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是一种仅分布在中国西部山区的珍稀雉类。由于缺乏监测研究,目前关于绿尾虹雉行为与栖息地的一手资料较少。2013年11月—2016年3月,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带布设20台红外相机,总相机工作日7 056 d,拍摄记录约12万条。其中,绿尾虹雉有效探测106次,相对多度指数15.02。统计结果显示,绿尾虹雉年活动高峰是7月;日活动高峰是08∶00—10∶00和18∶00—20∶00,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和性别差异。绿尾虹雉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0~10℃,有集群和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目前在保护区生存状况较好。雄性绿尾虹雉的活动强度约为雌性的2倍。本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绿尾虹雉的生态习性,为进一步保护和研究绿尾虹雉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2.
2016年6月-2017年5月,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研究了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兔狲Otocolobus manul的活动节律,以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调查得到的兔狲分布点为数据源,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了兔狲的适宜栖息地分布。结果显示:(1)兔狲分布在海拔3 780~4 956 m的灌丛、草甸和流石滩生境,其中87.2%的分布点位于海拔4 500 m以上;(2)日活动差异指数为0.071 2,昼行性指数为0.34,兔狲的活动高峰为05∶00-07∶00和20∶00-22∶00;(3)增强型植被指数2年最大值均值、海拔、平均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是影响兔狲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兔狲偏好在海拔4 000 m以上、温差较大的高山流石滩生境活动,保护区兔狲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87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6%。本研究充实了兔狲的生物学、生态学资料,也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现阶段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动态与多样性,2015年5月—2016年12月、2018年1—5月和2018年8月—2019年12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进行鸟类调查,加上2015年5月—2021年3月的相机拍摄记录,共记录鸟类293种,综合文献记载,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8目66科39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留鸟188种,夏候鸟100种,冬候鸟18种,旅鸟85种,迷鸟1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保护区春季的多样性指数(5.84)和均匀度指数(0.785)最高,冬季的多样性指数(5.48)和均匀度指数(0.756)最低;针阔混交林的多样性指数(5.74)和均匀度指数(0.825)最高,高山灌丛、草甸和流石滩的多样性指数(4.51)最低,针叶林的均匀度指数(0.703)最低。研究结果为保护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3-2018年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进行长期监测, 累计布设70个点位, 14,071个相机工作日。共收集金猫独立照片101张, 其中60张可识别色型, 占金猫独立照片总数的59.40%。共记录到4种不同色型的金猫个体, 拍摄频次比例为麻褐色型:红棕色型:黑色型:灰色型 = 46:7:4:3; 其中灰色型为我国野生金猫实体首次记录。不同色型的个体可同域分布, 而以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藏东南地区是我国金猫色型变异最丰富的地区。基于红外相机照片对金猫的共性形态特征和不同色型的独特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图文描述, 以期为该物种的深入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活动节律的分析结果显示, 研究区内金猫以昼行性活动为主, 10:00-12:00为其最强的活动高峰。不同月份的日活动差异指数(daily-discrepancy index) α和昼行性指数(diurnal-nocturnal index) β均存在显著差异, 且活动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不同季节的活动峰型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东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动物多样性本底的完善积累了基础资料, 也为后续的猫科动物色型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分布及活动节律,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其进行了网格化监测。在千顷塘和龙塘山区域总计布设109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共计调查39 240个相机日。