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中药研究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目前从系统和整体水平研究中药的理论和方法均不成熟。方法:本文将综述当前系统药理学的最新进展,阐明如何整合药效学、药动学以及基因、蛋白、药物网络分析等技术,形成一个完整的可供中药药理学、药效学预测和验证的技术体系。结果:重点从中药基础理论、复方解析、注射液的研究、老方优化和新药开发方面介绍系统药理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结论:本文提出的系统药理学研究体系为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学,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从系统水平和分子水平揭示中药和机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指导中药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向前发展的大好基础。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技术,理应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现在,我们就中药制药技术进行浅析和研究。通过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投入使用来看,我国中药制药行业以及医药企业目前急需有高素质、高专业素养、高学历、高能力的专业型技术人才。我国目前的中药制药发展情况还不容乐观,因为中药以及相关的中药制药技术、药剂学、制药设备等方面还明显滞后于现代化制药的发展进程,我们要加强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以免在全球竞争中失去机遇。  相似文献   

3.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细菌耐药性和食品中药物残留的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来应对上述问题。新抗生素开发周期长、费用高,并且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而中药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多种中药具有的抗菌消炎作用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明。中药还具有低价、无毒、无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从细胞壁和细胞膜、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及呼吸代谢三个方面总结了中药抑菌机制的作用原理、研究方法和已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菌类抗癌中药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真菌类中药,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其抗癌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也善用真菌类中药治疗多种癌症,或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每能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并结合笔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一个新的发展迅速的带头学科,其研究成果为药物筛选、新药开发、临床诊断及新陈代谢途径研究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该文就蛋白质组学在基础生物学、药物开发、医学、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安全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相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还不够充分。中药的毒性是中药安全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参照国际惯例和西方植物药研究的标准规范,依据中医药理论,应用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基础研究的成果,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研究规范,是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可行思路。对近年来课题组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开展的有关中药毒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概述,希望能为中药毒性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指导原则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雷公藤等典型中毒中药的毒性研究提供研究示范,推动中药毒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药在化学组成方面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作用方式和作用过程的复杂性。传统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使得一系列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包括中药化学物质组表征、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方剂配伍规律以及中药毒性机制等中药系统复杂性问题。代谢组学作为一门全新的组学技术,秉承了从机体全局系统出发来考量机体内源性小分子物质与外源性干预物质(如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理念,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作用原理思路一致。近年来,人们尝试将整合代谢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策略用于解开上述中药关键问题,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在理论挖掘、策略设计、方法开发和实践拓展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对整合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策略在解析中药系统复杂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氧气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由高原低压低氧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内外界因素引起的缺氧可导致线粒体损伤,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爆发等一系列反应,进而损伤机体。研发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在抗缺氧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归纳总结了抗缺氧中药单体化合物、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为抗缺氧中药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思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从中药中研制治疗糖尿病的创新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酵中药--拓展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新空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发酵中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中药研究的完美结合,依靠微生物发酵来生产发酵中药近来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为中药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本文综述了发酵中药的应用历史及现况、作用机理、优势特色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真菌在中药成分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怡轩 《菌物研究》2006,4(4):77-81
对真菌在中药成分生物转化中的应用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真菌的生物转化方法和研究现状。利用真菌对中药成分进行转化是中药高效利用的一条新思路,可显著推动我国的中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在短时间内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相似文献   

12.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材品种鉴别中的应用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回顾国内外中药分子标记鉴定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目前分子标记在中药鉴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进而展望这项技术应用的前景。中药材质量的规范化,为中药材遗传图谱的建立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天花粉蛋白的故事——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成功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善炜 《生命的化学》2006,26(6):564-567
天花粉蛋白是我国独创的用于计划生育,治疗宫外孕、恶性葡萄胎和艾滋病等的良药。该文简要回顾了天花粉蛋白从复方到单方,从外用到针剂的研究历史,在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是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中药-益生菌复合微生态制剂是指采用现代发酵技术将益生菌与中药联合发酵,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畜禽免疫功能、保护畜禽健康的一种新型动物微生态制剂。文中通过调研近几年关于益生菌及中药微生态制剂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了畜禽中药-益生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产生背景及菌种特点,并重点阐述了畜禽中药-益生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与建议,以期为畜禽中药-益生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动物药生物活性强、显效快,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以"血肉有情"之品而备受重视。昆虫类中药药材在中国传统药物研究和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治疗现代文明病和肿瘤方面具独特疗效。代表性昆虫类中药药材包括虻虫(牛虻)、斑蝥及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等,因具有显著抗血栓、治疗肿瘤等功效而得到长期应用。其药用功能和物质基础认知经历了从简单肤浅到深入清晰的过程,其利用也经历了由野外捕捉到人工规模化养殖、纯种品系培育,由简单、粗放加工全虫到精细利用单一成分、去害存益的历程。该文通过对牛虻的认识和利用变迁历程的初步梳理,揭示传统中药研究和应用与西药研发的相互影响,为中药现代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药的提取、中药制剂、中药的鉴定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新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西药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出现,近年来,具有“天然药”特性的中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防龋中药的地理分布、生产加工工艺、防龋机制、药效对比研究和复方研究等方面就中药在口腔防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治疗反应差,诱导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生存期短,因而是白血病治疗中的难题。本文从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与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多药耐药与难治性白血病,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治疗现状以及治疗展望五大方面阐述了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研究现状与进展。基础与初步临床研究显示中药配合化疗能够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临床缓解率。认为中药在提高难治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和开发的商业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动物类中药资源丰富,其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疗效引起医药领域广泛关注,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然而,抗肿瘤动物类中药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明确。综述常用抗肿瘤动物类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动物类中药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以期为抗肿瘤动物类中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复杂疾病,基于分子网络的多靶点药物发现理念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而中药整体、辨证、协同的用药观再一次引起了药物发现领域的极大兴趣。中药在治疗复杂慢性疾病方面有确切的疗效和较小的毒副作用。中药网络药理学从分子网络调控的水平上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为多靶点药物发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并有可能从临床有效的中药反向开发现代多组分、多靶点新药。针对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中药药理学研究路线中的4 个步骤,介绍近年来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