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小麦族的形态演化与分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演化形态为基础,结合地理分布和生境条件,研究了中国小麦族的分类和属 间的亲缘关系。 小麦族的穗状花序可认为由雀麦族的圆锥花序和短柄草族的总状花序演化而来,演化路 线可归纳为:1.圆锥花序的各级花序柄缩短直接形成圆锥穗状花序,具不定数小穗或假单生小穗,其颖与外稃的中线及小穗轴不在同一面上。2.圆锥花序简化为总状花序后小穗柄再缩短,形成简单穗状花序,具真单生小穗,其颖、稃的中线与小穗轴处于同一面上。 3.聚伞圆锥花序简缩为聚伞穗状花序,具三联小穗,其居中小穗的颖位于外稃的背面,侧小穗的颖位于外稃 的侧面。据此,根据小麦族颖、外稃的形态和其它性状、生境、分布,国产的和引种的小麦族植物可分为13个属(赖草属、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偃麦草属、山羊草属、小麦属、冰草属、旱麦草属、黑麦属、簇毛麦属、新麦草属、大麦属和猬草属),本文主要讨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苏旭  蔡联炳 《植物研究》2009,29(1):113-117
观察了禾本科新麦草属、芒麦草属和三柄麦属主要代表种的叶片表皮形态学特征,总结了三属植物叶表皮结构的异同,探讨了叶表皮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三属植物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属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新麦草属最原始,芒麦草属较进化,三柄麦属最高级;新麦草属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芒麦草属,并在芒麦草属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三柄麦属。三柄麦属、芒麦草属和新麦草属的这一系统关系同它们外部形态上三联小穗的演化趋势是相互印证的。  相似文献   

3.
凡星  廖莎  沙莉娜  刘静  王晓丽  周永红 《遗传》2009,31(10):1049-1058
文章对禾本科小麦族猬草属及其近缘属Thinopyrum(Eb)、Lophopyrum(Ee)、拟鹅观草属(St)、新麦草属(Ns)、大麦属(H)、赖草属(NsXm)和披碱草属(StH)植物共23个类群的单拷贝核Pgk1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探讨猬草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发现Pgk1基因序列在L. arenarius和Psa. juncea中有81 bp的Stowaway家族DNA转座元件插入, 而在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和L. akmolinensis中有29 bp Copia家族的反转录转座元件插入。最大似然和贝叶斯推断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1)猬草属模式种Hy. patula与披碱草属、拟鹅观草属和大麦属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2)猬草属的其他物种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Hy. coreana和Hy. komarovii与新麦草属和赖草属植物亲缘关系密切。研究结果支持将Hy. patula从猬草属组合到披碱草属中, 而Hy. duthiei、Hy. duthiei ssp. longearistata、Hy. coreana和Hy. komarovii应组合到赖草属中。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我国境内新发现的2种外来禾草:宽叶臂形草[Brachiaria platyphylla (Munro ex C. Wright) Nash]和车前臂形草[B. plantaginea (Link) Hitchc.],这2物种有时被处理为尾稃草属(Urochloa)的成员。依据小穗第一颖背部具向轴性,第二外稃先端不具小尖头的形态特征,认为他们更接近于国产臂形草属(Brachiaria)的物种,编制了他们与国产近缘物种、属的分类检索表,并讨论了2外来种的潜在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大麦亚族中新麦草属、芒麦草属和三柄麦属主要代表种的叶片横切面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大麦亚族3属植物的叶片均为等面叶,由表皮、叶肉和维管束三部分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即下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列均匀,上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列不均,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具有双层维管束鞘,周围叶肉细胞呈不规则排列,厚壁组织与表皮相接;但3属植物在上表皮的凹凸程度,下表皮细胞壁的厚薄,叶肉组织中部束间厚,大小型维管束的数目、中肋维管束横径等叶片横切面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2)根据3属植物叶片横切面性状的演化趋势,对各属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分析表明,新麦草属最原始,芒麦草属较进化,三柄麦属最高级;新麦草属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芒麦草属,并在芒麦草属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三柄麦属;新麦草属、芒麦草属和三柄麦属的这一系统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小麦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本属约有15种。一年生(春小麦)或越年生(冬小麦)草本,复穗状花序顶生,小穗有3-7朵小花。普通小麦(T·aestivum)又称软粒小麦,品种很多。外稃有芒或无芒,颖果。它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小麦中,还有硬粒小麦、圆锥小麦等。其他麦类作物有大麦属的大麦(稃与颖果粘合,俗称有稃大麦)和裸大麦(又称元麦),与小麦合称为三麦。此外,还有燕麦属的燕麦和黑麦属的黑麦等。稻禾本科,稻属。有20多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我国为原产地之一。栽培稻(Oryza sativa),疏散圆锥花序,小穗有3小花,下方两花退化,顶端花发育,外稃较  相似文献   

