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rotoblechnum wongiiHalle的一塊新的分叉蕨叶標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篇最近发表的论文“山西上石盒子系一种种子蕨Protoblechnum wongiiHalle 的一块新发现的分叉的蕨叶”,斯行健教授报道了一块颇饶趣味的分叉的蕨叶的Protoblechnum wongii Halle 的标本,这块标本是杨敬之和王水两位先生在山西东南部研究地层时所采集的。在那一篇文章中,斯行健教授详尽的讨论了那些和Proto-blechnum 发生纠纷的属名如Glenopteris、Supaia、Brongniartites?、Megalopteris 及“Danaeopsis”和Protoblechnum 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论证了赫勒教授在1927年的推断,就是中国的Protoblechnum wongii 和印度的、至今一般人所谓的“Dana-  相似文献   

2.
Protoblechnum Wongii Halle二次羽状复叶标本的发现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陆军 《古生物学报》1989,28(4):447-454
Protoblechnum wongii一名系瑞典古植物学家Halle(1927)在研究我国山西中部晚古生代植物群时,给一种在蕨叶形态和叶脉特征上与北美二叠系的Protoblechnum holdeni(Andrews)Lesquereux十分相似的,一次羽状分裂的化石植物所创建的。此后,这个种的标本在我国华北地区多有发现,但均为一次羽状分裂的蕨叶碎片。1955年,斯行健在研究杨敬之、王水采自山西东南部石盒子系中的植物化石时,首次描述了这个种蕨叶分叉的特征,并详尽讨论了Protoblechnum属与Danaeopsis,Glenopteris,Supaia,Brongniartites 及Megalopteris等属之间的关系。后来,周志炎  相似文献   

3.
种子蕨     
现行中学《植物学》教材中介绍了有关种子蕨的知识,还印有两幅插图(见该书第201页)。图下注明是:“古代的一种种子蕨”。笔者认为这容易使人们把两幅图误解为是一种化石植物,把右图看作是左图的部分羽片的放大。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化石植物。左图是一种“半”裸子植物,只能形成孢子囊而不能形成种子,属于原裸子植物纲(Progymnospermopsida),叫戟枝木。右图才是真正的一种种子蕨,属于种子蕨纲(Pteridospermopsida),叫作楔羊齿(Sphenopteris tenuis)。  相似文献   

