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施肥降低旱地冬小麦的叶片水势。当作物体内出现水分胁迫时,冬小麦叶片两面气孔对施肥的反应有明显差异。远轴叶面气孔对施肥的反应比近轴叶面气孔敏感。旱地施肥以后,冬小麦远轴叶面气孔首先收缩,且收缩的程度比近轴叶面大,从而使远轴叶面气孔阻力与近轴叶面气孔阻力的比值(Rab/Rad)增大。旱地施肥以后,远轴和近轴叶面气孔阻力均急剧增大,并且随肥力水平的提高(施肥量增加)而缓慢增大,二者呈直线关系发展趋势。旱地施肥对土壤水势有影响,但不论是提高还是降低土壤水势,均增大Rab/Rad。说明施肥确有增强旱地冬小麦远轴叶面气孔对环境因素变化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临泽北部边缘绿洲区,测定了湿润和干旱条件下早熟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 L.)品种'新陆早8号'棉花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日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棉花叶片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但均未出现光抑制;干旱条件下91起棉花"光合午休"以非气孔因素为主,湿润条件下非气孔因素和气孔因素先后共同起作用.(2)干旱条件下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8:00~11:OO高于湿润条件下,且均值提高10.5%,而其在12:OO~18:00低于湿润条件下,且均值降低16.5%;干旱条件下叶片Pn和蒸腾速率(Tr)日均值(8:00~18:00)分别比湿润条件下降低4.9%和26.1%,水分利用效率(WUE)却提高了23.4%且达到显著水平.(3)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棉花叶片PSl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都于14:00达全天最低值,但最低值均大于0.80.研究发现,湿润土壤条件并不能消除棉花的"光合午休"现象;干旱土壤条件也未使棉花出现光抑制,却使一定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生长季内,研究了陕西渭北旱源冬小麦叶气孔阻力与生态和生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孔阻力与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水势及叶温均呈二次曲线相关;与土壤水势呈直线正相关;与叶水势呈指数函数相关;当光量子通量密度小于1523μmol·m-2·s-1时.气孔阻力与之呈幂函数相关,当光量子通量密度大于1523μmol·m-2·s-1时,气孔阻力与之呈指数函数相关,此时气孔正处于“午休”期间。试验给出了冬小麦叶气孔阻力与各因素之间的现象模型。通过主要生态因子(气温、光量子通量密度、大气水势和相对湿度)对气孔阻力作用的综合分析表明,在陕西渭北旱塬,诸生态因子对冬小麦叶气孔阻力的重要性依次为大气水势、相对湿度、光量子通量密度和气温。并对其它影响气孔阻力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土壤干旱期间墨兰的水分生理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盆栽墨兰〔Cymbidiumsinense(Andr.)Willd.]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情况下的水分生理变化。不同叶龄的叶片对于干旱反应不同,一年生叶比二年生叶敏感。在叶片含水量、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等生理参数中,后两者对干旱反应最灵敏。所以,一年生幼叶的蒸滕速率和气孔阻力可作为指标去判断墨兰植株水分供应情况。墨兰在土壤持水力44.2%时,相对透性较小,生长正常,一年生动叶的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分别是3.36μg·cm ̄(-2)·s ̄(-1)和7.08s·cm ̄(-1);当土壤干旱,持水力降至22.5%时,相对透性增大39%,说明细胞已经受旱害,该时的蒸腾速率降至0.95μg、cm ̄(-2)·s ̄(-1),气孔阻力升为22.25s·cm ̄(-1)。可以认为,墨兰的土壤临界水分是在土壤持水力44%—22%之间。  相似文献   

5.
小麦和大豆叶片的气孔不均匀关闭现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14CO2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研究了田间小麦和大豆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的气孔关闭状况。正常浇水的小麦和大豆叶片呈现出对14CO2的均匀吸收。在小麦与大豆"片水势分别降至-1.75和-1.32MPa的土壤干旱条件下,两种作物叶片都发生气孔不均匀关闭。离休叶片在空气中快速脱水易引起气孔不均匀关闭。正常供水小麦叶片在晴天中午明显的光合午休时,无CO2的不均匀吸收。某些晴天中午,在大豆光合午休低谷时段观察到较明显的气孔不均匀关闭,用气体交换资料计算出的细胞间隙CO2浓度并不随气孔年度的降低而下降,反而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6.
