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dh1基因分析高粱属的系统进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梁属中有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优良牧草, 也有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杂草。文章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阐明高梁属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为有效利用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育种改良作物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并明确检疫性杂草的分类地位。根据二色高粱(Sorghum bicolor)的Adh1全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 AF050456)设计引物, 扩增并测定黑高粱(S. almum)、假高粱(S. halepense)、丝克高粱(S. silk)和苏丹草(S. sudanense)共计8个植物材料约2 000 bp的Adh1基因部分序列, 结合GenBank中其他24个Sorghum属的同源序列, 以Cleistachne sorghoides的对应序列为外群, 进行了高梁属的亲缘关系分析, 用MP、ML和NJ法分别构建了分子进化树, 得到了基本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 (1) 高梁属可明显分为三大支, 一支是蒴柄高梁(Chaetosorghum)和异高梁(Heterosorghum)二个亚属, 一支是优高梁亚属(Eusorghum), 这两个分支包含2n=20、40, 染色体较小的种类, 另一分支包括拟高梁 (Parasorghum)和有柄高梁(Stiposorghum)两个亚属, 包含2n=10的种类和它们的多倍体近缘种, 染色体相对较大; (2) S. almum的Adh1基因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化; (3) Parasorghum亚属的S. pur-pureosericeum和多色高粱(S. versicolor)、光高粱(S. nitidum)和S. leiocladum聚在一起, 而该亚属中的S. mata-rankense、S. grande、S. timorense却与亚属Stiposorghum的种聚在一起, 表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 (4) S. mac-rospermum和S. laxiflorum之间具有比其他高梁属种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粱属中有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优良牧草,也有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杂草.文章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阐明高粱属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为有效利用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育种改良作物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并明确检疫性杂草的分类地位.根据二色高粱(Sorghum bicolor)的Adhl全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F050456)设计引物,扩增并测定黑高粱(S.almum),假高粱(S.halepense)、丝克高粱(S.silk)和苏丹草(S.sudanense)共计8个植物材料约2 000 bp的Adhl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其他24个Sorghum属的同源序列.以Cleistachne sorghoides的对应序列为外群,进行了高粱属的亲缘关系分析,用MP、ML和NJ法分别构建了分子进化树,得到了基本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1)高粱属可明显分为三大支,一支是蒴柄高粱(Chaetosorghum)和异高粱(Heterosorghum)个亚属,一支是优高粱亚属(Eusorghum),这两个分支包含2n=20、40,染色体较小的种类,另一分支包括拟高粱(Parasorghum)和有柄高粱(Stiposorghum)两个亚属,包含2n=10的种类和它们的多倍体近缘种,染色体相对较大;(2)S.almum的Adhl基因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化;(3)Parasorghum亚属的S.pur-pureosericeum和多色高粱(S.versicolor)、光高粱(S.nitidum)和S.leiocladum聚在一起,而该亚属中的S.mata-rankense、S.grande、S.timorense却与亚属Stiposorghum的种聚在一起,表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4)S.mac-rospermum和S.laxiflorum之间具有比其他高粱属种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粱属(Sorghum Moench)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对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高粱属植物约有29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其中澳大利亚22种,亚洲15种,非洲9种,欧洲3种,地中海2种,美洲6种。中国有5种,分布在东北、西南到华南各省(区)。高粱属有5亚属,仅高粱亚属(subgen.Sorghum)延伸至新世界,其他亚属均分布在旧世界,高粱亚属覆盖非洲并扩散到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拟高粱亚属(subgen.Parasorghum)分布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有柄高粱亚属(subgen.Stiposorghum)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个别种分布到亚洲;多毛高粱亚属(subgen.Chaetosorghum)分布在澳大利亚;异高粱亚属(subgen.Heterosorghum)分布在澳大利亚和亚洲。