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口服孟鲁司特和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以优化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儿48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MM组,24例)和糠酸莫米松组(MS组,24例)。MM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早晨喷鼻1次,每次2喷),孟鲁司特片口服(5mg/次,1次/天,睡前30分口服);MS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早晨喷鼻2次,每次2喷)。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等临床症状及鼻内镜的检查结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症状评分的改善高于1月末(P0.05);治疗3个月后,MM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MS组(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儿童常年性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治疗应以序贯性和个体化治疗为原则,最大程度发挥糠酸莫米松与孟鲁司特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口服液,2~5岁5mL/次,1次/d;≥6岁10mL/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3岁1袋qd,≥3岁1袋,bid口服。2周1个疗程,治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4例复发(10.00%),对照组12例复发(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口服孟鲁司特和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以优化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儿48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MM组,24例)和糠酸莫米松组(MS组,24例)。MM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早晨喷鼻1次,每次2喷),孟鲁司特片口服(5mg/次,1次/天,睡前30分口服);MS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早晨啧鼻2次,每次2啧)。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等,临床症状及鼻内镜的检查结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症状评分的改善高于1月朱(P〈0.05);治疗3个月后,MM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MS组(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儿童常年性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治疗应以序贯性和个体化治疗为原则,最大程度发挥糠酸莫米松与孟鲁司特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8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口服液,2~5岁5 mL/次,1次/d:≥6岁 10 mL/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3岁1袋 qd,≥3岁1袋,bid口服。2周1个疗程, 治疗结束 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P<0.05)。复发率:治疗组4例复发(10.00%),对照组12例复发(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逍遥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7例IB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2)。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心理暗示和辅导,并加强饮食管理。对照组采用逍遥丸3.5~6岁每次4丸,6~14岁每次6丸,bi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0.25g/次,bid饭后口服。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患儿痊愈率为62.86%,与对照组的3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治愈率为91.42%,与对照组的6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候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更明显,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逍遥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IBS临床疗效明显。如果能够配合心理治疗临床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V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RV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行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1岁0.125g/次、2次/d,1~3岁0.25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5mg/(次·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中静脉滴注,3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51.28%(20/39),对照组为28.21%(1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为74.36%(2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P0.05)。治疗后热退时间、呕吐与腹泻停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14.51、5.81、16.45,P0.01)。且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及鼻眼联合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0 例儿童过敏性 结膜炎与310 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点眼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朗喷鼻联合人工泪液点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 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300 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中,50 例(16.67%)并发变应性鼻炎;310 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中,59 例 (19.03%)并发过敏性结膜炎(P>0.05);(2)109 例同时并发两种疾病患儿中,均进行眼结膜与鼻粘膜的刮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 其中60 例(55.05%)结膜刮片与67 例(61.47%)鼻粘膜刮片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P>0.05);(3)两组治疗前后BUT 及角膜荧光素 染色评分、症状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鼻朗喷鼻 联合人工泪液点眼治疗儿童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左卡巴斯汀鼻喷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EOS)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51例过敏性鼻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9例对照组和82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左卡巴斯汀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ECP、EOS及CRP、总免疫球蛋白E(TIg 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 E)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及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ECP、EOS及CRP、总免疫球蛋白E(TIg 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 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有胃肠道反应、口干、头痛发生,组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左卡巴斯汀鼻喷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能够降低血清ECP、EOS及CRP水平,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5~14岁RA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腹痛发作时适当应用解痉剂及对症处理。治疗组用加味逍遥散水煎服,每天一剂,分3次口服;联合布拉氏酵母菌250 mg/次,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单独用加味逍遥散(用法同上),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儿童RA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标准三联疗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疗效,以探索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的H.pylori根除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从确诊为H.pylori感染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随机分为布拉氏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每组各60例。标准三联疗法组口服阿莫西林[50mg/(kg·d),饭后分两次服]、克拉霉素[20mg/(kg·d),饭后分两次服]和奥美拉唑[0.7~0.8mg/(kg·d),饭前半小时一次服完]治疗,布拉氏组在标准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250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d,由患儿家属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停药后4周内不再口服任何抗生素,后行14 C呼气试验以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联疗法组H.pylori根除率为76.7%(46/60),布拉氏组为90.0%(54/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布拉氏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三联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联合三联疗法能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纳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斯特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制剂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gA、IgG水平均升高(P0.05),IgE、IL-6、IL-17及IL-23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gA、IgG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IgE、IL-6、IL-17、IL-2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可能与其影响机体血清IgA、IgG、IgE、IL-6、IL-17及IL-2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联合奥替溴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替溴铵40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布拉酵母0.5g/次,2次/d,饭前30min口服。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拉酵母联合奥替溴铵对IBS-D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可以迅速控制患者腹泻症状,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选用氯雷他定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5及IL-10水平变化、症状及体征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33%)高于对照组(79.24%)(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5,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两组血清IL-10均有显著上升,研究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能够调节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症状积分,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顺尔宁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肺表面活性蛋白A、D水平的影响及近期疗效观察。方法:纳入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单纯变应性鼻炎患者组不伴哮喘组106例,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组75例,健康成人组20例作为实验对照组。连续应用顺尔宁8周后,统计患者鼻部总体症状评分,以及血清SP-A、SP-D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单纯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组患者治疗4周后、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鼻部总体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单纯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组患者血清SP-A、D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单纯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组患者血清SP-A、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顺尔宁可影响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SP-A、SP-D水平,改善鼻部不适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对孟鲁司特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我院收治的9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24例。A组患儿施以常规临床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D组在A组基础上施以孟鲁司特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4组患儿持续用药至出院后2个月。结果 A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6.67%,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为(10.49±3.01)d,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为(5.87±1.56)d,腹痛消失时间为(4.05±1.28)d,Alb水平为(27.11±7.80)mg/L,β2-MG水平为(0.31±0.15)mg/L,治疗后复发率为29.17%。D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1.67%、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为(6.98±2.57)d,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为(3.07±1.04)d,腹痛消失时间为(2.77±1.05)d,Alb水平为(22.00±8.47)mg/L,β2-MG水平为(0.19±0.06)mg/L,治疗后复发率为4.17%。D组患儿各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但低于D组。B、C组患儿皮肤紫癜消失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显著,能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儿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五虎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33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水平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n=48)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与五虎汤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0 mL/(kg?d)灌胃,孟鲁司特钠组给予孟鲁司特钠10 mg/(kg?d)灌胃,五虎汤组给予五虎汤药液50 g/(kg?d)灌胃,1次/d,持续4周。结果:孟鲁司特钠组与五虎汤组治疗第2周、第4周的1min内桡鼻、打喷嚏次数少于模型组(P<0.05),五虎汤少于孟鲁司特钠组(P<0.05)。孟鲁司特钠组与五虎汤组治疗第4周、第8周的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少于模型组,五虎汤少于孟鲁司特钠组(P<0.05)。孟鲁司特钠组与五虎汤组治疗第4周、第8周的血清IL-33、TSLP含量少于模型组(P<0.05),五虎汤少于孟鲁司特钠组(P<0.05)。孟鲁司特钠组与五虎汤组治疗第4周、第8周的肺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五虎汤组高于孟鲁司特钠组(P<0.05)。结论:五虎汤在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的应用可能通过上调ZO-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抑制血清IL-33和TSLP水平的表达,能促进缓解症状,降低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