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研究对采自新疆天山及阿尔泰山山脉、保存于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地衣研究中心地衣标本室(XJUNALH)的130余份黑尔衣属(Melanohalea O.Blanco et al.)地衣标本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疆黑尔衣属地衣包括2个中国新记录种——烟色黑尔衣(M.infumata)和亚橄榄黑尔衣(M.subolivacea),1个新疆新记录种亚长芽黑尔衣(M.subelegantula)以及4个常见种地衣等7个地衣物种。并提供了新记录种地衣的形态-解剖特征描述和彩色照片,以及包括这些种的检索表、地衣名录和分布地区。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为中国和新疆的地衣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新疆原类梅属(Protoparmeliopsis M.Choisy)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采用形态解剖学、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采样区原类梅属地衣的4个种:凹盘原类梅[Protoparmeliopsis laatokkaensis(R?s?nen)MobergR.Sant],戛氏原类梅[P.garovaglii(K9rb.) Arup, Zhao XinLumbsch]、石墙原类梅[P.muralis(Schreb.) M. Choisy]和盾原类梅[P.peltata(Ramond) Arup, Zhao XinLumbsch],其中凹盘原类梅(P.laatokkaensis)为中国新记录种。该种最主要的辨别特征是具沉陷入地衣体生长的子囊盘和很明显的黑色下地衣体。对以上4种地衣的形态解剖、化学特征和生境进行了描述,同时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和相关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文字衣科地衣1新记录属,即多孔衣属Myriotrema及该属的新记录种——绿白多孔衣M.viridialbum。多孔衣属主要特征是地衣体壳状,子囊盘小型埋生至半埋生,子囊孢子小型、淀粉质、横隔透镜型至砖壁型。绿白多孔衣的主要特征是具厚地衣体,小型透明亚砖壁型子囊孢子,含有hypoprotocetraric acid。标本采自海南和福建。文中对新记录种提供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片。  相似文献   

4.
对采集于新疆的地图衣属(Rhizocarpon Ramond ex DC.)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新记录种2个——栗褐色地图衣[Rhizocarpon badioatrum(Flrke ex Spreng.)Th.Fr.]、大孢地图衣(R.macrosporum Rsnen);新疆新记录种3个——谷粒状地图衣[R.grande(Flrke ex Flot.)Arnold]、茶渍地图衣(R.lecanorinum Anders)、拟地图衣(R.riparium Rsnen)。并对以上5种地衣的形态解剖特征、化学特征和生境进行了描述,同时提供了相关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采自新疆布尔津县五彩滩的微孢衣属(Acarospora A.Massal.)地衣两个新记录种,即:中国新记录种美国微孢衣(Acarospora americana H.Magn.)和新疆新记录种翡翠微孢衣(Acarospora smaragdula(Wahlenb.)A.Massal.),详细描述了这两种地衣的形态特征、解剖特征及生境。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发现一个中国新记录属(木刻衣属Xylographa(Fr.)Fr.)及属下新记录种(平行木刻衣Xylographa parallela(Ach.)Fr.),详细描述了该新记录地衣种的形态解剖、化学特征和生境,并提供了相关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猫耳衣属的2个亚洲新记录种——好望角猫耳衣(Leptogium capense)和拟糠猫耳衣(L.pseudofurfuraceum)。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献报道相比,好望角猫耳衣在中国具有更高的海拔分布,拟糠猫耳衣具有较薄的地衣体。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形态解剖、化学及生态等传统分类方法,以及显色反应(CT)、薄层层析(TLC)等生物化学方法,对新疆天山南麓巴音布鲁克山区和天山中部米泉哈熊沟泡鳞衣属地衣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并鉴定采样区泡鳞衣属的地衣种类。结果表明:共鉴定出似皮革泡鳞衣Toninia alutacea(Anzi)Jatta、兰黑泡鳞衣T.caeruleonigricans(Lightf.)Th.Fr.、白泡鳞衣T.candida(Weber)Th.Fr.、泡状泡鳞衣T.physaroides(Opiz)Zahlbr.、暗色泡鳞衣中亚亚种T.tristis subsp.asiae-centralis(H.Magn.)Timdal等5个种,其中2个为中国新记录种:似皮革泡鳞衣T.alutacea和泡状泡鳞衣T.physaroides;同时描述了5个种的形态解剖特征、化学特征及其生境,并提供了相关彩色图片和新疆泡鳞衣属地衣检索表。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衣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为中国泡鳞衣属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新疆天山南部的蓝藻型地衣异极衣科的1个中国新记录属以及2个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采用形态解剖、化学及生态等传统分类方法,利用显色反应法(CT)、薄层层析法(TLC)等生物化学方法,鉴定采样区异极衣科地衣的1个中国新记录属——半被果衣属(Lempholemma Krb)以及2个中国新记录种——叶状枝半被果衣[Lempholemma cladodes(Tuck.)Zahlbr.]和幼芽状盘衣属(Lichinella Nyl.)的黑色幼芽状盘衣[Lichinella nigritella(Lettau)P.MorenoEgea]。半被果衣属的主要特点是子囊果为半被果或密果,共生藻为念珠藻;黑色幼芽状盘衣的鉴别特征为地衣体多叶状,顶端常具小裂片,上表面具小、球状裂芽。本研究对半被果衣属以及叶状枝半被果衣和黑色幼芽状盘衣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相关彩色图片,为新疆地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中国异极衣科地衣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秦岭鸡皮衣科地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采自陕西秦岭地区的鸡皮衣科Pertusariaceae地衣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化学研究,鉴定出该科地衣3属23种,其中肉疣衣属Ochrolechia8种,鸡皮衣属Pertusaria14种,果疣衣属varicellaria1种。拟苍白肉疣衣Ochrolechiapseudopallescens和类斑点鸡皮衣Pertusariamultipunctoides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并报道了采自中国甘肃、新疆、西藏的微孢衣属中国新记录种——泡状微孢衣(Acarospora bullata Anzi),并对该属部分种类[节微孢衣(A. nodulosa (Dufour) Hue)、垫微孢衣(A. pulvinata H. Magn.)]进行了分类及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了这3个物种的详细描述、形态结构图以及ITS序列。本研究可为《中国地衣志——微孢衣科》的编写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新疆东天山米泉林场的地衣鉴定分析,发现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散点微孢衣(Acarospora dispersa H.Magn.)和暗灰微孢衣(A.obnubila H.Magn.)。根据研究标本描述了2个新记录种的形态解剖、化学特征和生境,并提供了相关形态学及解剖学彩色图片。标本保存于新疆大学西北干旱地衣研究中心的标本室(XJUNALH)。  相似文献   

13.
