016.10.20~23,杭州】为促进我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6年全国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10月20~23日在杭州召开,具体地点为: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杭州萧山区风情大道2555号)。大会主题为整体生物化学(Integrative Biochemistry)。  相似文献   

18.
计翔教授计翔,男,汉族,1963年生,浙江杭州人。1984、1989、2000年分别获理学学士(杭州师范学院)、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和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位,在西班牙Oviedo大学、Alicante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院校做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近三年。1984年参加工作,1996年晋升教授。1993—2004年历任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97年评为浙江省“151”人才和杭州市“131”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同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人员。动物科学与技术杭…  相似文献   

19.
蓝尾石龙子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附睾以2.5%戊二醛和1%锇酸双重固定,按常规制作超薄切片,用H-600透射电镜研究观察精子的超微结构。精子由头部和尾组成,头部由顶体复合体和核组成,尾由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组成。头部的顶体囊前部扁平,分为皮质和髓质,顶体下锥由类结晶状的顶体下物质组成,穿孔器顶端尖,、穿孔器基板塞子状,细胞核延长,核内小管缺,核伸展部前端具一电子透明区,核肩圆,核陷窝锥形。颈段具片层结构,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的长轴呈直角,9束外周致密纤维与远端中心粒相应的9束三联微管相联,向后与轴丝相应的9束双联微管相联,中央纤维与2个中央单微管相联。中段短,含有线状嵴的柱状线粒体,由连续的规则小卵状或小梯形致密体组成线粒体间的环状结构,纤维鞘伸入中段,终环紧贴于细胞膜的内表面。线粒体与环状结构的模式为:rs1/mi1,rs2/mi2,rs3/mi3,rs4/mi4,横切面上每圈线粒体数目为10个。主段前面部分具薄的细胞质颗粒区。纤维3和8至主段前端消失。轴丝复合体呈“9 2”型。蓝尾石龙子精子超微结构与已描述的石龙子科种类比较发现,与蜓蜥群和胎生群的石龙子相似;但没有发现石龙子科精子的独征。  相似文献   

20.
杭州的白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杭州地区白蚁的调查研究工作,解放前仅A.W.March氏(1933)曾请S.F.Light氏鉴定了他在杭州采集的5种白蚁(家白蚁,黑胸白蚁,黄胸白蚁,黑翅大白蚁,黄翅大白蚁),并在杭州作过一些白蚁生活习性的观察,但报告内容均甚简单。解放之后,第一作者(1951—1952)曾一度对于市区内的家白蚁,黄胸白蚁及黑翅大白蚁的分群时期进行过零星观察和饲养工作。1954年之后,作者又继续了此项研究工作。有关白蚁的种类方面,1956年6月首次发现曲颚白蚁(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