这表明澳大利亚东北部是高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非洲东北部和热带亚洲是否是高粱属的起源地尚需确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不同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特征及进化关系,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分析了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等6个自然地理居群的核型特征和进化趋势。结果显示:苦豆子6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恒定,均为2n=2x=36;染色体类型有中部着丝粒(m)和近中部着丝粒(sm)2种,除甘肃武威的居群3含有sm型染色体外,其余居群的染色体均为m型;染色体平均臂比为1.19~1.37,长度比介于1.72~2.19,核型不对称系数处于54.30%~57.17%;核型类型有1A、3A和2B三种;苦豆子居群3的核型不对称系数最大,进化程度较高,居群19(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核型不对称系数最小,进化程度较低。聚类分析显示,苦豆子6个参试居群聚集成A和B两大分支,分支A又可分为C和D两亚支,其中居群5(甘肃武威)和居群13(内蒙古阿拉善盟)聚为C亚支,亲缘关系较近,居群3单独聚为D亚支,与C亚支两居群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分支B又可分为E和F两亚支,居群19和居群43(内蒙古鄂尔多斯)聚为E亚支,亲缘关系较近,居群17(宁夏银川)单独聚为F亚支,与E亚支两居群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本研究从居群水平上探讨了苦豆子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特征和进化趋势,为今后苦豆子系统进化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四种绒螯蟹分子分类与系统发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华绒螯解、狭额绒螯蟹线粒体16SrDNA片段,经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日本绒螯解16SrDNA同源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长为376bp的16SrDNA同源序列中有33个多态性核革酸位点(8.78%),其中种间多态性核苷酸位点28个(7.45%),种间差异远大于种内差异。引入方蟹科其它近缘种类厚纹蟹、相手蟹和张口蟹的16SrDNA同源序列与上述4种绒螯蟹比较分析,MP法和NJ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亲缘关系最近,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与台湾绒螯蟹聚为一支,狭额绒螯蟹则为相对独立的一支,且进化速度大于前3种绒螯蟹,但最后与前者仍聚在同一组,狭额绒螯蟹只是绒螯蟹属系统进化中的一个侧支,故本研究结果不支持Sakai(1983)和Guo等(1997)把狭额绒螯蟹和台湾绒螯蟹各自立为新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将自测的瓢虫科4亚科16种和从GenBank中检索到相关物种的mtDNA-COI基因编码区序列片断进行同源性比较,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71bp序列中,共有227个变异位点,195个简约信息位点,A T约占66.7%,转换发生比颠换更频繁。分子系统树表明:同种和同属的瓢虫均以较高置信值聚在一起,4个亚科都能恢复为单系;食植瓢虫亚科从系统树的基部最早分出,是瓢虫科最为原始的类群,小毛瓢虫亚科和盔唇瓢虫亚科首先聚为一支,显示二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然后再与瓢虫亚科相聚,食植瓢虫亚科的食植瓢虫属和裂臀瓢虫属均不是单系群。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獐牙菜亚族(subtribe Swertiinae)各属之间和一些属内的系统关系,本研究选取了该亚族14属68种1变种,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对样品核基因ITS和叶绿体基因matK的两个片段进行独立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Bartonia位于亚族的最基部;喉毛花属(Comastoma)、肋柱花属(Lomatogonium)和假龙胆属(Gentianella)都非单系,处于同一个较为进化的分支中;獐牙菜属折皱组(Swertia sect. Rugosa)和獐牙菜组(S. sect. Swertia)亲缘关系最近,宽丝组(S. sect. Platynema)和藏獐牙菜组(S. sect. Kingdon Wardia)亲缘关系最近;口药花属(Jaeschkea)与獐牙菜属多枝组(S. sect. Ophelia)的大籽獐牙菜(Smacrosperma)亲缘关系最近。同时讨论了獐牙菜亚族形态分类与分子数据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28S rRNA D2序列的内茧蜂亚科的分子系统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利用同源28S rRNA D2基因序列对内茧蜂亚科Rogadinae (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本研究从95%~100%乙醇浸渍保存的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并扩增了10种内群种类和5种外群种类的28S rDNA D2片段并测序(GenBank序列号AY167645-AY167659),利用BLAST搜索相关的同源序列, 采用了GenBank中13个种类的28S rRNA D2同源序列,然后据此进行分子分析。