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扬子鳄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R)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和在卵巢组织中的定位,分析成年扬子鳄在不同繁殖活动期卵巢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Clustal W软件对扬子鳄和其它脊椎动物TRs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使用MEGA 6.0软件构建NJ系统发育树;应用q RT-PCR方法检测TRα和TRβm RNA在不同繁殖时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扬子鳄卵巢卵泡中TR进行组织定位。结果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扬子鳄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扬子鳄卵巢中TR的m RNA表达水平在繁殖期最高,在繁殖前期和繁殖后期相对较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R阳性反应主要位于卵泡的颗粒层细胞、卵泡膜、卵母细胞质和卵母细胞核中,其中颗粒层细胞阳性反应最明显。结论 TR基因的进化时间较早,因此序列保守性较高;TRα和TRβ对扬子鳄卵泡发育成熟具有重要作用;颗粒层细胞是TRs的功能作用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2.
使用超声波技术检测了6只雌性四眼斑水龟的卵黄卵泡(包括生长卵泡和排卵前卵泡)、闭锁卵泡和输卵管卵的大小和数量.结果 表明:四眼斑水龟卵巢卵黄卵泡数目和大小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检测到的卵黄卵泡长径范围为4~24 mm(n=186).8月份卵泡数目开始增多,卵泡长径逐渐增大,至12月份排卵前期卵泡数量达最大值,卵巢发育成熟.排卵前期卵泡长径范围为19~24 mm(n=56),最大排卵前期卵泡出现于12月.排卵时间是1月至3月.闭锁卵泡长径范围在10~20 mm(n=14)之间,仅在10月至次年3月能检测到少数的闭锁卵泡.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扬子鳄卵巢内不同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卵泡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扬子鳄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3种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卵巢各期滤泡细胞中均有表达,在4月Ⅱ-Ⅳ期卵泡的滤泡细胞中阳性反应最强;9月卵巢的滤泡细胞中阳性反应最弱;ER和AR不仅在各期滤泡细胞中存在阳性位点,在6月卵泡的卵母细胞胞质中也有表达。结果说明,在扬子鳄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3种激素受体通过与其对应的激素结合对滤泡细胞的发育、卵黄的合成与积累以及排卵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种蚤生殖系统发育的细微结构:雌性生殖腺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漆一鸣 《昆虫学报》1984,(2):152-159
本文研究的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 (Schonherr,1811),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 (Rotbschild,1907)和猫栉首蚤指名亚种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 (Bouchè,1835)均采自贵阳市区,鼠、猫宿主体上。通过饲养与繁殖,制作从三龄幼虫至成虫成熟各发育时间的连续切片。预察了各发育时间生殖腺发育的内部结构变化,依据卵巢芽的发育、分化,末端最大卵母细胞形态和大小的变化,卵泡上皮细胞形态和大小的变化,卵泡间组织的出现,卵黄的产生、积累及卵壳物质的分泌等,将雌性生殖腺的发育分为四期10个阶段,并对雌性生殖腺发育内部结构的变化,雌蚤卵黄沉淀初期的“空位现象”等进行了分析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长吻鮠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及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长吻卵巢发育与周年变化特点和繁殖习性。依外形和组织学特征,性成熟前至性成熟鱼卵巢的发育可分为卵原细胞期、单层滤泡期、卵黄泡期,卵黄充满期、成熟期和退化期6个时期,Ⅰ期性腺只存在于1龄内个体,Ⅱ期性腺持续2年左右,性成熟前发育至Ⅲ期,经Ⅳ、Ⅴ期发育至成熟并首次参与繁殖,最小性成熟个体3龄。性成熟后个体卵巢的发育只有后5个时期。繁殖期4—6月,产后卵巢很快退回到Ⅱ期,Ⅲ期卵巢越冬。一次产卵类型。卵壳膜源于滤泡细胞。卵粒的退化吸收分5步完成。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光周期对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繁殖的影响,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对其进行光周期实验.将39只成体分成短光照组、长光照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中样本量均为7♀、66.每月用超声波技术对雌性个体进行卵泡数量、大小的检测,并用X光投射法确定硬壳卵数;每半月对雄性进行录像观察.结果表明:三个实验组卵泡数量和卵泡大小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原始卵泡从8月份开始生长发育,卵泡数量在11月份最多,尺寸在12月份也达到最大值;光周期对雌性卵泡数量和卵泡大小的发育有影响,短光照组检测到的总卵泡数高于长光照组和对照组,其中短光照组卵泡数与对照组卵泡数差异显著(P<0.05),长光照组卵泡尺寸相对于另外2个实验组显著变小(P<0.01);光周期对雌性产卵数和雄性发情强度无影响(P>0.05).光周期对四眼斑水龟雌雄个体性腺发育的作用不同,缩短光照对雌性繁殖有促进作用,延长光照对雄性发情强度在特定阶段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屠宰绵羊卵巢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把屠宰母羊卵巢卵母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熟的有效处理方法和条件以便为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成熟卵子。 [方法] 把从屠宰母羊新鲜卵巢的发育卵泡中采集的784枚卵母细胞分为3种类型,即A型(卵丘细胞层较完整的卵子)、B型(卵丘细胞层部分脱落的卵子)和C型(卵丘细胞、放射冠均脱落的裸卵)。并  相似文献   

8.
