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监测我院肠球菌中粪肠球菌株和屎肠球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GPI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软件统计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结果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氯霉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有较好体外抗菌活性,耐药率都在50%以下,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在1%以下。粪肠球菌对青霉素、高水平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红霉素等大部分抗菌素的耐药率有逐年下降趋势,而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利福平、呋喃妥因等抗菌素的耐药率则有上升趋势,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素耐药率都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呈多重耐药,临床用药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从临床标本分出的466株病原菌,经鉴定有63株肠球菌。其中55株粪肠球菌,5株屎肠球菌,2株孤立肠球菌与1株坚忍肠球菌。药敏试验表明,肠球菌对庆大霉素敏感率238%,低耐药率63%,高耐药率698%;对链霉素敏感率48%,低耐药率206%,高耐药率746%,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  相似文献   

3.
肠球菌高耐庆大霉素(High-level gentamicin-resistant,HLGR)菌株的多重耐药性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由aac(6′)-Ie-aph(2")-Ia编码的双功能酶AAC(6′)-APH(2")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能够导致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的氨基糖甙类钝化酶(AME)。监测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的情况和检测其耐药基因,将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致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现状并对其耐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172株肠球菌进行分析,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肠球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 17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68.0%和32.0%;药敏试验表明两种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都较敏感(耐药率5.0%),未检出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除这4种药物外,对其余12种抗菌药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6.15,P0.05)。4年间粪肠球菌除对四环素、替加环素外,屎肠球菌除对四环素、庆大霉素(高浓度)、替加环素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的变化均呈显著升高的趋势(χ2=16.71,P0.05)。结论从该院重症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两种肠球菌的耐药性存在菌种差异,临床应加强细菌监测,治疗肠球菌感染时首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  相似文献   

5.
肠球菌高耐庆大霉素(High-level gentamicin-resistant,HLGR)菌株的多重耐药性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由aac(6‘)-Ie-aph(2“)-Ia编码的双功能酶AAC(6‘)-APH(2“)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能够导致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的氨基糖甙类钝化酶(AME).监测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的情况和检测其耐药基因,将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400株肠球菌临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了解2001~2003年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参考。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01~2003年肠球菌属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依然是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对粪肠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62.5%、67.1%和92.4%。屎肠球菌对除糖肽类抗生素以外的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可见,动态监测肠球菌的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肠球菌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状况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316株肠球菌,采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16株中以粪肠球菌(54.8%)及屎肠球菌(43.0%)为主,屎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但粪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0.01)。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3.7%,力奈唑烷耐药率为0.7%,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6%,力奈唑烷耐药率为0%。结论肠球菌为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万古霉素合理正确的使用仍是当前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重要途径,VRE的出现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了解大熊猫源肠球菌耐药性发展和流行现状,为大熊猫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大熊猫细菌性疾病的控制奠定基础,同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法,对从不同生境来源的254份大熊猫粪便样品分离鉴定出的11种大熊猫源肠球菌共计381株进行21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381株大熊猫源肠球菌中,对青霉素、先锋霉素V、链霉素耐药率均在10%以上,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未发现有对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不同种类的大熊猫源肠球菌对同一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同一种大熊猫源肠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有差异;不同生存方式来源的大熊猫源肠球菌耐药情况各有不同,但耐药最严重的均为粪肠球菌;多重耐药主要以1~3重耐药为主。结论大熊猫源肠球菌对大部分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整体和多重耐药情况较轻微,耐药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肠球菌的种类上,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和方式等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尤其是圈养大熊猫、野化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之间只有很细微的差别,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给予圈养大熊猫使用的抗菌药物较为科学合理,提示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应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及时更换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耐药基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igh-level aminoglycoside-resistant,HLAR)肠球菌临床株表面蛋白基因(esp)、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1)、耐氯霉素肠球菌乙酰转移酶基因(cat)等三种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53株肠球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用PCR法扩增肠球菌esp基因、IntI1基因和cat基因,阳性产物送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53株HLAR肠球菌中,esp基因阳性率为28.3%,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49.1%,没有检测到cat基因.