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目的:了解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致病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中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抽取胆汁标本150例,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和分析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结果:1细菌培养阳性的例数为123例(阳性检出率82.0%),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9例(31.7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3例(18.70%);革兰氏阳性菌64例(52.03%),主要是粪肠球菌22例(17.89%)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10例(8.13%);真菌(白假丝酵母菌)20例(16.26%)。2患者胆汁中的细菌主要敏感的药物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等。结论: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分布出现了新的变化,临床中应根据患者胆汁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PTBD(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术中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搜集2010年10月-2017年1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患有近端恶性胆道梗阻行PTBD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原发病因患者支架置入情况。根据患者支架置入是否成功将其分为支架组和非支架组,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结果:胰腺癌、胃癌和胆囊癌为本研究中数量上前3位的肿瘤,将以上3组分别按照支架置入数行x~2检验,其中胰腺癌(n=18,支架=6)和胃癌(n=14,支架=11)有统计学意义。将50例患者分为支架组(n=28)和非支架组(n=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支架组=6.40±3.40×10~9/L,非支架组=10.74±6.4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支架组=4.90±3.06×10~9/L,非支架组=8.92±6.25×10~9/L),胆道感染(支架组=9,非支架组=15)。进一步将该50例患者分为6组:胰腺癌-胆道感染组、胃癌-胆道感染组、其他肿瘤-胆道感染组、胰腺癌+胆道感染组、胃癌+胆道感染组、其他肿瘤+胆道感染组。将以上6组分别按照支架置入数行x~2检验,胰腺癌+胆道感染组(n=11,支架=1,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BD术对于恶性胆道梗阻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胆道感染是PTBD术中支架置入成功的不利因素,胰腺癌合并胆道感染会显著降低PTBD术中支架置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杨健 《蛇志》2007,19(4):310-31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全身性疾病,发病率高,尤其在胆道疾病病人中糖尿病更为常见。而胆道结石围手术期的处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就其围手术期的处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糖尿病合并胆道结石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28~75岁,平均53·5岁。其中急诊手术6例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剖腹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择期手术41例中,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38例。1·2诊断标准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  相似文献   

4.
朱其秀 《蛇志》2001,13(2):44-45
中风先兆是与中风有着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征 ,其中一些病人可发展为中风 ,但大部分经治疗、调养可防止或延缓中风病的发生。因此对中风先兆证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性治疗 ,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笔者自 1 995年 2月~ 2 0 0 0年 1月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中风先兆证 38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32例作对比观察 ,疗效比较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文共观察中风先兆证病人 70例 ,均为本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38例 ,男 2 6例 ,女 1 2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 ( 60± 2 .5)岁 ;有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5.
曾新娣  饶思明 《蛇志》2001,13(4):45-46
1998年 6月以来 ,我们采用 6 5 4 - 2静脉注射治疗输液反应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均为我院 1 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2月的住院病人 ,其中 3 8例用 6 5 4 - 2治疗 (治疗组 ) ,3 0例用非那根加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 )。治疗组男 2 0例 ,女 1 8例 ,年龄 1 6~ 70岁 ,平均 3 8岁 ;对照组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1 9~ 75岁 ,平均 3 8.5岁。两组病例均在输液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寒、寒战、面色苍白、甲皱循环时间延长 ,符合输液热原反应。其中治疗组有 5例出现脉搏不清、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6.
蝮蛇抗栓酶胶囊治疗高粘血症18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兴银  张怡  王立宪  刘京生 《蛇志》2002,14(2):20-21
1998年以来 ,我院应用蝮蛇抗栓酶胶囊 (下称抗栓酶胶囊 )治疗高粘血症 1 87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7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 3 2例 ,女 5 5例 ;年龄 3 9~ 74岁 ,其中年龄 3 9~ 49岁 78例 (4 1 .7% ) ,5 0~ 69岁 85例 (4 5 .5 % ) ,70岁以上 2 4例 (1 2 .8% )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3年 ,多为长时间服用其它药物无效者。其中有脑动脉硬化 78例 ,有高血压病史 1 2 5例 ,有冠心病2 5例。均经查血液流变学检测确诊。1 .2 治疗方法 应用蝮蛇抗栓酶 0 .5~ 0 .75 u (2~ 3支 )改装入肠溶胶囊中…  相似文献   

