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留勤 《化石》2007,(4):21-23
“叠层石”这一术语是1908年Kalkowsky首先定义的,用来描述具有多少近似平面状、生物成因细纹层构造的灰岩体。叠层石这个词的使用和定义经历了逐渐的变化,现在大家一致认为叠层石是蓝细菌等微生物群体形成的一种层状的生物沉积构造,如下图所示。近代叠层石主要形成于清水环境、海边缘、潮间带的浅水环境。叠层石并不一定是碳酸盐岩,也可以是硅质岩、蒸发岩或磷酸盐。许多金属矿沉积都与叠层石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叠层石礁。在叠层石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对于各种自生矿物的沉淀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碳酸盐、磷酸盐、氧化物、硫化物和硒酸盐。微…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苏北新元古代九顶山组似锥叠层石标本的剖析,初步揭示构成似Conophyton叠层石的微生物席可以分为两类.这两类席被作者称为"开端微生物席(first microbial mat)”和"继承微生物席(succedent microbial mat)”.它们在整个叠层石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起作不同作用.Conophyton叠层石的形态发生可能与开端微生物席的造型有着密切联系,这类微生物席在叠层石形成过程中起作生长"芽”或模具作用.继承微生物席仅仅起作叠层石的增高或增大的作用,它的发育经常受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3.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叠层石成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中段灰岩中发育有形态多变的叠层石礁体,具有与显生宙生物礁相似的相分异特征,基底、礁核、盖层、礁前、礁后、礁翼等不同微相可以明确区分,定殖期、拓殖期、泛殖期和衰亡期等不同造礁阶段的叠层石柱体变化特征明显。该组叠层石礁体自下而上分别为分散分布的小型丘状礁体、连绵分布的大型丘状礁体和分散分布的小型丘状礁体或透镜状礁体,该变化趋势指示了九里桥组沉积时期海平面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合该组沉积期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可将该组叠层石礁体划分为风暴环境型礁体、海进环境型礁体和海退环境型礁体三种类型。对九里桥组沉积学、古生物学等研究表明,该组沉积时期造叠层石生物与其它生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生存竞争关系,但更能适应风暴沉积环境,叠层石在该组沉积晚期的消失很可能与以海平面变化为特征的沉积构造环境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辽宁复州湾剖面寒武系地层出露连续且沉积现象较为丰富,芙蓉统长山组、凤山组微生物岩发育。研究区寒武系芙蓉统微生物岩多为小型柱状,与围岩有明显界限,纹层较为模糊,与华北其他地区寒武系芙蓉统大型柱状叠层石有明显差异。芙蓉统微生物岩主要由暗色致密泥晶和微亮晶颗粒组成,内部发育有生物碎屑、白云石、方解石和黄铁矿颗粒等,显示出微生物岩内部复杂的显微组构,同时柱状微生物岩中保存多种类型的微体生物,如葛万菌(Girvanella)、肾形菌(Renalcis)等钙化蓝细菌,以及海绵骨针集合体等。致密泥晶组构中粘结着大量的生物碎屑,包括三叶虫和腕足类等。因此,复州湾剖面芙蓉统微生物岩中发育的钙化微生物和多样性颗粒的存在,为探索生物丘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素材,也为寒武系叠层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叠层石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叠层石学科是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经中国前寒武纪古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我国叠层石研究取得多项成就,主要有:建立了华北元古宙叠层石组合序列;对某些新元古代叠层石的微生物组分和微生物席特征进行了初步揭示;从理论上对矿化叠层石的成因提出了解释;提出假裸枝叠层石科(Pseudogymnosolenaceae)可作为中元古代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利用雾迷山组的叠层石标本开展了古生物钟研究的尝试以及探明新元古代一种特殊的叠层石微构造可能具等时性.  相似文献   