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氨苄西林62.3%、环丙沙星75.5%、红霉素94.3%、高水平庆大霉素75.5%、高水平链霉素73.6%、喹努普汀/达福普汀32.1%、四环素66.0%、万占霉素1.9%、利奈唑胺0.结论 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esp基因和IntI1基因与肠球菌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3年来粤东地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的耐药特征,为预防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产生和控制VRE播散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215株肠球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215株肠球菌中,尿标本中分离肠球菌75株(35%);痰液中分离出34株(16%)。粪肠球菌141株(65.5%),屎肠球菌74株(34.5%)。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青霉素G和莫西沙星的敏感率较高,70%~100%;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性较差,11%~3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为100%,四环素为62%;而对呋喃妥因、高链霉素、青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差(5%~47%)。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粤东地区近3年来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球菌对各种常见抗生素敏感程度呈下降趋势。屎肠球菌较粪肠球菌耐药性更高。应根据细菌学培养结果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267株肠球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肠球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对267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测试,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软件和P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267株肠球菌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60.7%和31.5%,以尿液和脓液中分离出最多,其次为血液和胆汁,依次是56.6%、14.2%、10.9%、9.7%,占总标本的91.4%.肠球菌不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存在显著性.屎肠球菌的耐药率相对较高,除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3.7%最低,四环素37.7%外,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粪肠球菌的耐药率虽比屎肠球菌低,但对红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仍高,在60%以上.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均在55%以上.共检出耐万古霉素株11株,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4.1%.结论 肠球菌可引起多种部位感染,呈多重和高耐药性,耐万古霉 素的菌株出现,增加了感染控制难度,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了解2011年中国重庆市主要7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重庆市主要7所教学医院(6所综合性医院,1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11年版)进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性监测。数据用WHONET 5.5软件按照CLSI 2011年版折点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非重复粪肠球菌589株、屎肠球菌675株,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极敏感,耐药率<2%,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3%、0.7%。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4.8%、8.6%和5.1%,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6.9%;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接都在90%左右。儿童和成人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别。结论 本市医院肠球菌感染以屎肠球菌为主, 粪肠球菌次之,两者耐药性明显不同, 监测其耐药情况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基因分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肠球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家的重视。目前,肠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糖肽类最高,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均报道了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药菌株的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机制的探讨尤为重要。基于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水平、诱导性及转移性的不同,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肠球菌已报道5类为获得性耐药肠球菌,1类为固有耐药肠球菌。本文就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基因分型与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肠球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有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肠球菌242株,粪肠球菌分离率(55.0%)高于屎肠球菌(40.9%),屎肠球菌分离率有增高的趋势。标本来源以尿液(62.9%)、分泌物(10.3%)、血液(6.9%)为主。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性最高,均高于90%。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7株,其中5株同时耐高浓度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HLAR);对克林霉素、复方磺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苯唑西林耐、头孢西丁耐药率最高,均高于95%。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红霉素、呋喃妥因、环丙沙星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奎努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是临床感染重要病原菌,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水平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耐药基因型别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PCR方法检测56株VRE的耐药基因vanA、vanB、vanC、vanD、vanE和vanG;用K-B法检测其对临床常用1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并用肉汤稀释法检测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药敏。结果 56株VRE中,vanA阳性的43株;vanB、vanC、vanD、vanE和vanG阳性0株;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的13株。2011-2014年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MIC值呈逐年向左漂移趋势,与同期替考拉宁的使用有关。结论本研究所收集VRE对万古霉素的耐药大部分为高水平耐药,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类型主要为vanA,另有其他未知基因型以及少数vanA阳性但是表现为万古霉素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6.