7.
丽珠肠乐治疗慢性肝性脑病临床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 2月至 1997年 10月 ,我们应用丽珠肠乐治疗慢性肝性脑病 6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 4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6 4例 ,男 48例 ,女 16例 ;年龄 (4 8± 11)岁 (2 1~ 70岁 ) ;肝性脑病分期 : 期 16例 , 期 2 5例 , 期 19例 , 期4例 ;基础肝病为 :肝炎肝硬化 5 6例 ,门体分流术后 5例 ,慢性肝炎 3例。对照组 40例 ,男 31例 ,女 9例 ,年龄 (5 0± 12 )岁(2 5~ 72岁 ) ;肝性脑病分期 : 期 12例 , 期 2 2例 , 期 4例 , 期 2例 ;基础肝病为肝炎肝硬化 35例 ,门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9例胆道手术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了菌群分析。共检出各类细菌156株,其中厌氧菌70株,以类杆菌最为常见(44株);兼性需氧菌86株,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37株)。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6.4%(51/59);64.4%(38/59)的标本为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混合污染。22.0%(13/59)的标本中仅分离到兼性需氧菌。提示,胆汁中污染的类杆菌及大肠杆菌是胆道手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菌。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 1 994年 5月~ 1 999年 6月我科收住院急性脑出血死亡 1 60例患者 ,对造成死亡原因作临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 60例 ,男 1 0 2例 ( 63.98% ) ,女 5 8例( 36.0 2 % ) ;年龄 2 4~ 84岁 ,平均 5 8.83岁 ,其中2 4岁 1例 ,30~ 39岁 6例 ,40~ 49岁 2 1例 ,5 0~5 9岁 46例 ,60~ 69岁 5 8例 ,70~ 79岁 2 6例 ,80岁以上 2例。1 60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者。诊断 :病前和病后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或血压显著增高 ,符合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或头颅 CT确诊。有 5 7例因病情危重、脑疝、呼吸衰竭及暂停、抽搐、躁动不安而未查脑 CT…  相似文献   

10.
井绪东 《蛇志》2001,13(3):40-41
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内科常见的重症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 997~ 2 0 0 0年来我们应用压力支持通气 ( PS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型呼吸衰竭 5 4例 ,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男 1 9例 ,女 8例 ,年龄 40~ 65岁 ,平均年龄5 5 .1岁 ;病史 5~ 40年 ,平均病史 2 0 .7年。对照组 ,男 1 7例 ,女 1 0例 ,年龄 44~ 70岁 ,平均年龄 5 4 .7岁 ;病史 3~ 38年 ,平均病史 1 9.9年。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支…  相似文献   

11.
蝮蛇抗栓酶胶囊治疗小卒中2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兴银  陈会敏  和金荣 《蛇志》2001,13(1):37-38
1994年以来 ,我院应用蝮蛇抗栓酶胶囊 (下称抗栓酶胶囊 )治疗小卒中 (下称 TIA) 2 6 3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 3例均符合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制订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 ,治愈好转标准》中 TIA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1 87例 ,女 76例。年龄 3 8~ 77岁 ,其中年龄 3 8~ 49岁 3 5例 ,50~ 6 9岁 1 98例 ,70岁以上 3 0例。病程最短 2 h,最长 2年左右 ,多为反复发作。原有脑动脉硬化 78例 ,有高血压病史 1 2 5例 ,有冠心病 2 5例。1 .2 治疗方法 应用蝮蛇抗栓酶 0 .5~ 0 .75u ( 2~ 3支 )改…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细胞 DNA图像分析可为白血病的诊断、了解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判断疗效 ,提供一个新的生物学定量参考指标。本文采用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 33例小儿白血病和 1 0例非血液病的骨髓涂片进行了 DNA定量分析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受检对象  90~ 96年本院住院患儿首次骨髓涂片  (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LL组 ) 1 8例 ,男性 1 0例、女性 8例、年龄 1~ 1 2岁 ,平均 5 .5岁。其中 L - 1型 1例、 L- 2型 1 5例、 L- 3型 2例。 L-2型病人 3例各有 4次骨髓涂片 ,可供动态分析。( 2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4月以来 ,我们应用降纤药物力源精纯溶栓酶(注射用降纤酶 ,昆明白马制药厂 )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VBI) 2 4例 ,并从同期住院的 VBI病人中随机选择 3 0例未用降纤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病例均来自我科住院病人 ,符合 VBI的临床诊断[1 ,2 ] ,均无脑梗死、脑出血或严重心肝肾疾病。降纤组 :2 4例。其中 ,男 1 4例 ,女 1 0例 ,年龄 3 7~ 70岁 (平均 58岁 ) ,汉族 2 3例 ,维吾尔族 1例 ,病程 1天~ 8年。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后查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 ,如无出血倾向或其它禁忌…  相似文献   

14.
张健  朱卫兵  许建华  徐勇  丁晓雯 《蛇志》2002,14(1):44-45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由感染或创伤等引起的 ,以过量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释放为特征的一系列全身性反应。我院自 1 980~ 2 0 0 1年共收治蝮蛇咬伤 3 4 5 2例 ,其中并发 SIRS的共有 2 4 6例 ,经及时抗菌减毒加强治疗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 48例 ,使 MODS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下降 ,其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4 6例 SIRS患者中 ,男 1 2 6例 ,女 1 2 0例 ,男女之比为 1 .1∶ 1 ;年龄 3~ 76岁 ,其中 1 8~ 5 0岁的青壮年居多。蝮蛇咬伤至就诊时间 :1~ 5 h3例 ,6~ 1 0 h1 2例 ,1 1~ 2 0 h2 0…  相似文献   