李闯  傅丽容  马凯  李敏  史海涛 《四川动物》2013,(5):713-716,721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于海南岛万泉河琼海段的沙洲岛开展外来物种红耳龟野外繁殖生态研究。通过笼捕等方法获得54个红耳龟样本,所有样本采用超声波技术检测其卵泡数量和大小。结果显示红耳龟的卵泡在9月开始生长发育,次年6月达到最大(16.6 mm±3.9 mm,n=39),随后逐渐减小,各月卵泡直径平均值大于9.0 mm(6.033.7 mm,n=426);卵泡数量于1月开始增加,3月份达到最多(45±4,n=4),随后逐渐减少。推测研究区域内的红耳龟年繁殖频次为2.48窝/年。  相似文献   

9.
扬子鳄体温与环境温度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饲养下,对非繁殖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体温及其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经过一年的测量,得出体长为(116.83±32.26)cm(n=183)的扬子鳄年均体温为(18.81±8.08)℃(n=183),雄性体温为(20.81±9.69)℃(n=42),雌性体温为(17.81±8.56)℃(n=69);在活动期(4~11月),扬子鳄的体温为(25.54±5.24)℃(n=89),水温为(25.42±5.20)(n=89),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冬眠期(12月至翌年3月),扬子鳄的体温为(10.78±1.90)℃(n=94),冬眠期的地表温为(10.64±1.74)℃(n=94),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扬子鳄的体温受其周围环境温度的显著影响,而不受其体长及性别的影响.即扬子鳄的体温由其长期接触的环境介质的温度决定,其中水环境是控制活动期鳄体温波动的最重要介质.初步推测扬子鳄的偏爱体温范围是28~3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宣城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三代繁殖鳄1982—2003年繁殖力有关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繁殖研究中心扬子鳄产卵量明显减少;亲代受精率为(83.80±2.37)%、孵化率为(89.53±0.86)%;发现F1受精率为(79.38±2.74)%、孵化率为(83.78±1.95)%;F2代个体受精率为(68.7±1.84)%、孵化率为(88.16±1.68)%;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F(受精率)=4.33(P<0.05)、F(孵化率)=4.56(P<0.05)差异显著。分析影响扬子鳄繁殖的因素发现:产卵量明显减少可能与亲代鳄逐渐退出繁殖期、F1代鳄整体产卵能力有下降趋势、F2代鳄没有大规模进入繁殖期有关;分析历史资料发现扬子鳄产卵窝数与4月份的温度相关性高(R=0.979,P<0.01);作者认为F1、F2代个体与亲代之间的受精率、孵化率有显著差异,近交衰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有密切关系。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建立理想状态下饲养扬子鳄种群数量估计模型,预测10年内扬子鳄饲养将可能达到19000尾;根据该种群增长模式及种群年龄结构特点,应扩大饲养规模,特别是育成鳄饲养池及幼鳄饲养池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人工驯养下扬子鳄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扬子鳄在饲养条件下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饲养群体中,5龄以前的鳄生长速率较快,其中在2龄前生长速率最快,在5龄至7龄间生长速率明显减慢;鳄体长与体重之间呈正相关,两者在体长小于50cm时呈直线相关,体长大于50cm时呈曲线相关。不同性别的扬子鳄年生长状况不同,从5龄开始雌雄鳄体重出现显著差异,雄鳄重于雌鳄;从6龄开始雌雄鳄在体长方面的生长速率出现差异,雄鳄生长明显快于雌鳄;达到10龄后,雌雄鳄在体长和体重方面的增长均明显减慢,达到15龄时两者的体形已相差悬殊,雄性大于雌性。由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分析,雌鳄达到25龄而雄鳄达到35龄后,各自的体长几乎停止生长,雌鳄平均最大体长为173cm,雄鳄平均最大体长为219cm。在人工越冬下,除第一次越冬外,扬子鳄在越冬室内的冬眠中体况无明显变化,体能明显消耗出现在户外冬眠过程中。本研究为扬子鳄的科学化饲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工条件下越冬扬子鳄的繁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3年11月~2004年9月在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观察了人工养殖的成年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在饲养池和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繁殖区中越冬后的繁殖行为。结果表明,在与扬子鳄自然洞穴的温度和水分条件相似但其他条件相差很大的人工环境中冬眠的扬子鳄具有繁殖能力。越冬后,这些鳄只能在具备其栖息地环境特点的场地成功繁殖,但不能在不具备这种环境特点的场地成功繁殖。本研究拓展了扬子鳄的人工繁殖技术,为扬子鳄人工繁殖场地的兴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黄磊  王义权 《动物学杂志》2004,39(5):101-104
