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褐飞虱后期迁入是指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水稻生育后期出现的异常迁入。分析了2007年上海地区褐飞虱后期迁入种群的虫源性质、迁飞降落过程、大气背景场以及虫源地情况,结果表明:(1)2007年8月下旬到9月初上海地区出现的褐飞虱灯诱高峰为外地迁入峰,迁飞峰次分别为8月2223日,8月2731日。(2)8月2223日降虫主要受台风"圣帕"外围倒槽气流的影响;8月2731日褐飞虱的迁入主要受降雨过程的影响。(3)回推轨迹分析表明:2007年8月下旬到9月初上海地区后期迁入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浙江东南沿海稻区(8月2223日),浙江中、北部(8月2731日),江南稻区北部包括皖南、赣北(8月29日)。(4)以怀宁为代表的皖南虫源地的顺推轨迹分析表明:8月下旬该区早中稻进入生育后期,食料条件恶化,褐飞虱长翅型成虫大量外迁,皖南稻区存在为上海提供虫源的对应关系。(5)虫源地的种植制度、虫源基数和合适的气象条件是导致后期迁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泰和县近年来晚稻田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连年暴发的规律。通过分析泰和县2008—2013年褐飞虱的田间调查及灯诱数据,并结合气象条件,研究了泰和县晚稻田褐飞虱暴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危害早稻田的褐飞虱以2、3代为主,其田间种群数量的多少主要受春季迁入虫量的限制,本地早稻收割后的滞留虫源对晚稻种群数量的影响很小。(2)危害晚稻田的褐飞虱以5、6代为主,后期迁入虫量、秋季温度以及晚稻田初期外来迁入虫量是影响晚稻田后期暴发的关键因子。(3)不同年份间晚稻田褐飞虱暴发类型不同。2008和2009年属后期迁入虫量与"暖秋"共同影响类型;2010年是"暖秋"影响类型;2011和2012年是后期迁入虫量影响类型;2013年是晚稻田早期迁入虫量积累影响类型。后期迁入虫量、秋季温度以及晚稻田早期迁入虫量是导致泰和县晚稻田褐飞虱连年暴发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为褐飞虱暴发规律的阐明及可持续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我国西南稻区褐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为后期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对2007—2016年云南植保站4—5月份褐飞虱虫情进行分析,选取出云南省勐海、芒市、江城、师宗、麻栗坡、广南6个代表性站点,利用WRF-FlexPart耦合模式对2013年、2015年和2016年这些站点的早期迁入峰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近年来云南省褐飞虱早期迁入虫源的虫源地。选取了2013年褐飞虱早期迁入量较大的迁入峰进行了大气背景分析,结合峰期影响褐飞虱迁飞的大气动力场、温度场和相对湿度场,探讨了影响云南省褐飞虱早期迁入的大气背景。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云南省褐飞虱迁入的虫源主要来自缅甸,部分来自老挝和泰国,少数来自越南,还有极少量来自孟加拉国。(2)这一时期,当释放高度分别为1500、2000 m时,褐飞虱的迁飞高度分别集中在2216 m和2489 m,平均迁飞高度分别是2167、2454 m,从不同释放高度回推的褐飞虱迁飞高度的起伏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反映系统性垂直气流和下垫面起伏对其上层三维流场和种群迁飞的影响。(3)选取2013年5月22—26日发生在云南勐海、麻栗坡和广南的一次典型褐飞虱迁入过程,分析了大气背景场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结果显示:受印缅低压控制或影响,高空从境外虫源区至云南降虫区有西南水平气流作为种群输送动力;温场在降虫区东北侧有"低温屏障墙"存在,阻止了种群的继续北迁;垂直速度场上虫源区有上升气流促使种群起飞迁出,降虫区有下沉气流促使种群降落;弱降水形成的拖曳下沉气流对降虫也十分有利;相对湿度场对此次迁飞过程不形成任何胁迫。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更好地预警来自境外的褐飞虱早期迁入,通过统计2000-2017年中国华南、西南两个稻区褐飞虱年内的始见期和首次迁入峰日,逆推其迁飞轨迹和虫源区,分析大气温度场对迁飞过程产生的作用,比较了褐飞虱在我国不同稻区、不同年内初始迁入期受大气低温胁迫产生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1)近年来褐飞虱初始迁入中国的时间提前,初始迁入华南稻区的时间比西南稻区早,华南稻区始见期提早可能与褐飞虱种群越冬北界北移有关。(2)西南稻区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境外虫源主要来自缅甸,华南稻区年内初始迁入的境外虫源主要来自越南和老挝的中北部。(3)对盛行迁飞层的温场分布研究表明,在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过程中低温屏障发生的概率约为54.4%,迁入当晚降虫地的平均低温强度为13.45℃,平均降温幅度为1.88℃。其中低温胁迫在华南稻区表现更为显著(发生概率为58.3%,平均强度为13.18℃),在始见期表现得更明显(发生概率为70.6%,平均强度为12.53℃)。  相似文献   

