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武玉珍  王孟本  张峰 《生态学报》2010,30(11):2958-2964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褐马鸡的种质资源,从分子水平上评价褐马鸡的遗传多样性,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太原市动物园的褐马鸡种群20个个体,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测定,使用Clustal X、DnaSP4.0、Mega3.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全部20条序列开展了比对分析,确定了多态位点与单倍型数目,计算了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比较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变异,初步探讨了褐马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20条褐马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长度在1236 1237bp之间,其中A、T、G和C 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0%、26.8%、27.5%和14.8%,A+T含量(57.8%)高于G+C含量(42.3%)。排除1处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后,共检测出26个突变位点,占分析序列总长度的2.1%,其中包括25处单一多态位点和1处简约信息位点。20个个体检测出13个单倍型,其中11个个体具有独特的单倍型,2个共享单倍型。褐马鸡两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h)为0.911 0.933,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 0.003,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 0.002。根据单倍型构建了褐马鸡两个种群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2个种群的个体并没有按相应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揭示褐马鸡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种群的遗传变异较低;两个种群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多样性参数接近,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两个种群尚未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且两个种群间有基因流存在。  相似文献   

2.
武玉珍  冯睿芝  张峰 《生态学报》2015,35(4):1059-1067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特有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褐马鸡种质资源,保障驯养繁育种群和再引入种群的遗传基因结构优化,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太原动物园两个种群35个褐马鸡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从2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65条DNA条带,其中77%呈多态性。两个种群各个体之间的Nei's无偏差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分析表明:个体间遗传相似性的平均值分别为0.5061与0.7591,遗传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0.4939与0.2409。用组平均法对35个褐马鸡个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同一种群的个体首先聚在一起,显示出生态地理条件相似的种群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人工饲养褐马鸡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许  徐新杰 《四川动物》1995,14(4):181-182
人工饲养褐马鸡的繁殖生物学研究刘冰许,徐新杰郑州市动物园450002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属鸡形目雉科,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刘焕金等曾对褐马鸡的野外生态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2],而人工饲养褐马鸡的繁殖生...  相似文献   

4.
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种群密度和集群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2000年冬季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选择车道沟和梅洞 2个研究地,就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 (Cros soptilonmantchuricum)越冬种群密度和集群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χ2 检验,针叶林是褐马鸡冬季经常利用的栖息地类型。对 2个研究地的栖息地结构比较发现,车道沟适宜栖息地的面积较梅洞大,连接性也较好,褐马鸡种群有更为广阔的取食空间和更多的隐蔽场所,而且活动的阻碍也较小;而梅洞栖息地的取食空间较小,隐蔽场所较少,其活动时受到的阻碍也较大。从 2个研究地微生境结构特征的差异,并结合褐马鸡越冬期栖息地选择来看,树高和高层盖度对褐马鸡在 2个栖息地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车道沟乔木较粗大,不但有丰富的食物,而且可提供较好的夜宿条件;高层盖度越大,栖息地的隐蔽条件越好,能吸引更多的褐马鸡个体取食和越冬。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结构连接性、微生境结构特征的差异以及人为干扰是褐马鸡种群密度和集群行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就铁矿开采对褐马鸡(Casoptilon mantchuricum)种群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将铁矿周围的栖息环境分为<50 m、50-100 m和>100 m 3个分布带。开采前期,3个分布带中都可以遇见褐马鸡;开采初期,在<50 m分布带中已经看不到褐马鸡的踪迹,50-100 m分布带中的数量也有所减少,而在>100 m的分布带中褐马鸡的数量却有所增加,这表明由于铁矿开采的影响,褐马鸡从距铁矿较近的<50 m和50-100 m的分布带中,被迫转移到>100 m的分布带中活动。在铁矿开采3年以后,<50 m和50-100 m分布带中的遇见数都降至0,而>100m分布带中遇见的个体与开采初期相比,也有所下降。在开采初期,由于铁矿的数量较少,对褐马鸡种群活动综合影响并不显著,其种群密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随着铁矿数量的增多和开采时间的延长,原来许多的觅食地,如林缘灌丛和地表草本都遭到破坏,而且铁矿开采的嘈杂声和爆破声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褐马鸡正常的觅食活动。与开采初期相比,这种限制作用愈益显著,褐马鸡种群密度和空间分布也发生较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褐马鸡已不能适应铁矿开采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些铁矿开采时间较长和数量较多的局部区域,褐马鸡已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6.
山西五鹿山褐马鸡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与栖息地选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7~1998年在山西省五鹿山自然保护区内对世界珍禽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越冬期与繁殖期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种群空间分布模式与栖息地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经Pois—son函数和χ^2检验,发现褐马鸡在越冬期和繁殖期均为聚集分布,但越冬期的聚集程度更为明显。通过对栖息地可利用率与实际利用率的比较,发现褐马鸡在越冬期与繁殖期对栖息地的利用存在显著性差异:越冬期褐马鸡对阔叶林具有明显的负选择性;进入繁殖期后,褐马鸡对落叶阔叶林和灌丛的利用率显著增加,而对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利用率有所减少。对两个时期的栖息地样方进行判别分析,发现草本植物数量、草本植物平均高度、乔木胸径、乔木高度是影响褐马鸡越冬期与繁殖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褐马鸡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化,与栖息地结构以及空间资源分布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在越冬期,由于温度、降雪等气候因素的影响,草本植物都已枯萎,落叶阔叶林的郁闭度较低,隐蔽条件较差,褐马鸡活动的区域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时褐马鸡常常在郁闭度较高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并聚集形成较大的群体,共同取食,聚集分布的程度较高;进入繁殖期后,随着落叶阔叶林郁闭度增大以及林下、灌草丛中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褐马鸡群体逐渐变小,多以配偶对的形式活动,空间聚集程度降低。但由于褐马鸡对栖息地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许多配偶对主要集中在质量较好的区域内占区和营巢,因此在大尺度上褐马鸡种群的空间分布仍为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7.
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也将生态学基础知识列入学习内容之一。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高中生物学中主要阐述了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及调节。本文将探讨“种群”部分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8.
边疆晖 《兽类学报》2021,41(5):556-570
兽类种群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Charles Sutherland Elton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小哺乳动物种群波动现象,标志着现代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开始。什么因素调节种群波动的问题一直是现代种群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综述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主流中文期刊及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刊物发表的历史文献,分别从种群波动格局、种群统计参数变化、种群内部和外部调节等不同层面评述了我国在鼠类和大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同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马鸡属三种的生态调查暨亲缘关系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藏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on和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Crossoptilon,是我国雉科鸟类中的特有属。其中褐马鸡和藏马鸡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King,1981)。褐马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后两者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2—85年在河北、山西、四川、云南等省进行三种马鸡的野外考察。现就其生态学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亲缘关系。地理分布及垂直分布一、地理分布(图1)褐马鸡见于山西省北部,河北省西北部,分布范围狭小,且与其他两种马鸡间断分布。蓝…  相似文献   

10.
D.P.Snyder教授主编的"Populations of Small Mammal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一书系1976年美国派默图宁生态学学术讨论会专刊[The Pymatuning Symposia in Ecology(Special pullicatcn series)]。此次会议在美国 匹兹堡大学 派默图宁(Pymatuniug)生态实验室举行。与会代表达100多名。会议曾对长期以来的种群生态学研究工作进行历史的、展望性的全面评述,旨在总结过去成就,确定当前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方向。会议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种群生态学的许多重要领域,如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种群竞争、种群周期、社群紧张、生理及行为反应、生态学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以及种群管理与控制等。显然,其内容侧重于种群过程及机制,而对于结构及技术问题则探讨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