4.
高山耳蕨组的成员是中国西部、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常见的蕨类。其成员为夏绿植物,叶片 薄而柔弱。秋季叶片枯萎后叶柄基部宿存在地面形成一个丛堆以保护幼芽,这显然是对高山严峻环境 的适应。作为高山地带特有类型,1972年日本蕨类学家Sigeru Daigobo将它们作为耳蕨属下的一个组 ——高山耳蕨组Sect.Lasiopolystichum Daigobo,这是合理的。Daigobo建立此组时只包含3个种,经过 对中国大量标本及有关文献的研究,现知在中国约有30种应归人此组,其中有3新种:红鳞耳蕨P.ru- fopaleaceum,石生耳蕨P.saxicola,康定耳蕨P.kangdingense;2新变种.裂叶耳蕨P.sinense var.loba- tum,条裂耳蕨P.mollissimum Var.laciniatum;1新组合,钝裂耳蕨P.integrilobum(Sorolepidium)。据羽片背面的小鳞片类型可将高山耳蕨组划分为2个系:穆坪系Ser.Moupinensia和中华系Ser.Sinensia。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的中国对囊蕨属一新记录植物——光叶对囊蕨Deparia otomasui(Sa.Kurata)Seriz.。光叶对囊蕨之前仅发现于日本,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一回羽状,羽片羽状分裂,叶为纸质,有光泽,近光滑无毛,是对囊蕨属中形态较为独特的一个物种。该文对光叶对囊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生态照片和线描图,编制了安徽省对囊蕨属部分物种的检索表,同时对该种的保护等级进行了评估。凭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6.
拟合囊蕨(Marattiopsis)是蕨类植物门中较原始的厚囊蕨纲莲座蕨目合囊蕨科的一个化石属,是中生代植物群落中的重要组成分子。由于与现生植物形态相似,部分含繁殖器官化石标本常被归入现生合囊蕨属(Marattia)。尽管Marattiopsis和Marattia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但传统上前者多用于裸羽片标本,而实羽片标本则多使用现生属名。然而,最近分子证据表明Marattia是一个并系类群的属,原有定义有所改变,因此,仅Marattiopsis属名应该保留并使用于化石标本。中国中生代的拟合囊蕨属(合囊蕨属)植物共计9种,其时空分布显示:该属在晚三叠世出现,并且分异度达到顶峰,但仅分布于华南;早侏罗世多样性大幅降低,但产地数量略有增长,并从华南扩散到华北;中侏罗世分异度和产地数量急剧衰退,仅在东北有少量残存;晚侏罗世至整个白垩纪,完全消失。本文认为拟合囊蕨多样性变化和时空分布模式与古气候和古地理综合效应密切相关: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炎热、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拟合囊蕨的发生和发展;中侏罗世以后逐渐温凉、干燥的气候大大缩减了该属的生存空间,并最终导致其绝灭。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发现于内蒙古乌达煤田早二叠世太原组顶部火山凝灰岩层中的莲座蕨类植物一新种Eoangiopteris congestus sp. nov.,标本包含有机连生的辉木型茎干,栉羊齿型营养羽片和始莲座蕨型繁殖羽片。其中营养羽片为三次羽状复叶,末二次和末次羽片均为线形,小羽片栉羊齿型,卵圆形,中脉下延,侧脉分叉一次,属于东方栉羊齿Pecopteris orientalis (Schenk) Potonié类型。繁殖小羽片与营养小羽片同形;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成单列分布在中脉两侧,排列拥挤,由6–8个孢子囊组成,通过一个薄壁组织构成的聚合囊托与叶片相连;孢子囊呈纺锤形,无环带;孢子囊面向外的壁2–3层细胞厚,面向内的壁厚度仅1层细胞。原位孢子为三缝孢,椭圆形至圆形,表面具小刺状纹饰,可与分散孢子属Apiculatisporites对比。当前始莲座蕨属植物的发现代表其在华夏植物群目前最早的化石记录。此外,这些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明显区别于以往报道中与东方栉羊齿叶型化石连生的辐射对称聚合囊类型(星囊蕨Asterotheca),表明在古植物学研究中一种化石羽片类型可能对应多种繁殖器官类型。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广西蕨类植物一新记录科——光叶藤蕨科.该科植物以茎圆柱形攀缘;叶二型,通常为奇数羽状;侧生羽片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不育叶羽片边缘具软骨质硬齿,羽片基部上侧具一腺体;叶脉细密,中肋两侧各具1行窄长网眼,向外伸出分离小脉;能育叶线形,孢子囊群密被羽片下面,无隔丝而与其他蕨类物种相区分.目前该科在广西仅记录光叶藤蕨1种,...  相似文献   

9.
根茎蕨是一个形态属名,泛指蕨类植物地表或地下的根状茎印痕化石。此类化石比较少见,我国学者只报道过一次,由于标本破碎,未能提供照相图版(斯行健,1949)。国外以Nathorst(1906)的标本较佳,其后在各地所发现的材料均有缺陷。英国侏罗纪的标本叶迹清楚,可惜不完整,只保存了一个叶痕(Harris,1961)。苏联白垩纪的标本虽然比较完整,但叶迹却不够清楚(Vakharameev et ak.,1963)。一九七三年秋,笔者随新疆石油管理局107队在吐鲁番盆地发现了大量完美的根茎蕨化石。这些标本根茎比较完整,叶痕排列成行,叶迹十分清晰。现将这种根茎蕨化石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59年6月,中国科学院山西地层队,于太原西山七里沟下石盒子组底部(骆驼脖杂砂岩之顶部),曾发现一极有意义的Gigantopteris whitei Halle 标本。自赫勒(1927)定此新种直到现在,有人认为此种植物的叶可能为带状,很长,不是羽状分裂,其顶部形态如何,亦不明白。而当前的标本却是羽状复叶,并有数块属于羽片顶端部分的标本。显然,这一发现使我们对该植物有了更新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本种的特征作一些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馆藏标本和野外观察,对蹄盖蕨属(Athyrium Roth)的分类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根状茎类型、叶上是否具刺、孢子囊群的形状、羽片基部上侧是否具耳状突起和是否具棘头状腺毛等5个形态性状较为稳定,可作为蹄盖蕨属的属下分类性状;叶或羽片的形状及羽片是否具柄等性状可作为分种性状;叶的分裂回数、鳞片和叶柄、羽轴及小羽轴的颜色、被毛多寡及裂片形状等形态性状不适合单独作为蹄盖蕨属属内分种的性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采自鄂西晚三叠世地层中的五种种子蕨植物,它们分别隶属于副镰羽叶(Paradrepanozamites)、丁菲羊齿(Thinnfeldia)和篦羽羊齿(Ctenozamites)三个属。由于这些植物的小羽片或羽片基部上边均明显收缩,基部下边均显著下延等,认为它们在系统发生上可能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并提出它们的形态结构可能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输导组织不断发达——叶脉从亚放射状,无中脉→有中脉但不发达→中脉发达→变成末级羽轴;二是小羽片或羽片由全缘→局部分裂→大部分裂→羽状全裂。同时,根据奇特篦羽羊齿(新种)[Ctenoza-mites difformis(sp.nov.)]同一植株上的叶呈现四种不同的形态和脉序,初步推测上述三属的演变趋势是:由 Paradrepanozamites→Thinnfeldia→Ctenozamites。  相似文献   