15.
霉菌性腹泻临床多见 ,治疗多用口服制霉菌素或氟康唑 ,但在细菌感染严重、或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时 ,其用药受到限制 ,我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选用微生态制剂酪酸菌 (又名宫入菌 ,商品名米雅 )治疗霉菌性腹泻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霉菌性腹泻患者 5 5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8~ 76岁 ,中位年龄 4 6岁 ;对照组 2 7例 ,男 15例 ,女 12例 ,年龄 2 0~ 75岁 ,中位年龄 4 7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主要病因有 :大量使用抗生素 4 8例 (其中 2型糖尿病 37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合并胆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并分析胆道感染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道梗阻合并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胆道梗阻合并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各组的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和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结果:250例胆道梗阻中共有132例合并胆道感染,感染率为52.80%,共分离出病原菌150株,以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为主。粪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屎肠球菌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均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年龄≥60岁、有胆道手术史、肝功能Child-Pugh评分≥11分是胆道梗阻合并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胆道感染组的AST、ALT、GGT、DBIL、LN、HA、PCⅢ、Ⅳ-C水平高于无胆道感染组和对照组,且无胆道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梗阻患者胆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并且胆道感染会进一步加重胆道梗阻患者的肝脏损伤,临床应根据其病原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肥厚室间隔切除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效果,探讨外科治疗策略。方法:2002年3月至2010年10月,外科手术治疗33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3~59岁,平均(42.7±13.6)岁;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P)70~120 mmHg(1 mmHg=0.133Kpa),平均(95.0±22.6)mmHg。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升主动脉增宽3例,冠心病2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同期完成二尖瓣置换术(MVR)7例,二尖瓣成形术(MVP)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成形术(MVP+AVP)5例,二尖瓣、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成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VP+AVP+CABG)2例。分析比较病人术前超声心动图(UCG),术中经食管心脏超声(TEE),以及术后1周、3月、6月、1年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手术死亡1例(3.0%,1/33例),主要死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症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1例(3.0%,1/33例)。术中经食管心脏超声示所有病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SAM征)消失。存活病人手术效果良好,解剖狭窄解除,峰值压差降低,SAM现象基本消失。远期随访生存病人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I~II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了解病生理过程、术中仔细探察、手术切除彻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姜胜文 《蛇志》2000,12(3):55-56
近年来 ,我们采用氯丙嗪加阿托品治疗肺咯血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3年 4月至 1 999年 4月门诊及住院肺咯血病人 7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8例 ,男 2 7例 ,女 1 1例 ,年龄 2 4~65岁 ,平均 34.5岁 ;每日咯血量 1 0 0~ 30 0 ml2 1例 ,70 0 ml 1 2例 ,1 0 0 0 ml 5例 ;原发病为支气管扩张 9例 ,肺结核 2 0例 ,肺炎 6例 ,肺癌 3例 ;病程 5年以下 2 8例 ,5年以上 1 0例。对照组 36例 ,男 2 6例 ,女 1 0例 ,年龄 2 5~ 67岁 ,平均 35岁 ;每日咯血量 1 0 0~ 30 0 ml2 0例 ,70 0 ml 1 2例 ,1 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的核受体基因:肝脏x受体a(liver Xreceptor a,LXRα)、法尼醇受体(famesoid Xreceptor,FXR)、人类固醇异生物受体(steroid xenobiotic receptor,SXR)及肝受体同类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1,LRH-1)的蛋白表达,探讨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病机理.方法:23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石组),12例无胆石症的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对照组).测定胆石胆固醇成分和胆汁脂类成分(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并计算胆汁总脂和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Western-Blot法测定肝脏LRH-1、FXR、SXR及LXRa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1;胆汁总脂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成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LRH-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0.88±0.05vs 0.69±0.03),P<0.05,LXRa、FXR和SXR表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肝脏LRH-1的蛋白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3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接受开腹胆道探查取石术550例定义为开腹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30例定义为LCBDE组,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150例定义为EST组,对比三组复发率;按照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n=227)和未复发组(n=503),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EST组复发率为38.67%,显著高于LCBDE组的26.67%和开腹组的29.27%(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患者在年龄、HBV感染史、黄疸、总胆红素异常、乳头旁憩室、胆道感染、胆道狭窄、乳头狭窄、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手术史、胆囊切除、胆总管直径≥15 mm、胆管角≤120°、手术类型、结石数量≥2粒、结石直径≥10 mm、有无胆囊结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为患者的年龄、有乳头旁憩室、有胆道手术史、胆总管直径≥15 mm、结石数量≥2粒、手术类型为EST均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当根据患者的结石大小、数量及患者体质等综合考虑手术方式,并加强预防措施,力求控制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