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产卵是否为雌性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性转变的必经过程, 研究分析了实验室内从受精卵或幼苗开始养殖至不同时间段的黄鳝性腺组织学状况, 采用性腺活检技术跟踪了34月龄雌性黄鳝性腺发育变化, 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了黄鳝不同发育状态性腺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分布。在养殖过程中, 实验黄鳝没有出现产卵现象或者繁殖行为。在5月龄黄鳝中, 间性占比13.3%, 雄性占比20.0%; 在12月龄(1龄)黄鳝中, 雄性占比17.6%; 34月龄(3龄)黄鳝中, 间性占比12.8%, 雄性占比8.5%。通过性腺活检技术对36条34月龄雌性黄鳝性腺发育变化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跟踪研究, 结果表明, 16.7%的雌性黄鳝发生了性转变, 性腺发育到间性阶段。黄鳝间性早期性腺生殖褶增厚, 部分细胞呈现明显PCNA免疫阳性, 包括间质细胞、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上述结果提示, 产卵并非雌性黄鳝发生性转变的必经过程; 黄鳝性转变初期, 性腺结构变化包括生殖褶中间质细胞和精原细胞的发生和增殖。  相似文献   

2.
外源性甲基睾丸酮对雌性和间性黄鳝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大剂量外源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MT)对活检后的雌性和雌雄间性黄鳝发育的影响。我们应用色拉油溶解外源雄性激素对雌性和雌雄间性黄鳝进行腹腔注射,采用石蜡组织切片法,对MT对活检后的雌性和雌雄间性黄鳝性腺发育的影响进行组织学研究。试验未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性逆转雄鱼,但发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结构,将为进一步揭开黄鳝性逆转之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结果如下:① MT可促进雌鳝卵母细胞退化,但不能使卵巢完全解体; ② MT可促进雌性和间性黄鳝性腺生殖板扩大、伸展,但不能使间质细胞增生;③ MT可促进雌性和间性黄鳝性腺生殖板上出现“中空小叶”,这种结构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即Ⅰ型“中空小叶”(“HL-Ⅰ”)和Ⅱ型“中空小叶”(“HL-Ⅱ”),Ⅱ型“中空小叶”可能是非正常发育下产生的生精小叶;④ MT对雌雄间体早期的黄鳝的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对雌雄间性晚期的黄鳝可促进其生精小叶内的雄性生殖细胞外排,而形成另一类型的“中空小叶”。 ⑤ MT对雌雄间体黄鳝的作用强于对雌性黄鳝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鳝一种新的生殖腺发育状况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六十年前,刘建康就报道过黄鳝存在着自然性逆转现象[1]。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众多的学者对于黄鳝性逆转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2—8]。目前一般认为黄鳝属于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类,其性别发育为单方向进行,雌性发育阶段→间性发育阶段→雄性发育阶段。黄鳝雌性成熟发育第一次性周期内黄鳝个体全部表现为雌性发育,性成熟产卵后,卵巢内卵细胞败育,卵巢结构逐渐退化,与此同时雌性生殖细胞开始发育,通过雌雄间性发育过渡到雄性发育[2、3、7]。在这一发育程序中尚未有黄鳝同一个体生殖腺中精、卵巢结构均为成熟发育的报道。作者在对于黄鳝生殖…  相似文献   

4.
几种氨基酸及香味物质对黄鳝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在我国发展较快,但取得成功的养殖者主要靠投喂动物饵料,而动物饵料的资源有限,限制了黄鳝养殖的发展。黄鳝的规模化养殖生产必须走投喂配合饲料的道路。从配合饲料养殖黄鳝的试验看,存在着黄鳝对配合饲料喜食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还不能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如何解决黄鳝对配合饲料喜食性差的问题成为攻克其配合饲料难关的关键。为此,开展了用氨基酸和香味物质对黄鳝诱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又名鳝鱼,鳝。在黄鳝的生活周期中,有一特殊的生物现象:生殖腺早期向雌性分化为卵巢,待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发育成熟产卵后,卵巢转化为精巢,育成精子。一般认为,2龄前,平均体长为350毫米以下的黄鳝为雌性;3至5龄,平均体长450-600毫米为雌性、雌雄间性、雄性共存期;6龄,体长700毫米以上,则雄性个体可占95%以上。黄鳝的这一现象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我国著名鱼类学家、黄鳝研究的先躯——伍献文与刘建康早在四十年代就进行了黄鳝性  相似文献   

