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古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的专门科学。古植物学早期的发展是和地质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用于地层的划分、对比和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这就是我国及世界上早期的大多数古植物学的研究机构都设在地质部门的主要原因。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古植物学的研究任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更多地从生物学的角度,而不是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研究古植物学。把植物化石当作地史时期的植物来研究。古植物学研究任务的扩展和转变是国际古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植物分布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各个地质时代的陆相地层中,植物化石都很多,尤以煤系中更为常见,因为煤本身就是植物。尽管植物化石常因垂直分布的时间较长,而比动物化石稍逊,但往往和动物化石的作用相同。植物化石不但是地质学和地层学对比的重要因素,而且更是古植物学的重要研究对  相似文献   

3.
X-射线CT扫描技术在中新世松属球果化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CT扫描技术观察云南晚中新世松属球果化石的内部结构,并与现代种的内部结构进行比较。这是该技术在中国古植物学研究中的首次报道。通过内部结构的比较发现,松属化石最接近于现生种喀西亚松(Pinus kesiya)。CT扫描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标本的前提下观察植物化石的内部结构,对于较珍贵的化石研究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分辨率的高低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古植物学的重要因素,随着扫描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CT扫描技术将提供植物化石内部结构的更多细节信息,从而为古植物学研究开辟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古植物学和它的内容古植物学是研究古代植物和它们的生活的科学。它是植物学中的一个学科,也是古生物学中的一个学科。在理论上,它是专门探讨过去地质时代的植物形态、结构、分类、分布、生理、生态、生化和各地质时代的植被、古植物区系以及古植物群的起源、形成、发展和演替的科学。它一方面与研究现代植物的形态、解剖、分类、地理和植被的学科密切结合,共同研究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发育、区系发展和植被变化的规律等等植物学上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又与古动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密切结合,共同研究地层划分与对比、古地理与古气候上的问题。在工作的进行中,古植物学往  相似文献   

5.
化石植物中文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石植物的中文名, 即化石植物学名的中文译名, 在古植物学、植物演化生物学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对化石植物中文名重视程度不够且拟订时缺乏统一的标准, 导致各种文本中化石植物的中文名比较混乱, 不利于古植物学知识的传播及科学普及。本文通过统计中文古植物学综合性文献和教材中的化石植物中文名, 梳理出化石植物中文名拟订方面出现的一些包括同物异中文名、中文名重名、音译拗口和存在生僻字的使用等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应尽快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化石植物中文名拟定方案, 编写和出版化石植物拉汉词典及相应网络查询系统等, 从而统一和规范化石植物的中文名, 同时也可为化石动物中文名的拟订方案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星学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古生物学报主编,古植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古植物学会的前中国地区代表,国际地科联石炭纪地层委员会分会、冈瓦纳地层委员会分会委员,国际植物命名委员会化石植物分会委员。为庆贺李星学教授70寿辰和从事地质古生物工作50周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相似文献   

7.
《化石》2000,(3):11-11
中国古植物馆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的一个分馆 ,于1996年落成 ,1998年经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成立 ,由中国科学院前任院长 ,现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题写了馆名。该馆位于北京香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 ,是该所古植物学研究室的化石标本保存之处。它集植物化石采集、保藏、陈列、国际交换和科学研究为一体 ,已收藏中国各地质时期珍贵植物化石标本7万余号 ,并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波兰及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该馆是我国古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为我国古植物学家提供了研究生命起源、陆地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植物学、古植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工作者期待着有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古植物学专著问世。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本是60年代早期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古植物学家A.H.克里什托弗维奇的《古植物学》译著。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科研和教学的需要,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俄亥俄大学泰勒教授80年代的古植物学新著《古植物学——化石植物生物学导论》。古植物学和植物学工作者对泰勒教授并不陌生。他现任俄亥俄大学生物系主任,任教于该校生物系、地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泥盆纪以后,陆相沉积颇为发育,植物化石和煤炭、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具有称著于石炭、二叠纪的四大植物区系(即冈瓦纳或舌羊齿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的唯一国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科学的重视,是我国古植物学事业与研究蓬勃发展和具有美好前景的基础。建国后前三十年我国古植物学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散孢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不一致是常见现象,基本上是受孢粉的高产量及其外壁的较强抗腐蚀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影响所致。主要根据我国古、中生代孢粉及植物化石资料,举例说明其地质记录的差异和其导致的不同解析和结论,及其古植物学意义。涉及的问题包括:1.新疆北部石炭二叠纪和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的植物区系性质,2.我国古、中生代的主要成煤植物,3.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和植物在二叠纪末有无群体灭绝,4.某些植物类群的最早化石记录或起源,5.某些地层的地质时代问题。本文对此等问题提出的与古植物学家不甚一致的结论,如塔里木自早二叠世已属亚安加拉区,我国古、中生代主要成煤植物是真蕨类尤其是树蕨,而非鳞木类、科达类,或中生代裸子植物;如果将盾籽类作为中植代植物,则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在亚安加拉区要下降到Bashkirian之内或Bashkirian—Moscovian之交,等等,是否正确,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11.
斜方薄皮木茎干内部构造在新疆上泥盆统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前言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是加拿大地质古植物学者Dawson于1862年根据产自美国缅因州佩里(Perry)盆地上泥盆统的鳞木类茎干印痕所建立。它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晚泥盆世地层的重要植物化石(李星学等,1986)。其中以我国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几乎晚泥盆世陆相地层出露之  相似文献   