小麦气孔传导力和土壤基质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  杨春虹 《生态学报》1987,7(3):206-213
1984—1985年对湿润(W_2)和干旱(W_1)两种水分处理的农田冬小麦气孔传导力(g_1)、土壤基质势(Ψ_m)和空气饱和差(d)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晴天上午的g_1主要受Ψ_m的影响,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上午的g_1可用作土壤干旱引起的小麦水分亏缺的指标。设立土壤湿润的对照区以比较气孔传导力可以监测小麦田的土壤干旱。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水平对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1988年,研究了旱地施肥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cv.Shanhe No.6)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以肥调水”的生理机制。施肥不仅提高了旱地土壤含水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土壤水势和土壤水的有效性,从而增加了有效水分利用。施肥增大旱地冬小麦绿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从而降低土壤蒸发,增加蒸腾用水潜势和光合潜势,但净同化率不一定提高。施肥增加旱地冬小麦总的水分利用(ET,即蒸散量)和蒸腾(T)用水,增加地上部生物产量,提高了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施肥使冬小麦同时具有耗水和节水以抵御干旱的能力,对植株具有调节作用,使之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8.
用'陕单9号'玉米为试材进行分根实验,研究土壤干旱和湿润条件下,土壤容重对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l)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WUEp)的影响.土壤容重分4种处理:低容重(两边容重都为1.20 g/cm3)、中容重(两边容重都为1.33 g/cm3)、高容重(两边容重都为1.45 g/cm3)和混合容重(一边为1.20 g/cm3,另一边为1.45 g/cm3).土壤水分控制在高基质势(-0.17 MPa)和低基质势(-0.86 MPa)两个水平.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WUEl随容重的增大而提高,而WUEp随容重的增大而降低;在湿润条件下,WUEl和WUEp都随容重的增大而提高.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干旱还是湿润条件下,WUEl与土壤机械阻力(Rs)呈正相关;在湿润条件下WUEp与Rs呈正相关,但在干旱条件下WUEp与Rs呈显著负相关.无论是干旱还是湿润条件下,生长在混合容重土壤的植株能维持较高的WUEl和WUEp.因此,土壤水分和容重都会影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并存在交互作用,但土壤水分的作用更大;同时,土壤容重空间变化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土壤干旱条件下磷素营养对春小麦水分状况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下,磷素营养明显改善了春小麦的水分状况,维持了较高的ψw和RWC,并因而导致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较大的气孔开度。不同干旱程度下,限制春小麦光合的因子并不相同,轻度干旱下,光合降低主要是气孔的作用,而严重干旱下则主要是非气孔因子的作用。无论何种水分水平下,施磷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皆高于不施磷处理,与其较大的气孔导度和叶肉光合  相似文献   

10.
轻度土壤干旱下,小麦叶片仍能维持较好的水分状况,高氮营养对叶片光合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度以上土壤干旱下,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高氮叶片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低氮,同时叶片净光合率(P_n)也趋于降低,高氮叶片降低的幅度较大。高氮叶片的叶肉光合活性明显大于低氮叶片,干旱下P_n降低与其气孔限制作用较大有关。高氮叶片的渗透调节大于低氮叶片,但渗透调节对气孔导度和P_n的维持有限。  相似文献   

11.
水肥空间组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肥熟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用分层土柱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土层水分、氮、磷空间组合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90cm土层整体湿润相比,上干下湿(0~30cm土层干旱胁迫,30~90cm土层湿润)水分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籽粒产量.2种水分条件下,氮磷配施处理对叶片SPAD、Pn和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施磷处理,而施氮处理影响不显著.不同土层施氮在2种水分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0~90cm土层施氮小麦叶片SPAD、Pn及籽粒产量显著高于0~30、30~60和60~90cm土层施氮.不同土层施磷在2种水分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也相同,表现为0~90cm土层施磷小麦叶片SPAD、Pn和籽粒产量与0~30cm土层施磷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层氮磷配施在2种水分处理下表现不同:整体湿润条件下0~90cm土层施肥处理的小麦叶片SPAD、Pn及籽粒产量最高,与0~30cm土层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30~60和60~90cm土层处理;上干下湿条件下各土层施肥处理间小麦叶片SPAD差异不显著,0~90cm土层施肥处理小麦叶片Pn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30~60cm土层施肥处理,30~60cm土层施肥处理显著高于60~90cm土层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表明在2种土壤水分条件下,氮磷配施时仍应施入0~30cm土层.  相似文献   

12.
