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移相关蛋白1(MTA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非小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AGE-A3、HIF-1α、MTA1的表达,分析MAGE-A3、HIF-1α、MTA1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对比不同MAGE-A3、HIF-1α、MTA1表达情况患者的转移率及复发率。结果:1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AGE-A3、HIF-1α、MTA1阳性率分别为70.77%、74.62%、79.2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38%、22.31%、17.69%(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AGE-A3、HIF-1α、MTA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MAGE-A3、HIF-1α、MTA1阳性患者转移/复发率明显高于MAGE-A3、HIF-1α、MTA1阴性患者(P<0.05)。结论:MAGE-A3、HIF-1α、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升高,并且均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转移复发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Bmi-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Bmi-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30例癌旁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5.188,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3%(35/52),明显高于癌旁组13.3%(4/30),且表达量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4.837,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Z=-2.567,-2.36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无关(P均>0.05);结论: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成为早期诊断肺癌及判断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TEM1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和转移的可能关系,为靶向治疗提供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6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EM1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TEM1在5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都有表达。TEM1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比癌旁组织表达高,并且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TEM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密切相关,表明其可能是一个参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及转移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TEM1可能成为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Bmi-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30例癌旁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5.188,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3%(35/52),明显高于癌旁组13.3%(4/30),且表达量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4.837,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Z=-2.567,-2.36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无关(P均〉0.05);结论: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成为早期诊断肺癌及判断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乙酰辅酶A羟化酶(P-ACC)、肝激酶B1(LKB1)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NSCLC病理组织样本进行研究,同时取其远离肿瘤的外周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NSCLC病理组织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VEGF、P-ACC、LKB1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NSCLC病理组织的VEGF、P-ACC、LKB1表达情况与其病理特征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样本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72.2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样本(22.89%)(P0.05);同时,其P-ACC、LKB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3%、61.45%,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分别为75.90%、90.36%)(P0.05)。NSCLC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N分期、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有关,P-ACC阳性表达与T分期、临床分期以及MVD有关,LKB1阳性表达与N分期、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MVD有关(P0.05)。在样本中,VEGF阳性NSCLC组织的MVD水平明显高于VEGF阴性样本,而P-ACC、LKB1阳性NSCLC组织的MVD水平明显低于阴性样本(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在呈高表达,P-ACC、LKB1呈现低表达。VEGF、P-ACC、LKB1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血管生成均存在密切联系,对于预测NSCLC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距离切除肿瘤边缘3cm内的非癌组织作为癌旁组织。比较两组PD-1、PD-L1的表达,分析其和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回归分析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组织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情况、EGFR表达、肿瘤大小肺癌患者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Ⅲ及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Ⅲ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PD-L1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PD-1、PD-L1的表达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组织PD-1、PD-L1呈高表达,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位患者的卵巢癌组织样本、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织标本中的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ERCC1、Vimentin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统一的手术治疗,分析ERCC1、Vimentin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卵巢癌组织的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2%(45/83)、69.88%(58/8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64%(8/83)、20.48%(1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的ERCC1、Viment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ERCC1、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病理分型无关,而与卵巢癌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ERCC1、Vimentin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均短于ERCC1、Vimentin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ERCC1、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RCC1、Vimentin可能作为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ed1/TRAP220和uPA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ed1/TRAP220和uPA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12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Med1/TRAP220的阳性表达率为53.3%,uPAR的阳性表达率为70%,癌旁正常肺组织uPAR阳性表达率为12.5%(15/120),Med1/TRAP220的阳性表达率为80%(96/120).uPAR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Med1/TRAP220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癌组织(P<0.01).Med1/TRAP220和uPAR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uPAR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无淋巴结转移组Med1/TRAP220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uPAR的阳性表达率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而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Med1/TRAP220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组(P<0.05).uPAR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Med1/TRAP220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uPAR阳性组生存率显著低于uPAR阴性组(P<0.05),而Med1/TRAP220阳性组生存率显著高于Med1/TRAP220阴性组(P<0.05).Cox比例危险度模型显示uPAR阳性表达反映不良预后的危险性最大,风险度exp(β)为2.012(P<0.01),其次为肿瘤的TNM分期,风险度exp(β)为1.521,而Med1/TRAP220为预后有利因素,风险度exp(β)为0.386(P<0.01).结论:Med1/TRAP220和uPAR联合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Hey1与Notch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ey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Notch1的表达、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otch1和Hey1在2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相应11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otch1在肺鳞癌、肺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8.8%,28.9%和30.8%,Hey1在肺鳞癌、肺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9.7%,23.4%和33.3%;肺鳞癌患者Notch1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肺鳞癌患者Hey1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中Notch1表达与Hey1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Hey1和Notch1与肺鳞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肺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因子。