报道新疆拟橙衣属地衣的6个分类单位。其中南方拟橙衣Fulgensia australis,荒漠拟橙衣F.desertorum和苔生拟橙衣F.schistidii为中国新记录种。在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及生态学方面对它们进行了简短的论述。此外,还提供了形态特征和内部解剖特征照片以及新疆种类的分种检索表。研究所用的标本采自托木尔峰、铁力买提达坂、阿尔金山和准葛尔盆地等,保存于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衣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采自新疆的100余份粉衣科地衣标本为研究材料,通过形态解剖学、地衣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出6个种和1个变种,分别为中央黑瘤衣 (Buellia centralis)、丽黑瘤衣 (B. elegans)、蒙古黑瘤衣 (B. mongolica)、鳞饼衣(Dimelaena oreina)、鳞饼衣白磷变种(D. oreina var. exalbescens)、海登氏多瘤胞 (Diplotomma hedinii)和绿色四孢黑瘤衣(Tetramelas chloroleucus),其中丽黑瘤衣、蒙古黑瘤衣和绿色四孢黑瘤衣为新疆新增粉衣科地衣新记录,至此新疆粉衣科地衣共有6属13种1变种;并提供了新疆粉衣科地衣的分种检索表、物种描述、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形态解剖结构照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蜡盘衣属(Biatora)地衣的形态解剖学及化学研究,结合基因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报道了采自河北省小五台山的蜡盘衣属地衣1中国新记录种——肉腊盘衣(新拟)[Biatora carneoalbida(Müll. Arg.) Coppins]。该种识别特征为地衣体壳状;子囊盘常簇生,盘面橙黄色;子囊棒状,8孢;子囊孢子无色,长纺锤形,(13.3~20.0)×(1.7~5.0)μm。该标本目前馆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地衣标本室(HMAS-L)和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HBNU)。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形态、解剖及化学等传统分类方法,对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山脉采集的伊氏叶属地衣标本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7个分类单位,其中假杯点伊氏叶(Melanelixia subaurifera)为新疆新记录种,同时提供了地衣名录、分布地区和新记录种的描述。研究结果为新疆的地衣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衣科地衣系统研究中,对裂隙衣属Fissurina地衣进行了订正,报道了16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3个,即连绵裂隙衣F.consentanea、球孢裂隙衣F.globulifica和皱体裂隙衣F.insidiosa。建议4个异名,即Fissurina isidiata Z.F.Jia为Platythecium dimorphodes(Nyl.)Staiger的异名;Fissurina marginata Staiger为Fissurina elaocarpa(A.W.Archer)A.W.Archer的异名;Graphis canlaonensis Vain.为Fissurina consentanea Nyl.的异名;Graphis glauca Müll.Arg.为Fissurina dumastii Müll.Arg.的异名。本文提供了中国裂隙衣属每个种的描述和分布,并提供了鉴定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中国地衣志》的编写中,作者从采自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哈纳斯湖附近的地衣标本中发现了北极小腊肠衣[Brodoaoroarctica(Krog)Goward](茶渍目,子囊菌门)。小腊肠衣属(BrodoaGoward)是中国新记录属,因而,也是中国地衣区系中已知的第234个属。本文对于该属、种在形态学、结构学、化学及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与讨论。对于它和邻近属的区别也做了简要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对采自大别山的19属57种地衣进行了分类学整理和化学物质分析,其中报道了安徽省和大别山地衣新记录2种。在所采集大别山的地衣标本中数量最多的是肉疣衣属Ochrolechia、石蕊属Cladonia和肺衣属Lobaria。利用显色反应和薄层层析TLC方法,共检出7种地衣物质,其中以含黑茶渍素成分的种类较多。文中对2个新记录种的特征、分布和生态信息进行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形态解剖、化学、生态类型及地理成分分析等传统分类方法对新疆天山南部巴音布鲁克山区地衣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地衣附属结构、地衣繁殖器官进行观察。利用显色反应法(CT)、微量化学结晶法(MCT)、薄层层析法(TLC)等生物化学方法,鉴定地衣次生代谢产物,发现了1个中国新记录种:乌普萨拉肉疣衣[Ochrolechia upsaliensis(L.)A.Massal]。文中描述了该新记录种地衣的形态解剖、化学特征和生境,并提供了地衣体、子囊及子囊孢子的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