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井喷"式增长,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它主要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严重危害了公共健康并加重了卫生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表明医学营养治疗对遏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膳食纤维作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公共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由于它不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产生能量,我们过去曾错误地认为它是一种"无营养物质"。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膳食纤维的健康获益不断地被发现和证实,现被定义为第七类营养素。如今我国居民饮食结构愈发精细化,膳食纤维更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膳食纤维进行系统阐述,总结其与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我国居民及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膳食纤维摄入现状及趋势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
膳食模式是直接影响老年人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老年人群膳食模式与健康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营养与健康领域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对国内外老年人常见膳食模式、不同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老年人群的健康膳食模式建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肠道菌群不仅可以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的侵袭,还可以参与人体多项生理过程,包括生物活性代谢物的产生、免疫调节、糖脂代谢、维持体内平衡等。膳食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的营养素,在为人类机体提供能量的同时,也对肠道菌群的组成产生重要影响。精准营养旨在结合膳食指南,根据不同个体对营养的需求以及自身基因、肠道菌群的差异,提供科学的个性化膳食建议,以期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但精准营养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方法学上的局限。本文主要回顾了肠道菌群、膳食与健康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肠道菌群在精准营养与健康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重点提出在人群队列水平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肠道微生物组等多组学大数据的必要性及其对精准营养研究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循环系统疾病,其中以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最为多见,且心血管病的致死率较高。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就对食用膳食纤维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对膳食纤维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营养健康产业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近30年的纵向研究数据,从食物摄入、营养素摄入及膳食质量三个层面阐述了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存在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些膳食营养问题,促进我国营养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在政策、科研、市场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并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居民营养健康需求为己任,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营养健康研究,并促进成果转化,丰富营养健康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6.
正铸造人体防御疾病的坚固铠甲,离不开合理的膳食结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民以食为天",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黄帝内经》)作为膳食的搭配原则,所以健康与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只有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需要,从而提高免疫力,更有效地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7.
作为三大主要营养物质之一,膳食脂肪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膳食脂肪摄入不当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的稳态,影响宿主的代谢状况,增加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建立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的重要手段。文中综述了膳食脂质的数量和种类、肠道微生物和宿主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基于不同的疾病动物模型,膳食脂质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宿主代谢的调节,为深入了解膳食脂质、肠道微生态和宿主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铸造人体防御疾病的坚固铠甲,离不开合理的膳食结构。中国人自《黄帝内经》以来就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作为我们的膳食搭配原则,但这一原则根据不同的人群又略有不同。因此,在这一期中,我们接着来谈一谈健康与膳食结构问题之——特殊生理条件下和特殊工种工人的饮食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护航官兵的营养健康状况及膳食结构合理性。方法:参与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护航任务的某批官兵372人,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9±7.5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航官兵的身高、体重、各类食物摄入、水、营养剂补充、体重丢失及膳食摄入减少情况进行调查和膳食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护航官兵营养不良比例(包括不足与过剩)总计31%,其中营养过剩30%、营养不足1%。返航后,13%护航官兵营养状况受损,医务人员和加强人员营养受损和营养过剩均高于舰员。96%护航官兵主食摄入满足每日需要量,79%护航官兵肉类摄入满足每日需要量。10%护航官兵未摄入蛋类、12%护航官兵未摄入奶类、13%护航官兵未摄入水果类食物。结论:部分护航官兵存在着营养过剩或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补充剂摄入不足等问题,舰员整体营养健康状况优于医务人员和加强人员。  相似文献   

10.
自从70年代以来,关于膳食中纤维的含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出膳食纤维的缺乏与某些非传染性肠道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有关,因而日益引起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新西兰皇家学会与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鉴于这个研究领域是多学科性的,而且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比较活跃,乃于1982年5月23~28日在新西兰联合召开了一次国际讨论会,交流膳食纤维各个方面的最新  相似文献   

11.
有一项用小鼠的研究提示,不论出生前营养过剩还是营养不足,都会改变基因活性,导致小鼠成年期发生肥胖.研究者预言,该发现可能为肥胖的人提高更多的治疗方法.某些科学家已提出,肥胖与各种疾病的产生与胎儿发育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为了测定胎儿基因活性的改变是否会启始肥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与疾病抗争以及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医学模式与健康观不断变化着,它就像一面旗帜,引导着人类社会前行,使人类在健康的航线上远航。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模式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而与疾病做斗争时的  相似文献   

13.
200多年来,疫苗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至今,仪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的疫苗就有30多种.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多数人用疫苗均能自主生产.疫苗的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疫苗未能研制成功,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疫苗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14.
心脑血管的相关缺血性疾病如心梗、脑卒中及严重肢体周围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临床传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管旁路重建、血管腔内成形或支架术等,治疗方法无实质性改进,疗效并不理想."治疗性血管生成"的提出为心脑血管缺血损伤疾病的治疗提出新策略,通过干细胞动员药物大量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归巢至病损血管及缺血损伤组织,促进血管新生、缺血组织再生与功能修复,为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近年来干细胞动员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不同类型的膳食脂肪酸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其在慢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脂肪酸的个体化健康膳食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慢性病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只有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预防,才能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保证自己有健康的身体。食物调节对于慢性病以及其他疾病来说,都是很好的方法,尤其多摄入蔬菜、水果、豆类等相关植物性食物,已经被列为膳食指南的重要内容。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对于一些慢性病的预防有很大的作用,被称为"植物化学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国政府、高校、企业和公众高度关注人类微生物组与健康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解析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理调控机制,为解决健康问题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带动了人类微生物组行业内益生菌、益生元类保健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粪菌移植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微生物组检测及健康指导、微生态药物产业的崛起。通过梳理全球人类微生物组产业现状,分析相关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及未来发展方向,并针对中国人类微生物组产业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搏肝癌37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长期致力于肝癌临床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攻克肝癌的研究中,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他提出的"亚临床肝癌"概念被肝病权威汉斯·珀波认为是人类对肝癌认识与治疗的巨大进展.这篇科学回忆以感人的笔触记述了他搏肝癌37载的实感真情.在他从事肝癌临床研究的喜忧之中,他还以"征途坎坷,曙光在望"的真实感受来表达他对攻克人类健康的大敌--肝癌的前景和信心.他这种不断追求超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生殖健康是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对世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全球生育年龄普遍增高,环境污染、社会压力、生活方式改变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育力和生殖健康.在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也给生殖健康领域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2016年12月1日至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和政策局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生育力与生殖健康"的第170期双清论坛,来自全国生殖生物学、生殖医学、生殖工程、遗传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化学、影像学、流行病学等学科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通过充分而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围绕"生殖工程与干细胞"、"生殖细胞发育与成熟"、"胚胎着床与妊娠维持"、"胎儿发育与子代健康"、"生殖医学新技术"这五大议题,凝练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将对相关的研讨内容和科学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体微生物群系影响人类的健康,与人类的各种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结肠癌等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人类微生物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人类微生物组的测序和比较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