6.
黄鳝(Monopterusalbus)隶属于鱼纲,合鳃目,合鳃科。在我国,黄鳝是合鳃科的唯一代表。较之于其它种鱼类,黄鳝有着特殊的体形(蛇形),呼吸器(合鳃)和发育历程(性逆转),所以,在鱼纲的教学,鱼类发育生理的教学与科研方面,黄鳝都是不可缺少的典...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学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黄鳝性逆转生殖发育过程中,生殖干细胞(GSCs)定位分布于生殖褶中,黄鳝雌性发育阶段的GSCs分散或成团存在,间性及雄性发育阶段GSCs均区分为A、B两种不同类型,雌性发育阶段GSCs与A、B两类GSCs在超微结构上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生殖褶中GSCs是黄鳝分化生殖腺中唯一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生殖细胞群,雌性发育阶段GSCs表现出卵原干细胞特征,间性及雄性发育阶段GSCs为精原干细胞。CD49整合素是黄鳝雌性发育阶段GSCs和A类GSCs的表征分子。  相似文献   

8.
黄鳝性逆转与性腺蛋白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胶电泳方法,对262黄鳝的性腺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雌性黄鳝随着性腺的成熟性腺蛋白组分有所增多,相反雄性黄鳝随着性原的成熟其性腺蛋白组分则有所减少;;雌鱼性腺Ⅱ-Ⅲ期为10-12条区带,雄鱼性腺Ⅲ-Ⅵ期为13-10条区带。兼性期性腺蛋白组分明显增加为15-19条区带,其增加的蛋白带为一组位于凝胶偏负极端、分子量相近的蛋白分子,性逆转时精巢的组建可能与这组蛋白的调节有关。性逆  相似文献   

9.
黄鳝松果腺复合体的超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类松果腺能将其感受到的光信息以及脑部神经信号转换成激素分泌,研究表明,褪黑激素是松果腺影响生物性腺发育的主要分泌物[1,2]。因此推测松果腺及其分泌物褪黑激素可能参与调节黄鳝的性转变进程。作者曾利用外源褪黑激素注射鱼体的实验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对黄鳝的性腺发育存在着剂量依存的促进与抑制的双重调节作用[3]。本文首次证实黄鳝脑中松果腺复合体(PinealComplex)的存在,并对其超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 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体长28-4…  相似文献   

10.
黄鳝自然性反转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黄鳝特别引起生物学家的兴趣,因为它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具有性反转现象的硬骨鱼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纯化黄鳝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备其兔抗血清,并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方法 用Protein A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黄鳝血清免疫球蛋白,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蛋白的纯度,免疫大耳白兔制备抗血清,利用免疫双扩散检测抗血清的效价,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 纯化了黄鳝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双扩散法测定兔抗黄鳝免疫球蛋白血清效价为1∶3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论 成功纯化了黄鳝免疫球蛋白,制备了兔抗黄鳝IgM抗血清,为建立黄鳝的血清学检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裂阻断法研究黄鳝的核型和减数分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在黄鳝腹腔内注入秋水仙素,然后取未成熟性腺进行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获得了较好的性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同时还观察到减数分裂阻断后的各期分裂相。并发现黄鳝的第九对染色体在后期I提前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多倍性终变期和二倍性不减数细胞,后者为鱼类多倍体育种提出了新的思路。本实验用性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和联会复合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3.
黄鳝卵巢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对252尾黄鳝卵巢标本进行观察记录,运用常规染色法、组织化学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黄鳝的卵子发生、卵巢发育和卵巢周年变化规律。讨论了黄鳝的卵黄发生、卵巢发育分期和产卵类型等问题。本研究为黄鳝人工繁殖提供有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白鲢鱼与黄鳝血清转铁蛋白在分离纯化上的差异。2.用SDS-PAGE测定分子量,白鲢鱼血清转铁蛋白有两个组份,分子量分别为77kD和70kD;黄鳝血清转铁蛋白为单一组份,分子量为68.1 kD。3.白鲢鱼与黄鳝血清转铁蛋白都含糖,但都不与ConA-Sepharose柱结合。4.白鲢鱼与黄鳝血清转铁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测定和比较。5.白鲢鱼与黄鳝血清转铁蛋白用胰蛋白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酶解,白鲢鱼能得到分子量在37kD左右的二个片段,而黄鳝则几乎不能被胰蛋白酶酶解。6.白鲢鱼血清转铁蛋白在404.5nm处有一特异吸收峰,而黄鳝则在407.5nm处。  相似文献   