5.
1962年以前,我县褐飞虱的发生数量很少,对生无明显影响,但1963年10月上旬,当晚稻灌浆乳熟段,突然猖獗,其发生面积之广、为害之重,为历史上少见。为害的一般规律是先在一块田的中心,然后速向周围扩展,3、5天内即可引起全田烂秆倒伏,成严童减产。 一、大田虫口密度的消长 褐飞虱在本县主要为害双季晚稻。当地农民传说:“7月以前虫较少,8月虫就多,9、10月里不得了”。据台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年在插秧迟、早、中等连作晚稻田定点调查(五点取样)的结果:8月上旬稻苗移栽复活以后,田间开始出现褐飞虱;8月中下旬稻株进入旺盛分蘖期,由于食料充足,虫口密度直线上升;8月下旬末圆秆拔节,茎叶落黄,虫口密度下降;9月中旬进入孕穗和抽穗期,营养好转,再加上颱风、大雨过境,相对湿度增大,虫口密度又复回升;10月上旬,晚稻灌浆  相似文献   

6.
刘垚  魏巍  刘维  王健  包云轩  杨若子 《生态学报》2018,38(8):2948-2957
褐飞虱是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安全的主要害虫之一,已经严重地威胁到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的安全生产。褐飞虱作为一种风媒迁飞性昆虫,与大气气溶胶粒子的运动相似。采用褐飞虱迁飞相关参数,利用WRF-FLEXPART模式模拟分析两次褐飞虱秋季回迁过程。通过模拟2013年9月20—24日褐飞虱迁入兴安县的迁飞过程,发现褐飞虱虫量的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到的褐飞虱高空灯诱数据相近、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达到0.49(P0.01)。褐飞虱迁飞峰的模拟值平均早于观测值1.5h,这可能与褐飞虱起飞迁飞的主动性及其生理特性等有关。模拟2008年10月5—7日一次冷锋无降水天气过程中的褐飞虱迁飞过程,发现此次冷锋南下和降温过程对褐飞虱的回迁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1)在迁飞轨迹上,受热带气旋影响,广西、贵州、湖南和广东西部地区以东北风为主,有利于褐飞虱向西南方向的迁飞;(2)在虫量密度分布上,广东中部地区同时具备了较好的动力和温湿条件,促使大量褐飞虱向着该地区(较温暖)迁入,而湖北地区虽以西北—东北风为主,但地面气温较低(低于广东地区),不利于褐飞虱的大量迁入。综上所述,WRF-FLEXPART模式适用于褐飞虱的迁飞模拟且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该研究对我国褐飞虱灾变的准确预警、病虫测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桂东北稻区第七代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虫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飞虱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在桂东北稻区不能越冬。近年来,作为次害代的第7代褐飞虱在桂东北稻区频繁暴发,桂东北稻区作为褐飞虱南北往返迁飞的重要通道,研究阐明该稻区第7代褐飞虱的迁飞规律及虫源分布,对第7代褐飞虱的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控意义重大。利用灯光诱捕的方法研究了2007—2010年桂东北稻区褐飞虱的迁飞动态,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对褐飞虱迁入、迁出峰次进行轨迹分析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桂东北稻区第7代褐飞虱每年都会出现2—3次迁飞高峰,虫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9月底至10月上旬。(2)迁入虫源主要来自江西中西部和湖南中东部稻区,从本地起飞的部分褐飞虱飞行24 h或36 h后能到达广西南部沿海、越南北部和海南等越冬区。(3)925 hPa的温度高则褐飞虱虫量高;盛行东北气流较多的年份,褐飞虱发生严重;微弱的下沉气流和无雨天气有利于褐飞虱的迁飞。  相似文献   

