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鲤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免疫相关器官的发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鱼类免疫应答的主要组织和器官有肾(特别是头肾)、脾、胸腺、血液和淋巴等。近30年来,随着鱼类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在鱼类免疫相关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及免疫机理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但在鱼类免疫相关器官的发生方面所作工作很少。本文以正常鲤鱼的受精卵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幼鱼为材料,以Bouin’s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然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阿新兰染色和过碘酸─—雪夫氏试剂反应相接合的方法(AB-PAS染色)处理切片,对鲤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免疫相关器官的发生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肾脏是出现最早的免疫器官;孵化前第一天(受精后第五天)就已经发现肾小管(Fig.1),孵化后第二天,在两个大的心窦之上出现网状的头肾组织,两条主要的,肾小管向后延伸在接近肛门处联合。在这个时期,肾小管之间分布有许多未分化的造血于细胞(Fig.2)和成熟的红细胞(Fig.3)。孵化后第五天,肾小管盘绕卷曲,肾小管之间的血细胞数目也有增加,出现体积较小的淋巴细胞(Fig.4)。孵化后第九天,造血组织间发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大大增加,至孵化后30天,头肾、中肾、小管已很少,大部分被造血组织所充满。脾脏于孵化当天出现,位于肝胰脏之左  相似文献   

2.
斜带石斑鱼淋巴器官个体发育的组织学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金英  林浩然 《动物学报》2003,49(6):819-828
本文应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和组织学观察,对出膜后1~60天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各期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淋巴器官组织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淋巴器官的个体发育过程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实验水温为22.0~27.8℃时,孵化后第10天出现头肾原基。头肾原基由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组成。随着鱼体的生长,头肾原基的造血干细胞很快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头肾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支持下的淋巴造血组织构成。第11天出现脾脏原基。脾脏原基由造血细胞组成,淋巴化速度相对较慢。脾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类红细胞占优势,没有红髓和白髓之分。第13天出现胸腺原基。胸腺发育速度较快,是明显的淋巴器官。胸腺主要由胸腺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外区和内区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很容易区分。胸腺外被单层的上皮细胞层与咽腔相隔,保持浅表的位置,并且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胸腺与头肾是独立分开的。免疫器官原基出现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而免疫器官淋巴化的顺序是胸腺,头肾和脾脏。和其它硬骨鱼类一样,斜带石斑鱼在早期发育阶段,淋巴器官的发育较迟,出现相对滞后的现象[动物学报49(6):819~828,2003]。  相似文献   

3.
鳜鱼头肾的组织发生及成鱼头肾B淋巴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整体连续切片,研究了鳜鱼不同发育时期的头肾结构,并利用原位PCR方法检测了B淋巴细胞在鳜鱼头肾中的分布。在孵化后第1d观察到了肾组织,主要由肾小管组成。尔后头肾的发育经历了三个结构和功能的转变。第一个阶段为孵化后第1d到第7d,头肾作为滤过性器官存在,由肾小管及少量淋巴细胞组成。第二个阶段从第8d到第36d,是一个功能混合型阶段,头肾中既有肾小管,又有造血组织;随时间推移,肾小管数量减少,淋巴细胞数量剧增。紧接着进入第三个阶段:肾小管完全消失,头肾中开始出现大量的嗜铬细胞,头肾作为淋巴-肾上腺组织而存在。肾上腺首先出现在头肾前端,随发育成熟,集中分布于头肾门静脉周围。IgM在鳜头肾中大量表达,IgM分泌细胞分布于整个头肾组织,在血管周围有集中趋势[动物学报51(3):440—446,20051。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造血和免疫器官的个体发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郭琼林  贾伟章 《动物学报》2003,49(2):238-247
