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水稻中p5cs基因的存在及其在高脯氨酸变异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来自豇豆根瘤的脯氨酸合成酶Δ’-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cDNA作探针进行杂交分,结果表明水稻中存在豇豆根瘤p5cs基因的同源序列,它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录水平提高。水稻高脯氨酸变异系杂交后代株系的脯氨酸含量和耐盐性均明显高于原始型。应用水稻高脯氨酸变异系为材料进行的试验,结果水稻高脯氨酸变异系为材料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高脯氨酸特性和高耐盐性与此基因和存在及其转录水平的提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脯氨酸变异系高脯氨酸含量和耐盐性的遗传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经羟脯氨酸处理的水稻品种香血糯幼胚愈伤组织中分离出的高脯氨酸变异体,经过长期继代2、分化和脱分化2等无性繁殖过程,仍保持其高脯氨酸含量特性,再生植株自交后代的脯氨酸含 大主于原型对照,杂交6-7个有性世代的测试表明高脯氨酸特性有遗传性,高脯氨酸变异系杂交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原型和另一个亲本品种,幼苗生长亦较佳,显示高脯氨酸系增强的耐盐性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3.
由经羟脯氨酸处理的水稻(OryzasativaL.)品种香血糯幼胚愈伤组织中分离出的高脯氨酸变异体,经过长期继代培养、分化和脱分化培养等无性繁殖过程,仍保持其高脯氨酸含量特性。再生植株自交后代的脯氨酸含量大大高于原型对照。杂交6~7个有性世代的测试表明高脯氨酸特性有遗传性。高脯氨酸变异系杂交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原型和另一个亲本品种,幼苗生长亦较佳,显示高脯氨酸株系增强的耐盐性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4.
向日葵转录因子HB-12属于HD-Zip I类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研究构建HB-12基因瞬时表达载体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HB-12基因定位于细胞核。构建HB-12基因植物超表达载体转化野生型烟草获得了转基因植株。进行了Na Cl胁迫对转基因烟草耐盐性检测、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Na 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烟草叶色失绿程度较野生型的轻,分化情况较野生型的好,生长速度和生根率均较野生型的高;转基因烟草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及POD和SOD活性均高于野生型烟草;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P5CS、POD、Mn SOD和Gu Zn SOD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向日葵HB-12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过量表达可抑制叶绿素降解酶的活性,降低叶绿素的分解,还可诱导脯氨酸合成酶基因P5CS及抗氧化相关基因POD、Mn SOD和Gu Zn SOD的上调表达,促进脯氨酸的生物合成,增强POD和SOD的活性,提高烟草抵抗盐害的能力。该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讨植物的耐盐机理及改良作物的耐盐性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抗羟脯氨酸水稻变异系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yp反复筛选经EMS处理的水稻愈伤组织,得到4个抗性细胞系。它们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2—25倍。Hyp(2 mmol/L)和NaCl(1%)胁迫对M_1、M_2变异系γ-谷氨酰磷酸合成活力及游离脯氨酸积累的影响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变异系在0.8%,15NaCl 培养基中分化出植株。与对照相比,各变异系在愈伤组织、植株水平上均表现较强的耐盐性,且与游离脯氨酸的积累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植物脯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逆境条件下植物细胞积累脯氨酸是植物适应逆境的一种反应,有利于减轻逆境对植物的伤害。简要回顾了生物体脯氨酸代谢过程和逆境下植物积累脯氨酸的作用,重点总结了植物体内脯氨酸合成酶基因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的克隆、表达和转基因研究进展。研究认为,P5CS是一个逆境胁迫应答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调节P5CS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提高植物体脯氨酸的积累量,改善植物的抗逆性。因此,目前可以在大田植物中开展利用提高脯氨酸来改善植物抗逆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小桐子幼苗为材料,设置盐胁迫(200mmol·L-1 NaCl)和外源水杨酸处理(0~2.0mmol·L-1 SA)水培试验,通过检测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脯氨酸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代谢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桐子幼苗脯氨酸代谢机理的影响。结果显示:(1)外源0.9mmol·L-1 SA处理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桐子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上调脯氨酸合成关键酶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和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以及上调JcP5CS和JcOAT基因的表达水平。(2)SA也显著抑制了脯氨酸降解酶ProDH的活性及JcProDH基因的表达水平。(3)SA处理还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小桐子幼苗的组织活力,降低了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发现,外源SA可通过活化脯氨酸合成的谷氨酸途径和鸟氨酸途径,以及抑制脯氨酸的降解途径来促进盐胁迫下小桐子幼苗脯氨酸的积累;外源SA处理也可提高小桐子幼苗的耐盐性,且这种提高可能与SA诱导脯氨酸的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转BADH和Bar基因水稻培育及其相关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因枪法将目的基因AhBADH和Bar转入水稻不育系P88S基因组中,经过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发现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草铵膦发芽试验说明Bar基因已经在植株中正常表达.耐盐鉴定试验表明,转基因株系较对照耐盐性明显提高.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经过转基因后育性发生改变,表现出一定的可育度.  相似文献   