8.
【目的】粤北地区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BPJ)后期回迁重点区域。阐释后期褐飞虱回迁对粤北稻区的影响,可为其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对2006—2012年粤北地区秋季回迁的褐飞虱主要峰次进行轨迹模拟,用气象制图工具Gr ADS分析2011年粤北褐飞虱回迁的降落机制,解析粤北地区后期回迁褐飞虱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结论】(1)粤西北地区主要虫源地分布于湖南南部、福建南部和江西,粤东北地区虫源地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东南沿海稻区。其中,地形因素是造成两地虫源差异的主要原因。(2)通过粤北地区2011年秋季几个迁入高峰日各气象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能为主降区输入褐飞虱虫源;低层切变线和强降雨过程是造成粤西北褐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主要因素。(3)2011年粤北晚稻褐飞虱出现两个回迁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随着晚稻进入分蘖抽穗期,良好的食料条件加之两次较大的回迁峰加重了褐飞虱对晚稻的危害。(4)8—9月份虫源地适宜的温度以及降水条件造成褐飞虱增殖暴发重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粤北地区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BPJ)后期回迁重点区域。阐释后期褐飞虱回迁对粤北稻区的影响,可为其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对2006—2012年粤北地区秋季回迁的褐飞虱主要峰次进行轨迹模拟,用气象制图工具Gr ADS分析2011年粤北褐飞虱回迁的降落机制,解析粤北地区后期回迁褐飞虱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结论】(1)粤西北地区主要虫源地分布于湖南南部、福建南部和江西,粤东北地区虫源地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东南沿海稻区。其中,地形因素是造成两地虫源差异的主要原因。(2)通过粤北地区2011年秋季几个迁入高峰日各气象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能为主降区输入褐飞虱虫源;低层切变线和强降雨过程是造成粤西北褐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主要因素。(3)2011年粤北晚稻褐飞虱出现两个回迁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随着晚稻进入分蘖抽穗期,良好的食料条件加之两次较大的回迁峰加重了褐飞虱对晚稻的危害。(4)8—9月份虫源地适宜的温度以及降水条件造成褐飞虱增殖暴发重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0.
褐飞虱是我地区晚稻上的严重害虫,对晚稻生产威胁极大。过去防治褐飞虱着重抓晚稻后期大暴发的五代。由于发生面积大,虫口密度高,虫卵重叠,加上水稻植株高大,害虫隐蔽,造成了防治上的被动局面。每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在总结历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晚稻上褐飞虱发生规律的分析,提出了狠压短翅型成虫的主要虫源——第四代若虫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粘虫的迁飞发生区及其分布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祥光 《生态学报》1981,1(4):327-334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的年周期远距离迁飞,早已为我国多数昆虫学者所证实(林昌善等、1963、1964;马世骏;1963;陈永林等,1963;李光博等,1964;陈瑞鹿等;1965;李绵春等,1965)。作者亦曾于1962年全国昆虫学会及1963年广东省植保学会上提出数据,同意此观点。并作出全国粘虫迁飞发生区地图,综合粘虫的水平迁飞及垂直迁飞为害实况,绘出福建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中、南部,云南南部为第一次发生区,2—3月幼虫为害小麦。山东南部,河南中、南部,陕西东、南角西至贵州、四川、云南的平坝地  相似文献   