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D-L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突触素(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7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检测NSCLC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PD-L1、TTF-1、SYN表达。分析PD-L1、TTF-1、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PD-L1、TTF-1、SYN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PD-L1、TTF-1阳性表达升高,SYN阴性表达升高(P<0.05)。PD-L1、TTF-1、SYN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D-L1、TTF-1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分别高于PD-L1、TTF-1阳性患者,SYN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SYN阳性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D-L1阳性表达、TTF-1阳性表达、SYN阴性表达、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SCLC组织中PD-L1、TTF-1阳性表达升高,SYN阴性表达升高,并且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其在NSCL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K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K1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56.9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为晚期的患者血清中TK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分期为早期的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中TK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在性别、抽烟史、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不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1阳性患者两年生存率(42.22%)低于TK1阴性患者(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TK1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远处转移、TMN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BRCA1、STMN1、RR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8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肿瘤标本的BRCA1、STMN1、RRM1基因mRNA表达,并对检测结果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RCA1中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x毫0.1003,P=0.7514),STMN1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卡方=18.3002,P=0.000)。分析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提示BRCA1中高表达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3例、稳定17例、进展16例,低表达患者分别为0例、12例、14例、4例(P〉0.05),而STMN1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0例、14例、21例、16例和0例、21例、10例、4例(P〈0.05);RRM1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0例、17例、19例、20例和0例、18例、12例、0例(P〈0.05)。结论:通过对BRCA1、STMN1、RRM1基因mRNA表达的个体化治疗靶标检测,对患者的预后以及化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118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HIF-1α和HIF-1β蛋白的表达以及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中血管生成标记物CD34和VEGF的表达情况,其中包括1060例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标本以及用于对照的120例肺穿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结果 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穿刺组织中的表达率72.50%(87/120)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表达率17.55%(186/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β在非小细胞肺癌穿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50%(93/120),而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表达率为81.42%(863/1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2%(826/1060)、82.92%(879/1060)。HIF-1α与HIF-1β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093,P=0.002),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104,P=0.001),HIF-1β与VEGF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穿刺组织与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缺氧适应性调节有关,HIF-1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的p53和ERCC1表达状态与基于顺铂为主的姑息化疗近期有效率的相关性。方法:对经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或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既往免疫组化资料,观察基于顺铂为主的方案近期有效率(RR)的影响因素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全组48例患者均完成至少两周期化疗,并行疗效评价。该组患者化疗的近期有效率为28例(58.3%),RR与不同的转移病灶部位(P=0.042)及病灶数目(P=0.034)有显著差异。该类方案的近期有效率与ERCC1状态(P=0.012)密切相关,而与p53表达状态(P=0.401)无关。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脱发及消化道反应等。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1阴性患者较ERCC1阳性患者运用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的近期有效率较高。ERCC1可能是顺铂疗效预测的敏感因子。p53的表达状态可能不是该类方案的疗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配对相关同源框蛋白1(PRRX1)、血管抑制蛋白1(VASH-1)与微血管密度(MVD)、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辽宁省金秋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56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RRX1、VASH-1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MVD计数。比较PRRX1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VASH-1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MVD计数。分析PRRX1、VASH-1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RRX1、VASH-1阳性/阴性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患者癌组织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与PRRX1阴性NSCLC患者相比,PRRX1阳性NSCLC患者癌组织MVD降低,与VASH-1阴性NSCLC患者相比,VASH-1阳性NSCLC患者癌组织MVD升高(P<0.05)。与TNM I~II期、无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癌组织相比,TNM Ⅲ A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PRRX1阳性组3年总体生存率(OS)、3年无病生存率(DFS)高于PRRX1阴性组(P<0.05),VASH-1阴性组3年OS、3年DFS高于VASH-1阳性组(P<0.05)。结论: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IB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IDC患者的组织石蜡标本160例,采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AIB1和Ki67蛋白的表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与ID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AIB1、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3%和80.63%。AIB1、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且随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的增高,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Ki67的表达水平随肿瘤变大,阳性率逐渐增加(P0.05)。淋巴结阳性组AIB1、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B1、Ki67的阳性表达是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IDC组织中AIB1和Ki67的阳性表达均增高,二者与IDC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Livin、JNKI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187例NSCLC肺癌组织Livin、JNK1[包括总JN1蛋白(t-JNK1),磷酸化JNK1(p-JNK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Livin主要在胞浆中定位表达,在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对照组;在鳞癌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和其他癌类(P〈0.05)。其在肺癌表达的积分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P〈0.05),其在鳞癌中表达的积分明显高于腺癌及其他癌类组织。t-JNK1、p-JNK1在肺癌细胞上及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均可见表达,主要在胞浆中定位表达,t—JNKl未见核内定位表达,而p-JNKl偶见核内定位表达。t—JNK1在肺癌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JNKl在肺癌中表达的积分低于对照组;而p-JNK1在肺癌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JNK1在肺癌中表达的积分高于对照组,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Livin与t-JNK1呈现显著的负相关,Livin与p-JNK1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Livin在肺癌中高表达,其在鳞癌中表达高于腺癌和其他类型癌。t-JNK1在肺癌中低表达,而p-JNK1在肺癌中高表达。Livin与p-JNK1表达正相关,推测Livin可促JNK1蛋白磷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