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肤纹是灵长目特有的性状,在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目动物的手掌、脚跖面上,布满了组成各种图案的皮肤嵴纹。不难理解,肤纹学就是对指纹、掌纹和足纹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遗传》2006,28(7):782-782
高等院校教材《人类肤纹学》一书于2006年3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28.6万字,19章,分别有“肤纹学研究的简史”、“指纹理论的形成”、“肤纹在人类学、医学、刑侦的应用”等。书中系统而简要地介绍了人类肤纹学研究的历史、原理、方法和应用,分别介绍了指纹皮肤的解剖学构造、指纹皮肤和其他皮肤的区别以及肤纹研究中的伦理问题。该书在编排上,既遵循了重点突出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便于学生思考与复习,在每个章节后摘出“重要内容”,并列出了“复习思考题”。  相似文献   

3.
<正>肤纹是灵长目特有的性状,在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目动物的手掌、脚跖面上,布满了组成各种图案的皮肤嵴纹。不难理解,肤纹学就是对指纹、掌纹和足纹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肤纹研究 Ⅰ.汉族10项肤纹参数正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我们的祖先对指纹早有观察,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雷云纹即由指纹脱胎而来。在近代科学中,Galton(1892)首先提出指纹的系统分类。尔后Cummins等修订了肤纹分析方法。肤纹分析在医学上的应用首推Cummins,他最早描述了先天愚型患儿的肤纹特征。迄今大量的材料表明,异常肤纹组合可作为某些遗传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对我国人群的肤纹参数正常值,1933年Takeya曾有报道,近年来董悌忱、李崇高和王京美等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尚缺乏比较全面的肤纹参数正常值。本文报道1,040例汉族人10项肤纹参数正常值,为医学肤纹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肤纹研究中的技术标准和项目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国 《人类学学报》2012,31(4):424-432
中国肤纹学研究协作组规定的《ADA标准-CDA版本》和《CDA标准》, 对肤纹研究做了分析技术和项目的规范。"CDA版本"和《CDA标准》是了继承《ADA标准》系统, 并对其做了补充和完善。本文的指纹三个系统的分析法、嵴线追踪等内容, 是谓"CDA版本"。"CDA版本"和"ADA标准"融合, 形成《ADA标准-CDA版》, 贯穿在我国民族肤纹研究过程之中。对《CDA标准》中的模式样本的概念, 采样规定, 3级模式样本的具体项目, 都做了明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台湾原住民(高山族)阿美人男性和女性的肤纹参数,研究项目包含指纹总嵴线数(TFRC)、手掌的指三角a和b间嵴线数(a-b RC)、手掌的轴三角到指三角a和d角度(atd)、手掌的轴三角百分距离(tPD)、指纹、指间纹、手大鱼际纹、指三角以及猿线等参数.阿美人是台湾原住民最大的族群,因此他们的肤纹数据特别具有代表性,然而早期的研究却仅有少数肤纹参数的描述.本研究是阿美人自1960年以来首次详尽的阿美人肤纹调查,以期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研究提供较完整的肤纹参数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捺印1183名藏族青少年的掌指纹, 分析掌指纹参数,然后与其他56个群体的掌指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 进而从肤纹学角度探讨藏族的起源。发现藏族指纹以斗型纹为主(52.89%), 其次为箕型纹(42.95%), 弓形纹出现频率最低(4.16%); 总指嵴线计数为139.01(其中男性为144.75, 女性为133.87); atd角在男性为42.95°, 女性为43.28°。掌指纹参数聚类分析显示: 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后裔(门巴族、普米族、羌族等)等我国北方人群聚在一起。因而从肤纹学角度推断藏族与汉族和氐羌氏族的亲缘关系较近, 而与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
新疆柯尔克孜族肤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  王燕 《人类学学报》1990,9(1):41-44
本文报道新疆柯尔克孜族肤纹参数的正常值,样本中有男女各500例,本文的研究包括13类,它们是:指纹总嵴数,a-b间嵴数,指纹,指间花纹,大鱼际纹,小鱼际纹,猿线,掌指c三叉缺失,多个t三叉点,(足母)趾球部纹,足小鱼际纹,趾间纹,足跟纹。  相似文献   

9.
山西上党地区汉族肤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中国中原山西省上党地区汉族群体肤纹模式样本的参数。样本包括500名男性和500名女性。技术分类用《ADA标准-CDA版本》, 项目参数用《CDA标准》。分析了指纹总嵴线数(TFRC)、指三角a和b间嵴线数(a-bRC)、手掌轴三角t到指三角a和d角度(atd)、轴三角t百分距离(tPD)、指纹、指间纹、手大小鱼际、猿线、指三角等项目的二级模式样本。还分析了同名指指纹对应的情况,非随机组合的现象。山西东南部自古称为"上党", 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广大的中原地带的中心区域,在远古时期就有原始人类聚集生息, 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是研究中原汉族肤纹参数的较具代表性地域。我们建立中原汉族肤纹的模式样本, 为体质人类学等学科研究提供较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遗传学会第四届全国肤纹学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5月6—8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9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空前的盛会。 大会共录选了113篇论文,邀请了吕学詵、郭汉壁、张海国、邵紫苑等4位专家分别就肤纹遗传学研究进展、肤纹与癌症、中国各民族肤纹学研究的现状和肤纹与运动员选材方面作了综述性专题发言,并以大会、小会形式  相似文献   