12.
牦牛种群的能量流动态及其在系统能量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志刚  夏武平 《生态学报》1987,7(3):266-275
继作者(1984)初步探讨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牦牛种群的能流动态以后,本文深入探讨了牦牛种群的能流动态及其在生态系统能流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测定牦牛的日摄入能、消化能着手,估算了由于瘤胃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甲烷能量损失和代谢能,研究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每公顷面积上通过绿色植被和牦牛种群的能量流密度之物候期动态。比较了次级营养层上3种优势草食动物的种群密度、现存生物量以及每公斤体重、每公斤代谢体重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分析了牦牛种群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蝠蛾属昆虫的种类和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大荣  李朝达 《昆虫学报》1996,39(4):413-422
中国分布的蝠蛾属Hepialus(鳞翅目:蝙蝠蛾科),是一类重要的资源昆虫,其幼虫被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药材-冬虫夏草。在我国,已知蝠蛾36种,所有的种类均为古北种;其中33种是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种,是中国的特有类群,占已知种的91.7%;中亚地区种2个,占5.6%;欧亚地区分布种1个,占2.7%。我国的蝠蛾属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内的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区)的高寒草甸之中;零星分布于新疆、黑龙江、 内蒙古等省(区)的草原中;全部种类都营土壤内生活。在我国,95%的蝠蛾种类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常常是不同山脉就形成不同的种类,甚至是同一山脉不同坡向、不同海拔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种类。该属昆虫在中国的分布中心是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系内,位于北纬27°-33°,东经95°~103°之间的区域中,占已知种的80%。蝠蛾垂直分布明显,分布下限在纬度偏南地区海拔约3000m,而偏北地区则约2500m; 分布上限为海拔5100m; 最适分布海拔在4000-4800m之间;最适分布土壤是高山草甸土。蝠蛾的生态地理分布主要受食物、植被、土壤结构、温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邓莉兰  杨传东   《广西植物》1991,11(1):44-50
梵净山属武陵山脉主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经108°45′55″—108°48′30″,北纬27°49′50″—28°1′30″,海拔500—2493.4米,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其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共39科83属182种。在区系结构}二表现出下列几个一般的特征:(1)种系密度大,成分多样1(2)温带性质,是泛北极区系的一部分,与热带地区有一定的亲缘联系;(3)特有现象明显;(4)是东南亚成分(含中国一喜马拉雅和中国—日本成分)分布中心的一部分:是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一日本成分交汇中心的一部分;(5)属内种系贫乏;(6)与华东地区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燕山地区表土花粉与植被间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表土花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燕山地区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组合在总体面貌上代表了植被组成,但孢粉组合不等于植被组成,而影响其差异的原因是孢粉保存、孢粉产量、外来孢粉和孢粉鉴定。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不同而差异颇大,乔木植物花粉中松(Pinus)、桦(Betula)、胡桃  相似文献   

16.
甘南地区植被在植被分区上的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处岷山峡谷山地,包括白龙江、洮河中、上游在内的甘南林区位于东经103°10′—104°40′北纬32°30′—34°50′之间,即甘肃迭部、舟曲、临潭、卓尼、文县等县的大部或部分地区。这一地区植被应划为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高原东南部山地寒温性针叶林亚区域,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地带,并应连同四川松潘、南坪之白龙江上游及其支流——白水江上游一起组成新的植被区——岷山峡谷山地,落叶阔叶林、云、冷杉林区。  相似文献   