7.
中国薹草属二柱薹草亚属(莎草科)增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发现于新疆布尔津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卵形薹草Carex leporina L.,提供了其形态描述和线描图。该种因具有雌雄顺序的小穗和鳞片状的苞片而与卵果薹草C. maackii Maxim.近缘,但花序较短、小穗较少而与后者不同。这两种植物隶属于薹草属二柱薹草亚属卵形薹草组subgen. Vignea sect. Ovales。  相似文献   

8.
李鸣  高光跃 《植物研究》1994,14(3):263-266
本文对国产獐牙菜属和花锚属药用植物的花瓣进行了扫描电镜的研究.发现实验样品花瓣的表面纹饰(包括初级雕纹与次级雕纹)具各种类型,在属间、种间以及种与变种间都存在稳定区别,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研究结果为近缘植物分类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建议.文中并附检索表与扫描电镜照片.  相似文献   

9.
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禾本科中,披碱草属Elymus L.为多倍体属,约含150余种;大麦属Hordeum L.具二倍体和多倍体,约有40余种,该两属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该两属,尤其是披碱草属的系统分类较为困难。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系统关系较远,而细胞学研究的资料却表明,披碱草属的H染色体组起源于大麦属。笔者对来源不同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物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并对其属间杂种F1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以披碱草属作母本,该两属有相对较高的杂交亲合力,通过对杂种幼胚进行分割和离体培养,也能获得杂种F1植株。属间杂种植株的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但更接近于披碱草属,杂种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且所有的杂种F1均完全不育。细胞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属间的杂种F1通常具有较低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数,但有较大的变异。通过笔者的工作及掌握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资料分析认为: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物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这两个属中所含的H染色体组已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不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及大麦属的物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麦属的演化与地理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外部形态、叶表皮解剖、淀粉粒、传播机制和地理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大麦属(包括引进种)种间演化关系,并结合地史探讨了大麦属的地理起源及扩展途径。通过五方面证据的相互印证,表明大麦属的双花组最原始,直刺颖组次之,禾谷组最为高级。双花组的内蒙古大麦可能衍生了该属其它各类群。中国内蒙古集居了大麦属的古老类群,最原始的特有种内蒙古大麦分布于该区锡盟宝格达山,其它衍生类群则依演化顺序在东西方向上由近及远排布。而且,内蒙古是块古陆,植物区系古老,具有大麦属繁衍和避难的地史条件。故推测中国内蒙古可能是大麦属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园文心湖畔发现的糙毛狮齿菊(新拟)Leontodon hispidus L.,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狮齿菊属(Leontodon L.)。该种的主要特征为头状花序,叶及花序梗具粗糙硬毛,冠毛二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该属、种均为中国新记录。简要讨论了其价值及入侵风险,依据近缘属种形态特征编制了狮齿菊属与近缘属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稻族的系统发育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族Oryzeae是禾本科Poaceae中包含多种经济植物的重要类群, 现有大约12个属, 广布全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由于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在理论研究上的代表性, 稻属Oryza及其近缘属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形态学和初步的分子证据表明稻族是一个单系类群, 但稻族内各属的分类处理和属间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稻族的起源、地理分布式样和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稻族系统学研究的历史, 包括稻族的建立及其在禾本科中的系统位置、稻族的族下划分、稻族各属的界定及其系统发育关系。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稻族是单系类群, 可分为两个主要分支, 相当于传统的两个亚族(Zizaniinae和Oryzinae), 但稻族单性花小穗是多次起源的, 不宜作为划分亚族的依据; 一些单型属(Hydrochloa、Porteresia和Prosphytochloa)的建立得不到分子证据的支持; 根据分子钟原理估计稻族两个主要分支(亚族)的分歧时间在大约2000万年前, 而稻属和近缘属假稻属Leersia的分歧时间为1400万年; 稻属内主要类群的分歧时间在900万年前左右。此外, 本文还对稻族的生物地理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稻族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草螟亚科3个近缘属:带草螟属 Metaeuchromius Bleszynski、丽草螟属Euchromius Guenée和双带草螟属 Miyakea Marumo进行了研究。