结果表明,在千顷塘区域,野猪倾向于在落叶阔叶林(拍摄率5.33 ±5.64)和针阔混交林(3.75 ±3.46)活动,而在龙塘山区域,则倾向于针阔混交林(4.32 ±5.21);千顷塘与龙塘山区域野猪各月间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冬季的α值高于其他季节;昼行性指数β的平均值分别为0.870和0.768,显著高于理论值13/24(P < 0.01),表明清凉峰的野猪种群具有明显的昼行性特征,且在冬季的活动时间分配较之其他季节更不均匀。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不同季节野猪的日活动节律发现,保护区内野猪春季有晨昏两个活动高峰(08:00-10:00、17:00-19:00),冬季活动高峰出现在午后(13:00-17:00),其他季节无明显活动高峰。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野猪华南亚种生态习性的认知,为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态位分化是同域分布近缘物种实现长期稳定共存的基础。2018—2020年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小相岭山系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内的2种近缘物种——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计86个有效相机位点,累计工作日19 982 d。获得血雉独立事件386次、红腹角雉180次。基于核密度函数绘制了2种雉类全年及季节日活动节律曲线,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对海拔和植被利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血雉与红腹角雉均为小相岭山系优势雉类;(2)二者均为典型的日行性雉类,血雉年活动曲线为单峰型,活动高峰在08∶00—10∶00,红腹角雉的则为双峰型:08∶00—10∶00和18∶00—19∶00;(3)繁殖季和非繁殖季血雉的分布海拔均显著高于红腹角雉;(4)血雉在繁殖季对高山灌丛利用较多,非繁殖季则多活动于针阔混交林,红腹角雉在这2个季节的植被类型利用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探索血雉和红腹角雉的同域共存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食肉动物是生态系统中关键的功能类群,探究顶级捕食者和次级捕食者的种间作用和共存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态系统变化和物种种群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是目前全球大型兽类种群衰退背景下的重要议题。在动物物种生态位的诸多维度中,空间与时间生态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维度,了解同域分布物种之间在时、空生态位上的相互关系是探究物种共存机制的基础。本研究以邛崃山脉中部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使用红外相机技术与粪便DNA技术在区内的高山生境开展野外调查,收集雪豹(Panthera uncia,分布点数量n=198)与赤狐(Vulpes vulpes,n=68)的分布数据,分别使用MaxEnt物种分布模型和日活动模式分析来探究区内雪豹和赤狐在时、空生态位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在空间上,研究区域内雪豹和赤狐的潜在适宜分布区重叠面积404.08 km2,主要集中在保护区西北部的高海拔区域,分别占二者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的77.74%和80.79%,重叠程度较高;在垂直分布上,区内雪豹分布的平均海拔较赤狐稍高,赤狐的海拔分布范围较雪豹稍广,但两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重叠程度也较高,均在海拔4 300 m左右出现分布高峰。在时间生态位上,雪豹(独立探测数n=351)与赤狐(n=155)的日活动模式均为双峰型,雪豹偏向晨昏性而赤狐更偏向夜行性,整体上二者日活动节律重叠度较高(Δ=0.68);在有雪豹活动的位点上以及两周内曾有雪豹活动的情况下,赤狐会加强夜间活动,降低其日活动节律与雪豹之间的重叠程度,但其日活动模式未有显著改变。本研究的结果初步揭示了雪豹与赤狐的时空生态位关系,将为深入理解高山生态系统中顶级捕食者与次级捕食者的共存机制提供实例与基础信息,同时也将为保护区针对这些食肉动物种群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同域分布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日活动节律、时间生态位的分化情况及二者的共存模式.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同域分布的毛冠鹿和小麂进行监测,并使用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查清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丰富生物编目, 我们于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进行公里网格全境布设监测。共记录兽类5目10科18属20种、鸟类7目18科34属42种, 其中新增保护区记录11种, 记录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 分别是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灵猫(Viverra zibetha)、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等7种。相对多度指数计算结果表明, 小麂(Muntiacus reevesi)、猪獾(Arctonyx collaris)和野猪(Sus scrofa)是该区域内常见兽类, 而地栖雉类则以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为主。