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从CD14到p38MAPK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近年来对脂多糖(LPS)介导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过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LPS与血浆LPS结合蛋白(LBP)结合被运输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与mCD14受体结合起起细胞激活。MAPK参与了LPS激活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活性物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p38MAPK对TNF-α等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LPS激活细胞的信号转导研究呆能为治疗内毒素休克提供新的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鲎阿米巴细胞中存在许多能与细菌内毒素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本文主要阐鲎抗脂多糖(LPS)因子(LALF)、内毒素结合蛋白-蛋白酶抑制物(LEBP-PI)及鲎结合素等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内毒素相互作用及其机理,以及动物试验抗内毒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SOD样蛋白(SOD-like protein,SLP)是从LAK 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具有自由基清除功能的蛋白.为阐明SLP的生化特性和确定其蛋白序列或基因序列,采用DEAE-Sepharose FF层析从LAK 细胞中得到部分纯化的SLP,并采用IEF等电聚焦电泳,活性染色,将含有活性蛋白的胶条直接免疫Balb/c 小鼠,制备抗血清并筛选得到多株有中和SLP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LP分子量约为67 kD,并测得pI约为4.2.  相似文献   

4.
选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肝、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定位分布与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肝损伤中,iNOS主要定位于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和肝细胞胞浆,在损伤严重时,定位于多发性、溶解性坏死灶内残留的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坏死灶基质内。在肾损伤中,iNOS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并且iNOS与TNF-α、IL-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密切相关。提示:iNOS及合成产物NO在烧伤复合内毒素性脏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推测NO可能是单核/巨噬细胞激活反应的信号传导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种属血管细胞中iNOS基因诱导表达的差异及其分子机制,采用North-ern印迹、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和细胞转染实验对iNOS基因在人、牛、大鼠血管内皮细胞(EC)和兔、大鼠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诱导表达和转录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IL-1β可诱导人、大鼠的EC和大鼠的VSMC表达iNOS,但对兔VSMC和牛EC无诱导作用.在IL-1β+TNF-α+LPS作用下,人和大鼠血管细胞iNOS的表达活性显著高于牛和兔,同一种属动物的VSMC比EC更易被诱导活化.用含有大鼠iNOS基因上游-1037~-438片段的报告基因转染这些细胞,经细胞因子和LPS处理后,被转染细胞的CAT活性变化与细胞的iNOS表达活性相一致.上述结果表明,iNOS表达调节具有种属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EMSA证实在不同种属的EC和VSMC中,与iNOS基因表达调控区(-1037~-787)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是不均一的.提示不同种属血管细胞内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及浓度不同和(或)反式因子与顺式元件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可能是这种差异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RNA印迹分析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检查TNF-α、IL-1β和LP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及NO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NF-α、IL-1β和LPS均能显诱导VSMCiS基因表达和促进NO生成,其作用强度与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双因素(TNF-α+LPS,LPS+IL-1β)对诱导iNOS基因表达及NO生成产生协同作用,PolymyxinB和地塞米松可部分凶制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一氧化氮(NO)合成及血管功能关系密切,为了研究脑血管内皮细胞NOS表达及其调节作用,本文采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技术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内皮细胞NOS的表达。未加刺激物对照组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淡,阳性反应物主要聚集在细胞核周围胞浆中。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或酯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min后,NOS染色开始增加,1h达顶峰。以后呈下降趋势。LPS比TNF-α作用时间较长,NOS染色较深  相似文献   

8.
通过RNA印迹分析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检查TNF-α、IL-1β和LP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及NO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NF-α、IL-1β和LPS均能显著诱导VSMCiNOS基因表达和促进NO生成,其作用强度与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双因素(TNF-α+LPS,LPS+IL-1β)对诱导iNOS基因表达及NO生成产生协同作用.PolymyxinB和地塞米松可部分抑制TNF-α对iNOS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及NO生成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抗高血压因子舒血管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研究了从Sprague-Dawley大鼠红细胞中提取的抗高血压因子(antihypertensivefactor,AHF)对苯肾上腺素引起的Wistar大鼠胸主动脉螺旋条预收缩的舒张作用。结果表明:AHF对主动脉条的舒张呈内皮与剂量依赖性。左旋硝基精氨酸与美蓝均可阻断AHF的舒血管作用,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AHF的舒血管效应有促进作用。提示AHF是通过刺激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氨或其类似物,从而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这一途径引起血管舒张的。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iao ZL  Sun GY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15-220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调节机制相当复杂。α-凝血酶等炎性介质引起内皮通透生增高的机制可能是通过G蛋白激活磷脂酶,介导三磷酸肌醇等二信使产生,并进一步激活蛋白激酶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最终引起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从而导致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骨架重排,中心张力增加,细胞间裂隙形成,内皮细胞通透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通过分布在细胞表面的LPS受体将其信号传递至细胞内,引发一系列胞内事件,最终激活细胞。本文就近年来对LPS信号受体及LPS信号的跨膜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细菌内毒素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晓峰 《微生物与感染》1993,16(5):217-219,216
细菌内毒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内毒素(LPS)通过诱导机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分子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其中细胞因子在感染性休克中起重要作用。内毒素结合蛋白(LBP)有促进LPS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生结合的作用。而在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过程中,细胞表面LBP受体(CD14)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能够与脂多糖(PLS)特异性结合,并倡导机体细胞对LPS识别、应答的调节蛋白。研究表明它可在多方面增敏内毒素刺激细胞的作用。抗LBP的抗体可有效地减弱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在脓毒症的防治中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是一个生血因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激活生长调节的信号转导途径,使细胞分裂增殖,维持粒细胞,巨噬细胞在数量及功能上的稳定状态。目前很多资料已证实GM -CSF不仅介导正常血细胞增殖,还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有癌基因编码蛋白调控的信号转导途经中,使细胞恶性转变及失控增长  相似文献   