12.
古海拔的定量重建在推演地球动力学模型、大气循环模式、古气候变化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在古植物学和古环境研究领域中古海拔的定量重建仍然存在许多难点。本文在介绍目前古海拔定量重建领域几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植物叶片化石气孔参数及其应用与进展进行了讨论,着重介绍:(1)如何利用植物叶片化石气孔参数法恢复古海拔;(2)方法实践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与分析;(3)应用实例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壳斗科化石是北半球新生代地层的优势分子,然而由于其属种众多,叶片属种间特异性不明显,该科叶片化石的鉴定是古植物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面对化石标本不完整的性状特征信息,如何剔除冗余特征,重点考虑具有鉴定意义的标本特征,就显得非常必要。本研究通过调研多种降维算法,考虑到植物特征编码及赋值的数值特性,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壳斗科青冈亚属植物叶片为例,对可能在化石叶片上观察到的22个性状特征(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挑选出对于壳斗科化石叶片分类鉴定起主要作用的10个性状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化石鉴定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仅考虑经过主成分分析法压缩挑选的10个主要性状特征,仍然能够实现壳斗科化石植物的准确鉴定。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壳斗科性状特征的降维处理效果良好,剔除冗余特征对标本鉴定结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文献资料和标本馆及化石记录,讨论了壳斗科栲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现代栲属植物有110~134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及东南亚,其中印度支那地区有82种栲属植物,是世界栲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马来西亚地区是栲属特有种最丰富的事实是支持马来西亚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区系交流十分有限的论据。中国栲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滇黔桂地区(29种)。栲属植物现代多样化中心在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排除Chrysolepis后,栲属的分布类型应属热带亚洲分布。栲属在地质历史上有着比现在广泛的分布,最早、最可靠的栲属化石记录发现于北美始新世地层,欧洲和日本始新世也有栲属的化石记录,化石记录表明栲属起源的时间不晚于古新世,所有的壳斗科及栲属的化石都发现于北半球,现代分布也主要在北半球,壳斗科及栲属起源于北半球可以确认,由于化石证据与现代植物学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以及关键地区化石证据的不足,具体的起源地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发现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群我国古植物学研究获得重要成果,发现迄今已知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群。在9月4日至8日召开的南京国际古植物学会议上,这一成果受到18个国家的与会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早期被子植物化石较为罕见,使这一庞大植物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问...  相似文献   

16.
正值世纪之交的时刻 ,由山东科技出版社推出了一本我国晚新生代的著作———《山旺植物化石》(孙博主编 ,陶君容、王宪曾、李佳英等撰写 ,这是我国古生物研究中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这一重要中新世陆相沉积盆地的古植物研究成果 ,成为今后这一时期对山旺盆地乃至中国中新世植物化石研究的一本有指导性的著作。该书是在对前人工作的总结基础上 ,更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产自山旺组的大植物化石、及所组成的古植物区系和古植被面貌 ;细致分析了山旺组孢粉植物区系的特点 ,并利用这些资料探讨地层时代 ,古气候特征等问题 ,运用硅藻土纹层中孢粉组合特…  相似文献   

17.
研究动物和植物痕迹的国际性刊物《Ichnos》创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贤涛 《古生物学报》1992,31(1):128-128
尽最大努力、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对古植物进行整体研究和重建已成为现代古植物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比较充分的基础上来探讨古植物的生态、生物学性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关系。由于植物本身的特殊性,材料的不完整性更为严重。自上世纪以来开展的器官表型分类仍然在古植物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有些学者甚至把它作为植物进化的证据。不过,由于植物性状的异级性而使结论的可信程度大大降低。本文对古植物重建的方法据引实例作了综述,对重建的意义也作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主编:孙克勤崔金钟王士俊书号:978-7-04-044160-4出版时间:2016年1月定价:320.00(上、下册)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化石裸子植物的分布、研究历史和组成特征等,内容包括前裸子植物门、种子蕨植物门、苏铁植物门、银杏植物门、松柏植物门、买麻藤纲和分类位置不明的裸子植物,共涉及170属,624种,含化石图版280幅。本书适用于从事古植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和借鉴,同时也适用于高等院校相关学科的师生  相似文献   

19.
解放以后的数年中,各地质调查队颇多重要发现,其中在古植物学方面最令人兴奋和特别注意的是陕西南部凤县草涼驿煤系所发现的一种“植子蕨”Spheno-pteris 化石。此种“种子蕨”属于所谓Lyginopteris 或Lyginodendron 一类的。这一类植物是欧洲中石炭纪最重要的许多标准化石之一。这一类植物并且最富有植物学上的意义,因为它的植物学上的各部分如同叶部、茎干部、根部、雄花、雌花以及种子等等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经人详细研究,甚至其茎干周围的小刺,其内部构造,我们也已经明白。Scott 著的“Studies on Fossil Botany”第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研究员?杨小菊研究员?吴向午研究员等耗费十余年时间编著的《银杏植物》专著(图1)于2020年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中国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的一系列分册中的一册, 这是第一本编著完成并出版的古植物志书。 中国的古植物研究始自十九世纪后半叶,早期的论著都是由西方国家的学者发表, 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才有中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植物化石, 迄今为止也已过去近一个世纪。在过去的百余年里, 中国的古植物学走过了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关于中生代银杏目化石的系统研究被誉为是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