分时段的相对多度指标表明, 小麂在6:00-15:00和17:00-21:00两个时段均保持活跃, 猪獾则偏好5:00-6:00和19:00-23:00活动, 野猪在6:00-7:00最为活跃, 红腹锦鸡活动高峰在12:00-13:00, 而灰胸竹鸡的活动高峰分别为14:00-15:00和16:00-17:00。在物种丰度上, 单个相机位点的平均拍摄物种数显示, 在缓冲区、灌丛及针阔混交林以及800-1,200 m海拔段上物种较多。监测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掌握此区域的动物多样性资源并促进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近年来不但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的调查与观测,还可用于对动物活动节律和行为的研究分析。本研究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60台红外相机,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累计完成14 657个相机工作日,采集到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的1 892张独立有效照片。通过计算相对多度指数,对它们的活动节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总的相对多度达到129.08,其中岩羊(43.87)和北山羊(42.98)的相对多度较高,其次是盘羊(25.38)、蒙古野驴(15.62)和鹅喉羚(1.23);(2)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表现出一致性,即5—6月活动最为频繁,11—12月出现第二个活动高峰;(3)蒙古野驴不同季节在水源地出现的日活动节律没有明显的规律,但在22:00—24:00会出现一天的峰值;而春、夏季鹅喉羚在水源地出现的最大活动峰值是在12:00—14:00;(4)各季节北山羊和岩羊的日活动节律均呈双峰型,北山羊的第2个活动高峰时间比岩羊的更偏晚一些;盘羊在冬季和春季为双峰型,夏、秋季出现3个高峰;岩羊、盘羊和北山羊的夏季日活动节律在清晨的活动高峰提前、傍晚的活动高峰推后;(5)5种荒漠有蹄类动物中,北山羊的夜间相对多度较高。荒漠有蹄类动物的年活动节律主要随生活史周期而变化,日活动节律除了受行为习性和日照节律的影响之外,不同种类主要因其栖息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是我国特有高山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种群参数,2020—2021年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红喉雉鹑的日活动节律及其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红喉雉鹑在保护区分布海拔为2 773~3 777 m,主要活动在3 200~3 400 m,常见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未在草甸生境中记录到;核密度函数绘制的日活动节律曲线表明,红喉雉鹑为昼行性动物,全年日活动曲线整体呈单峰模式,日活动强度在06∶00后快速升高,在08∶00—10∶00达到最高,之后快速降低至12∶00,其后缓慢下降,20∶00趋近于无;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的日活动节律均呈双峰模式,但差异不显著(Δ=0.79),均以早晨最为活跃,非繁殖季比繁殖季的活动高峰推迟1~2 h;红外相机拍摄的群体平均大小为2.63只/群,样线调查的为3只/群,样线法和样点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分别为7.60只/km2和5.42~6.18只/km2。本研究丰富了红喉雉鹑的野外生态学资料,为其保护管理和种群监测、评估提供...  相似文献   

12.
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是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狭窄地分布于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交接的大别山区域。为明确安徽麝的活动节律及其与其他动物的相互关系,2021年1月至12月,在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县区域内布设43台红外相机,对安徽麝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究。根据红外相机拍摄的时间,统计安徽麝及其他物种的活动规律,并进行节律重叠分析。结果表明:(1)监测的43台红外相机,共10 142个工作日,拍摄野生动物照片1 042张,其中10台红外相机拍摄到安徽麝,共有效监测到安徽麝40次。安徽麝的相对多度(IRA)为3.84;(2)安徽麝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落叶阔叶林是安徽麝优先选择的生境(χ2 = 98.99,df = 2,P < 0.001);日活动高峰为9:00 ~ 11:00时和21:00 ~ 23:00时,4月和12月是安徽麝的年活动高峰期,6至10月安徽麝的活动强度很低;昼夜节律分析发现,安徽麝具有较强的夜行性活动能力(INRA = 0.64);(3)安徽麝的活动节律与保护区内同属鲸偶蹄目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及野猪(Sus scrofa)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水鹿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非盐井生境和盐井生境(盐场)对水鹿的群体结构、日活动节律及舔盐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基于设置的108个红外相机,共收集到水鹿在非盐井区域的独立照片620张,盐井区域的独立照片401张。水鹿日活动节律在不同季节具有较大差异:春季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7:00~20:00;夏季无明显日活动高峰;秋季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7:00~19:00;冬季日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08:00~10:00、17:00~19:00、23:00~02:00。