采用常规孵化的中华鳖胚胎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造血和免疫器官进行了组织学研究,描述了卵黄囊、胸腺、肝、脾、肾以及骨髓的形态结构变化。发现胚胎期首先出现的造血器官是卵黄囊。此后,卵黄囊的造血干细胞出现在胚体的血循环中,造血功能相继在胚胎胸腺、肝、脾、骨髓(可能还包括肾)中产生。胸腺是中华鳖免疫系统发育的第一个淋巴器官,来自卵黄囊的干细胞在此先分化成小淋巴细胞,然后再迁移至脾脏。脾脏发育中首先出现各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嗜酸性的细胞和少量粒细胞,淋巴细胞出现较晚,未发现淋巴小结。在胚胎期肝脏发育过程中可见不同发育时期的红细胞和嗜酸性的细胞。在肾的发育过程中,尚可观察到嗜酸性的细胞和类似头肾组织的细胞团。直至出壳前,骨髓内方可见各发育阶段的各系细胞[动物学报49(2):238—247,2003]。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感染Cy HV-2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不同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采集健康和患病异育银鲫头肾、脾脏、体肾、肠道、肝胰脏、鳃各组织样本,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对各器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对肠道和鳃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病鱼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弱、离群独游、全身发黑、背鳍、尾鳍末端发白、眼球突出、肌肉充血,鳃呈鲜红色。在鳃丝末端由红色斑块,经解剖有红色腹水流出,组织器官广泛性损伤。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头肾和脾脏细胞溶解、免疫细胞侵润、免疫和造血系统严重破坏;体肾中肾小球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肾间质出现空泡、免疫细胞侵润;肠道绒毛增生、绒毛和微绒毛长度显著减少、粘膜下层显著增厚;肝胰脏中肝细胞出现溶解、中央静脉受损;鳃中毛细血管破坏、血管破裂或扩大、红细胞溢出、鳃小片基部细胞显著减少。结果表明,病毒对异育银鲫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可导致各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同时机体处于缺血、缺氧、营养不足、废物积累的内环境,这进一步加剧对异育银鲫主要的器官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对9个不同发育时期的鸡(Callus domestiaus)胚胎进行了观察.通过对鸡胚胎肾组织发生过程的观察,探讨鸡胚中肾的发生与退化,后肾的发生、分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孵育到第16期在中肾前端附近出现一些中肾小泡.孵育到第18期形成中肾小管.孵育到第26期,中肾小管的盲端内陷,原始的肾小囊和肾血管球形成,中肾小管显著伸长并迂回曲折.孵育到第33~37期,体前后部中肾组织均已形成完整的肾单位.第37~46期体前部至后部的中肾组织依次退化.孵育到第26期从泄殖腔附近发出的输尿管芽向生后肾组织侵入生长,生后.肾组织产生许多生后肾小泡.第33期出现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管伸长并发生折叠,出现集合小管、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的形态分化.第37~46期肾小体逐渐发育成熟,肾小管继续分化出现细段.鸡的中肾具有排泄功能.鸡后肾的发生与分化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肾单位的分化中,同一胚龄肾组织内可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肾小体,集合小管分化较早,诱导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分化,细段分化较迟.  相似文献   

7.
E.tenella感染鸡CD4+、CD8+T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感染雏鸡后各免疫器官和盲肠局部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 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雏鸡初次感染E.tenella后,免疫器官盲肠扁桃体、脾脏、胸腺和盲肠黏膜中的CD4 T淋巴细胞均于第2天开始增殖,第6天~8天达到峰值;二次感染后第2天有短暂的下降,第5天开始缓慢回升,第8天二次达到峰值,但第二个峰值比第一个峰值低,说明CD4 T淋巴细胞积极参与启动免疫应答和抵抗初次感染。(2)雏鸡初次感染E.tenella后,免疫器官法氏囊、盲肠扁桃体、脾脏、胸腺和盲肠黏膜中的CD8 T淋巴细胞都于第2天开始增殖,第8天达到峰值;二次感染后立即回升,第5天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且第二个峰值比第一个峰值高,表明CD8 T淋巴细胞是抵抗再感染的主力。  相似文献   

8.