利用3个外群(共8个种类)和3种建树方法 (距离邻近法distance based neighbor joining, NJ; 最大俭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P; 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分析了内茧蜂亚科内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由分子数据产生的不同的分子系统树均显示内茧蜂亚科是一个单系群。内茧蜂亚科内依据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分群(族和亚族)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得到部分支持。NJ、MP和ML分析结果均表明内茧蜂族Rogadini不是一个单系,而是一个并系,其余3族则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内茧蜂族可分成2个分支:“脊茧蜂属Aleiodes+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和“沟内茧蜂属Canalirogas+锥齿茧蜂属Conspinaria+刺茧蜂属Spinaria+内茧蜂属Rogas”,二者不是姐妹群。脊茧蜂属Aleiodes和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始终是姐妹群。脊茧蜂属Aleiodes是一个单系,并可分成2个姐妹分支,这与依据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亚属分群相一致。弓脉茧蜂属Arcaleiodes Chen et He,1991是一个独立的属。分支“沟内茧蜂属Canalirogas+锥齿茧蜂属Conspinaria+刺茧蜂属Spinaria+内茧蜂属Rogas”的单系性仅得到部分分子数据的支持;因形态特异(腹部成甲壳状)而列为亚族级的刺茧蜂属Spinaria,分子分析没有证实这一点。横纹茧蜂族Clinocentrini是个单系,并在内茧蜂亚科的系统发育中处于基部(原始)的位置。我们研究结果还表明,阔跗茧蜂属Yelicones和潜蛾茧蜂属Stiropius相对应的阔跗茧蜂族Yeliconini和潜蛾茧蜂族Stiropiini为2个独立的分支, 与形态和生物学的结果一致,但它们在内茧蜂亚科的系统发育的位置不明,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簇毛黄耆亚属(Pogonophace)4组8种和外类群Caragana roborovskyi的ITS序列,从GenBank中调出相关12属47种的ITS序列,组成数据距阵,应用PAUP程序中的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状图。扁荚组(Sect.Sesbanella)与亚属其余类群在系统树上处于不同的分支,亲缘关系较远这个亚属不是一个单系类群;膨果组(Sect.Bibracteola)。背扁组(Sect.Phyllolobium)和袋果组(Sect.Trichostylus)作为一个单系类群能得到ITS序列的支持,但与分组以及膨果组下系的划分都得不到ITS序列分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吴静  马雅军  马颖 《昆虫学报》2010,53(9):1030-1038
【目的】应用mtDNA和rDNA基因特征重建中国按蚊属塞蚊亚属已知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以阐明亚属内各蚊种的亲缘关系。【方法】对采自中国的按蚊属塞蚊亚属Anopheles (Cellia) 20种蚊的mtDNA-COⅡ和 rDNA-28S-D3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以按蚊属按蚊亚属Anopheles (Anopheles)的中华按蚊An. (An.) sinensis和赫坎按蚊An. (An.) hyrcanus为外群, 采用COⅡ和D3单基因, 以及“COⅡ+D3”联合数据组以邻接法(NJ)、 最大简约法(MP)、 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等重建这些种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 mtDNA-COⅡ和rDNA-28S-D3序列的长度范围分别为685 bp和375~410 bp, 在塞蚊亚属蚊种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15~0.117和0.003~0.111。各系统树显示外群被合理分开,除在COⅡ树中新塞蚊系为并系外,各系均聚为单系群,新迈蚊系和迈蚊系亲缘关系最近。联合数据组构建的系统合意树显示中国塞蚊亚属各蚊种形成4支,除伪威氏按蚊与多斑按蚊种团未聚为单系群外,其他各种团和复合体成员种均分别聚在一起,各分支的置信值均大于50%。【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分子系统发育树清楚地显示了中国按蚊属塞蚊亚属各种类及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对其分类和防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部分18S rDNA, 28S rDNA和COI基因序列的索科线虫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扩增获得我国常见昆虫病原索科线虫6属10种18S rDNA、28S rDNA(D3区)和COI基因序列,结合来自GenBank中6属10种索科线虫的18S rDNA同源序列,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2属索科线虫分为三大类群,第一大类群是三种罗索属线虫(Romanomermis)先聚在一起,再与两索属(Amphimermis)和蛛索属(Aranimermis)线虫聚为一支;在第二大类群中,六索属(Hexamermis)、卵索属线虫(Ovomermis)和多索属(Agamermis)亲缘关系最近,先聚在一起,再与八腱索属(Octomyomermis)和Thaumamermis线虫聚为一支。第三大类群由索属(Mermis)和异索属(Allomermis)线虫以显著水平的置信度先聚在一起,再与蠓索属(Heleidomermis)和施特克尔霍夫索属(Strelkovimermis)线虫聚为一支。从遗传距离看,基于3个基因的数据集均显示索科线虫属内种间差异明显小于属间差异,武昌罗索线虫(R.wuchangensis)和食蚊罗索线虫(R.culicivorax)同属蚊幼寄生罗索属线虫,其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小。  相似文献   

12.