土壤干旱对转基因甘薯光合曲线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适宜水分、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80%、60%—65%和35%—40%)等3个土壤水分条件,以叶片同时转入Cu/Zn SOD和APX基因的甘薯和未转基因对照植株为材料,研究它们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光合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转基因(TS)和未转基因(NS)植株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均基本一致,但转基因甘薯叶片的光合速率都高于未转基因植株,尤其是在严重的干旱胁迫下两者的差异最为显著,表明同时转入的Cu/Zn SOD和APX抗氧化酶基因有利于甘薯在干旱逆境下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正常的水分水平及中度干旱胁迫下,TS和NS植株叶片的Pmax无明显差别,但在严重干旱条件下TS叶片的Pmax显著高于NS。在本试验中,与适宜水分处理相比,NS植株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φ)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就开始显著下降,而TS植株只是轻微下降,到严重干旱时,两者都显著下降,但是TS仍略高于NS植株。随着土壤干旱程度增加,甘薯叶片光补偿点(LCP)增高,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φ)、暗呼吸速率(Rd)下降,表明干旱胁迫使气孔关闭,光能利用率降低,同时利用CO2的能力降低,光合产物消耗增加,不利于同化产物的积累,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叶片光补偿点(LCP)、光呼吸增高以及光饱和点下降的幅度均明显小于未转基因植株,这可能是因为转入的抗氧化酶基因提高干旱胁迫下叶片中酶促防御系统的活性,适度缓解了干旱逆境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3.
以3年生多花黄精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方式设置对照(80%土壤含水量)、轻度干旱(65%土壤含水量)、中度干旱(50%土壤含水量)和重度干旱(35%土壤含水量)4个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多花黄精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多花黄精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多花黄精叶片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b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含量却逐渐下降,叶绿素a/b值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2)多花黄精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正常和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呈“单峰”曲线,而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则表现为“双峰”曲线,且其“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非气孔限制。(3)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多花黄精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能利用效率日均值均随之下降,但其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却随之上升。(4)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多花黄精的光补偿点先降低再急剧增加,而光饱和点则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其表观量子效率逐渐降低;同时,其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选择黄土高原旱作区8个冬小麦测站2m土层深度多年土壤贮水量与产量资料,从大气降水-土壤水-作物循环系统的理论观点出发,研究了土壤贮水力和农田耗水量对冬小麦水分生产力的影响。该区域是一个贮水和保水性能良好的天然土壤水库,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1m和2m土层内最大贮水力分别为270、299、331mm和561、605、676mm,随湿润度增加而增大;但实际贮水能力只有111、183、269mm和230、370、550mm,相当于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最大贮水力的41%、61%和81%,可达到最适宜贮水量的51%、76%、102%。半干旱区远不能满足冬小麦生长需要,达到严重干旱程度;半湿润区只能勉强维持生存需要,达到轻度干旱,必须采取一套有效保墒耕作抗旱措施。冬小麦全生育期2m土层农田实际耗水量和蒸腾系数分别为304-343mm和330-648,随干旱程度增加而增大。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只能满足耗水量的65%-95%,有5%-35%的耗水量是从播前土壤贮水量补给的。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浅层耗水量大于生殖阶段,但深层耗水量正好相反。土壤贮水量是该区域冬小麦生产力最重要因素,冬小麦土壤水分籽粒生产力为0.30-1.38kg/mm,平均为0.87kg/mm,生物产量生产力为1.416kg/mm,随干旱程度增大明显递减。旱作区冬小麦水分生产力低而不稳,但潜力很大。必须在肥力、耕作、管理等措施要跟上,水分生产力水平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土壤氮和土壤水分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蒸散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干旱处理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幅度增加大于湿润处理,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光合速率相应增加,而不施氮脂增加有限;干旱处理气孔导度幅度减少大于湿润处理,不施氮肥的大于氮肥充足的CO2浓度升高,干旱处理的蒸散量减少比湿润处理多,不施氮肥的蒸散量减少较为明显;但干旱处理单叶WUE增加大于湿润处理;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冠层WUE提高,而不施氮肥的冠层WUE最低。