17.
—The uptake of [3H]5HT, [3H]dopamine, [3H]noradrenaline and [3H]octopamine into the auricle of Helix pomatia was studied. When tissues were incubated at 25°C in media containing radioactive amines, tissue:medium ratios of about 49:1, 14:1 and 5:1 for 5-HT, dopamine, noradrenaline, and octopamine respectively were obtained after a 20–30 min incubation time. Tissues incubated at 25°C in media containing radioactive amines for 20–30 mins showed that almost all (96%) the radioactivity was present as unchanged [3H]5-HT, [3H]dopamine, [3H]octopamine or [3H]noradrenaline. The high tissue:medium ratios for 5-HT and dopamine, but not for noradrenaline and octopamine, showed saturation kinetics which were dependent upon temperature and sodium ions. From the Lineweaver–Burk plots, two uptake mechanisms for 5-HT at 25°C were resolved; the high affinity uptake process having a Km1 value of 6.0 ± 10?8m and a Vm1 value of 0.115 nmol/g/min while the lower affinity process had a Km2 value of 1.04 ± 10?6m and a Vm2 value of 0.66nmol/g/min. At 0°C a single uptake mechanism for 5-HT occurred which gave a Km value of 5.02 ± 10?8m and a Vm value of 0.0165 nmol/g/min. In the case of dopamine, the Lineweaver–Burk plot at 25°C showed a single uptake process with values for Km and Vm of 1.55 ± 10?7m and 0.086 nmol/g/min respectively. This process did not function at 0°C. The effect of various agents and ions upon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es for all amines was also studied, and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same neurons probably accumulate more than one amine type. It is concluded that 5-HT and dopamine uptake in the auricle is a mechanism for inactivating these substances at 25°C and that an uptake mechanism for 5-HT also functions at 0°C.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5-HT's being the cardioexcitatory substance in the snail heart.  相似文献   

18.
大型哺乳动物真猛犸象在晚更新世时曾广泛分布北半球辽阔的地区。据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它曾覆盖了从北纬55°到北纬35°的广大区域。已发现的众多猛犸象化石地点中,有不少已作过详细的同位素年代测定。从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角度,纵观真猛犸象从极地侵入我国境内及其繁盛衰亡的演变史,不难看出真猛犸象在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晚期曾有过两次比较集中的活动高潮,并每次都伴随有明显的向南迁徙。它的第一次南迁大致发生在距今3.4-2.6万年前(或可能略早),策二次南迁大致发生在距今2.3-1.2万年前。真猛犸象的这两次南迁活动与本次冰期两次较明显的冷暖交替的小气候波动在时间上大体吻合。  相似文献   

19.
Floating plants of Ascophyllum nodosum (L.) Le Jol. have been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at 00°47'S, 14°10'W to 01°21'S, 13°32'W. Populations of attached individuals do not occur below 40°N, although previous records of drift plants are known from further south. The plants found near the equator have probably arisen from attached populations in western Europe.  相似文献   

20.
 在野外系统观测了澜沧舞花姜(Globba lancangensis)18个果实共216粒种子的散布过程。共有10种蚂蚁参与了澜沧舞花姜的种子散布,距离为0.01~3.35 m,平均距离(0.47±0.03) m(平均值±SE,n=216)。其中最重要的3种蚂蚁是横纹齿猛蚁(Odontoponera transversa)、大头蚁(Pheidole sp.)和黄足厚结猛蚁(Pachycondyla luteipes),其出现频率分别为61%、50%和28%,散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0.60±0.09) m、(0.20±0.01) m和(0.32±0.05) m。从总体上看,蚂蚁促进了种子的分散,降低了种子的聚集程度。横纹齿猛蚁对于种子上的油质体最为敏感,对人工去除了油质体的种子不搬运,对种子散布距离较远,暗示了其与澜沧舞花姜之间可能存在更紧密的互惠关系。野外样方调查结果表明,在3种舞花姜属植物中,以种子繁殖为主的澜沧舞花姜种苗之间的平均最近距离为(36.8±1.45) cm(平均值±SE,n=74),显著大于以珠芽繁殖为主的毛舞花姜(Globba barthiri)的(29.8±2.70) m(n=34)(t73,33=2.11,p=0.037)和异果舞花姜(Globba racemosa)的(28.7±3.16) cm(n=32)(t73,31=2.33,p=0.022);澜沧舞花姜的种苗聚集程度(Z=-1.70±0.19)显著小于毛舞花姜(Z=-2.58±0.37,t73,33=2.36,p=0.020)和异果舞花姜(Z=-3.28±0.53)(t73,31=3.54,p=0.001)。这说明相对于毛舞花姜和异果舞花姜,蚂蚁对种子的散布作用显著增加了澜沧舞花姜种苗间的平均最近距离,降低了居群的聚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