基于ITS序列探讨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系统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次报道了 15种杜鹃属 (Rhododendron)植物、1种杜香属 (Ledum)植物和Cassiopefastigiat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 (包括 5 .8S)序列。加上从GenBank下载的 13种杜鹃属植物和Bajiariaracemosa的ITS序列 ,以C .fastigiata和B .racemosa为外类群 ,用最大简约法对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杜鹃属是一个单系类群 ,叶状苞亚属为杜鹃属的基部类群 ;2 )杜香属确应归并到杜鹃属中 ,且与有鳞杜鹃亚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有鳞杜鹃亚属和杜香构成一个单系分支 ,该分支是其余无鳞杜鹃花的姐妹群 ;4 )由无鳞杜鹃花组成的一个分支的内部支持率较低 ,其中常绿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均为内部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 ,而羊踯躅亚属和马银花亚属均为多系类群 ;5 )在马银花亚属中 ,长蕊杜鹃组和马银花组均分别得到强烈支持 ,马银花组与异蕊杜鹃亚属可能构成姐妹群关系 ,异蕊杜鹃亚属和马银花组组成的一个分支可能与映山红亚属构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13.
首次报道了15种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1种杜香属(Ledum)植物和Cassiope fastigiat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 (包括5.8S)序列.加上从GenBank下载的13种杜鹃属植物和Bajiaria racemosa的ITS序列,以C. fastigiata和B. racemosa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对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杜鹃属是一个单系类群,叶状苞亚属为杜鹃属的基部类群; 2)杜香属确应归并到杜鹃属中,且与有鳞杜鹃亚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有鳞杜鹃亚属和杜香构成一个单系分支,该分支是其余无鳞杜鹃花的姐妹群; 4)由无鳞杜鹃花组成的一个分支的内部支持率较低,其中常绿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均为内部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而羊踯躅亚属和马银花亚属均为多系类群; 5)在马银花亚属中,长蕊杜鹃组和马银花组均分别得到强烈支持,马银花组与异蕊杜鹃亚属可能构成姐妹群关系,异蕊杜鹃亚属和马银花组组成的一个分支可能与映山红亚属构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苎麻属4个种的rbcL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T/A克隆产物的序列测定.扩增出长度为1370bp的rbcL序列.从GenBank中选取荨麻科8个属的rbcL序列,将所有物种的rbcL序列排序后,总长度约为1 428bp.其中保守位点1 263个,变异住点165个,信息位点71个.利用MEGA3.1软件构建荨庥科植物的MP和NJ系统树,并根据rbcL区碱基序列的差异计算种间的遗传距离,从而进一步探讨荨麻科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其中,赤车属、锥头麻属、藤麻属、楼梯草属和冷水花属聚为一支,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墙草属、单蕊麻属和苎麻属聚为另一组;而荨麻属植物在一级分支中就与荨麻科其他属植物分开,说明该属与其他属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5.
选择内蒙古28个样地采集的10种棘豆属植物56个单株,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对其叶绿体psbA.trnH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所得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进行对位排列,并用MEGA5.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10种棘豆属psbA.trnH序列的变异位点50个,信息位点36个,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3.4%,GC含量变化范围在23.18%~25.72%之间。(2)棘豆属与黄芪属各为一支,自展支持率达99%,这10种棘豆属植物可能为单系起源。(3)系统树中小叶小花棘豆与小花棘豆的样本独立成一支,支持将小叶小花棘豆作为小花棘豆的变种来处理。(4)多叶棘豆、砂珍棘豆和黄毛棘豆的样本相互混杂,表明亲缘关系很近,支持《内蒙古植物志》将三者归入真棘豆亚属轮叶棘豆组的观点。(5)缘毛棘豆与薄叶棘豆的样本聚成一支。支持将二者归入矮生棘豆组。研究表明,psbA-trnH序列可为棘豆属下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6.