陈春辉  徐晓刚 《遗传》2015,37(5):452-457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发现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此类耐药肠球菌携带的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编码产物可催化合成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的细胞壁前体导致耐药。目前已在肠球菌中发现的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根据基因序列及构成不同分为9个型别;依据它们编码的连接酶合成产物不同又可分为D-Ala:D-Lac连接酶基因簇(VanA、VanB、VanD及VanM型)和D-Ala:D-Ser连接酶基因簇(VanC、VanE、VanG、VanL和VanN型)。这些耐药基因簇介导的耐药水平及其传播模式各有特点。文章综述了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簇的类型、基因构成及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7.
湖北地区部分医院肠球菌耐药性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2000年度肠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状况,并对抗感染用药进行探索,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湖北地区15所三甲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的538株肠球菌采用API细菌鉴定系统或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分离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以WHO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的WHONET4软件分析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本试验共分离肠球菌13个种别538株,其中大多数是粪肠球菌408株,占75.8%,屎肠球菌54株,占10.0%;坚忍肠球菌24株,占4.46%;鸟肠球菌10株,占1.86%。酪黄肠球菌6株,占1.11%;母鸡肠球菌6株,占1.11%等。本研究结果表明肠球菌的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31.4%和各种分泌物31.0%。同时从药敏结果可见屎肠球菌和坚忍肠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基本国策 ;并发现糖肽类抗生素耐药菌株比例尚不高;庆大霉素呈高水平耐药球菌株比例则较高;对青霉素和氨卞西林耐药,本研究结果亦有反映,并且鸟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近三倍。结论:本年度分离的肠球菌占全年总分离菌的第六位,说明我国目前由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所占比例不高,但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并进行动态的监测。加强对肠球菌特别是VRR耐药性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泌尿道肠球菌感染的抗生素中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为低,故仍不失为治疗该类泌感的首选药物,菌株差别与地区有关,由于肠球菌属中的不同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因此种的鉴定是对该地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5株分离自自然发酵食品的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1株粪肠球菌模式株对15种(1种β-内酰胺类和14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通过菌株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找到粪肠球菌潜在的耐药基因。【方法】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试验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运用Scoary软件进行表型与基因型的关联分析。【结果】16株粪肠球菌对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红霉素100%敏感;对其余11种抗生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克林霉素为100%耐药。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9个功能基因与5种抗生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甲氧苄啶、新霉素和四环素)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基因FAM000296和FAM005768与氯霉素、甲氧苄啶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基因FAM000296和FAM005768同被注释为Sec G,但基因FAM005768与基因FAM000296相比在3′端丢失了21个碱基。【结论】分离自自然发酵食品的粪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其基因组中携带有潜在的耐药基因。因此,对分离自自然发酵食品的粪肠球菌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后方可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肠球菌感染的现状及药敏特点,以加强对肝硬化肠球菌感染的认识,指导用药。方法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所有纳入研究范围的肝硬化患者共检出肠球菌112株,其中粪肠球菌89株,占79.5%,比例最高,屎肠球菌占14.3%,居第2位。腹水中检出肠球菌64株,占57.1%,其次为痰和尿液,分别为38.1%和14.4%。肠球菌对红霉素、奈替米星的耐药率超过80%,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敏感率超过70%,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58.9%,对头孢唑啉、头孢派酮的敏感率分别只有25.0%和33.0%,检出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58株,占51.8%,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肠球菌,但检出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4株,占3.6%。结论肠球菌是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尤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2-2017年临床分离肠球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肠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 432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为603株(42.11%),屎肠球菌为596株(41.62%)。肠球菌属细菌标本来源以尿液、胆汁和全血为主,分别占39.66%、34.50%和11.59%,其中粪肠球菌主要来自普外科、泌尿外科和ICU,而屎肠球菌主要来自ICU、普外科和消化内科。肠球菌总体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67.81%),其次为四环素(47.49%)、环丙沙星(47.00%)和左旋氧氟沙星(46.44%),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89%和1.19%。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91%和64.01%,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均P0.05)。屎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西林、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超过85.00%,且均高于粪肠球菌(均P0.0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6.80%和2.18%,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66%和0.67%。结论肠球菌感染病原菌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然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不同种的肠球菌其耐药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