15.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648-655
为研究EPA和DHA对黄鳝脂类代谢、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用添加有EPA和DHA比例相同(EPA/DHA=0.35)但水平不同(EPA和DHA总量分别为0.00%、0.35%、0.70%)的3种等氮等脂肪饲料, 在常温(2230 ℃)下, 分别喂养平均体重为(21.710.54) g的黄鳝7周, 分析黄鳝脂类代谢和生长性能, 然后每组取15尾继续养殖至性腺发育成熟用于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70%的EPA和DHA 能促进黄鳝生长, 显著提高黄鳝的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粗蛋白含量, 降低肝体指数(HSI)及肌肉、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P0.05), 显著提高亲鳝的性体指数(GSI)、产卵量、孵化率、幼苗的存活指数(SAI)(P0.05)。添加0.35%的EPA和DHA能显著降低肝脏中粗脂肪含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EPA和DHA能促进黄鳝的脂类代谢, 显著提高其生长及繁殖性能; 饲料中添加0.70%的EPA和DH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干扰素调节因子是一类能够调控干扰素及其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研究黄鳝干扰素调节因子的结构及表达有助于阐明黄鳝抗病毒的机理。方法:利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黄鳝干扰素调节因子10(IRF-10)和IRF-4的部分cDNA序列,再利用半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黄鳝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IRF-10和IRF-4的表达。结果:IRF-10和IRF-4在黄鳝三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表达量基本一致,但两者在黄鳝不同组织表达呈现明显的差异,IRF-10组成型表达于黄鳝各个组织中,而IRF-4仅在肠、中肾和脑中呈现很高的表达,其他组织表达很弱。结论:IRF-10组成型地表达于黄鳝各个组织,且表达量很高;而IRF-4中仅在主要免疫器官表达,且表达量较弱。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黄鳝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Monopterus albus)隶属合鳃目(Synbranchi formes)合鳃科(Synbranchidae)黄鳝属(Monopterus),适宜生长在泥塘、沟渠和稻田中,我国除西北高原外的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因黄鳝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故市场需求量旺盛。由于酷鱼滥捕,栖息环境恶化,造成黄鳝资    相似文献   

18.
室内研究了不同摄食方式下的黄鳝排粪活动以及摄食对黄鳝排粪量的影响.饥饿5d的黄鳝饱食2h,以后不再喂食,其排粪活动分5批完成,排粪时间为38-134h;饥饿5d的黄鳝按照0.5%体重投饵,则其排粪次数减少到2批,排粪时间为64-106h;1d饱食一次的黄鳝排粪活动分3批完成,排粪时间为28-92h;2d饱食一次的黄鳝排粪活动分4批完成,排粪时间为32-90h.换水和摄食极显著地刺激黄鳝排粪活动(p<0.01).每天的摄食量(X)和摄食后15h内的排粪量(Y)存在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Y=0.1502X 0.0017(p<0.01).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人工养殖黄鳝的摄食管理和水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鳝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绍武  周工健  刘筠 《生态学报》2005,25(3):435-439
以洞庭湖稻区黄鳝为调查研究对象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系统研究了黄鳝的繁殖生态。对黄鳝的性腺发育周年变化、繁殖行为、自然产卵过程、产卵条件及繁殖洞穴的构造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产卵室是黄鳝繁殖洞穴特有的构造 ,繁殖洞穴泥土p H平均值为 6 .73± 1.0 12。亲鳝有护卵习性 ,通过对 30尾守洞亲鳝的性腺观察和切片验证 ,守洞鳝多为雄鳝 (占 6 1.3% ) ,少数为兼性偏雄性 (占 38.7% ) ,守洞鳝 1:0 0~ 2 :0 0全在外面活动 ,守洞鳝体长 L (cm)与体重 W (g)回归方程为 :W=1.2 5×10 - 2 L1 .4 2 (r=0 .76 )。人工模拟条件下 ,泡沫组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 (85 .2 % )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2 5 .4 % ) (t=8.18,t0 .0 5=2 .4 5 ) ,仔鱼平均成活率 (6 4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4 .0 % ) (t=3.73) ,同时对繁殖季节黄鳝为孵卵而所吐的泡沫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另外 ,证实了黄鳝产卵的最适放养密度为 2~ 3尾 / m2。为黄鳝的全人工繁殖和半人工繁殖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鳝体内寄生虫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黄鳝体内寄生虫的种类、种群组成及其分布的差异、寄生虫寄生部位及危害、在黄鳝种群中的感染分布、感染的关联程度和生活史等生态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就黄鳝体内寄生虫生态学研究的若干重要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