6.
藻类在含铁叠层石成因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前言 在半个多世纪以前,Harder(1919)和Zapffe(1933)就已经从理论上探讨了铁细菌在大型铁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许多含铁岩组的燧石中见到大量类似现代藻类结构的化石,同时发现许多沉积矿产(特别是铁矿和磷矿)与菌、藻生物形成的叠层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Mendelsohn,1976)。因此不少人相信微生物活动可能有助于某些矿床的原始组份的沉淀作用,例如Trudinger和Mendelsohn(1976,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苏北新元古代九顶山组似锥叠层石标本的分析,初步揭示构成似Conophyton叠层珠微生物席可以分为两类。这两类席被作者称为“开端微生物席(first microbial mat)”和“继承微生物席(succedent microbial mat)”。它们在整个叠层石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起作不同作用。Conophyton叠层石的形态发生可能与开端微生物席的造型有着密切联系,这类微生物席在叠层石形态过程中起作生长“芽”或模具作用。继承微生物席仅仅起作叠层石的增高或增大的作用,它的发育经常受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8.
黔西北桐梓水坝塘剖面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桐梓组沉积时位于上扬子区陆表海极浅水区,抑或部分时段存在盐度异常的云坪,与下伏寒武系第四统娄山关群和上覆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均呈整合接触。桐梓组岩性多为灰色、深灰色灰岩,后生动物大化石和陆源碎屑岩含量显然偏低。常见内碎屑滩相堆积,偶见含砾屑滩,砾屑边缘弱磨圆,属非强水流的近源搬运颗粒类型;少许鲕粒灰岩层。微生物岩颗粒丰富并作为碳酸盐岩的主要供物来源,部分微生物群落形成的细纹层粘结岩属小型叠层石礁相单元,表明在贵阳乌当和桐梓红花园剖面的叠层石可北延超过100km到达水坝塘地区,构建了狭长的叠层石礁相带。黔西北桐梓组部分碳酸盐岩层中出现单一而广适性的钙质微生物造礁群落,与特马豆克阶全球生物礁演化发展阶段相吻合,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初期,生物礁具有地理分布局限、低生物多样性以及钙质微生物占主导地位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叠层石的形态和它们与陆源沉积的关系反映了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在巴西中部地区,叠层石出现在中元古和新元古代的Paranoa群、Vazante群和Bambui群.根据沉积学和矿物学的研究分析,Paranoá群形成于被动边缘盆地,而另外两个群形成于前陆盆地.Vazante群沉积在形成巴西褶皱带的山脉附近,然而Bambui群的大部分都形成于克拉通地区.通常远离山脉褶皱带的Paranoá群和B2mbuí群内的叠层石建造的形态和规模的改变与环境的变化有关.在柱状生长方向的频繁变化和不规则的丰富陆源物质的夹层进入叠层石,表征活跃的构造背景,例如在Vazante,Paranoá群和Bambuí群的西部.  相似文献   

10.
桂东北较深水相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的硅质微生物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子地台东南缘较深水相区的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地层为一套以硅质岩和硅质碎屑岩为主的黑色岩系沉积.过去对这套硅质岩的沉积模式有多种解释,而且由于生物化石的匮乏而很难确定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的位置.桂东北地区三江剖面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地层老馕组硅质岩中保存有良好的微生物岩.在根据有机碳同位素和微体化石确定的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之下,微生物岩以叠层石-凝块石组合为标志,具有与台地相同期地层类似的特征;在界线之上,则以集群出现的球形至椭球形石英质微球体组合和典型的微生物膜沉积结构为主要特征.微生物席/膜的硅化可能是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较深水相硅质岩沉积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1.
苏、皖北部震旦纪叠层石及其沉积环境学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钱迈平 《古生物学报》1991,30(5):616-629
根据苏、皖北部震旦纪叠层石的外形、大小、颜色及纹层特征,结合其它沉积构造特征,探讨水体能量、光照及沉积作用等环境因素对叠层石生长的影响,以此找出叠层石上具有指相意义的某些生态学特征。目前发现,大型层状、层柱状叠层石往往与浅水低能沉积物共生;分叉不发育的大、中型柱状叠层石则与具周期性变化的浅水高能沉积物共生;分叉发育的柱状叠层石与变化不定的浅水高能沉积物共生;平行分叉的小型柱状叠层石则与中-次中等能量沉积物共生。值得注意的是,环境的变化使一些叠层石形态也随之变异,形成一系列过渡类型,引起分类上的混淆。叠层石纹层表面积与水深往往成反比梯变,这也许与藻席受光照的充足程度有关。叠层石及其围岩的原生色也可作为了解当时水体化学性质及生物对矿物的富集作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叠层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在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学者对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描述了类型众多的叠层石属种,并把叠层石组合应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近年来,为了揭示叠层石的形态发生,中国学者正在探讨硅质叠层石的生物组构模式和叠层石微层理的成因,以及叠层石中微生物生长、运动和造席过程。  相似文献   

13.
河南卫辉地区寒武系馒头组二段顶部发育连续沉积的铁质叠层石。本文综合运用沉积学与沉积古地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卫辉罗圈村剖面馒头组二段的铁质叠层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区铁质叠层石形成于潮间-浅潮下带滩后微生物丘礁,发育有大量铁矿化的葛万菌(Girvanella)丝状体。地球化学测试显示铁质叠层石中的含铁矿物为赤铁矿;叠层石样品的主量元素Ca、Al、P和Ti含量较高且Al、Fe和Ti元素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微量元素呈现与地壳类似的丰度和变化规律;稀土元素总量较高,总体偏向于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且无明显Eu异常;这些特征说明铁质叠层石的含铁矿物来自陆源。沉积古地理分析表明,含铁矿物很可能来自鄂尔多斯陆的陆源风化产物随陆地径流南下进入研究区。铁质叠层石中铁含量与葛万菌的密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反映出赤铁矿的沉淀与葛万菌的发育密切相关。葛万菌的光合活性通过增加pH值和氧气浓度来提高铁氧化速率,其细胞外聚合物吸引三价铁离子,为铁矿物的积累提供成核位点,丝状体的运动性有助于捕获沉淀物,从而形成明暗交替纹层的铁质叠层石。  相似文献   