11.
台湾原住民噶玛兰人肤纹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中国台湾噶玛兰人的肤纹参数, 样本包括50名男性和50名女性. 研究的项目有: 指纹总嵴线数(TFRC)、指三角a和b间嵴线数(a-b RC)、手掌轴三角t到指三角a和d角度(atd)、轴三角t百分距离(tPD)、指纹、指间纹、手大小鱼际、猿线、指三角等. 还分析了同名指指纹对应的情况, 见到非随机组合的现象. 对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噶玛兰人的肤纹进行了详尽的调查, 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工程系三年级学生李辉在卢大儒、金力两位教授指导下,对“指间区纹的进化和遗传”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人的手掌皮肤纹路与人的基因和智商有关,由单一基因起决定作用,并且存在单基因遗传。这一发现推翻了人体肤纹由多基因遗传的经典学说。受到著名的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教授的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谓指间区纹是指与手指相连的手掌部分的花纹。它比其它肤纹变化多样,又比指纹等的观察分析简单,因此特别适合作为肤纹的模式型,为肤纹的各项研究提供突破口。李辉调查了…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闽南汉人肤纹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导台湾闽南汉人的肤纹参数,样本包括100名男性和100名女性。研究的项目有TFRC、a-b RC、atd、tPD、指纹、指间纹、手大小鱼际、猿线、指三角等,并且还分析了同名指指纹对应的情况,见到非随机组合的现象。这是对闽南汉人肤纹较详尽的调查,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肤纹数据。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太鲁阁(Truku)族群肤纹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台湾太鲁阁(Truku)的肤纹参数, 样本包括100名男性和100名女性。研究方法以《ADA标准-CDA版本》为依据、项目以《CDA标准》的Ⅱ级模式样本为依据。还有atd、tPD、猿线、指三角、同名指指纹对应的情况等, 见到非随机组合的现象。这是首次对太鲁阁人肤纹作Ⅱ级模式样本的调查, 为医学、遗传学和人类学等提供Ⅱ级模式样本。肤纹是人类的生物学性状, 由遗传和环境所致。指纹花样有每人每指各不相同和终身稳定两大特点, 成为个人身份鉴定的证明。肤纹在群体间有特异性, 在民族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群体或民族的肤纹, 可以发现人类肤纹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
在知情同意下,对河南新乡地区在校汉族大学生采用油墨拓印法,按捺男生100例、女生206例的十指指纹,于放大镜下观察分析.研究该地区汉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指纹纹型特点,为医学、遗传学和人类肤纹学等领域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结果表明,指纹纹型及频率表现为W(54.48%)>L(43.46%)>A(2.06%),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对应手指各种指纹组合格局总体表现为斗型/斗型最多见,对应手指同型组合频率为78.44%,指纹纹型分布具有对称型.说明河南新乡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指纹纹型与其他地区有共性,也有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湖南侗族的手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湖南通道侗族337例正常人的指纹型、总指纹嵴数(TFRC)、a-b纹嵴线(a-bRC)、atd角、轴三角百分距(tPD)、大鱼际纹、小鱼际纹、指间区纹、掌褶纹、掌纹主线横向指数(MLIT)等手纹参数正常值,并与侗族不同人群和湖南周边不同民族进行了比较,发现湖南侗族手掌真实花纹和掌褶纹分布频率与湖南周边其他已研究过的民族和侗族群体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宁波市区及镇海县城关汉族中、小学生(7—17岁)中147对孪生子的指、掌纹。分析项目包括指纹图形、指纹嵴线总数(TFRC,双手10个指的指纹嵴线数总和)、嵴线总数差(各对孪生子内TFRC之差数)、同名指纹型差(各对孪生子内同名指指纹图形相异指数)及斗型纹差(各对孪生子内同名指斗型纹与其他纹  相似文献   

18.
达斡尔族人肤纹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荣枝  孙慧 《人类学学报》1990,9(3):223-230
本文报告1000名新疆塔城地区达斡尔族人12项手纹参数正常值,对达斡尔人男、女性及左右手的肤纹学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达族与汉族及新疆其他民族的肤纹差异。  相似文献   

19.
手纹形态与人体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祖芬 《人类学学报》1990,9(2):168-177
人体体表的皮肤,具有特定的纹理,这些纹理是由皮肤表层隆起的脊线与其间的皮沟组成。在手掌面与足跖面,皮肤深面的乳头较密,无汗毛,显示出更有规律的图形,清晰易辨。研究这些纹理形态及其应用的科学,称为皮肤纹理学(dermatoglyphics,简称皮纹或肤纹学)。手纹包括指纹、掌纹、指节纹、指褶与掌褶,其图形有一定形态规律,是人类的一种重要遗传性状。它象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可根据形态规律分型,正常人皮纹形态规律,国内外学者对手纹(以及足纹)的研究报告纷至沓来(Preus,1972; Seltzer et al,1986)。计算机的问世,使皮纹学研究更加普及与广泛。手纹形态变异与疾病的关系,引起了世界各国许多学者的兴趣,半个世纪来的学术探讨,已使手纹研究从基础形态走向临床实践。大量的调查材料表明:人体器官的先天性异常或疾病,常伴有手纹构型的异常。因此,人体染色体畸变所致疾病及某些脏器病变,往往可以通过手纹这个人体“小窗口”得以窥测,似同观察舌苔、眼球一样。从手纹形态变化,分析其与疾病的联系,是个既古老又新颖的问题。中国是公认为世界上应用指纹最早的国家,近十年来的进展也很快,现归纳部分疾病的手纹构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040例中国汉族学生的总指纹嵴数和a—b纹嵴数正常值。在分析总指纹嵴数时,按性别、手别和指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指纹嵴数在男性为148.80±42.53,女性为138.46±41.59,平均143.63±42.36,两性别间有显著差别(P<0.001)。斗型纹FRC值的计数侧别,与此斗的偏向密切相关(P<0.001)。a—b纹嵴数在男性为38.05±4.63,女性为38.05±4.54,平均38.05±4.58,两性间无显著差别(P>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