15.
牙龈卟啉菌脂多糖诱生的IL—1,TNF和PGE的骨吸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龈卟啉菌脂多糖(Pg-LPS)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人牙龈组织细胞后,能诱导此等细胞分别产生IL-1、TNF和PGE。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后证实,所诱生的IL-1、TNF和PGE均具有使大鼠头盖骨脱钙的作用,消炎痛未能阻断该骨吸收活性。PGE的骨吸收活性最强,IL-1和TNF的骨吸收活性相似。Pg-LPS也能直接作用于大鼠头盖骨,使钙离子释放量明显增加,但该活性能被消炎痛所阻断。研究结果表明,Pg-LPS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IL-1、TNF和PGE等发挥强大的骨吸收作用,故Pg-LPS是牙周炎时牙槽骨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有关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成果,包括内毒素化学、细胞识别内毒素机制、细胞因子在败血症休克中的作用、脂多糖(LPS)的病理生理效应、LPS耐受性与超敏反应,LPS的内在化和分解代谢、内毒素抗体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p38 MAPK参与LPS诱导RAW细胞TNF—α基因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TNF-α启动子驱动的荧光酶报告基因系统,研究p38MAPK信号转导系统对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RAW264.7细胞共转染实验发现,LPS对p38的激活作用与其诱导TNF-α转录活性的作用显著相关,虽然单纯转染p38未见明显诱导TNF-α报告基因系统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8.
脂多糖(LPS)结合蛋白(LBP)是存在于下沉人和动物血清中的种糖蛋白,人血清中LBP的正常浓度为5~10μg/ml,急性反应期可升高到200μg/ml,LPB与LPS中的类脂A具有高度亲和性,可作为LPS载体蛋白,催化LPS与CD14结合,刺激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促进T痰性介绍的释放;LBP还可作为调理素,促进单核细胞等吞噬调理后的LPS和甘兰阴性细菌,故LBP可以调节LPS所致的炎症反应。B  相似文献   

19.
王宪  吴中欣 《生理学报》1996,48(3):217-221
本实验在离体灌流大鼠肠系膜动脉床研究内毒素引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释放的机制。内毒素(50μg/ml)使CGRP释放增加16倍,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底物L-精氨酸(L-Arg)能促进内毒素引起的CGRP释放(41%)。NOS抑制剂N ̄G-硝基-L-精氨酸(L-NNA)及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甲基蓝(MB)能使内毒素的上述作用分别降低35%与36%,L-精氨酸(t-Arg)能逆转L-NNA的作用。提示内毒素的作用机制中部分是通过一氧化氮引起细胞内cGMP升高而介导的。用化学方法破坏血管内皮细胞,L-NNA与L-Arg的上述作用依然存在。提示内毒素主要是激活血管周围感觉神经末梢的神经源NOS,而非内皮源NOS。环氧化酶抑制剂消炎痛(Indo)与布洛芬(Ibu)也能使内毒素引起CGRP释放的作用分别降低34%与39%,但与L-NNA的作用不能迭加。提示内毒素可能通过激活神经源NOS进而引起环氧化酶活化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Smad3和Smad4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m ad3 和 Sm ad4 是将 T G F β的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核内的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 T G F β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的磷酸激酶,使 Sm ad3 发生磷酸化,活化的 Sm ad3 与 Sm ad4 结合,形成异源复合物,进入到核中.然后 Sm ad4 以 D N A 结合蛋白的形式与特定的 D N A 结合,将 T G F β的信号传到核内.激活转录,诱导背中胚层的形成,抑制细胞的分化等.经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鉴定了 Sm ad3 和 Sm ad4 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构建 Sm ad3 和 Sm ad4 的 C 端、 N 端和中间连接区的突变体,将这些突变体克隆到 p G A D424 和 p G B T9 载体中,并转化到 H F7 C 酵母中.通过 Leu- / Trp- / His- S D 平板上菌落的形成,和 X- gal显色反应鉴定转化到酵母中的两个克隆质粒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 Sm ad4 与 Sm ad3 异源相五作用时,主要是通过 Sm ad4 的中间连接区.在同源作用时, Sm ad3 是通过 C 端,而 Sm ad4 是通过中间连接区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