9.
转拟南芥P5CS1基因增强羽衣甘蓝的耐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羽衣甘蓝的耐旱性,本文将拟南芥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1)基因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羽衣甘蓝植株中,检测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植株在干旱胁迫下P5CS1 mRNA表达量、幼苗脯氨酸含量、株系根系性状、整株干重、鲜重和整株存活率。结果表明,在15%PEG6000渗透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P5CS1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转基因植株脯氨酸含量是野生型的2.4倍;主根长、最长侧根长、侧根数目、整株干重和鲜重均高于野生型,干重/鲜重则低于野生型,转基因植株的平均存活率为78%,极显著高于野生型。数据显示,AtP5CS1基因在羽衣甘蓝中的表达明显改善了转基因植株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0.
羊草抗羟脯氨酸细胞变异系的筛选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离体培养条件下 ,用脯氨酸类似物羟脯氨酸 ( HYP) 2 0 mmol/L作选择压力 ,筛选出羊草(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Trin.) Kitag.)抗 HYP细胞变异系 HR2 0 - 8。其游离脯氨酸含量比供体提高 6.6倍 ,而且抗 Na Cl、PEG及低温的能力也较供体增强。对变异系脯氨酸合成途径进行分析 ,发现其中控制第一步反应的关键酶—— -谷氨酸激酶的活性异常增加 ,比供体高 2 .5倍。而且外源脯氨酸对变异系和供体的 -谷氨酸激酶的抑制表现得很相似。  相似文献   

11.
云南疣粒野生稻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Oryza rufipogo)保存有许多栽培稻(O. sativa)不具备或已经消失的优异基因资源, 是扩大栽培稻遗传背景、改良产量与品质、提高抗病虫害及抗逆境能力的重要基因库。疣粒野生稻(O. meyeriana)是中国3种野生稻资源之一, 主要分布在云南。为进一步了解其稻瘟病抗性, 首先利用来自不同稻作区的稻瘟病菌株, 通过注射接种法对疣粒野生稻进行系统的稻瘟病抗性鉴定, 发现疣粒野生稻对接种的所有稻瘟病菌株都感病。进一步采用3'/5' RACE方法, 从疣粒野生稻中克隆了水稻同源基因Pid2Pid3, 并构建过表达转基因株系对基因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id2Pid3与疣粒野生稻中同源基因间在DNA和氨基酸水平上有较大的序列差异, 过表达转基因的日本晴植株对稻瘟病菌的敏感性与对照相似。推测疣粒野生稻在自然接种条件下, 表现出的抗稻瘟病表型很可能是其旱生叶片结构特征形成了对稻瘟病菌侵染的天然屏障。对控制疣粒野生稻这一类性状基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有利于优良抗性水稻品种的培育。研究结果为疣粒野生稻的研究利用提供了新信息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水稻草矮病毒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水稻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经多聚鸟氨酸(PLO)介导将提纯的水稻草矮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接种到水稻原生质体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研究RGSV在水稻原生质体内的生长周期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RGSV在接种后24h左右开始在原生质体内复制,36h左右达到最大值。NS6在15h左右开始表达,在30h左右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纹病毒胁迫下的水稻全基因组表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引起,对我国水稻生产危害严重.为了明确RSV侵染对水稻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采用Affymetrix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对RSV接种后出现条纹症状第7天的武育粳3号水稻病叶和相应的健康叶片进行了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得到3 517个差异基因,其中2 002个表达上调,1 515个表达下调.根据TIGR数据库注释(http://www.tigr.org/tdb/e2k1/osa1/)和MIPS基因功能分类标准(http://mips.gsf.de/projects/funcat)将差异基因归类为15个功能类别,多数差异基因与植物防御、信号传导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相关,一些转录因子的表达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代谢途径分析表明,RSV侵染后磷酸戊糖途径、类黄酮合成途径和芸苔素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赤霉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4.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were made using plants of five selected rice cultivars infected with rice tungro viruses. In all cultivars, rice tungro bacilliform virus (RTBV) was found in both xylem and phloem, while rice tungro spherical virus (RTSV) was observed only in the phloem. In tolerant cultivars Balimau Putih and Utri Merah, plants infected with RTBV and RTSV or RTBV alone, had fewer cells containing tungro viruses than plants of the sensitive cultivar Taichung Native 1. In RTBV-sensitive cultivars FK 135 and ASD 8 infected with both viruses or RTBV alone, electron-dense cytoplasm was observed in most cells of the phloem. Abundant phloem necrosis was also observed in FK 135. These observation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reaction of each rice cultivar to tungro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5.
稻田杂草稻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杂草稻在江苏省海安县各类稻田中的发生率达44.35%,平均每公顷穴数和穗数分别为1023穴和10796穗,最高田块分别达12万穴和180万穗,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潜在威胁。杂草稻在不同稻田的发生程度表现以下趋势:轻-中壤〉砂-轻壤〉重壤土稻田、直播〉抛栽〉机插〉手栽稻田、非统一供种〉统一供种稻田。  相似文献   

16.
试论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必要性、意义和可行性,提出研究应用的发展重点;认为水稻品质育种应利用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加强专用水稻育种和高蛋白种质分子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蛋白质的总称,研究内容包括蛋白质基本氨基酸序列的鉴定到相关性状、修饰、功能及不同类型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等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以及主要研究技术包括双向电泳(2D-PAGE)质谱、蛋白质芯片、酵母双杂交,并重点介绍了近期水稻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Fermented rice, or “Sierra rice”, of Ecuador, is distributed and consumed exclusively in the Andean Sierra. Fermenting precooks the rice, thus reducing the cooking time in the Andean Highlands. “Sierra rice” is the only type used in preparation of “dry rice”, which is considered indispensable to all meals.  相似文献   

19.
Linkage Studies in Ric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ao LF 《Genetics》1928,13(2):133-169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