14.
叠层石的形态和它们与陆源沉积的关系反映了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在巴西中部地区 ,叠层石出现在中元古和新元古代的 Paranoa′群、Vazante群和 Bambui′群。根据沉积学和矿物学的研究分析 ,Paranoa′群形成于被动边缘盆地 ,而另外两个群形成于前陆盆地。Vazante群沉积在形成巴西褶皱带的山脉附近 ,然而 Bam bui′群的大部分都形成于克拉通地区。通常远离山脉褶皱带的 Paranoa′群和 Bambui′群内的叠层石建造的形态和规模的改变与环境的变化有关。在柱状生长方向的频繁变化和不规则的丰富陆源物质的夹层进入叠层石 ,表征活跃的构造背景 ,例如在Vazante,Paranoa′群和 Bam bui′群的西部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组叠层石的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组是良好的含油地层,其中产有介形类、瓣鳃类、腹足类、鱼、轮藻、大植物和叠层石等多种化石。该组多数门类化石已进行过较详细描述和研究,并发表过多篇论著。但至今尚未开展叠层石的专题研究中。叠层石是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依据之一。尽管显生宙后,叠层石在生物地层学上的价值是有限的,但它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本文着重从生物学和沉积学角度讨论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叠层石的古生态和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冀北早元古宙叠层石内的穿石蓝藻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庞家堡长城系大红峪组下部的局部硅化的层状叠层石的基本层内原位保存着宽球藻目的一种真穿石蓝藻化石群体,化石的估计年龄为距今1700Ma。新发现的微化石被命名为Eohyella campbellii gen.et sp.nov.,与相邻的基本层中建造叠层石的球状蓝藻化石比较,穿石蓝藻细胞保存得极好,细胞结构只显出轻微的收缩变形。细胞群集沿着硅化的叠层石基本层的边缘分布以及群集基部向下伸出的假丝体表明新种具有穿石习性。它与向上生长的建造叠层石的Coniunctiophycus-Siphonophycus藻席化石群共生并互层,这表明两者是原地、同时的微生物化石群。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真穿石微生物的化石纪录。  相似文献   

17.
对辽宁省抚顺市大孤家林场11、20、34和47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纯林表层土壤(0~5 cm)微生物群落结构、养分及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微生物、养分及酶活性各项指标基本呈现11或47年林龄较高,而20或34年林龄较低.随林龄增加,土壤地力呈现衰退趋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变化对地力衰退呈现响应趋势,不同林龄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较细菌显著.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及pH值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没有影响,但对在不同林龄间微生物的变化有影响.土壤全氮、有机碳、C/N、速效氮和pH值对不同林龄细菌分布影响较大,土壤速效磷、全钾、交换性镁离子和pH值对真菌分布影响较大.细菌与真菌群落主要的T RFs片段与氮、磷的相关性都较高,而真菌群落与有机碳、钾的相关性高于细菌群落.11和47年林龄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养分、酶活性的相关性高于20与34年.因此,土壤微生物(尤其是土壤真菌)可以敏感地指示土壤肥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上二叠统长兴组顶部出现的群体珊瑚Waagenophyllum sp.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晚的古生代群体四射珊瑚之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微生物岩直接覆盖在它上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成为这两种不同的生物沉积的分界线,它们各自具有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二者之间为突变关系。在珊瑚层生态系统中的群体四射珊瑚及重要成员真核藻类如裸海松藻、假蠕孔藻等在微生物岩生态系统中完全消失,后者以底栖微生物群落为主,共生生物组合面貌与珊瑚层中的生物组合面貌截然不同,微生物岩生态系的生物个体小型化也是主要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上二叠统长兴组顶部出现的群体珊瑚Waagenophyllum sp.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晚的古生代群体四射珊瑚之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微生物岩直接覆盖在它上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成为这两种不同的生物沉积的分界线,它们各自具有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二者之间为突变关系。在珊瑚层生态系统中的群体四射珊瑚及重要成员真核藻类如裸海松藻、假蠕孔藻等在微生物岩生态系统中完全消失,后者以底栖微生物群落为主,共生生物组合面貌与珊瑚层中的生物组合面貌截然不同,微生物岩生态系的生物个体小型化也是主要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生物沉积学的诞生与发展,地质记录中微生物席活动相关沉积构造已被广泛识别和报道。但是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判别仍建立在与现代微生物席宏观形态特征的对比与猜测基础之上。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微观特征和直接成因证据的缺乏,使微生物沉积学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严重障碍。豫西地区早三叠世陆相碎屑岩地层中发育丰富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类型,为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微观特征研究提供了良好材料。研究显示,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具有特征明显的微观特征。除之前报道的悬浮颗粒、微生物纹层等特征外,本次研究还在光学薄片中发现了圈层结构的微生物扰动颗粒,在扫描电镜下发现了类型多样的微体生物化石。对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微观特征的观察,丰富了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判别依据,为微生物沉积学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