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多孔菌是木材腐朽菌中最关键的真菌类群, 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确植物园对植物上真菌资源的保护状况, 在2010-2021年间, 作者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个代表性植物园中木本植物上的多孔菌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采集和种类鉴定, 记录多孔菌164种, 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6目23科79属。其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儋州热带植物园和广西药用植物园多孔菌种类最多, 分别有90种、46种和37种; 兰州植物园、西宁植物园和乌鲁木齐植物园物种数量最少, 分别有4种、3种和2种。在植物园中, 分布最多的物种是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和黑管孔菌(Bjerkandera adusta), 分别生长在24、18和18个植物园中, 而软多孢孔菌(Abundisporus mollissimus)等32种多孔菌只发现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在164种多孔菌中, 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分别有114、40和10种。生长在植物园中的多孔菌仅占全国所有森林生态系统多孔菌总数的16%, 而植物园中发现的稀有种仅占全国稀有种总数的3.1%。在10种稀有多孔菌中, 有6种发现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天然林中, 其中4种稀有多孔菌发现于植物园内的人工林中, 占植物园所有多孔菌的2.4%, 占全国稀有多孔菌的1.3%。所调查植物园多孔菌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北半球广布和寒温带成分, 分别包括50、45、38、20和11种, 占本研究多孔菌总数的30.5%、27.4%、23.2%、12.2%和6.7%。目前中国植物园保存了我国60%的植物种类, 包括85%的珍稀濒危植物, 但对生长在植物园中的多孔菌资源保护作用有限。因此, 对稀有多孔菌的保育仍需聚焦在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上。  相似文献   

2.
边禄森  戴玉成 《生态学报》2015,35(5):1554-1563
对东喜马拉雅地区多孔菌区系和生态习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地区多孔菌极为丰富,共有10目19科101属372种,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优势属为木层孔菌属和多孔菌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可以分为8类,其中北温带类型种类最多,表明东喜马拉雅地区多孔菌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该地区的多孔菌有常见种、偶见种、稀有种和濒危种分别为156、141、54和21个;有腐生菌304种、寄生菌49种、菌根菌19种。在寄主方面,能够生长在被子植物上的有256种,裸子植物上的有137种,既能生长在被子植物,也能生长在裸子植物上的有40种,地上生长的有19种。东喜马拉雅地区的裸子植物,特别是云杉属、松属和冷杉属树木对于多孔菌的生长更重要,因为生长在这些属树木上的多孔菌分别有71、68和51种,高于该地区被子植物其他属树木上的多孔菌。  相似文献   

3.
平伏多孔菌是多孔菌科(Polyporaceae)中的重要类群。其中有许多种类是重要的木材腐朽菌和树木的病原菌。作者1964年曾报道中国扁平多孔菌属(Poria)平伏多孔菌37种。本文报道平伏多孔菌一新种——栎褐孔菌(Fuscoporia quercina Zhao)。  相似文献   