贝氏高原鳅泌尿系统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泌尿系统由中肾、输尿管、膀胱构成。头肾极小。中肾组织在前中后三部分中无明显差异,也无功能分区的现象。成体中肾组织中除大量成熟肾单位外,还发现少量发生中的肾单位和少量解体中的肾单位。成熟肾单位的肾小体为典型的淡水真骨鱼类肾小体,肾小管分化为第一近端小管(PⅠ)、第二近端小管(PⅡ)和远端小管(D)。PⅠ、PⅡ段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管腔游离面具有丰富的刷状缘和9 2式纤毛。D段为单层矮柱状上皮或单层立方上皮,管腔游离面无刷状缘,也无纤毛。输尿管前、后段组织结构有明显差异。膀胱为不发达的输尿管膀胱。斯坦尼斯小体2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半滑舌鳎肝胰、中肾、鳃、头肾、脾和心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物酶(POX)的分布及组织定位。方法取健康半滑舌鳎肝胰、中肾、鳃、头肾、脾和心组织进行固定,冰冻切片后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光密度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ACP活性部位为棕色,主要分布于肝胰小叶间胆管和静脉,中肾肾小体中的肾小球和肾间质的肾小管,头肾和脾中的巨噬细胞以及心肌层中,在鳃中未见有分布;ALP活性部位被染为蓝紫色,主要分布于肝胰的胰腺腺泡内,中肾肾间质的肾小管,鳃的鳃丝血管和上皮细胞,脾静脉的管壁处和椭圆体,心外膜和肌膜上以及头肾的血窦腔内皮;POX活性部位被染为茶褐色,主要分布于肝胰小静脉和肝血窦内的血细胞,中肾肾间质的血细胞,鳃的鳃丝血管、鳃小片血窦和上皮细胞,头肾、脾内的血细胞以及心的心肌层和血细胞中。ACP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心、肝胰、脾、中肾、头肾;ALP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中肾、鳃、头肾、脾、心、肝胰;POX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脾、头肾、肝胰、中肾、鳃、心。结论 ACP、ALP和POX在半滑舌鳎6种组织中分布特点不同,其活性大小在不同组织中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 Regan)早期发育特征研究, 旨在为该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 双须叶须鱼卵径3.7—3.9 mm, 吸水后的卵径可达5.1—5.3 mm。在水温10℃左右的条件下, 经历336.02h孵化出膜。根据胚胎的外部形态特征可将胚胎发育分为准备卵裂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孵化阶段共7个阶段34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12.4 mm, 第1天体色素出现, 胸鳍上翘, 鳃盖骨出现, 下颌原基出现; 第2天鳃弓原基出现; 第3天消化道出现, 肝胰脏原基出现; 第4天鳃耙出现, 体表色素细胞带出现; 第5天口凹形成, 鳃丝形成; 第6天胸鳍褶, 背鳍褶, 腹鳍褶出现; 第7天鼻凹出现, 星芒状色素团出现; 第9天鳔前原基出现; 第11天尾鳍鳍条开始出现, 胸鳍开始颤动; 第13天鳔1室出现, 半规管形成; 第17天背鳍分化出来; 第21天腹部鳍褶变大, 舌颌骨清晰可见; 第28天脾脏出现; 第33天出现腹鳍鳍条; 第34天鳞片出现; 第85天稚鱼的形态与成鱼无异。双须叶须鱼是已报道裂腹鱼类卵径最大, 较四大家鱼卵周隙小, 是对高原隆起所导致的高寒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11.
胸腺是鱼类参与机体免疫的中枢淋巴器官,在鱼类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免疫器官的病理学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未见有关寄生虫侵袭鱼类胸腺器官的报道。作者在研究草鱼胸腺组织中发现有小瓜虫和线虫侵袭胸腺,引起胸腺组织发生病变,现予记述。    相似文献   

12.