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扬子鳄在分子系统学、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线粒体基因组、个体识别以及性别决定方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22例扬子鳄胚胎中观察了附肢的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6天,前、后肢芽形成处的组织开始向外隆起。第8天,前、后肢芽突出呈乳状。第14天,前、后肢芽基部的中胚层浓缩,开始形成肱骨、股骨软骨原基。第16天,前肢的桡骨、尺骨及后肢的胫骨、腓骨软骨原基出现,软骨原基周围的骨骼肌亦开始分化。第18天,肱骨、股骨、桡骨、胫骨、腓骨均发生明显的软骨化,前肢尺骨尚未发生软骨化,后肢跖软骨原基形成。第20天,前肢掌骨原基及后肢的第1、2、3趾骨原基出现。第24天,前肢第1、2、3、4指骨原基清晰,后肢第1、2、3、4趾骨基节软骨化明显,趾肌开始分化。第30天,前、后肢的指(趾)骨均发生明显的软骨化,前肢掌骨以上诸骨和后肢跖骨以上诸骨的软骨化趋于成熟,其周围的骨骼肌已较发达。本文着重讨论了扬子鳄附肢组织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AlligatorsinensisisakindofvaluablebutrareanimalwhichisdistributedonlyinChi-na.Chinesealligatorsliveinreservoirsandpondsinthehillsidesbetweenthemiddleandup-perreachesoftheYangtzeRiver.Historically,thedistributionareaoftheChinesealligatorsreached34.5millionhectaresandthenumberreachedthelevelofbeing"tooeasytogetanddisgust"duringtheWesternHanDynasty(206B.C.-24A.D.).Withtheinterruptionofhumanactivities,thedistributionareaofA.sinensisisdecreasingcontinuouslyandthenumberisreducinggr…  相似文献   

16.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分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1998~2005年对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自然环境下鳄卵及其繁殖地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包括窝卵数、产卵时间、出壳时间、孵化期内温度、湿度的变化情况、雏鳄孵出后的存活数量以及巢区的植被盖度.调查发现天气状况直接影响母鳄产卵时间、卵的孵化质量与雏鳄的出壳数量.盖度相对大于0.5的窝巢中多数卵基本能正常发育,盖度小于0.5的窝巢中可能只有少数几枚卵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7.
扬子鳄胚胎发育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150例不同胎龄的扬子鳄胚胎,将扬子鳄胚胎发育过程分成28个时期。早期胚胎主要以外部形态如体节、体曲程度、脑泡、感觉器官、附肢、鳃弓、颜面部突起、心脏、皮肤等作为分期标准;晚期胚胎主要以器官发育的组织学指标为分期依据。发现在前20个时期中,每个时期的胎龄与密河鳄的很一致,后8个时期的胎龄与密河鳄有差异。分析认为,鳄类晚期胚胎的分期依据应增加器官发育的组织学指标,以便使不同鳄类的胚胎发育有一致的分期标准,为鳄类发育生物学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扬子鳄与密河鳄基因组DNA的复性动力学和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DNA复性动力学的分析,测定了扬子鳄和密河鳄基因组的组织结构,两者的复性曲线非常相象,高度重复DNA含量很少,而中度重复DNA序列各占基因组的30%左右。中度重复序列部分能再分成三个组分,虽然每个组分的序列复杂性和拷贝数有差别,但每部分的总复杂性是相似的。我们已测得扬子鳄基因组的单拷贝序列为3.68×10’bp,基因组为5.65×10’bp;密河鳄基因组的单拷贝序列为3.67×10’bp,基因组为5.24×10’bp。根据基因组的组织结构的分析,在分子水平上表明两种鳄鱼是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种。  相似文献   

19.
野生扬子鳄种群及栖息地现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1999年7~8月及2000年8~9月,利用GPS、激光测距仪等,采用夜间灯光照射计数方法,对 有野生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存在的安徽省宣州、泾县、广德、郎溪、南陵等5 县市的26个地点进行了调查,包括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3个指定保护点。结果发现: 目前野生扬子鳄主要生存在第一类栖息地(1999年50.7%、2000年40.0%),面积为17.38 hm2;其他两类栖息地的野生扬子鳄分布比率较小(各为1999年24.0%、2000年30.9%、1999 年25.3% 、2000年29.1%),面积分别为22.04hm2、19.03hm2。两年的平均生态密度分别为1.28条/hm2和1.79条/hm2,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为145条。其种群已明显分为至少18个数 量不等且相互隔离的地方种群。建议恢复足够大的栖息地,并放饲养鳄于其中以重新 建立有效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20.
扬子鳄胚胎中脑视叶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16例不同时间扬子鳄胚胎中脑视叶的组织发生过程。胚胎孵育第6d,三个脑泡明显;孵育第9~10d,中脑泡可分细胞层和边缘层或纤维层,中脑水管未形成;孵育第18d,视叶隆起于中脑背侧,中脑水管形成,视叶分三层;孵育第24d,视叶分5层;孵育第34d,视叶分化为6层;孵育第51d,视叶分化为8层,与初生扬子鳄中脑视叶分层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