因而CO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加和蒸散量减少会减缓干旱的不利影响,增强作物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柴对高CO2浓度和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毛乌素优势植物杨柴 (HedysarummongolicumTurcz.)对高CO2 浓度和土壤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可使杨柴根系伸长 ,根生物量、地径、主茎高和茎生物量下降 ;高CO2 浓度使杨柴根和茎生物量明显增加 ,CO2 的“施肥效应”显著 ,干旱使CO2 的“施肥效应”减弱。同时 ,土壤干旱胁迫使杨柴的根 /冠比增加 ,说明在土壤干旱胁迫情况下根的生长比地上部分 (茎 )的生长更活跃 ,有利于提高杨柴在干旱沙漠地区的固沙作用 ;CO2 浓度升高和土壤干旱胁迫均使杨柴叶片的水势下降 ,叶片水势的下降使叶片细胞对水分的束缚力增强 ,从而减少植物蒸腾耗水 ,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几种沙生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6,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毛马素沙地一些沙生植物尤其是沙生灌木的蒸腾作用,并探讨了土壤—植物—大气体系水势梯度的变化,得出下列结论:1.根据植物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及叶子水分平衡的差异,将旱生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分为1)非蒸腾午休型;2)轻蒸腾午休型;3)强蒸腾午休型。2.在分析了土壤—植物体系的水流控制后,认为干旱区灌木植物根系吸水能力对叶子气孔阻力变化的敏感程度与植物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土壤氮和土壤水分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蒸散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干旱处理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幅度增加大于湿润处理,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光合速率相应增加,而不施氮肥增加有限;干旱处理气孔导度幅度减少大于湿润处理,不施氮肥的大于氮肥充足的.CO2浓度升高,干旱处理的蒸散量减少比湿润处理多,不施氮肥的蒸散量减少较为明显;但干旱处理单叶WUE增加大于湿润处理;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冠层WUE提高,而不施氮肥的冠层WUE最低.因而CO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加和蒸散量减少会减缓干旱的不利影响,增强作物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土壤盐分对三角叶滨藜抗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永芹  柏新富  侯玉平  张振华 《生态学报》2013,33(23):7340-7347
本实验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浇灌后进行干旱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条件下三角叶滨藜幼苗在干旱持续过程中植株生长状况、叶片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植株水分状况等的变化,以分析土壤盐分对三角叶滨藜耐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1—0.4 mol/L NaCl溶液浇灌后进行干旱处理(“干旱 NaCl”)的三角叶滨藜幼苗在干旱持续期间植株生长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明显高于用水浇灌后进行干旱处理(“干旱”)的三角叶滨藜幼苗,且后者在干旱处理的后期导致了叶片光合机构的明显损伤,前者则无。同时,“干旱 NaCl”处理的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干旱”处理的,且前者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后者。进一步分析各处理土壤和植株水分状况发现,与“干旱”处理相比,“干旱 NaCl”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加了植株对Na 的吸收和积累,降低了叶片渗透势。由此可见,土壤中适量盐分存在能够增加三角叶滨藜对Na 的吸收和积累、降低组织渗透势、维持较强的吸水和保水力,从而减弱因干旱脱水导致的过量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对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和对光合机构的破坏,有利于维持相对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细胞的持续生长,最终表现为耐旱性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植物气孔气态失水与SPAC系统液态供水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现象和行为.当植物水力信号和化学信号共同作用促进气孔对叶水势的调节时,植物对叶水势的调节表现为等水行为.气孔对环境湿度变化响应的反馈机制可用来解释土壤干旱条件下气孔和光合的午休现象,以及气孔导度和水流导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而气孔对环境湿度变化响应的前馈机制,则可用来解释气孔导度对大气 叶片间水汽饱和差的滞后反应.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木质部传输水分的策略,要求气孔快速响应以避免木质部过度气穴化和短时间内将气穴逆转的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