4.
崔宝凯  贾碧丝 《菌物学报》2011,30(4):529-535
在对安徽黄山木生多孔菌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约200号标本,经鉴定共有多孔菌85种,列出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并提供了每种的寄主和采集号。其中红黄角蜡孔菌Ceriporia aurantiocarnescens和硫色蜡孔菌C. sulphuricolor为中国新记录种,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5.
中国濒危的多孔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2-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多孔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基于对多孔菌生境是否受到威胁,初步将48种中国多孔菌列为濒危种,占中国多孔菌总数的8%;分布于20个省和自治区,其中绝大部分生长于原始森林中,主要在倒木和腐朽木上;它们几乎不能在人为干扰的林分内生存;38种为木材白色腐朽菌,9种为褐色腐朽菌,1种为树木菌根菌。对每种的基本形态学、生长基质和生态习性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崔宝凯  余长军 《生态学报》2011,31(13):3700-3709
本文在过去10 a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兴安岭林区多孔菌的区系组成和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兴安岭林区的多孔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共有5目11科56属129种,占中国多孔菌区系的21.36%,优势科是多孔菌科。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分为7类,以北温带成分和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具有明显的北温带成分的区系特征。大兴安岭的多孔菌常见种较多,种群结构中共生菌3种,寄生菌27种,腐生菌占大多数,有99种。在能够引起木材腐朽的126种真菌中,白腐菌93种,占多数,褐腐菌33种,占少数,但该地区褐腐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全国范围内褐腐菌在多孔菌中的比例。通过对大兴安岭主要树种上的种群结构进行比较,表明阔叶树上的木材腐朽菌绝大部分是白色腐朽菌,而针叶树上的白腐菌与褐腐菌数量相差不大,褐腐菌对于针叶林特别是落叶松的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2至2019年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72个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公园和林场等的多孔菌进行了采集和调查,共采集标本2 095号,经对这些材料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发现多孔菌500种,按照最新的系统学研究分属于8个目、20个科、145个属,其中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分别有173种和124种,约占总数的60%,是最重要的多孔菌类群。此外,其中有10个新属和132个新种是作者等人根据华南地区模式标本发现描述的。本文对华南地区多孔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归纳,按最新的分类系统以属名顺序给出了名录,根据采集材料提供了每种的生长基质,并对所有种类的生长基质习性进行了统计。其中,294、138、112、97、78、77和29种分别生长在倒木、落枝、朽木、死树、活立木、树桩、掉落小枝和地上,故倒木是多孔菌最重要的生长基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多孔菌名录   总被引:48,自引:29,他引:19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09,28(3):315-327
本文中的多孔菌系指广义非褶菌目中具有孔状子实层体的种类,按照现代分类系统包括担子菌门中多孔菌目、锈革孔菌目、褐褶菌目、糙孢孔目、革菌目、糙孢革菌目和红菇目中孔状子实体的种类,还有伞菌目、阿太菌目、鸡油菌目和木耳目中个别属,如网孔菌属、胶孔菌属、榆孔菌属、牛排菌属和纵隔孔菌属等的种类。基于作者采集的1万余号标本和国内主要标本馆标本的研究,对中国多孔菌的种类进行了系统总结,目前有604种多孔菌发现于中国,多孔菌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对中国多孔菌的名称按新近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121种新拟了汉语学名。  相似文献   

9.
对海南省的多孔菌区系组成和生态习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地区多孔菌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共242种,隶属7目17科84属,优势科为多孔菌科、锈革孔菌科和灵芝科,优势属为木层孔菌属、灵芝属和多孔菌属,分别为28、14和13种。经过区系地理分析发现,海南省多孔菌以泛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表现出明显的泛热带特征。该地区的多孔菌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分别为102、95和45种。在寄主选择性方面,生长在被子植物上的有225种,裸子植物上38种,同时能够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上生长的有21种;在寄主专化性方面,218种为腐生菌,20种为寄生菌,4种共生菌;在腐朽类型方面,225种造成白色腐朽,占总种数的93%,17种造成褐色腐朽,占7%。  相似文献   