该3属在中国已记录12个种,包括带草螟属Metaeuchromius两新种:黄色带草螟 M. fulvusalis sp. Nov.,模式产地广西,与褐带草螟 M. circe Bleszynski近缘;灰色带草螟 M. grisalis sp. Nov.,模式产地浙江,与云南带草螟 M. yuennanensis (Caradja)近缘。对新种给出了描述、外生殖器特征图和与近缘种的比较。并提供了带草螟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雪雀属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雀形目:文鸟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雀属Montifringilla7种36个形态特征作为分类单元,进行支序分析。以麻雀属Passer、石雀属Petronia部分种类作为比较外群,讨论雪雀属的分类地位及其与近缘属麻雀属、石雀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了雪雀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支序分析的结果表明雪雀属为单系群,建议将雪雀属划分成两个亚属,讨论了雪雀属种类在进货上的位置,在3个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中,麻雀属类群较原始,雪雀属类群较进化,石雀属在进货中介于二之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鲤科、银鮈属鱼类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整理.旨在澄清和纠正长期以来本属与近缘属之间钓混淆及变动.确定属的范围,并对属下所含的种类及其分布作一扼要的归结.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绣球属植物花粉形态的分类学价值和系统学意义,厘清绣球属与近缘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该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对国产绣球属及其近缘属41种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植物的花粉形态以及表面纹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绣球属及其近缘属的花粉为三孔沟;形状多数为长圆体形或近球体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圆形;极面观多为圆形,少数为三角形或圆三角形。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网状和孔穴状。网眼内的三级纹饰可分为光滑和具颗粒状突起。根据花粉形状和外壁纹饰类型将上述物种划分为4个组,即花粉的形状为长圆体形,表面纹饰为孔穴纹饰;花粉的形状为长圆体形,表面纹饰为网状纹饰;花粉的形状为近球体形,表面纹饰为孔穴纹饰;花粉的形状为近球体形,表面纹饰为网状纹饰。以上可进一步细分为8个类型。上述表明花粉形态证据可为绣球属及其近缘属的属下分类和种间界定提供重要佐证;但结合前人的系统发育重建分析该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系统学意义相对有限,如花粉形态证据对于该属及其近缘种属系统发育树上大支的界定难以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在分类关系上非常复杂,存在不少混乱,目前关于它们的分类学研究主要是基于形态学和同工酶水平,而基因水平上的报道很少,我们对甘蔗属及其近缘的属种的部分rbcL基因片段(1137bp)进行了测序比较,以期探讨rbcL基因能否用于研究甘蔗属及其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序列比较显示rbcL基因在甘蔗属和近缘属种间的变异极低,一些来自不同属的个体序列完全一致,而某些同属内不同种个体却略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rbcL基因在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之间的进化速率缓慢而不稳定,难以用于系统发育研究,不过,不同聚类方法都将斑茅与其它属种分开,放在玉米与甘蔗属和其他近缘属种分枝的外部,提示斑茅不应列入甘蔗属或蔗茅属,而应独立为一属。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伞形科前胡族阿魏亚族血清分类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双向免疫扩散方法分析了中国伞形科Umbelliferae阿魏亚族Ferulinae 8属33种2变种的种子贮藏蛋白免疫沉淀反应的特征,并根据沉淀线的相似性,结合其他学科资料,讨论了该亚族属间的亲缘关系。认为球根阿魏属Schumannia、簇花芹属Sorartthus和伊犁芹属Talassia 3属的关系最为密切,并且均与阿魏属Fenda近缘,其中球根阿魏属应并入簇花芹属中。弓翅芹属Arcuatopterus在所分析的8个属中,与阿魏属有一定的近缘关系。胀果芹属Phlojodicarpus与前胡属Peucedanum关系较近。而川明参属Chuanminshen却与上述各属的关系均较远。此外,对阿魏属和前胡属2个大属的种间关系也进行了血清分类分析,其中所研究的9种阿魏被分成2类,16种前胡被分成3类,并结合其他学科证据分别讨论了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小麦族花序的起源和族间亲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狐茅亚科中的花序存在着圆维——总状——穗状三种典型形态和中间型组成的系列,暗示着花序演变的某些线索。具圆锥花序的种所发生的生态变化和具穗状花序的种所发生的返祖现象,表明该亚科中花序演化的主流方向是简化。小麦族的穗状花序由雀麦族辐射状圆锥花序和相应的总状花序衍生而来。它们的小穗排列方位规律相同。黑麦草属穗状花序与羊茅属扁平状圆锥花序小穗排列规律一致。与小麦族,雀麦族不同。黑麦草属与羊茅属一起为狐茅族成员。此外,幼苗形态的迹象进一步表明:雀麦族是小麦族的近缘族,建议两族合称小麦族系或超族;狐茅族、燕麦族、翦股颖族和虉草族均为小麦族的远缘族,建议合称为狐茅族系或超族。  相似文献   

20.
对玉米螟雄成虫分类特征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Mutuura和Munroe(1970)在“欧洲玉米螟及其近缘种的分类与分布”一文中的Ostrinia分种检索表上,提出欧洲王米螟Ostrinia nubilalis(Hubner)和亚洲玉米螟O.furnacalis(Guenée) 雄成虫的唯一形态区别是:前者外生殖器抱器腹的具刺区短于无刺区;而后者具刺区长于无刺区。笔者据此分类时,发现这一特征不稳定,并且存在着两侧抱器腹的两区长度关系也不一致的中间型。因此,1980年对其变异情况做了试验观察。现对这一分类特征提出不同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