舔盐活动高峰出现在22:00~04:00,雌雄个体舔盐活动节律大致相同(重叠指数Δ=0.738)。水鹿有单独舔盐和集群舔盐两种方式,其中单独舔盐出现频率较高(占总访问频次的57.6%);舔盐的群体一般大小为2~7只,但以2只的群体居多(占总访问频次的21.5%)。在非盐井区域和盐井区域独立照片中水鹿的雌雄出现比例分别为2.05:1和2.66:1,表明雌鹿可能更需要补充盐分。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区内水鹿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2012 年11 月至2015 年1 月, 利用红外相机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进行连续监测。经鉴定, 红外相机拍摄的哺乳动物有23 种, 隶属4 目 13 科20 属。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准确反映了南岭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和区系的基本特征, 并能记录到珍稀哺乳动物的代表种类。这表明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哺乳动物多样性监测的主要方法。建议建立红外相机监测标准或规范, 开展哺乳动物多样性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掌握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布设红外相机,对宽阔水重点区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褐胸噪鹛(Garrulax maesi)、蓝歌鸲(Luscinia cyane)、灰翅鸫(Turdus boulboul)、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等4种为该保护区新纪录野生动物;(2)宽阔水拍摄率高的常见种类有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1.09)、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 (0.44)、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3.16)、野猪(Sus scrofa)(0.69)、小麂(Muntiacus reevesi)(0.49)等。这些常见物种在宽阔水呈现不同的日活动节律。野猪活动频率为早午主副峰型(08:00-09:00为小高峰,11:00-13:30为大高峰),小麂为晨昏型(09:30-11:30与17:00-19:00两个高峰),红腿长吻松鼠虽在早08:00-10:00稍显活跃,但整个日间节律高低峰并不明显;灰胸竹鸡日节律呈多高峰,而红腹锦鸡为早晚双峰型(10:00-11:00与16:00-17:00);(3)宽阔水监测区域内不同生境类型和海拔对物种拍摄率无显著差异。红外相机监测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宽阔水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状况,有利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编目、保护管理和重要物种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的荒漠、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地区, 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其奔跑速度快、警惕性高、分布区域偏僻, 迄今为止对其活动节律仅有半散养条件下昼间的研究。我们于2013年4-11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选取13处水源地, 布设28台红外相机, 对其在荒漠水源地的全天候活动节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1)蒙古野驴在春、夏、秋季的有效照片数量分别为294张、1,990张、2,679张, 其活动频率为秋季>夏季>春季。(2)蒙古野驴昼间集群平均数量大于夜间。(3)蒙古野驴在水源地具有稳定的日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上呈典型的“U”型, 其活动在0:00-1:00达到高峰, 7:00-9:00间快速下降, 12:00-13:00和16:00-17:00是一天中的两个低谷, 在21:00-22:00间快速上升。研究水源地周围蒙古野驴的活动节律可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乃至新疆北部荒漠有蹄类的监测及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并能对同域生存的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的野化工作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利用18台红外相机收集到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川西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6种有蹄类动物的照片数据,通过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了它们的活动规律及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1)6种有蹄类动物在研究区域总丰富度达到了58.71%,其中羚牛的相对丰富度是28.02%,川西斑羚13.24%,毛冠鹿10.08%,中华鬣羚4.21%,小麂2.26%,林麝0.90%。(2)6种有蹄类动物的月相对丰富度反映了其年活动格局,其中羚牛、川西斑羚、毛冠鹿、中华鬣羚、小麂表现出一致性,即夏季活动最为频繁,秋季减弱,冬季达到活动低谷,春季逐渐回升;而林麝则在冬季活动最为频繁,夏季最弱。