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杂交方法分析SARS-CoV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从临床样品中检测和分析SARSCoV病毒打基础,并为分析SARSCoV病毒的复制和转录等机理提供一种有效方法。以SARS冠状病毒TOR2株序列作为标准设计和制备一种覆盖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的寡聚核苷酸芯片,探针长度为70nt,每相邻的探针序列重复25nt,共660条。用该芯片分析了细胞培养的SARSCoV病毒总RNA、7个SARSCoV病毒的基因克隆片段。对RNA样品用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PCR获得cDNA。对DNA用随机引物扩增和dUTPcy3标记。结果用这种芯片杂交检测SARSCoV病毒RNA可见阳性信号呈全基因组分布,并且有多处连续的阳性信号点;用正常人的白细胞RNA为对照,杂交未出现明显阳性信号。检测7个SARSCoV病毒基因克隆片段,在该片段相应的探针区段出现连续阳性信号点。这种方法可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样品中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为检测手段,证明了成熟的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可携带前病毒DNA。用细胞病毒裂解液处理病毒样品或在病毒样品中只加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细胞裂解液,结果发现只有病毒裂解液处理样品后才能检测到特异DNA。完整的病毒颗粒对DNA酶不敏感,而只有在病毒裂解以后才能对DNA酶敏感。当靶细胞膜上的CD4受体被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覆盖后不能吸附病毒时,DNA也不能被检测到,而且  相似文献   

3.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为检测手段,证明了成熟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可携带前病毒DNA;用细胞病毒裂解液处理病毒样品或在病毒样品中只加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细胞裂解液,结果发现只有病毒裂解液处理样品后才能检测到特异DNA.完整的病毒颗粒对DNA酶不敏感,而只有在病毒裂解以后才能对DNA酶敏感。当靶细胞膜上的CD_4受体被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覆盖后不能吸附病毒时,DNA也不能被检测到,而且DNA的数员和病毒滴度的高低相一致。这些证据都提示这种和病毒相关的DNA存在于完整的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内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的新型布尼亚病毒NP抗原包被酶联板,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健康人群中检测结果计算临界值(均值+3标准差)。检测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恢复血清和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结果:在70份患者血清样品中,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51例,阳性率为72.14%(51/70);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中,检测出1份阳性,特异性为98.6%(1/69)。结论:建立的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的新型布尼亚病毒NP抗原包被酶联板,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健康人群中检测结果计算临界值(均值+3标准差)。检测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恢复血清和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结果:在70份患者血清样品中,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51例,阳性率为72.14%(51/70);69份健康人血清样品中,检测出1份阳性,特异性为98.6%(1/69)。结论:建立的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当前,克隆化探针(由病毒核酸片段和细菌质粒一载体组成)在临床样品的实验诊断和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它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并有助于检测那些难于或不能培养的病毒。但是克隆化探针中载体与临床样品的同源性问题应引起重视。我们用常见的克隆载体pBR322作探针,用核酸点杂交和Southern吸印方法,检测了来自173人的213例样品。结果表明,在常用的临床样品:人宫颈脱落细胞、宫颈活检组织、血液中都含有pBR322 DNA的同源序列,这就意味着如果用克隆化探针检测这些临床样品时,可能出现样品与载体发生非特异性反应,而不是与病毒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反应。实验还表明,经一次电泳纯化的病毒基因片段与pBR322探针杂交,阳性信号明显减弱,但没有完全消失,说明仍有少量pBR322污染。因此,在运用克隆化探针检测临床各类样品时,各系统要按常规设载体探针对照,或者用多次纯化的分离病毒基因片段作探针,以排除载体与临床样品的同源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秦琴  张陕宁  李明  魏辅文 《兽类学报》2006,26(4):387-391
本文采用巢式PCR/ RT-PCR 方法,对我国10 个动物园中无临床症状的圈养小熊猫的71 个肛拭子和61 个唾液拭子样品,进行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冠状病毒(CCV)、犬腺病毒(CAV)和犬疱疹病毒(CHV)的检测,以评估我国圈养小熊猫是否面临这几种病毒的威胁。对阳性PCR 结果进行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 上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在肛拭子样品中检测到3 个CPV 和6 个CCV 阳性结果,经测序后,与GenBank 上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99% 和100% 。而在唾液拭子样品中没有检测到任何阳性结果,且CDV、CAV和CCV 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阳性CPV 的肛拭子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细小病毒毒株,表明圈养小熊猫已受到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的感染,今后应加强这两种病毒的预防工作。本文所采用的PCR 方法检测病毒性疾病,能检测到微量的病毒模板,可对小熊猫病毒性感染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广西甘薯病毒病的病原病毒种类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病毒病是广西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明确为害广西甘薯的病毒种类,到广西南宁、玉林、崇左、北海、宜州和桂林等市的甘薯种植区采集疑似甘薯病毒病样品,共采集到127个甘薯样品,用为害甘薯的12种病毒的引物,通过RT-PCR或PCR技术检测,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所获序列的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为害广西甘薯的病毒种类有11种,包括10种RNA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甘薯轻型斑点病毒(sweet potato mild speckling virus,SPMSV)、甘薯C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SPCFV)、甘薯脉花叶病毒(sweet potato vein mosaic virus,SPVM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轻型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mild mottle virus,SPMMV),1种DNA病毒:甘薯卷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在127份甘薯样品中,有48个样品检测到SPFMV,占37.79%;31个样品检测到SPVG,占24.40%;29个样本检测到SPLCV,占22.83%;27个样本检测到SPCSV,占21.30%,其他被检测到的甘薯病毒占20.00%之下。检测到病毒的88个样品中,有40个样品仅检测到一种病毒,即SPFMV、SPVG、SPCSV、SPMSV、CMV、SPLCV单独侵染。48个样品为2种或2种以上的病毒复合侵染。病毒复合侵染时,甘薯症状表现复杂,有矮化、花叶、皱缩、叶脉突起等症状。其中,检测到SPCSV的甘薯植株,表现出严重的矮化症状。  相似文献   

9.
用直接或间接的诊断方法检测病毒感染。 所谓直接方法,即是检测样品中的病毒粒子或它们的某些成分,如:病毒核酸或病毒蛋白。最普通的常规直接诊断法是一种叫做‘黄金标准’的方法,包括:分离病毒并进行电镜观察、用抗原-ELISA检测病毒抗原、补体结合检测和免疫荧光测定、以及免疫过氧化物酶或过氧化物酶-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猪源胰酶样品进行病毒检测,以评价其病毒安全性。方法:非特异性病毒检测采用致细胞病变、血凝吸附试验和形态学检测方法;特异性病毒检测包括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PCV)、猪细小病毒(PPV)、猪口蹄疫病毒(FMD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特异性核酸检测,以及CSFV、PPV、PRV特定性抗原蛋白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受检样品非特异性病毒检测中,未见可观察到的细胞病变产生和病毒粒子,对豚鼠、鸡和人的0型红细胞无凝集现象。特异性病毒检测中,PRRSV、CSFV、PCV、PPV、FMDV和PR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CSFV、PPV、PRV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猪源胰酶样品经非特异性病毒检测和特异性病毒检测均无可检出的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