10.
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多孔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木生多孔菌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约350号标本,经鉴定共有多孔菌103种,本文列出了这些多孔菌的名录,并提供了每种的寄主和采集号。其中小层孔菌属Fomitella是中国新记录属,灰孔小层孔菌Fomitella fumosipora和稻黄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straminea为中国新记录种,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11.
12.
微小长蝽族Antillocorini为半翅目地长蝽科内较小的一个族。全世界已纪录29属(Slater&O’Donnell,1995),约有半数以上的属分布在新热带区。中国原记载有1属,微小长蝽属Botocudo Kirkaldy,本文新增平长蝽属Baeocoris Slater,波长蝽属Lethaeaster Breddin,雷长蝽属Lethaeastroides Malipatil&W oodward和凹长蝽属Siniasinensis Scudder在中国的分布纪录,包含中国4新纪录种:柔平长蝽Baeocoris molliculus Slater,1983,尖角雷长蝽Lethaeastroides sarawakensis M alipatil&W oodward,1989,翁雷长蝽Lethaeastroides vooni M alipatil&W oodward,1989和短凹长蝽Siniasinensis brevis(M otschulsky,1863)。描述了1新种,斑盾波长蝽Lethaeaster maculatum sp.nov.,提供了新种的整体图,形态特征图和雄性外生殖器图。文中给出中国微小长蝽族分属检索表。斑盾波长蝽,新种Lethaeaster maculatum sp.nov.(图1~5)新种革片中部无贯穿革片的深色横斑,与Lethaeasterhelvipennis Bergroth和Lethaeaster oenonotum Slater相似。但Lethaeaster helvipennis Bergroth触角黄褐色,第3节基部和第4节黑褐色,触角第1节与第3节等长,小盾片端部2/3全部浅黄色,而新种触角一色黄褐色,第1节短于第3节,小盾片端部具"V"型淡色斑。Lethaeaster oenonotum Slater触角红褐色,第1节黄色,头较窄,头宽不及触角第1节长的2倍(66∶42,Slater,1983),而新种触角一色,头较宽,头宽大于触角第1节长的2倍,而且二者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不同,Lethaeaster oenonotum Slater生殖节的背面向后伸出一片状结构(lip),抱握器叶片向端部明显变尖,外突圆,而新种生殖节背面无上述片状结构,抱握器叶片较直,且端部钝圆,外突略呈截型。正模♂,广西那坡德孚,海拔1350m,2000-05-19,李文柱采。副模:1♂,同正模:1♂,3♀♀,广西大新,海拔280m,1998-03-29,李文柱、武春生采;2♀♀,广西防城扶隆,海拔240m,1998-04-20,武春生采。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词源:新种种名以其小盾片具浅色斑"maculatum"而命名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中国新记录属--拟缺齿藓属(Haplodontium Hampe)分类学的研究进展。目前本属在中国分布有3种,其中包括1新种:臧氏拟缺齿藓(Haplodontium zangii X.R.Wang&J.C.Zhao),2个新组合:喜马拉雅拟缺齿藓[H.himalayanum(Mitt.)X.R.Wang&J.C.Zhao]和中华拟缺齿藓[H.sinensis(Dix.)X.R.Wang&J.C.Zhao]。笔者对中国拟缺齿藓属3种植物的形态学特征绘制了墨线图,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拍摄显微形态照片,并对每种的主要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以及与相似种的形态学比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Four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ristolochia (Aristolochiaceae) are described as new from China. They are Aristolochia austrochinensis C. Y. Cheng & J. S. Ma, A. caulialata C. Y. Wu, A. salweenensis C. Y. Cheng & J. S. Ma, and A. kunmingensis C. Y. Cheng &J. S. Ma. A naturalized species, A. ringens Vahl is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15.
贵州蓑藓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rearespeciesofMacromitriuminGuizhouprovinceChina .Amongthem ,2speciesareen demicspecies ,M .cavalerierCard&Ther .andM .fortunatiiCard&Ther .Duringarecentre -examinationofsomeMacromitriumspecimensfromthisregion .AtaxoncloselyrelatedtospeciesoftheM .ferrieiCar…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中国管蓟马科肚管蓟马属3种,其中包括1新种,宽盾肚管蓟马Gastrothrips eurypelta sp.nov.;1新纪录种,蒙古肚管蓟马Gastrothrips mongolicus(Pelikan,1965),编制了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JIA Yu  HE Qiang 《Plant Diversity》2015,37(6):741-745
A new species, Porella recurve loba Y. Jia & Qiang He, and a new variety, Porella campylophylla (Lehm. & Lindenb.) Trev. var. integra Y. Jia & Qiang He,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Both taxa are from China, found in Gansu and Yunnan Provinc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记述中国头管蓟马属Cephalothrips1新记录种:念珠头管蓟马Cephalothrips monilicornis (Reuter,1880).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提供了头管蓟马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One new species, four newly recorded genera, and two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diatoms are de-scribed from China. They are Sellaphora fuxianensis sp. nov. Li, Sellaphora Mereschkowsky, Karayevia Round & Bukhtiyarova, Placoneis Mereschkowsky, Fallacia Stickle & Mann, Placoneisprespanensis Levkov, Krstic & Nakov, and Fallacia lucinensis (Hustedt) D. G. Mann. All taxa were collected from Lake Fuxian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ese species were observed with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 and their taxonomic charact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主要标本馆壳斗科柯属标本的整理,发现一中国分布新记录种防城柯。基于标本形态学特征将光果柯和川柯分别作为硬壳柯和圆锥柯的异名进行归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