(3)日时间段相对丰富度反映了动物全年的日活动规律,其中川西斑羚和羚牛相似,主要以白天活动为主;毛冠鹿、小麂、林麝具有明显的晨昏活动习性;中华鬣羚活动高峰出现在02:00–06:00和20:00–22:00,以夜间活动为主。(4)分析不同季节6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规律,羚牛在春季出现一定的差异,活动高峰出现在16:00–20:00;川西斑羚、毛冠鹿、中华鬣羚在冬季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活动高峰相对延迟或者提前;小麂春季表现出差异,活动主要集中在00:00–10:00和18:00–20:00;林麝由于数据相对较少,在4个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规律。(5)夜行性分析得到中华鬣羚具有较强的夜间活动能力,夜间相对丰富度达到了65.81%。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有蹄类动物种群的变化,为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及兽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鸟类5目20科56种、兽类5目12科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等13种。鹰雕为贵州省新记录,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白眉鸫(Turdus obscurus)等10种为保护区新记录。(2)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来看,保护区物种以东洋型(41.67%)为主,南中国型(29.76%)次之;东北型(2.38%)最少。(3)区内4种主要兽类中,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主要在傍晚活动;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日活动节律呈季节性变化,春秋季集中在午间活动,夏季集中在早上活动,冬季则呈现活动双峰,分别是在8:00–10:00及16:00–18:00之间;豪猪(Hystrix brachyura)主要在20:00–24:00之间活动;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秋冬季集中在14:00–16:00活动,而春季则在早上10:00–12:00之间较活跃,夏季也有2个活动高峰,分别是在12:00–14:00及16:00–18:00。2种主要雉类的活动节律明显不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春夏季都较为集中在午间活动,而秋季主要在6:00–8:00之间;红腹角雉春夏两季活动高峰在早上,秋冬季则是在14:00–16:00之间活动频繁。本监测结果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和促进此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相似文献   

19.
种群监测可为物种研究和保护提供关键信息和依据。雪豹(Panthera uncia)作为亚洲高山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和旗舰种, 一直是研究和保护的重点, 但其难以到达的栖息地、隐秘的行踪和广阔的家域使其监测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雪豹种群动态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在2013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 使用当地社区维护的红外相机, 监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天河沿保护分区内青海省玉树州哈秀乡云塔村雪豹种群的密度和动态, 共识别出35只雪豹个体。基于数据质量较好的2015、2016、2017年连续3年的红外相机数据各年截取3个月数据, 使用空间标记-重捕模型估算种群数量和密度, 发现当地雪豹种群和成年个体密度基本维持稳定, 种群增长率为1.02, 但监测期间雪豹个体更替明显, 平均个体更替率为0.44, 并且围绕两片雪豹核心利用区域发生了领域取代。推测雪豹种群具有较多个体更替和领域取代是因为种群处在雪豹潜在扩散通道上, 或调查范围未覆盖完整种群。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对雪豹进行较为长期的种群动态监测和分析, 研究结果体现了动态监测的重要性, 也显示出以当地社区为主体监测哺乳动物种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 我们在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观测样区布设61台红外相机, 对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兽类4目7科9种, 鸟类6目14科34种, 其中广东省新记录1种, 为蓝绿鹊(Cissa chinensis), 记录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 为原鸡(Gallus gallus)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相对多度较高的5种兽类依次为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鼬獾(Melogale moschata)、野猪(Sus scrofa)和果子狸(Paguma larvata), 相对多度较高的3种鸟类分别是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通过对相对多度指数前三的鸟兽日活动节律观察分析, 共发现4种典型昼行性动物(赤腹松鼠、紫啸鸫、虎斑地鸫和红嘴相思鸟)和1种典型夜行性动物(鼬獾)。赤麂日活动呈现两个高峰时段, 分别为12:00-14:00和18:00-20:00。本研究评估了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兽类和鸟类资源现状, 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