13.
凤尾蕨无菌繁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尾蕨(Pteris multifida)为凤尾蕨科的小型陆生蕨,叶二型;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条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轴两侧形成狭翅,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形似凤尾,故而得名;能育叶有长柄狭绒形。全国大部分地区井栏边阴湿处常有生长,因此又叫井栏边草。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了中国肋毛蕨属一新记录种-曼氏肋毛蕨(Ctenitis mannii),该种与直鳞肋毛蕨(C.eatoni)及C.vilis相似,但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0~60 cm,基部宽14~22 cm;羽片近平展;叶脉羽状,5~7对,单一;每小羽片有孢子囊群5~6对;孢子囊群生于小脉中部可与后两者区别.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  相似文献   

15.
Halle 曾记述了山西地区下石盒子组的植物化石58种。1963年,李星学先生对本区的石盒子统植物化石作了补充研究。1981年以来,笔者在进一步整理和鉴定山西太原、阳城和大同口泉地区的下石盒子组植物时,发现部分材料保存很好,在原山西有关地区的下石盒子组中未曾有过记录,本文仅作一简报,这些化石共计六种:(1)舌瓣轮叶 Lobatannularia lingulata(Halle)Halle;(2)东方轮叶(比较种)Ann-ularia cf.orientalis Kawasaki;(3)镰羽叶型斜羽叶(新种)Plagiozamites drepanozamioides  相似文献   

16.
赫勒教授在1927年所发表的“山西中部古生代植物化石”一书中曾描述几块楔叶属的子囊穗化石,定为一新种,名Bowmanites laxus,另外一种则定为Bowmanitessp.前者发现于太原附近的下石盒子系,后者则发现于上石盒子系。因为“孢子囊柄”的着生形态,赫勒教授相信他的标本很可能是属于楔叶属的。赫勒当时曾经指出:这些标本暂定其属名为Bowmanites,这个属名是Binney 1870年所创立的,这个属名后来仍被Solms-Laubach 1895年所应用,也曾经被Scott 应用于“Studies in Fossil  相似文献   

17.
荚果蕨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荚果蕨(Matteucciastruthiopteris) 别名荚果蕨贯众,小叶贯众,俗名黄瓜香、广东菜,球子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约80~100cm。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茎部密被针形鳞片。叶簇生犹如莲座。有两种叶片,营养叶长圆状倒披针形,2回羽状深裂,下部10~12对羽片向下渐短缩成小耳形,中部羽片宽,裂片边缘浅波状或顶端有圆齿,叶脉羽状;孢子叶1回羽状,羽片线形,下部短缩。孢子囊圆形,生于侧脉分枝的中部;囊群盖膜质,白色,成熟时破裂消失。鲜嫩卷曲的幼芽散发出诱人的黄瓜清香味,故称黄瓜香。荚…  相似文献   

18.
刘红梅  曾辉 《植物研究》2010,30(4):397-404
通过查阅馆藏标本和野外观察,对柳叶蕨属(Cyrtogonellum Ching)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叶脉游离或网结、顶羽片的有无、羽片对数和孢子表面纹饰等4个形态特征较为稳定,可以作为属下分类的主要依据;羽片形状和羽片大小在各个大类中较为稳定,但难以区分近缘种;而植株大小易受生境条件的影响,变异较大,不能单独用作属下分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河南省鳞毛蕨科耳蕨属一新记录种——亮叶耳蕨(Polystichum lanceolatum Baker)。对该种进行了特征描述,并编制了河南耳蕨属植物检索表。该种近似正宇耳蕨(P.liui Ching),但羽片上侧耳状凸起不明显,边缘有7~8个具短刺头的牙状齿,孢子囊群在主脉上侧最多3个,下侧不育或偶有1个,囊群盖圆盾形,全缘等特征而不同。凭证标本存放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  相似文献   

20.
报道福建省一种新纪录蕨类植物:粉叶蕨 Pityrogramma calomelanos (L.) Link,并提供活体植物照片及描述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凭证标本保存于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标本馆(OSB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