火丝菌科(盘菌目)部分属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超洋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06,25(4):546-558
本文以核糖体小亚基(SSUrDNA)为分子标记,对28个属60个种的71个序列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探讨火丝菌科的属间亲缘关系。研究结果支持广义的火丝菌科概念,表明该科是单起源的,显示5个主要分支。腐生或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囊盘被表面具有毛状物的15个属构成A分支,该分支中仅部分属之间的关系比较明确;与苔藓植物生长在一起的4个属构成B分支;C分支包括Otidea和Otideopsis两属,后者与Otidea的成员混杂在一起;D分支仅包括Acervus的成员;E分支由Geopyxis,Tarzetta,Paurocotylis等5个属组成。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系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依据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建立的亚科和族均未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mtDNA-COⅡ基因序列,研究了中国分布秆野螟属Ostrinia 8种螟虫的分子系统学和系统分化。结果表明:秆野螟属昆虫COⅡ基因序列全长682 bp,共编码227个氨基酸,8种昆虫12个样品中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2%,氨基酸突变率为2.2%。同种内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小于种间距离,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44之间,种间遗传距离在0.0015~0.063之间。基因变异转换数(Ts)明显高于颠换数(Tv)。分别采用UPGMA法、NJ法和MP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种间进化关系基本一致:秆野螟属8种昆虫明显分为2个大群,虎杖螟O. latipennis与其他7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个群;在另外1个大群中又分为3个亚群,亚洲玉米螟O. furnacalis不同地理种群首先聚在一起形成1个亚群,酒花螟O. kurentzovi与麻螟O. narynensis亲缘关系最近,聚在一起形成的分支又与欧洲玉米螟O. nubilalis、苍耳螟O. orientalis和豆秆野螟O. scapulalis聚在一起形成1个亚群,刺菜螟O. zealis在该大群内与其他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1个亚群。  相似文献   

18.
用一种植物的总基因组DNA与近缘或远缘物种的染色体杂交,可以研究植物近缘或远缘物种基因组进化关系。以拟高粱总基因组DNA为探针,对栽培高粱、甜高粱基因组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栽培高粱、甜高梁和拟高梁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存在很大的同源性,基因组进化关系表现出保守性。栽培高粱与拟高粱基因组间重复序列的同源性要比甜高粱与拟高粱间重复序列的同源性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凤蝶亚科Papilioninae11属27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序列测定,以阿波罗绢蝶Parnassius apollo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凤蝶亚科的系统发育树,初步探讨了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凤蝶亚科11属27个物种分为4个主要的分支,分别是裳凤蝶族Troidini、凤蝶族Papilionini、燕凤蝶族Lampropterini和喙凤蝶族Teinopalpini,与传统分类学观点一致。其中,燕凤蝶族构成凤蝶亚科系统发育树基部的一个独立分支,且为单系发生。凤蝶属Papilio中美凤蝶亚属Menelaides和翠凤蝶亚属Princeps首先相聚,华凤蝶亚属Sinoprinceps和凤蝶亚属Papilio亲缘关系较近,随后两分支再聚为一支,构成凤蝶属。本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验证了凤蝶亚科传统的形态分类地位,并为澄清凤蝶亚科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2):351-361
通过长距离PCR方法,克隆了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肠道内寄生虫强壮粗体虫(Hebesoma violentum Van Cleave)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序列,共13393 bp (GenBank登录号:KC415004),有36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12个,核糖体基因2个,tRNA22个。所有基因均由线粒体基因组同一条链按同一个方向转录。利用该线粒体基因组和已经报道的一些轮虫纲种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构建了棘头虫和轮虫的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包括强壮粗体虫、隐藏新棘虫Pallisentis celatus(Van Cleave)和Paratenuisentis ambiguous(Van Cleave)在内的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与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枝后再与原棘头虫纲(Archiacanthocephala)聚在一起;棘头虫与双巢类轮虫(Bdelloid)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枝,然后再与单巢类轮虫(Monogonont)聚在一起,表明棘头虫和轮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