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运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贵州省都匀市斗篷山景区的地衣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乙酸乙酯萃取菌株液体发酵物,通过打孔法筛选地衣内生真菌提取物并对9株临床致病菌株及耐药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一株分离自星点梅衣属地衣Punctelia sp.的内生真菌DPS-165-9对其中的6株显示抑制活性。此6株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25923和6538、耐药表面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Z12、耐药布氏杆菌Brucella sp. B103、耐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3和耐药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 261。经鉴定DPS-165-9为蔡氏轮层炭壳菌Daldinia childiae。本研究为下一步挖掘新的抗菌物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做逆行标记,以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呈色剂,对成年大鼠下橄榄复合体到小脑分级球和线球的纤维投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旁线球和线球接受对侧下橄榄复合体的纤维投射。其中,绒球只接受背帽(DC)和内侧副橄榄核(MAO)嘴段的投射;旁绒球接受MAO、橄榄主核(PO)及少量腹外延伸(VLO)的投射。但是,未观察到由下橄榄复合体的背侧副橄榄核(DAO)到旁绒球或绒球的投射。此外,对大鼠橄榄旁绒球和橄榄绒球投射的带型以及下橄榄与绒球和旁线球的功能做了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快速有效的蜜蜂囊状幼虫病检疫方法, 依据TaqMan荧光标记探针技术原理, 针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保守序列, 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探针,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与蜜蜂急性麻痹病病毒、蜜蜂慢性麻痹病病毒、蜜蜂残翼病病毒和黑蜂王台病病毒之间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2拷贝/μL阳性质粒, 可对低病毒含量的样品进行准确检测。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 变异系数为1.6%, 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应用该方法对蜜蜂及蜂制品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荧光PCR检测方法4 h内即可报告检测结果, 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适用于蜜蜂及其制品中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快速检疫。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衣科地衣系统研究中,对裂隙衣属Fissurina地衣进行了订正,报道了16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3个,即连绵裂隙衣F.consentanea、球孢裂隙衣F.globulifica和皱体裂隙衣F.insidiosa。建议4个异名,即Fissurina isidiata Z.F.Jia为Platythecium dimorphodes(Nyl.)Staiger的异名;Fissurina marginata Staiger为Fissurina elaocarpa(A.W.Archer)A.W.Archer的异名;Graphis canlaonensis Vain.为Fissurina consentanea Nyl.的异名;Graphis glauca Müll.Arg.为Fissurina dumastii Müll.Arg.的异名。本文提供了中国裂隙衣属每个种的描述和分布,并提供了鉴定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红菇属乳菇状亚组Russula subsect. Lactarioideae是一个形态特征较明显的类群,亚属内部分种类被认为是复合种。在对我国红菇属乳菇状亚组进行的分类学研究中,发现了3个新种:丝黄红菇Russula byssina、奶油色红菇R. cremicolor和白果红菇R. leucocarpa,均产自我国贵州省,生于针叶林下。基于形态详细观察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对新种和近缘种间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提供了新种与乳菇状亚组和淡孢亚组R. subsect. Pallidosporinae中近缘种的物种检索表。分子系统学结果显示奶油色红菇与Delica-Brevipes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白果红菇和丝黄红菇隶属于两个独立分支。  相似文献   
6.
孟庆峰  刘晓勇 《昆虫学报》2013,56(8):925-933
杆状病毒与昆虫宿主相互作用是一种基本的分子和生态问题, 不仅在农业上, 而且在真核表达系统、 基因治疗、 蛋白表面展示 系统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杆状病毒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病毒杀虫剂, 而且对环境来说是安全的。研究这些相互 作用也产生了许多重要和有价值的发现。杆状病毒生命循环中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病毒, 即包埋型病毒粒子(occlusion derived virus, ODV) 和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 BV)。ODV包裹于多角体中, 主要负责宿主的原发感染; 而BV由感染的宿主细胞释放后引发继发 感染。病毒侵染起始于敏感的昆虫宿主食用了污染包涵体病毒的植物。在宿主中肠的碱性环境中, 多角体溶解释放ODV, ODV与宿主肠道 柱状上皮细胞细胞膜融合, 通过内吞体进入细胞。之后核衣壳从内吞体中逃脱并被转运到细胞核。病毒转录和复制在细胞核进行, 新生 的BV粒子从基底膜出芽引起全身感染。杆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包括从病毒结合和进入时的相互作用, 到宿主基因表达调节, 以及 修饰与调节细胞和机体所发生的生理和防御的相互作用的复杂和微妙的机制。本文主要以杆状病毒侵染昆虫宿主的过程为线索, 总结和评 述了杆状病毒与昆虫宿主相互作用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特别是杆状病毒基因在病毒入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采自中国的12种稀见的文字衣科(厚顶盘目、子囊菌门)地衣。它们分别隶属于白唇衣属Dyplolabia、刻痕衣属Glyphis、半实衣属Hemithecium、凸唇衣属Platygramme、双实衣属Platythecium和星衣属Sarcographa,其中中国新记录6种。文中每一种地衣均有文字描述、图片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空肠粘膜吸收细胞ATP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Wistar成年雄性大鼠8只,分为对照组、实验性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中药治疗组。四组动物用水合氯醛麻醉后,经心脏灌流固定,取空肠制成50μm厚的振荡切片,按Robinson和Karnovsky法显示Mg2+-ATPase,然后常规电镜包埋和制片,在H-700型电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在粘膜吸收细胞微绒毛质膜铈离子(Ce3+)沉淀呈现为电子密度较高的细密颗粒。脾虚组酶反应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恢复组酶反应高于脾虚组而低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酶反应较高,与对照组相似。本文提示,肠粘膜吸收细胞ATP酶活性的降低,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弱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分离自星点梅衣属地衣Punctelia sp.的一株内生真菌蔡氏轮层炭壳菌Daldinia childiae进行大米固体发酵培养,乙酸乙酯萃取发酵产物,采用硅胶柱色谱法、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次生代谢产物,结合核磁共振波谱与质谱技术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运用DPPH法测定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hydroxy-benzeneethanol(1)、4-methoxy-5-car- bomethoxy-6-pentyl-2H-pyran-2-one(2)、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3)、8-methoxy-1-naphthol(4)、1,8-dimethoxynaphthalene(5)、methyl 2-undecenoate-3-undecanoate-cyclohexyl-1,4-dienyl ester(6)、uracil(7)和acetic acid(8),化合物1、6和8均首次从轮层炭壳菌属Daldinia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在浓度为3mg/mL时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3和5具有轻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轮层炭壳菌属的代谢产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