将鲤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氯化镧溶液120 d,研究稀土元素镧对鲤鱼脑、肝胰脏、肾、鳃、肌肉5种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及酶活性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镧对SOD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组织差异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0.01~5 mg/L),镧对肝胰脏、鳃、肌肉SOD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与对照组相比相差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而脑、肾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工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镧能使鲤鱼肝胰脏、脑、肾、肌肉、鳃SOD酶带活性强弱发生明显变化,还能使肝胰脏SOD同工酶酶带缺失.  相似文献   

13.
柱状噬纤维菌免疫后兴国红鲤免疫细胞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柱状噬纤维菌灭活菌苗免疫兴国红鲤,于免疫后2周,4周分析对其外周血液和胸腺,脾脏,头肾和体肾中的免疫细胞数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增加,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有明显的下降,胸腺中淋巴细胞数目略有增加,脾脏中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增加,而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正相反,头肾中淋巴细胞有较多的增加,粒细胞数目增加不明显,单核细胞有大幅下降,体肾中,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大幅上升,单核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比色、酶的原位复性电泳、组织化学和电镜酶化学等方法,观察了小鼠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肝、肾和小肠内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变化及组织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在小鼠成长过程中,3种器官内的AKP活性依次为小肠肾肝,小肠和肝AKP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肾内酶活性呈上升趋势.AKP活性在小肠主要分布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浆、微绒毛和微绒毛表面的糖衣上,在肝主要分布住胆小管,在肾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尤以近曲小管的刷状缘、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膜和符种管状结构之间的腔隙内分布较多.小鼠成长过程中肝内共出现3条AKP同工酶带,小肠内出现2条,肾内出现3条,各同工酶活性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发生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毒性实验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汞离子(Hg2 )、铬离子(cr6 )分别处理黄鳝(Monopterus albus),经1、2、4、8 d后光镜观察黄鳝头肾组织结构及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黄鳝头肾实质内未见肾单位结构,主要由淋巴组织、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淋巴组织主要由淋巴细胞密集排列成淋巴索或聚集成团状;造血组织主要由红血细胞密集排列成细胞索或聚集成团状.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在头肾实质中各占据一定的区域或相间分布,且分别被血窦所分隔.黑色素巨噬细胞分散于淋巴细胞之间,数量较少,排列较松散,尚未集结成明显的球状体.经两种重金属离子分别染毒后的黄鳝头肾与对照组相比,组织结构表现出相似的变化,即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头肾组织中的黑色素巨噬细胞聚集形成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并逐渐增大、增多,最后减少;淋巴组织逐渐松散,排列稀疏混乱,淋巴细胞界限逐渐不清晰,呈退化趋势,数量减少.红血细胞大量破坏,血窦扩张.与Cr6 相比,Hg2 对头肾组织结构的毒性影响更大,病变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隶属裂腹鱼亚科, 裂腹鱼属, 是西藏特有经济鱼类, 因过度捕捞, 其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下降, 在2009年中国红色名录评为“濒危”等级。研究通过研究巨须裂腹鱼早期发育特征, 旨在为该鱼的科学养护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 巨须裂腹鱼受精卵直径3.0—3.2 mm, 遇水开始具有微黏性, 随后脱黏, 经过准备卵裂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 孵化阶段, 在水温10℃的条件下, 经过460.67h孵化出来。初孵仔鱼体长9.9—1.1 mm, 心率48—50次/min, 鳃盖骨清晰可见, 下颌原基、尾鳍下骨原基可见。第2天鼻凹出现; 第3天肝胰脏原基出现; 第4天鳃耙、肩带原基出现; 第6天仔鱼上下颌开始张合; 第7天心血管分化结束, 仔鱼开始进入混合营养期; 第14天鳔一室和体侧色素带形成; 第26天肋骨原基出现; 第35天鳔二室出现, 卵黄囊耗尽; 第63天背鳍分化结束; 第83天臀鳍分化结束。巨须裂腹鱼胚胎具有独特的发育时序: 体节的出现先于胚孔封闭, 是对高原环境的一种适应和进化。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西氏贝蛔虫幼虫在小鼠体内的移行、分布及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追踪观察了大熊猫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感染小鼠后,其幼虫在小鼠体内的移行、分布及生长发育。小鼠经胃管感染5000虫卵后,二期幼虫在小肠内孵化,由肠壁钻入并经门静脉系统分布于肝、肺,部分幼虫可随动脉系统分布到脑、肾、脾、肌等组织器官内。妊娠母鼠感染实验表明,幼虫不经胎盘传给仔鼠。感染晚期幼虫以囊化幼虫和自由幼虫两种形式存在,它们主要分布在肝内,少数分布于肾和脑内。 小鼠于感染后第18天幼虫在其肝内进行第二次蜕皮。三期幼虫主要在肝内寄生,虫体大小及内部组织器官均比二期幼虫有进一步的发育。小鼠体内未见四期幼虫。  相似文献   

18.
为开展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免疫学研究提供细胞平台, 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半滑舌鳎外周血淋巴细胞, 采用短期细胞培养法分离悬浮淋巴细胞, 悬浮淋巴细胞在含有0.3 μg/mL的PHA的DMEM完全培养基, 于24℃条件下可连续培养3—4d左右, 采用自制的尼龙毛柱可将悬浮淋巴细胞中的非黏附淋巴细胞和黏附淋巴细胞成功分离; 利用流式细胞仪结合特异抗体检测对非黏附淋巴细胞和黏附淋巴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非黏附细胞与鼠抗人FTIC-CD3单克隆抗体特异结合, 为T样淋巴细胞; 黏附细胞和鼠抗人FTIC-CD19单抗特异结合, 为B样淋巴细胞。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TCRβ基因可特异性的在非黏膜细胞中表达, 而在黏附细胞中不表达, 证明分离获得的非黏膜细胞为T淋巴细胞, 采用qRT-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TCRβ基因表达, 结果表明, TCRβ基因在半滑舌鳎肝、脾、头肾、后肾、小肠、胃、血液、鳃、皮肤、肌肉、心脏、脑、卵巢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中在肠、胃、脾、头肾中表达量较高; 鳗弧菌感染后TCRβ基因在肝、脾、鳃中呈现明显的上调表达, 且表达峰值出现在感染后72—96h, 表明TCRβ基因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初步探索鱼类PKCθ基因在抵御病原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进行了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 argus♂) PKCθ(CmaPKCθ)基因克隆及其在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感染后的表达分析。克隆获得CmaPKC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2 151 bp,预测编码716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C1、C2样、C3和C4结构域。Blast分析表明CmaPKCθ氨基酸序列与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 PKCθ的同源性最高,达92%。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显示CmaPKCθ具有保守的磷酸化位点和泛素化位点。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杂交鳢与其他鱼类的PKCθ聚为一个分支,其中与尖吻鲈PKCθ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maPKCθ在健康杂交鳢的所有被检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脾脏、胸腺和头肾,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最低。舒伯特气单胞菌和鰤鱼诺卡氏菌分别感染杂交鳢后,其肝脏、脾脏和头肾分别在第5天、第5天、第12小时和第10天、第2天、第3天时达到表达峰值(p0.05),CmaPKCθ的表达变化相似,在不同时间点的肝脏、脾脏和头肾中,均主要表现为上调。上述结果表明,CmaPKCθ可能在杂交鳢激活T细胞增殖活化和抵御病原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病原菌和鱼体的免疫互作机制研究及其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草鱼BCL10基因在草鱼出血病中的应答机制, 文章克隆了BCL10基因, 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荧光定量和血涂片等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 BCL10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38 bp, 编码245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感染病毒后草鱼体内BCL10表达量持续上调, 在肝胰腺和中肾中第4天达到峰值, 第7天表达量开始下调。血涂片显微镜观察发现了血液中淋巴细胞在感染病毒后第1到第4天下降, 第7天时上升。肾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也发现中肾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第1到第7天逐渐空泡化, 脱落坏死。以上结果表明, BCL10基因参与了草鱼应对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入侵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